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標誌性建築之一,故宮可謂是北京的遊覽勝地,幾乎每個到了北京的人,都會去博物院參觀一二,看看這座歷經兩朝的古老建築,和那些曾經的歷史印記。如今的故宮博物院曾經是明清兩代皇帝們的居所,皇宮重地,戒備森嚴,尋常百姓就連靠近都會被盤問。《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
靖難之變後,燕王朱棣成為帝王,他於是決定進行遷都,將原本在南京的國都遷居到他的封地,即如今的北京。此後故宮開始修建,直到永樂十八年才順利建成。清朝被推翻後,紫禁城不再是皇家住所,在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了,此後故宮便取代了紫禁城。現代的北京故宮,可謂是旅遊大熱景點,但是它卻在5點就關門。其實這和59年發生的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大事,有著密切聯繫。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作為北京最具知名度的地方,故宮幾乎每天都有無數遊客前來參觀,感受從前的歷史氛圍。尤其在綜藝《國家寶藏》播出之後,人們對故宮有了全新的認知,也讓故宮的參觀人數增多。作為明朝時期開始就被使用的帝王居所,故宮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建築之一。儘管它也曾遭遇大火的洗禮,但依舊被重新修繕,煥然一新。
不過縱使有無數遊客慕名而來參觀,故宮卻一直遵守著一個規定,那就是下午5點鐘便會關門,不再開放。這樣一來,不僅遊客們的參觀時間大幅度減少,甚至許多人潸然來遲,連故宮都進不去。為此曾經有不少遊客反應,希望故宮可以延遲閉館時間,讓他們可以在裡面待得更久。不過故宮卻沒有採納這一建議,依舊是5點便關門。為此有不少人猜測,之所以5點就閉館,是因為過了時間,裡面會有神秘事件發生。
這一傳言流傳甚廣,不少人沒有多加思考,就對傳言深信不疑,甚至還有不同的版本流傳而出。在網友上傳一張故宮的奇異照片後,大多數人都覺得這則流言就是真的。這張照片像素很低,不太清晰,但是人們可以在其上看見有清楚的幾位宮女,她們面色慘白地站在故宮牆壁一角,還穿著古代的服裝。許多人都覺得,這些是以前的人,由於死於非命而一直在故宮縈繞不願離去。
等到5點後,太陽落山,陰氣滋生她們就會顯露。其實這只是折射原理,尤其在下雨天,在雨水的作用下,牆壁上就會出現模糊的人影。可見流言都是虛假的,而故宮5點關門的原因,其實和五九年發生的一件盜竊案件有關。當時的故宮的安保還不太嚴格,加上故宮場地面積巨大,工作人員在核對展覽品的時候難免有疏漏。於是一位叫做武慶輝的男子,在摸索出故宮巡邏人員的路線後,靠著藏在廁所裡,躲開了安保的檢查。
等到夜深人靜,大家都離開後,他從廁所裡悄悄來到展覽館,盜走了珍貴的藏品,乾隆皇帝的訂婚聘書。在那個年代,監控還沒有被運用,於是他堂而皇之地打破了玻璃罩,拿走了聘書便揚長而去,留下一地狼藉。第二天工作人員發現藏品被盜竊後,很快便報了警,等待警察把文物追回。警方靠著僅有的線索偵查,最終鎖定了目標武慶輝。可惜抓捕到他的時候,他已經將藏品轉手賣出。為了方便售賣,武慶輝甚至把純金打造的聘書剪碎,原本的珍寶就這樣毀於一旦。
最終警方也順利找回了售賣的聘書,可惜它們被拆分剪碎,實在是大為可惜。此後故宮加強了安保,為了在閉館後更好的檢查藏品,特地把閉館時間放在了下午5點鐘,這樣工作人員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檢查,也是為了防止盜竊事件的再次發生。這座輝煌的宮殿中,發生過無數大事,曾經百姓們只能在遠處觀望它,如今卻可以隨意進出。李煜的《虞美人》中寫道:「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儘管早已物是人非,那些曾經赫赫有名的人物也都做了土,但這些沉默的宮殿還在矗立著,它們見證了一切。從過去到現在,在未來的每一天,依舊會靜靜的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曾經溥儀在出獄後,也來到成為博物館的故宮裡參觀,或許他的心境和旁人有許多不同吧。
參考資料:
《後漢書》
李煜《虞美人》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