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孩子要上小學,幼兒園還沒開學。幼師分享幼小銜接心得

2020-12-12 曉笛育兒分享記

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在6年的學前教育經驗中,帶過兩屆大班,常帶的是中小班。寫這篇文章是想和大家聊聊,疫情下大部分幼兒園還沒開學,下半年孩子要上小學了,應如做好幼小銜接相關話題。

學習小學知識不等於做好幼小銜接

隨著疫情防控成效顯著,低風險地區的中小學錯峰開學正在有序的進行中。四川,江蘇也已有幼兒園開學,5月6日後會更多的幼兒園開始籌備開學工作。

幼兒園開學時間一直家長們熱聊的話題,因為幼兒園小孩較小,自控能力薄弱,特別喜歡湊熱鬧,和彼此成群結隊的玩耍。

在網上看到很多家長都不支持幼兒園孩子過早開學,但也知道有很多家長,是希望幼兒園早點開學。尤其是家裡沒有幫助看孩子的家長,和下學期孩子就上小學的家長們,就會很希望幼兒園能早點開學。

幼兒園遲遲不開學,中小班家長覺得孩子在家也是可以的。但大班的家長想法就會多一點,因為想著孩子下學期就要上小學了,擔心孩子沒有提前做好知識儲備,會跟不上老師上課的節奏。

大班家長普遍都會擔心這個問題,就像我們幼兒園有幾名大班的家長就說,幼兒園再不開學,他們已經想找熟人給小孩補習幼小銜接課程了。

無獨有偶這幾天在一問答平臺,也看到有幼兒園大班家長的提問;表示他自己很糾結,幼兒園還沒開學,不知要不要送孩子去補習班?

想把孩子送到補習班的家長,普遍會認為提前學習小學內容就等於做好幼小銜接,但實際上提前學≠幼小銜接,反而是對幼小銜接狹義的認知。

因為幼小銜接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適應小學生活,需要的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單純學習小學內容就可以了,搞不好還會弄巧成拙,孩子反會因為不正當學習方式而出現厭學情緒。

為什麼說提前學習小學內容不等於孩子具備適應小學的能力呢?

第一,適應小學,孩子學習的品質比學習小學內容的更重要

什麼是孩子學習的品質呢?簡單來說是孩子的學習力,一種較為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於探究和嘗試,樂於想像創造等良好的學習品質。

若單純填鴨式教授小學內容,忽略孩子學習品德的培養。孩子很容易出現厭學,不自信的情緒。記得上學期朋友楊紅,多次因孩子從幼兒園回來不願意寫作業這件事,而跟孩子鬧情緒。

楊紅孩子在讀私立幼兒園大班,老師有時會布置寫字和計算題的作業回家寫。楊紅孩子也是提前過上了小學,每天晚上寫作業的生活。因孩子的作業,楊紅常常會因為孩子寫得慢和不夠專注,與孩子產生衝突。

每次聽朋友抱怨他在讀幼兒園的孩子,因為寫作業而哭,或因作業跟幼兒園孩子吵架時,我都為這著急的爸爸媽媽感到擔心。因為孩子的學習需要的是興趣和後續學習的信心。

急著給孩子儲備知識小學習知識,忽略孩子學習品質的培養,單純追求知識的做法是短視而有害的。即使孩子把一年級的內容全學,如果他沒有了學習的動力和學習的興趣,那麼他後續學習的信心就會在沒有踏進小學之前一被埋沒。

反之,如果一個孩子,他有極大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在初上小學在不會的知識面前,他也不會懼怕困難,而是勇於嘗試和面對,這樣寶貴的學習品質比知識更重要,更可以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

第二,適應小學,孩子的自我評價比學習小學內容更重要

曾帶過一名大班的孩子叫小展,在數學活動課堂上,每次請他上來給其他小朋友數數,他都會說:老師我不會做!

