七旬老夫妻歇業13年的蛋烘糕「重出江湖」

2020-12-22 成都頻道

範修玉和陳利明的蛋烘糕小車。

說起蛋烘糕,相信沒得哪個成都人不喜歡吃的,蛋烘糕不僅算得上是成都的特色小吃,也是好多人從小吃到大的零嘴兒,吃的不僅是食物,更是一種情懷。最近,微博上有一家賣蛋烘糕的老爺爺、老奶奶火了,他們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在玉林中學一帶賣蛋烘糕,2003年歇業。2016年9月,老兩口「重出江湖」,引得眾多當年吃著他們蛋烘糕長大的人,拖家帶口來捧場。

拜大師學蛋烘糕 特色口味名揚玉林

老爺爺叫陳利明,今年73歲,老奶奶叫範修玉,今年70歲。1987年,40歲的範修玉因為生計開始賣蛋烘糕,但那時候的手藝不行,蛋烘糕的生意也很清淡。那時候,陳利明喜歡釣魚,正是因為這個愛好,他結識了一起在人民公園釣魚的曾大爺。

這個曾大爺可是有來頭,他算得上是成都蛋烘糕的發明人,曾大爺那時在人民公園後門賣蛋烘糕,已經聲名在外,現在好多紅極一時的蛋烘糕製作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孫。

陳利明和曾大爺兩個人因為都喜愛釣魚成了釣友,曾大爺主動詢問起範修玉蛋烘糕的生意如何,得知不如人意時,曾大爺表示,自己可以傳授範修玉其中的秘訣,讓他們趕緊來學。

自從範修玉拜師了曾大爺後,生意越做越順,越來越好。一開始,蛋烘糕只有白糖、豆沙、花生三種口味,後來他們還發明創新,研發了屬於自己的招牌口味——怪味香辣蛋烘糕。不起眼的大頭菜裡,蘊藏了麻、辣、甜、鹹四種味道,一口咬下去,脆脆的大頭菜和香酥的蛋皮在唇齒間回味悠久,受到吃客們的熱捧。

老兩口分工明確,範修玉主要負責炒料、擺攤、做蛋烘糕,陳利明則在工作之餘幫著進貨,生意好的時候,陳利明也會上陣幫著做蛋烘糕。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兩個人勤快點擺攤,一個月能收入2-3千元,玉林周邊的住戶可以說沒有不知道他們家蛋烘糕的。

隱退13年遊山玩水 享受輕鬆生活

2003年,由於當時的玉林菜市搬遷,原先擺攤的地方不能再擺了。「蛋烘糕的利潤本來就不高,以前不用交房租,所以每個月收入還不錯,但如果要交房租,就沒啥利潤了。」陳利明說,反正那時孩子們也都成人,老兩口想來想去,決定收攤,過上「退休」生活。

範修玉喜歡旅遊,陳利明熱愛騎遊,陳利明加入了騎遊隊,帶著範修玉去看山山水水。平時兩個人還喜歡在公園裡一起跳舞。範修玉回憶起休息的那段日子,嘴角依然帶著笑意:「我們年輕的時候忙著做小生意、帶孩子,要不是收攤這十多年,我和老頭子哪裡有那麼多時間到處去玩,去過那種愜意的生活哦。」

在歇工的這13年裡,老兩口走在玉林的街巷上,總有老鄰居、老主顧勸他們重新出山,「還有搬離玉林的人給我們打電話,問我們有沒有再賣蛋烘糕。」陳利明笑呵呵地說著,他說這些老主顧的熱情,讓他們覺得暖心。

還是原來的味道 攜子重出江湖

去年9月11日,陳記蛋烘糕的小車又重新出現在玉林的小巷子裡。有老主顧回到玉林看到小車,忍不住衝過來問道:「是你們嗎?你們又重新做蛋烘糕了嗎?真是太棒了!」

「重出江湖」的背後,是陳利明兩夫婦面對現實的考慮。小兒子在鋼鐵廠上班,近年來廠裡的效益越來越差,一個月只有700元左右的收入,而孫子此時正在上中學,家庭經濟壓力不小。「陳利明說,孫子很懂事,自己考上的中學,又會畫畫,學畫費用高,但孫子有天賦,不想中斷他的學習,所以老兩口決定「重出江湖」,讓小兒子學習做蛋烘糕手藝。「我常說,家有萬貫,不如有一技在身。想來想去這做蛋烘糕的手藝還是應該繼續傳下去,兒子既能掌握一門養家餬口的技藝,又可以滿足多年街坊們想吃我們蛋烘糕的願望。」

