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重刷了一遍《傲慢與偏見》的電影版,已然記不得是第幾遍。不管是因為覺得畫面感太美,還是因為劇情極其符合我對於一段美好愛情的設想,所以即便對於劇情都可以倒背如流,我依舊看得不亦樂乎。雖然先冤家死對頭後變成戀人的劇情在看多了偶像劇之後,會覺得又老套又無趣,但很奇怪,這部小說但劇情真是極其具有吸引力。
如此評價不是為了強調目前我依舊是滿滿少女心,而是覺得這部小說的劇情,大概很多女孩子都會喜歡吧。就像在小學時開始接觸世界名著,這本書就被我列入了超喜歡的名著之一。後來還嘗試讀英文原版,也看了2005年的電影版。我很喜歡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電影版的劇情並沒有走樣,高度還原了故事情節,以及還原了那個年代的全貌。
如果要說劇情概括,其實真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一個小地主家有五個女兒,女主伊莉莎白就是其中一個女兒。她們的母親最大的生活目標就是為自己的女兒們物色稱心如意的丈夫。有一天,彬格萊先生和朋友達西來到了她們生活的鄉村,伊莉莎白的姐姐吉安和彬格萊先生互生情愫。而伊莉莎白卻因為一些事情對達西心懷偏見,覺得他又傲慢又不可理喻,以至於當達西向她表達愛慕之情時,她斷然拒絕。
好在後來她對達西的偏見慢慢解開,最後她發現自己其實很喜歡達西,最後自然是獲得了父母的祝福,有情人終成眷屬。很多時候我會想,這樣的劇情似乎早已爛大街,為什麼還會被奉為經典,而被很多人喜歡,包括我自己。可能是因為達西的角色符合了很多女生的心理預期。
不得不說,很多女生都會有過各種幻想,對於自己未來理想愛情狀態的幻想。以及,很多女生都想成為伊莉莎白吧。不勉強、不遷就,對於自己想要什麼有很明確的定位,聰慧又倔強。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這樣的女生,然後有一個帶著點霸道,看似難以接近,但卻是一個真的很值得託付終身但男生來愛自己,像達西先生一樣。
看小說的時候,對於伊莉莎白和達西應該長什麼樣,其實內心早已經有過各種構想,很完美的是,電影裡的伊莉莎白和達西完全符合我的預想。第一眼看伊莉莎白的確不夠漂亮,但卻很耐看,達西看上去就難以接近,符合「傲慢」的樣子,的確像是沒有接觸,就會覺得傲慢又難以接近。好的電影,大概就是有這種還原的魔力吧。
在感情中最難的事情就是愛到適合的人。不過生活需要這樣的劇情來滋潤,不得不說,當你刷完又一遍《傲慢與偏見》,內心得到極大的滿足,覺得生活是這個樣子就完美了。人生苦短,對自己好一點,少一些被私慾驅使的被動,飲鴆止渴的無奈,多一些聽從本心的自由,才不枉人世間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