私底下找小展聊天,才知道小展的自我評價很低:

「小展,為什麼老師請你上去給同學們做示範,你都說自己不會呢?」「我媽媽說我老是數錯,我怕自己又數錯,所以才說不會」

原來小展不願上來是怕數錯,聽到小展的回答後,覺得一個孩子的自我評價太重要了。其實我是請小展幫忙,數6個對應的積木,也知道他早就會的。但他卻不相信自己是可以的。

著名的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曾說過:孩子小,他們對自我的評價更多來源親近人的評價。也就是孩子怎樣看待自己來源於我們怎麼看待他。

像小展因為媽媽認為他數數老出錯,導致他對自己數數沒有信心,甚至不敢嘗試,因為他非常相信媽媽的判斷。如果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是消極的,那麼這將是適應小學的一個障礙。反之孩子積極的自我評價則是孩子跨入小學大門的信心之步伐。

第三,適應小學,孩子學習興趣比學習小學內容更重要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孩子自身的經驗對孩子的後續學習信心起有關鍵作用。但如果不注意教學的方式和授課時間,很容易給孩子有學習不好的體驗。

好比幼兒園的課堂時間,是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孩子心理專注力時間而定,來保持孩子對學習知識的欲望和對學習知識的興趣。小班孩子最佳專注力時間為15分鐘左右,所以小班孩子上一節課時間就在15分鐘左右,而大班的孩子則是25~30分鐘之內。

但若把大班課堂調為40分鐘一節課,上課時間完全超出孩子能夠高度專注的時間段,那孩子將在課堂上表現出沒興趣,沒耐心,不能集中聽講的現象。

其實孩子的學習也是一樣的,若過早把幼兒園大班的孩子送進補習班,孩子會因補習班上課時間過長或上課方式,會出現對學習厭倦,欲望低,情緒不高等等影響孩子後續學習的發展動力。

五六歲的孩子合適的教學方式是從學中玩,玩中學的方式來內化知識的,只有合適的學習方式才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不應只以追求知識就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導致孩子丟失學習動力而難以適應小學生活。

第四,孩子的理解能力和社交能力比學習小學內容更重要

我們先來說理解能力,孩子在幼兒園時,老師上課會通過直觀的物體展示,來便於孩子,更容易理解課堂內容。但小學後基本上是靠孩子聽,看,想來理解課堂內容,有一節課40分鐘,老師講了很多內容,理解能力好的孩子,可能他吸收課堂內容的90%,但理解能力不好的孩子,他理解內容少,知識點吸收的就處在模糊狀態。其實孩子的理解能力就是知識轉換能力,是幼小銜接必備能力。

再來說說孩子的社交能力,進入小學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在一個全新環境裡,他需要較強的社交信心。幼兒園的孩子交朋友,可以通過一起玩玩具,分享食物的方式,但是小學不一樣,要在小學適應群體生活,那必須要學會表達自己。

就像孩子在幼兒園,他要交朋友,或許拉一下別人或跟著跑就能交到朋友了。但在小學,孩子必須要學會說出來,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才能交到朋友。

對孩子來說幼兒園和小學是不一樣的環境,幼兒園孩子有許多被動社交機會(吃飯,喝酸奶時間或老師組織)。而在小學,孩子必須擁有主動社交能力,像自信,自主並願意與人交往,能與朋友友好相處,也會尊重他人,這樣良好的社交能力會讓孩子更容易適應小學生活。

看這裡大家或許有疑問,上面所說的能力的確很重要,也是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的重要部分。但孩子入小學就不用提前先學習小學知識嗎?

答案是:要學。要適量的學並注意教學方式。

那應如何培養孩子適應小學的能力呢?

如我們所見單純學習小學內容,並不能幫助孩子全方位的適應小學生活。正如《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一書中寫到: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整體,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相互摻透和整合,促進幼兒學習方面的協調發展,而不應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

簡單來說,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就要培養孩子,各方位都得到發展,而不是單純的追求提前學習小學知識,而影響其他方面的發展。

所以孩子的發展從開始到以後,都應是一致整的,雖然今年疫情下孩子不能如期的上幼兒園,但在特殊情況下,我們家長也是可以成為幫助孩子適應小學小學的主力軍。不管是疫情下還是平常,孩子的教育都是一致性整體發展而不是單方發展。任何時候我們要幫助孩子更好的教育小學,都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用實際的行動讓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好奇和嚮往