陳代彬小時候曾跟著父母一起賣過蛋烘糕,「放學後有幫著打打雜,早就忘了當初那些東西了。」40來歲的年紀,再找其他工作也難,不如自己做做小生意。陳代彬很珍惜可以跟著母親學蛋烘糕的機會,不僅可以賺些家用,補貼孩子的學習費用,也能將老陳家的蛋烘糕手藝傳承下去。

不過,目前陳代彬的技術還沒有得到二老的認可,「他目前味道方面是學到了,也做得不錯,不過要說做蛋烘糕的速度,他還比不了我們那個時候。」範修玉說,估計還要再過幾個月兒子才能順利出師,她和老伴兒還得再「扶持」一段日子。「我眼睛有一隻看不見了,不然我還可以上陣做!」老爺子陳利明笑呵呵地說,「我還可以負責進貨,選肉那些還需要我來把關。」

雖然年紀比從前大了,但蛋烘糕的味道還是從前的那個味兒,範修玉自信地說:「我的手藝絕對沒回潮,老主顧都說還是和以前一樣好吃!」兩個人說,他家蛋烘糕依然按照以前的秘方配置,水準依舊!

老買主拖家帶口光顧 美食博主點讚

「老太婆,又有個客人打電話說要20個,昨天來人家就沒吃到,今天趕快給別個準備好。」就在記者採訪期間,陳利明又接到幾個電話,說要預訂蛋烘糕,晚一點來取。「不少來我們這兒的都是老買主,有的以前還是旁邊中學讀書的孩子,現在都當爸爸媽媽了,帶著孩子又來照顧我們的生意。」

「我忘不了他們家銀耳湯的味道,很特別,其他地方都喝不到。」「我初中就在他們這兒買蛋烘糕了,現在我又帶我兒子來吃,他可喜歡吃鮮肉味道的了!」美食博主「成都超級小豬」的一條微博引來了眾多粉絲的共鳴。微博上,博主深情款款地講述道,「都是老玉林,幾句話就曉得深淺,放心大膽連吃兩個芝麻白糖的,我心目中,只有芝麻白糖才是蛋烘糕的經典味道。小陳師傅大力推薦鮮肉的,說是他家特色,管他的,再來一個,果然巴適!」微博一發,更是引發了大家對陳記蛋烘糕當年的追憶,紛紛表示要再回玉林,再吃一次!

面對眾多老買主、新顧客的熱情,陳利明和範修玉高興之餘,也常常對專門跑來吃蛋烘糕卻沒買到的客人感到抱歉,陳利明還學會了微信,他說這樣就可以方便跟客人們聯繫,免得跑冤枉路。「我還沒學會微博,等我學會了還要繼續跟大家互動。」樂觀的陳利明說,生活就是這樣起起伏伏,但要開心、樂觀地去面對,過好每一天,「休息了十幾年,我們又回到了賣蛋烘糕這個起點,把我們的美味傳下去!」

華西社區報記者徐倩攝影報導

日前,備受關注的全國社保基金2016年度境內委託投資管理人考評結果出爐,工銀瑞信繼續保持優勝業績,公司基本面考評繼續獲得A檔評價,管理的債券組合和信用債組合均獲評A檔,公司副總經理江明波獲「5年服務社保獎」榮譽。至此,工銀瑞信基金已連續三年在全國社保基金的基本面考核中獲得A檔最高評價。工銀瑞信自2010年獲全國社保基金境內委託投資管理資格以來,以穩健良好的業績持續獲得好評。

