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間小屋

2020-12-20 人民日報

有一顆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輸得出力量,宜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間小屋。

第一間,盛放我們的愛和恨。對父母的尊愛,對子女的疼愛,對朋友的關愛……對醜惡的仇恨,對汙濁的厭煩,對虛偽的憎惡……這些複雜而對立的情感,林林總總,會將這間小屋擠得滿滿。假若愛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溫暖,像一座金色池塘。假如恨比愛多,小屋就陰風慘慘,你的精神悲戚壓抑。如果想重溫祥和,就得淨手焚香,灑掃庭院,銷毀精神垃圾,重塑精神天花板,讓一束聖潔的陽光,從天窗灑入。

無論遭受多少困厄,請依然相信光明大於暗影。哪怕只多一個百分點,也是希望永恆在前。請在布置精神空間時,給愛留下足夠容量。

第二間,盛放我們的事業。一個人從25歲到60歲,要在工作崗位上度過整整35年。按一日工作8小時,一周工作5天,每年要為職業付出2000小時。一直幹到退休,就是7萬小時。假如你所從事的工作,是你的愛好,這7萬小時,將是怎樣快活和充滿創意的時光!假如你不喜歡它,漫長的7萬小時,足以讓花容磨損日月無光,每一天都如同穿著淋溼的襯衣。

適合你的事業,不靠天賜,主要靠自我尋找。我們的事業,是我們的田野。我們背負著它,播種著,耕耘著,收穫著,欣喜地走向生命的遠方。規劃自己的事業生涯,使事業和人生,呈現繽紛和諧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間精神小屋堅固優雅的要訣。

第三間,安放我們自身。在我們的小屋裡,常常住著所有我們認識的人,唯獨沒有我們自己。我們把自己的頭腦,變成他人思想汽車馳騁的高速公路,卻不給自己的思維,留下一條細細的羊腸小道。我們把自己的頭腦,變成搜羅最新信息網絡的貨櫃,卻不給自己的發現,留下一個小小的儲藏盒。我們把世界萬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丟了開啟自己的鑰匙。

如果真是那樣,我們精神的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風中就悄無聲息地坍塌了。它紙糊的牆壁化為灰燼,白雪的頂棚變作泥濘,江米紙的窗欞破裂……你的精神,孤獨地在風雨中飄零。

三間小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當我們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築得美觀結實、儲物豐富之後,不妨擴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們的精神大廈,開拓我們的精神曠野。因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遼闊。

(摘編自3月28日《廣州日報》,原題為《精神的三間小屋》)