我們幼兒園是中小幼一體的學校,在幼兒園大班最後一個學期。我們會定期組織孩子去觀摩小學哥哥姐姐上課的情景,還有去到小學的運動場去觀摩看哥哥姐姐上體育課的情況。

印象很深刻的是當孩子去觀摩小學哥哥姐姐的生活,他們表露出來對小學的嚮往是從臉上可以看到的。

記得有一次我帶孩子們去和小學哥哥姐姐一起做操,以往組織半天都沒站好的隊,到小學部孩子一站隊,表現出特強的紀律性,做操的動作也非常積極,從孩子臉上看到站在小學隊伍中他們很自豪感。

也許有的幼兒園沒有為畢業生,組織觀摩小學的上學活動,但這些我們家長是可以做到。

當自己孩子上大班後,或防疫情況下幼兒不開學,我們也是可以帶著孩子到小學去走走,或與孩子聊聊自己小學的有趣的經歷,這些行動都可以幫助孩子增加對小學生活的嚮往和好奇。

這樣的經歷對孩子來說是寶貴的,這孩子沒有踏入小學之前,讓他了解小學生活。當我們帶著開心和意猶未盡的語言來幫助孩子了解小學,孩子會為他馬上成為小學生而感到自豪,因為這是他又長大的「證據」。

其次,用正確的教學方式,教授小學內容相關知識,保證孩子後續學習興趣的發展。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幼兒園大班所學相關小學內容。孩子在大班時,已經可以掌握十以內的加減運算和認識簡單的幾何圖形,物體的大小,空間關係,這是數學的相關的知識。

而往往讓孩子對數學感興趣的教學方式,應先從孩子熟悉的生活中具體的事物入手。例如十以內的數與量對應,可以通過開展「開超市」活動來教會孩子先數數再來買對應數量的物體。讓孩子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又會用數學問題解決生活問題。對周圍環境的事物,數量,形狀等等,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再來看一下幼兒園大班能到語文相關的知識是,喜歡與他人交流,能專注閱讀圖書,對文字符號感興趣,會正確坐姿,書寫自己的名字和簡單的筆畫,有的幼兒園會添加拼音認讀教學。

而可以激發孩子對語文感興趣的活動,是通過講故事形式,引發孩子對文字符號認識的渴望和探知欲。鼓勵孩子用寫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激發孩子對書寫文字的興趣。

最後來了解一下小學一年級第一冊的教材內容,數學是20以內的加減和圖形的認識,語文主要是拼音的拼讀寫以及運用,還有簡單的識字。

結合上面所說的幼兒園大班所學的知識和小學一年級第一冊的教材的內容一比較,可以看出,其實我們孩子在幼兒園大班,已經儲備了與小學一年級內容相關一定量的知識。家長不應擔心,孩子沒有儲備過多的小學知識就無法適應小學生活而急於送孩子去補習班,反而對孩子的學習欲望和興趣不利。

再次,營造家庭學習閱讀氛圍,形成孩子良好學習習慣和識字欲望

學齡前的孩子都特別愛聽故事,這就是可以讓孩子愛上閱讀和識字的突破點。閱讀習慣和識字即將上小學的孩子來說,非常的重要。

幼兒園的孩子閱讀,是通過簡單的文字或者圖片去推測和理解書本內容。因為不斷的閱讀孩子就擁有良好的理解能力,良好的理解能力,可以幫助孩子在課堂上通過聽來理解並轉化課文知識點的。

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也正處在閱讀敏感期,特別喜歡模仿假裝讀書,因為識字量不多也非常依賴別人給他念書。這個時候是孩子識字最好的時機。

因為喜歡閱讀,孩子自然對識字感興趣,父母一定要抓住這時期。多開展一些親子共讀活動,用手指點讀故事,讓孩子一邊閱讀一邊無意識的在增加識字量,這樣的知識氛圍是輕鬆的。多識字可以讓孩子孩子不用依賴大人給他讀題目,增加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營造家庭閱讀和學習氛圍,有助於幫助孩子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和上課坐得住的習慣。