相關焦點

  • 7旬老夫妻出品 蛋烘糕歇業13年「重出江湖」(圖)
    最近,微博上有一家賣蛋烘糕的老爺爺、老奶奶火了,他們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在玉林中學一帶賣蛋烘糕,2003年歇業。2016年9月,老兩口「重出江湖」,引得眾多當年吃著他們蛋烘糕長大的人,拖家帶口來捧場。  隱退13年遊山玩水 享受輕鬆生活  2003年,由於當時的玉林菜市搬遷,原先擺攤的地方不能再擺了。
  • 老兩口賣了17年蛋烘糕 只為一起走遍大江南北
    他們是有名的玉林四巷蛋烘糕爺爺和婆婆,他們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在玉林一帶賣蛋烘糕,2004年歇業,隱退了12年後又重出江湖,引得眾多當年吃著他們蛋烘糕長大的人們的追捧。  而在他們退隱的十幾年裡,陳爺爺帶著婆婆遊山玩水,走遍大江南北。「年輕時拼命工作,退休了想帶著她一起去看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
  • 走近合肥最後的鐘表匠 七旬老夫妻已修理四萬多塊手錶
    但在六安路上,如今還留存著這麼一家鐘錶維修小店,店主人是一對七旬老夫妻。他們在同一張工作檯上,一同修理了50多年鐘錶。如今依舊一同守著這個小店,修理著包括二戰時期日本生產的老式座鐘,及上世紀七十年代流行的老上海牌手錶在內的各式老鐘錶。細若遊絲間尋找誤差的活計昨天中午,記者來到六安路上這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
  • 老夫妻乘坐電扶梯雙雙摔倒 警方提醒正確乘坐方式要牢記
    本文轉自【北青網綜合】;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狄公軒 記者 陳勇)南京地鐵站內,老年乘客因搭乘方式錯誤在電扶梯上摔倒而受傷的事件時有發生,9月4日就有一對老夫妻在南京站乘坐扶梯時雙雙摔倒。警方提醒,老人單獨乘電扶梯一定要重視正確乘坐方式。
  • 臺鐵觀光餐車14日亮相 時隔30年「重出江湖」(圖)
    臺鐵觀光餐車14日亮相 時隔30年「重出江湖」(圖) 2013年08月13日 20:3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追兇八年的七旬老夫妻
    2008年11月17日,內蒙古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了一件8年前的殺人案,58歲的被告人呂斌蓄意 謀殺罪成立,被判處無期徒刑。而把呂斌送上法庭的正是他自己的哥嫂,一對年近7旬的老夫妻。對於這個判決,呂斌的哥哥 呂明表示接受,但大嫂王亞娟卻不同意,執意要申訴。  就因為這個不同的意見,這對結婚20餘年的老夫妻的感情竟然走上了破裂的邊緣。
  • 成都這位蛋烘糕爺爺走紅,就因為太實誠
    賣蛋烘糕多少年了?才開始賣;原料是不是秘制的?都是在外面買回來的……近日,一位在成都太古裡旁的東糠市街5號賣蛋烘糕的大爺在網絡上火了起來,視頻點讚過百萬,因他說話耿直,被網友們稱為「成都最實誠的老闆」。開業不到一年,名聲火遍全國,各地網友還不遠萬裡專程來排隊打卡,「不是說味道好怎麼樣,而是被大爺的實誠所吸引了。」
  • 花蓮「紅面鴨」重出江湖 增水舞燈光秀(圖)
    原標題:花蓮「紅面鴨」重出江湖 增水舞燈光秀(圖)   花蓮縣壽豐鄉鯉魚潭今年春節假期,紅面鴨帶著15隻小鴨,搭配水舞重出江湖,花蓮縣長傅昆萁(右5)2月9日於記者會中宣告,13日開幕當天精彩可期。來源:臺灣「中央社」
  • 開了29年的老字號!老成都的經典地攤美食!蛋烘糕的「雙雄」之一
    始創於1991年的蛋烘糕!老成都的味道!回憶我們小時候的成都,放學路上的各種地攤美食「誘惑」至今難忘,麻辣燙攤攤、土豆攤攤以及蛋烘糕地攤,這些地攤美食的味道成為了我們童年最美好的一段回憶!老大爺用29年的時光,釀造出了最具特色的成都美味!一輛老舊的三輪車,兩個自製的簡易蜂窩煤(如今換成了煤氣罐),幾張雜亂拼湊起來的桌椅,一群老顧客跟老大爺在那擺龍門陣,這種感覺似乎讓我們瞬間回到了小時候。
  • 大案紀實:追兇八年的七旬老夫妻
    而把呂斌送上法庭的正是他自己的哥嫂,一對年近7旬的老夫妻。對於這個判決,呂斌的哥哥 呂明表示接受,但大嫂王亞娟卻不同意,執意要申訴。  就因為這個不同的意見,這對結婚20餘年的老夫妻的感情竟然走上了破裂的邊緣。  莊嚴的法庭,嚴肅的法官。一聲敲響,法槌落下。旁聽席上,一對老夫妻的表情凝重,細看之下,表情又截然不同。