相關焦點

  • 九年級語文,《精神的三間小屋》教學設計如何寫比較新穎?
    這一部分引出下文對「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間小屋」的論述。 【教學提示】 說理文段落之間的關係一般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層層深入關係,一種是並列關係。 (2)作者認為應該修建三間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為了給精神建立棲息地,使人健康、美麗、莊嚴、偉大、真誠、完滿、永恆。
  • 有一顆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輸得出力量《精神的三間小屋》試講稿
    這裡分享給大家《精神的三間小屋》面試試講稿一份,可以用作逐字稿直接使用,能夠更好地幫助大家整理思路,面試順利過關。《精神的三間小屋》試講稿正文同學們,我們今天生活在非常豐富的信息世界裡。人們關注物質上往往多過了精神層面,這就造成了很多人物質上很富有,精神上卻很匱乏。
  • 根據《精神的三間小屋》裡的四句話寫作
    據考生介紹,今年中考語文試卷總體難度適中,作文是給出了畢淑敏《精神的三間小屋》裡的四句話,要求考生根據材料寫作文。盤點歷年安徽安慶中考語文作文題目2019年安徽安慶中考語文作文題目根據已給的三段材料寫一篇關於「樂」的作文。
  • 畢淑敏:讓自己幸福,是人生的第一要務!
    著名心理諮詢師,暢銷書作家畢淑敏是醫生出身,她見過太多的死亡,深感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她也深知人的孤獨,當代人的痛苦更多是由精神層面而來。她說她希望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和更多的人分享快樂和思考,這是她寫作最原始的動力。
  • 建造小學數學的「三間小屋」
    教學小學低年級數學,也可以為孩子們建造三間數學的小屋,讓他們在數學的小屋裡自由的遊戲,自由的探索,從中享受數學的樂趣,培養數學的能力。一、建造「生活小屋」,發展抽象思維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例如,在講「5的加減法」時,我聯繫去商店買東西的現實,先讓學生自己討論: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學生情緒高漲,紛紛提出問題:「買什麼東西?」「買幾種?」「帶多少錢?」
  • 畢淑敏:人生有三件事不可儉省
    「人生不可儉省的三件事:第一是學習,第二是旅遊,第三是鍛鍊。」 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有句臺詞:「有位智者說,學習是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樂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堅持看書和汲取新知識總是沒壞處的,學得越多,懂得越多,領悟得就越多,總有一天,你努力時付出的那些汗水,會匯聚成河流,回報你的努力,給予你成功。
  • 畢淑敏:人生有三件事不可節省
    很久了吧,白天辛苦上班,晚上下班後,好不容易有點空閒時間,你情願刷抖音、看電視、聊微信,也不願把這時間用來看書,生怕耽誤了自己「寶貴」的玩樂時間。但殊不知,讀書真的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有句老話說得好:「一天不學問題多,兩天不學走下坡」,學習就像一場戰爭,一場賽跑,它不會因你而停止,而你要因它而奮鬥!
  • 關於成熟最好的解釋——成熟不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
    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有的人樂此不疲地改變自己,不過是為了得到世間的名和利;有的人苦惱於不能適應周圍的一切,是因為沒有找到自我心靈的歸宿。長大後,我們往往被生活抹去了該有的稜角,變得精緻而利己,世故而圓滑。
  • 2020年安徽亳州中考作文題目出爐 根據精神的三間小屋裡的4句話寫...
    作文是材料作文,根據《精神的三間小屋》裡的「我們可以不美麗,但我們健康。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莊嚴。我們可以不完滿,但我們努力。我們可以不永恆,但我們真誠。」四句話來寫一篇材料作文。還記得你當年中考的作文題嗎?
  • 印第安納州的9間最佳度假小屋
    走出前面的臺階到您自己的私人碼頭,您可以在那裡租船,噴射滑雪或遊泳,享受寧靜的自然環境。 這個地方周圍環繞著一個漂亮的小屋社區,距離Port Hole酒吧和格柵僅有5分鐘的路程,供應美味的食物。 而且,一旦你準備好回歸文明,布朗縣距離酒店僅15分鐘路程,印第安納大學也近在咫尺。
  • 我的世界鄉村小屋圖文教程 手把手教你打造屬於自己的鄉村小屋
    我的世界鄉村小屋圖文教程 手把手教你打造屬於自己的鄉村小屋時間:2019-12-23 15:41   來源:小皮手遊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的世界鄉村小屋圖文教程 手把手教你打造屬於自己的鄉村小屋 嚮往鄉村生活的你,是否想在我的世界中建造一個鄉村小屋呢。
  • 南京浦口實小萬江分校:「紅船小屋」展廉潔精神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 李慧宇 記者 丁小玲)為紮實推進廉潔從教工作,促進廉潔師德師風氛圍的形成,11月27日下午,南京江北新區教育和社會保障局舉行廉潔文化建設現場會。會上,南京浦口實小萬江分校以「清風進校園,廉潔潤心田」為主題的「紅船小屋」項目展現出了自己獨特的紅色廉潔文化魅力。
  • 潤澤心靈的誠摯道白——讀畢淑敏「我們的心靈」叢書
    尤其身處逆境,更需要人們呵護好自己的心靈。夏風習習中,當代著名作家畢淑敏的新作「我們的心靈」叢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5月出版),用清新樸實的文字,深入淺出的剖析,飽含關切的疏導,在「窺他人故事,思自我人生」中,為人們如何正確認識自己與世界,開出了一劑暖心的良方。
  • 畢淑敏散文作品中女性心靈的智性是怎樣的?
    如《娘間諜》中,講述的是一位母親希望自己的女兒都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生活,從小到大,從吃飯的瑣事到女兒的戀愛,都要在她的控制之下完成,所以女兒給她起了個外號「娘間諜」。這位母親已完全侵犯了女兒的隱私權。而同樣作為母親的畢淑敏聽了這位「娘間諜」陳述後,卻表現得異常的理智,在連喝兩杯水後把自己的情緒穩定,然後才和這位「娘間諜」進行對話式的開導,最終使這位「娘間諜」明白了「女兒不是我的私有財產,我侵犯了女兒的隱私權」。心靈充滿智性的作家用深邃的哲學思考能力,在自己的創作中尋找其中形而上的終極價值。
  • 畢淑敏寫作行醫也是心理諮詢師,其本人如何跨過「心裡那道坎」?
    王蒙曾說,他希望作家中真正有醫生,而不僅是有成名前行醫的記錄——「咱們這裡有個畢淑敏」。近日,畢淑敏出版了三部心理學相關作品《與自我狹路相逢》《心靈的萬千氣候》《修養情緒的處方》,筆者因此來到她家採訪。
  • 不容忽視的女性色彩——讀畢淑敏散文有感
    在她的心理諮詢所裡,前來諮詢的絕大部分為女性,而在些需要幫助的女性面前畢淑敏從一個心理諮詢師的角度出發,以一位長者的角色慢慢地引導她們,讓她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名女性應有的權利和自由。如《女孩,請與我同行》裡,寫一時髦青年女子外表的豔麗與內心的空虛的不成比例。
  • 讓自己擁有健康的心靈,和畢淑敏老師一起做心理遊戲
    對於畢淑敏這個名字,我們並不陌生。她是著名心理諮詢師,但同時也是暢銷書的作者。我讀過她的一些小說,她把自己作為醫生的經歷與她的故事相結合了起來,寫出了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她也用她豐富的臨床經驗幫助了許許多多人走出困境。
  • 不想女兒成為留守兒童 他為女兒建Hello Kitty小屋
    最近,28歲的重慶農民呂興旺就為喜歡凱蒂貓的女兒建造了個Kitty貓水泥管小屋,作為女兒兩歲的生日禮物。他給這座純手工打造的小屋取名為「小公主民宿」,他還說未來要為女兒建造一座鄉村裡的「兒童樂園」。
  • 難忘那間小屋,難忘苦澀的青春歲月!
    我上初中的時候,住在學校附近的一間小屋裡。這是一所普通的農村中學。後來,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農村孩子大多都進城就讀了,它便逐漸消失了。這不能不令人惋惜!多少次,我都在夢中回到母校,回到那曾經伴我多年的小屋。我在進入初三之前,學習極為馬虎,成績一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