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你時的壞笑不是真愛,套路的情話不是真愛,體貼入微不是真愛,送風送雨不是真愛,午夜的電話不是,旋轉的木馬不是,甚至連危機時刻的拯救,也不一定是。但傻女人,卻以為都是。
愛情,真愛,又有誰說得清呢?高中時的暑假補課,英語老師讓我們讀了一個暑假的英文版《傲慢與偏見》,現在想想,或許,只是那位英語老師自己對簡奧斯丁的這部小說的喜愛,她自己的愛情幻想在這部經典愛情小說中得到了滿足。
少年時讀這本《傲慢與偏見》,完全無感,而今在社會上浮沉多年,經歷的人和事多了,再回頭讀《傲慢與偏見》,不禁感觸良多,從男性的角度來看,女人,太容易被所謂的愛情衝昏了頭腦,女人啊,美好簡單的愛情,豈是那麼容易遇到的。
男人可以為你改變,但不一定是因為愛你。
《傲慢與偏見》裡的主角,有著「完美」人設的伊莉莎白,在我看來,她的個性,她的自立,她的三觀價值,絕對是一個好妻子的人選,甚至可以說是「完美」妻子的人選。她在小說中的不足,簡奧斯丁的塑造是她喜歡過早地對人下定義,容易被誤導,而對傲慢的達西先生產生過偏見,於是她的偏見讓她無法接受達西,而達西的傲慢讓達西不能放下身段,去解開兩人的誤會,美好的愛情,就這麼產生了。
但在《傲慢和偏見》故事的最後,因為愛情,因為真愛,達西先生放下了自己的傲慢,改變了自己的態度,去解釋,去溝通,而後,伊莉莎白也放下了自己的偏見,兩人幸福地走到了一起。但這種故事,也只能發生在小說裡,發生在18世紀的英國了。
很多女生以為,只要是一個男人,為了她改變了自己,便是真的愛她,為她戒菸,為她戒酒,為她戒賭,為她上進為她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但是女人往往忽視了,這個能狠心改變自己一切的男人,自己心裡愛的女人,也是可以改的,在成為了一個更好的人後,他心裡的對於愛情的期望和定義,也會改變,這才是一個男人最真實的內心。
男人願意和你在一起,其實也不一定是愛你。
在《傲慢與偏見》中,伊莉莎白家的家財,未來因為沒有兄弟繼承,只能是由遠親柯林斯繼承,這個遠親在小說中也好,在各個版本的影視劇中也好,形象都不好,給人的感覺就是那種撿了大便宜的小人,還洋洋得意,不知收斂,自立自強的女主角伊莉莎白當然不會接受這樣的男人。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不論是現代,還是18世紀的英國,即便是這種大金鍊子小金表,不學無術還四處囂張的人,出身貴族,和伊莉莎白一樣接受過高等教育,憧憬美麗愛情的閨蜜夏洛特妥協了,她選擇了嫁給那個被伊莉莎白拒絕的柯林斯,選擇了嫁給財富,婚禮上,留下了「幸福的眼淚」。畢竟,她的人生,再也沒有了十七歲時喜歡的那個白衣少年郎了。
讀《傲慢與偏見》的人,大多都在為她可惜,為她不值得,為她屈服於現實和金錢而惋惜。大家都忽略了她嫁給的柯林斯,那個被讀者們反感的男人,都覺得他白得了財產,白得了一個貴族少女當妻子,這樣的人真是幸運。但若是仔細了解他的背景故事,就會知道,他其實也一樣不是因為愛情,不是因為美貌,才向伊莉莎白求婚,失敗之後又選擇了伊莉莎白的閨蜜夏洛特。
對於柯林斯而言,「凡是有財產的單身漢必須要娶一位太太,這已經成為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對於他來說,伊莉莎白也好,夏洛特也好,娶個妻子,不過是完成任務,讓自己有一個符合社會價值的身份定義,僅此而已,你愛不愛他,嫁給他圖什麼,他根本不在意,愛情或者說婚姻,對於他而言,都沒有意義,何況,是一個他不愛的女人。
男人讓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
小說中,最諷刺的一對人便是為愛私奔的莉迪亞了,18世紀的英國貴族階層,家裡出了一個私奔的女兒,對於家庭的影響可不小,為了維護家庭的榮譽,伊莉莎白只能在達西的幫助下,為莉迪亞的對象,騙子威克漢姆,還清了賭債,還給了他一大筆錢,讓他娶莉迪亞為妻,給莉迪亞營造一個她選對了人的假象。
而莉迪亞和威克漢姆還大搖大擺地回娘家探親,顯擺自己的戒指,顯擺自己的愛情和幸福,在這一段,莉迪亞的愚蠢,虛榮,無知,被展現得淋漓盡致。但是她這樣涉世未深的小女生,沒有什麼社會經歷,被人騙,真的太正常了,她不過是有個可以依靠的娘家姐姐,而這個姐姐正好在和一個有權有錢的達西交往,否則,等待她的,將是一生都無法抹去的陰影。
現在多少朋友圈裡的「富二代」,借豪車,租豪車的「富二代」,指點江山,意氣風發,讓自己在一個小圈子裡維持人設,而後對涉世未深的小女生騙財騙色,這樣的報導屢見不鮮,而最後發現自己被騙了的女孩,箇中酸楚與成長,也只有她們自己知道,終是一個人抗下了所有,其實,是一個悲涼的句子。
女人,不要被愛情衝昏了頭腦。我一個男人,看完《傲慢與偏見》最大的感觸便是這個,愛情這東西,太有魔力了,讓人眯了眼,昏了頭後,忘記了思考,卻不知道,自己對於愛情的期盼,現實中,是遇不到的,不負此生的遇見,哪有這麼容易。
愛情,需要認真,謹慎。像它永遠不會到來那樣生活,像它明天就會到來那樣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