  • 世界大案要案紀實:追兇八年的七旬老夫妻
    而把呂斌送上法庭的正是他自己的哥嫂,一對年近7旬的老夫妻。對於這個判決,呂斌的哥哥 呂明表示接受,但大嫂王亞娟卻不同意,執意要申訴。  就因為這個不同的意見,這對結婚20餘年的老夫妻的感情竟然走上了破裂的邊緣。  莊嚴的法庭,嚴肅的法官。一聲敲響,法槌落下。旁聽席上,一對老夫妻的表情凝重,細看之下,表情又截然不同。
  • 為了給孫子一個驚喜,七旬老夫妻親手還原出「龍貓汽車站」
    據了解,這個龍貓站是由一對70歲的老夫妻製作的,他們的孫子同樣是龍貓的忠實粉絲,對龍貓喜愛得不得了。老夫妻想要給孫子一個驚喜,於是決定親自動手做一個龍貓車站給他。這對老夫妻原本是泥瓦匠,已經有近50年砌水泥的經驗了,所以建一個小小的車站並不是難事。
  • 吃貨研究所丨成都網紅蛋烘糕究竟好不好吃?關於蛋烘糕的測評
    這一期我們要研究的是成都的幾家網紅蛋烘糕,他們真的是如同網上鋪天蓋地的新聞說的一樣好吃嗎?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看一看這幾家成都網紅店的蛋烘糕是不是這麼好吃。首先還是對成都的蛋烘糕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看不下去的朋友可以直接跳過這一環節直接進入我們的測評階段。蛋烘糕,四川成都著名的傳統小吃,始於清代。
  • 「停薪留職」30年後「重出江湖」
    (原標題:「停薪留職」30年後「重出江湖」)
  • 四川樂山夜市經典美食:蛋烘糕
    周記蛋烘糕 (原載於《新華每日電訊》 2012年12月21日)黃自宏前言:夜市地攤恢復後,四川樂山大街小巷又是遍地美食,其中怎麼少得了蛋烘糕的身影和味道!
  • 三鹿品牌「重出江湖」 改賣有機粗糧了
    新京報訊 (記者李蕾)沉寂4年後,因三聚氰胺事件聲譽大損的三鹿品牌依靠有機糧「重出江湖」。據媒體報導,浙江三鹿實業有限公司2009年競拍購得「三鹿」商標,主打有機粗糧系列現已上市。記者昨日查閱該公司官網,確實正在使用「三鹿」商標,其首頁顯示為「三鹿有機面」。
  • 幾十年老店,香甜可口,老成都味道!著名的「網紅蛋烘糕」,超讚
    「從一塊五吃到五塊,我真是愛死了這家蛋烘糕!」——來自一位熱情又可愛的粉絲提供給我們的「美食情報」!據說2018年的時候,香港人氣明星謝霆鋒來成都錄製節目,還專程到這家蛋烘糕店品嘗,一下子這家小小的店鋪搖身一變,成為了成都小有名氣的「網紅美食」!
  • 時隔10年,「卡迪那豌豆脆」重出江湖,回歸內地市場!
    近日,不僅經典款的卡迪那豌豆脆「重出江湖」,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沃爾瑪上架銷售,同時,卡迪那95℃寶島薯條、卡迪那德州薯條兩款薯條新品,也一併進入了內地市場!此外,還有一款「卡迪那德州薯條」也在沃爾瑪全線上架,共有蜂蜜芥末味、西紅柿口味多種口味,售價8.8元/袋。
  • 七旬老夫妻撿廢品撐起家 新年心願:想有臺電壓力鍋
    中安在線訊 據新安晚報報導,在合肥市煙墩街道濱湖惠園社區裡,有一對年過七旬、命運多舛而又堅強的老夫妻,宣以俊和他的老伴趙翠蘭。大兒子有精神疾病,二兒子意外去世。  1991年,大兒子被診斷患上了精神疾病。「之前都好好的,怎麼說病就病了?」宣以俊說,他到現在都沒弄明白。後來,大兒媳離婚,留下了年幼的孫子。  「那時頂梁柱還在,全靠他貼補了。」宣以俊說的頂梁柱,就是自己的二兒子。二兒子用打工的錢給家裡買了書櫃、熱水器、電視機,還給侄子買了一臺電腦。婚後,小兒媳也很孝順,幫著宣以俊老兩口照顧哥哥,做家務,不久,兩人還給家裡添了孫女。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今年將「重出江湖」
    年3月重啟,助人類解開宇宙間的未解之謎。 研究人員表示,「重出江湖」的LHC可能會產生更高的質子束流能量,這將有助於他們深入研究希格斯玻色子;發現其他類型的希格斯玻色子、額外維等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學理論;甚至為解開暗物質之謎開啟新窗口。 有望揭示暗物質之謎 LHC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碰撞設備,於2008年9月10日正式上崗,它包含一個圓周為27公裡的圓形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