最後,常用正面的語言交流,幫助孩子形成積極主動,不怕困難,勇於嘗試探究的品格。

在這裡我想說一下自己孩子的真實經歷,我小孩以前在讀的是公立幼兒園。在上小學前,他幾乎沒有正式學習過小學內容,拼音拼讀也是不會的。

他們當時班也有多同學都在外面上幼小銜接課程,但我沒有給他報名。幸運的他很愛讀書,那一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堅持用手指與他點讀故事,所以他的識字量還是挺大的。

當時考慮到數學幼兒園已經教會他們十以內的運算,根據一年級第一冊數學材料,數學孩子沒問題的了。孩子不會拼音,關於這一點,我也曾經有點擔心。

所以在我小孩剛上一年級學拼音的時候,的確有十天左右的困難期,因為不認識,所以他覺得拼音很難,經常出現忘記這個拼音怎麼讀或忘記怎麼寫?但是通過我們積極語言的鼓勵,讓他看到他自己有學習能力,讓他看到他是一個可以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孩子,讓他對自已有信心而不是責備他。

並且每天都幫助他把老師當天所教的拼音一一消化。一段時間後孩子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效,他在面對自己不懂的問題上,他不再覺難,而是去想方設去解決的。後來他很快就可以穩定的跟上老師的節奏,當孩子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不怕困難,相信自己是一個有學力的孩子這就後續一切學習和發展的基石。

