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一直都有著各種頗具色彩的志怪傳說流傳,它們有的是出自於文學作品,更多的卻是來自於民間杜撰。唐代詩人盧仝在《冬行詩之三》寫道「野風結陰兵,千裡鳴刀槍。」,要說民間最為有名的傳說,那就是「陰兵借道」了。
傳說在夜晚或者樹林間,會常常看到已故之人出現。有的時候是聽到不符合時代的兵器交鋒與戰馬嘶鳴之聲,有時則會是在特定的地點看到過去的人物投影。儘管「陰兵借道」只是一個傳說,但是卻在歷史上真真切切的存在過。
1992年在北京故宮,天氣十分的惡劣,雷聲陣陣。有一名在宮牆下躲雨的工作人員,在一聲炸雷之後,毛骨悚然的發現宮牆旁邊出現了一排走動的宮女。她們的動作十分自然,面部依然保有表情,只不過一眼看去就能分辨出來不是實體。
這讓工作人員和當時的遊客都嚇壞了,隨著消息的傳出去,民間「陰兵借道」的傳說也隨之流傳起來。在故宮發生的宮女被群眾定義為「陰兵借道」,這種靈異事件一時間讓故宮人流量大減,甚至有人把這種現象和故宮5點就關門聯繫在了一起。但其實故宮5點就關門,要從60年發生的事情來看了。
作為居住過24位皇帝的故宮,隨著各個影視劇的出現也讓人們對清宮不再陌生。宮廷內的殘酷手段不免讓人們覺得故宮裡存在了太多的「亡魂」,陰氣和怨念太多從而導致了靈異現象的出現。
這一現象也引發了科學家們的關注,紛紛前往實地考察。根據分析得出的結果,科學家們認為在雷暴天氣的時候,故宮建築中含有的大量四氧化三鐵會與雷暴形成一個磁場。這個磁場將會把當時周圍的人和物用畫面的形式記錄下來,從而形成了這種現象。
但是科學家的結論並沒有讓群眾徹底信服,對於未知的好奇讓人們開始不停揣測故宮中有著一些什麼不為人知的事情。結合故宮並沒有全部開放,而且每天下午五點就關門了,這讓人們把故宮5點關門和「陰兵借道」聯繫得更緊密了。
可實際上,在故宮工作人員官方回答之下人們才知道,雖然靈異現象無法解釋,但故宮5點關門的原因是為了保護文物的安全。而這一切的源頭就是60年前一樁文物盜竊案。
在1959年的時候,故宮還並沒有非常嚴格的管理條例。出自皇室所在地的名氣,非常多的遊客前來參觀文物的真容。19歲的武慶輝也是這茫茫遊客中的一員,前來北京看望姐姐的他決定先來故宮遊玩一番。
在一見到故宮裡的文物時,武慶輝就被那些金光閃閃的物件吸引了。小時候家裡窮沒讀過書,對於法律的概念都是模糊不清的,武慶輝當時只想把這些金子拿出去賣錢。於是他開始了他的盜竊行動。
在珍寶館南門的一處非常偏僻的公廁裡,武慶輝拿著鉗子一直躲到了工作人員的離開。由於沒有先進的安保條件,缺少合理的景區管理措施,工作人員們根本不知道還有一個人在故宮裡一直沒有出來。
膽大包天的武慶輝用鉗子打碎了養性殿的玻璃,考慮到瓷器玉器太大不好攜帶,便把展櫃中的8張金頁和5柄玉雕花把金鞘匕首一掃而空,通過修繕中的寧壽門逃之夭夭。
次日工作人員極度震驚,當即公安機關全力出擊。1959年11月11日,在天津火車站武慶輝被當場抓獲,並判處了無期徒刑。為了保護文物,防止盜竊犯再來偷竊文物,故宮決定實施5點閉館並且在內部加強了幾倍的安保力量。
比起駭人聽聞的靈異事件,這種文物盜竊更讓人覺得痛心疾首,並且防不勝防。文物的價值是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它們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是歷史留下的珍貴的寶藏。而故宮「陰兵借道」靈異事件導致5點閉館的謠言也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