寫在最後:這篇文章有點長,但這都是有關可以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的相關話題。因為疫情原因,影響幼兒園大班的孩子遲遲沒開學,家長急著想把孩子送去補習班,擔心家長太急,反而弄巧成拙,所以在這裡我把有關幼小銜接的內容寫的詳細一點,僅供家長的參考,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幼兒園還沒開學,但孩子即將要上小學,媽媽如何教孩子幼小銜接?
    大家好幾個月沒見面,但見面談得最多的還是各自家的孩子,我們很巧的是,5個閨蜜的孩子都是今年上幼兒園的大班,9月份即將上小學了。「怎麼辦喲!到現在都還沒有接到幼兒園上學的通知,馬上就要放暑假了,孩子們都沒有上完大班,沒有正式從幼兒園畢業,連個畢業典禮也沒有,好遺憾喲!」閨蜜星星很悵然的嘆息道。
  • 幼兒園還沒開學 家庭版幼小銜接如何打開
    幼兒園還沒開學 家庭版幼小銜接如何打開 多位資深幼兒園園長、知名小學校長為家長支招 與小學生家長「終於等到你」的歡欣雀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至今開學無定期的幼兒園大班學生家長似乎難以淡定了:孩子下半年就要上小學了,而眼下快進入5月,他們宅在家看電視、玩遊戲等放養式狀態,會不會影響幼小銜接?大班孩子在園時間縮短,培訓機構又尚未營業,家長如何在家幫孩子做好幼小銜接呢?記者就此採訪了長沙多位資深幼兒園園長、知名小學校長,為家長支招。
  • 下半年上小學幼兒園沒開學,想送孩子去補習班。幼師:別弄巧成拙
    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在6年的學前教育經驗中,帶過兩屆大班,常帶的是中小班。寫這篇文章是想和大家聊聊,疫情下大部分幼兒園還沒開學,下半年孩子要上小學了,應如做好幼小銜接相關話題。 學習小學知識不等於做好幼小銜接 隨著疫情防控成效顯著,低風險地區的中小學錯峰開學正在有序的進行中。
  • 幼兒園要開學了,幼小銜接需要提前準備嗎?來看經驗分享
    因為之前一直不開學,孩子在家時間特別多,不少家長給孩子報了些網課幼小銜接,有些佛系的家長也開始有些坐不住了,發問到底要不要給孩子進行幼小銜接?答案是分情況、分人,因材施教。即將上小學的孩子應有的準備工作一,心理上的準備。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要有基礎」家長哭了,幼小銜接要推給誰?
    沒當爹沒當媽的永遠無法體會。身體累也就算了,有時候心累讓人最崩潰。孩子上幼兒園,家長跟著做親子作業。孩子上了小學,家長又開始輔導作業。想給孩子快樂教育?家長自己首先就不那麼快樂了。孩子上公辦幼兒園大班的兜兜媽媽最近就很不快樂!為啥呢?眼看明年秋季兒子就要上小學了。可兒子兜兜拼音不會,字也認不了多少,就這樣的水平上了小學可怎麼辦?本想著最後一年幼兒園大班班上老師好好教教拼音和算數,可開學一張禁令下來,給孩子報名的幼兒園延時服務的拼音班也被取消了。
  • 皆大歡喜,幼兒園要開學了,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做,來看經驗分享
    因為之前一直不開學,孩子在家時間特別多,不少家長給孩子報了些網課幼小銜接,有些佛系的家長也開始有些坐不住了,發問到底要不要給孩子進行幼小銜接​即將上小學的孩子應有的準備工作一,心理上的準備。一般公立幼兒園是不會教授知識技能的,基本都是玩。
  • 幼兒園不開學,用優學派給孩子幼小銜接
    幼兒園不開學,孩子一直宅在家裡,大班孩子家長都要急瘋了:孩子眼看就要上小學了,這從寒假玩到暑假,孩子沒有做幼小銜接怎麼適應小學生活?    我有一招!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V6幫孩子做幼小銜接,就算孩子宅在家裡沒有老師教,照樣也能學。有小V在,小V六大功能助力孩子幼小銜接,帶孩子做好知識積累、習慣養成、能力培養,讓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生活。各位家長是不是也對功能強大的小V感到非常好奇呢?
  • 娃幼兒園畢業不願意上小學,幼小銜接這幾點沒做好,會很麻煩
    從幼兒園裡的小寶寶,到背起書包去接受系統的義務教育,每個新升級的家長也是格外緊張。畢竟小學裡再沒人能包容孩子所有的任性,還需要板板正正地坐一天聽課,不能隨意請假,更不能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孩子能適應新環境嗎?
  • 幼兒園不開學,大班直接升小學?快用優學派給孩子做幼小銜接
    現在,很多中小學生都陸續分批次開學了,幼兒園的娃卻還在家裡搶手機玩,估計這學期都很難開學了。幼兒園不開學,孩子一直宅在家裡,大班孩子家長都要急瘋了:孩子眼看就要上小學了,這從寒假玩到暑假,孩子沒有做幼小銜接怎麼適應小學生活?我有一招!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V6幫孩子做幼小銜接,就算孩子宅在家裡沒有老師教,照樣也能學。
  • 孩子下半年上小學一年級了,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呢?
    朋友們最近在愁,孩子下半年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疫情導致外面的幼小銜接班都沒有開,本來計劃早點給孩子上的,這下不知道啥時候才能上。這就涉及到幼小銜接要不要上的話題了,今天正好聊一聊。幼小銜接,顧名思義就是幼兒園和小學的一個過度,通常外面的培訓機構會教孩子漢語拼音、簡單的漢字和數學。
  • 幼兒園大班家長糾結:開學最後一學期,是送幼兒園還是幼小銜接班
    家長們不同選擇繼續上幼兒園大班:樂樂媽媽:我們家孩子就沒上過銜接班,而且幼兒園上的是公立,現在上的小學是私立。實話實說還是要看孩子平時的積累,我們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自主閱讀,幼兒園的老師說我們可以不用上。
  • 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學了,到底要不要報幼小銜接
    我家小子明年就要上小學了。幼兒園9月份開學的話就上大班了。但是現在我們家裡就在糾結到底繼續上幼兒園大班呢,還是要報幼小銜接呢?真的很糾結。我家孩子屬於活潑好動,坐不住那夥的,外加脾氣還倔。剛上幼兒園小班時,送的是半天。送全天時,把老師都折磨夠嗆。當時的班主任還給我打過電話讓我接回家,孩子她沒辦法了,怕哭出個好歹。
  • 孩子才剛上小學,不上幼小銜接的「報應」就來了
    很多家長在孩子還沒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擔心孩子不適應小學,怕坐不住,不識字,不會加減法,擔心孩子落後導致自信心出問題,於是剛上幼兒園大班就迫不及待的早早就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或者是在家給孩子提前補課認字、學算數,提前適應,提前搶跑。
  • 小學還沒有開學,幼兒園更遙遠了,幼小銜接家裡就行了
    現在滿大街都可以看到早教班,幼小銜接班的教育機構和廣告,也經常能夠接到一些早教機構的電話,邀請參加試聽課,漸漸地,家長開始覺得好像孩子上學前,不參加個早教班就對不起孩子似的,小尾巴同學裡也基本都有報不同的早教班,也經常遇到媽媽們問,孩子要上學了,要不要報個幼小銜接的班上一下呢?
  • 幼小銜接這樣做,孩子平穩過渡(內附幼小銜接家長指南)
    這樣的「怪現象」並不是今年獨有的,每一年都會有家長提前將孩子送到學前班或者是市場上的其他輔導機構參加幼小銜接課程。今天,我們就來對這些家長的焦慮點進行抽絲剝繭,為你解開這些幼小銜接的誤區。事實上幼兒園的課程是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以遊戲為課程載體,傳遞知識和培養習慣。孩子從進入幼兒園開始就已經在進行幼小銜接的綜合能力的培養。
  • 再不開學,孩子還能順利上小學嗎?幼小銜接要這樣做就好了
    最近還沒有通知幼兒園的開學時間,很多幼兒園大班的家長有些著急了,眼看孩子還有幾個月就要上小學了,現在孩子在家由老人帶,什麼也學不了,幼小銜接怎麼辦?其實,在家裡,父母也能為孩子做好上學的準備,不用去上幼小銜接班,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幼小銜接該如何來做。
  • 上小學後,孩子成績跟不上怎麼辦?「幼小銜接」沒做好影響很大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少孩子剛剛上小學的父母,都發現了自家孩子在學校裡出現的問題,那就是跟不上老師的學習進度。,原來是父母「幼小銜接」準備工作沒做好王先生的兒子是一名就讀小學的一年級新生,可是他似乎還不夠適應小學的生活,不僅早上起不來,在學校裡也沒有辦法好好靜下心來學習。
  • 幼小攜手、科學銜接——新城幼兒園與雨城小學召開「幼小銜接...
    四川新聞網消息 幼小銜接是幼兒從幼兒園遊戲狀態進入小學學習的過渡期,也是幼兒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轉折。為了明確幼小銜接工作的思路,積極有效地開展幼小銜接工作。新城幼兒園與雨城小學於2020年11月27日共同開展了一次面對面的「幼小銜接」專題交流座談會。
  • 幼兒園最後一年要不要給孩子上幼小銜接或學前班
    轉眼中小學都放假了,又到了孩子選學校的時候,我家老大明年就要上小學了,暑假開學是轉到專門的幼小銜接學校,還是繼續在這個學校,很矛盾,老大選的幼兒園是注重釋放孩子得天性,不怎麼學書面知識,到現在數學才學寫數字9.,語文才學七八個筆畫,真擔心到小學跟不上。有的家長說以後還會學,現在學個大概,現在正是玩的時候。
  • 剛上完幼小銜接的我們來回答,幼小銜接孩子要銜接的到底是什麼?
    從事過幼兒園和小學教學的我,經常會被家長諮詢到是否有必要給孩子報幼小銜接。其實幼小銜接這個概念不是現在剛剛就有的新名詞,過去的幼兒園學前班基本就是目前家長們給孩子報名的幼小銜接的雛形。但是隨著教育部學前教育法草案中對於「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的規定落實。各大幼兒園紛紛全面取消了學前班的設置。於是校外的培訓機構開始興起,「幼小銜接班」、「拼音班」、「識字班」等到開始如雨後春筍般爆出,向家長們販賣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心情,讓家長們心甘情願的買單,甚至不少家長最後一年的幼兒園都不讓孩子上了,而直接送去全託制的幼小銜接機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