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的作者簡.奧斯丁的生平介紹

2021-01-08 言家有魚

《傲慢與偏見》的作者是簡.奧斯丁。她出生於1775年,死於1817年,活了42歲。終身未婚。

簡.奧斯丁開始寫《傲慢與偏見》時,是1796年10月至1797年8月,將近寫了一年的時間,當時的書名是《初次印象》。我們先看看當時奧斯丁開始寫作時是幾歲,才21歲的年紀。我真想停下來,回想21歲時的我,嘿嘿,其實也是憧憬愛情的年紀。

但是不巧的是,奧斯丁把書寫好了,當年並沒有被發表,原因是1797年11月,作者的父親喬治.奧斯丁寫信給倫敦出版人卡德爾,說他手頭有「一部小說手稿,共三卷,與伯尼小姐的《埃維莉娜》篇幅相近」,不知對方能否考慮出版,並問如果作者自費出版,需付多少錢。遺憾的是,卡德爾正熱衷於出版拉德克裡夫夫人的小說,回絕了喬治.奧斯丁。時隔十餘年之後,作者對小說做了修改,以一百一十鎊的酬金將版權賣給了出版人埃傑頓。1813年1月30日,《傲慢與偏見》終於問世。

說到這裡,如果你沒有看過這本書,建議你看電視劇版的《傲慢與偏見》,總的有6節。

不是我對電影帶有什麼偏見,只是相對來說電影對很多細節的濃縮過於厲害,很難做到對書本的真實還原。就如吃快餐,吃著爽口,可總歸缺少些營養。

看過《傲慢與偏見》的你,應該還記得,奧斯丁描寫的是班內特家的一些家長裡短,生活瑣事,描寫得生動有趣,總能讓裡面的人物得到一個圓滿的結局。

談起奧斯丁的成就,不得不提到英國新版的十英鎊紙幣上就印著奧斯丁女士的頭像。

簡.奧斯丁一生寫了6部小說,分別是《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諾桑覺寺》《勸導》都是愛情喜劇。

相關焦點

  • 楊絳:讀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
    ——讀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楊絳議論一部作品「有什麼好」,可以有不同的解釋:或是認真探索這部作品有什麼好,或相當乾脆的否定,就是說,沒什麼好。兩個說法都是要追問好在哪裡。這裡要講的是英國十九世紀初期的一部小說《傲慢與偏見》。女作者簡·奧斯丁是西洋小說史上不容忽視的大家,近年來越發受到重視。
  • 《傲慢與偏見》,歲月衝刷去馬克.吐溫等的尖刻評價,沉澱下經典
    作者簡介:簡.奧斯丁(Jane Austen 1775——1817),英國女作家,終生未嫁。她的文字細膩、活潑、風趣,視角雖不開闊但貼近生活。其作品頗有爭議,比如,有評論將她與馬克.吐溫媲美,但對她最尖刻的批評也來自於馬克.吐溫。
  • 簡·奧斯丁是怎麼寫出名著《傲慢與偏見》的?
    簡·奧斯丁是怎麼寫出名著《傲慢與偏見》的?作者不厭其煩地描寫他們的衣食住行、理財方式、家長裡短,通過這些細枝末節還原奧斯丁生活時代的方方面面,也儘可能地重現了幽默風趣、才華橫溢的簡·奧斯丁。
  • 楊絳:《傲慢與偏見》寫得好在哪裡?
    《傲慢與偏見》寫女主角的偏見怎樣造成,怎樣消釋,是從人物的浮面逐步深入內心,捉摸他們的品性、修養和心理上的種種狀態。可以說,奧斯丁所寫的小說,都是從戀愛結婚的角度,寫世態人情,寫表現為世態人情的人物內心。
  • 奧斯丁故鄉尋蹤
    在喬治三世掌權的年代,史提文頓是英國最繁榮、最穩定的鄉村之一,當地以鄉紳為主導的中產階級文化氛圍十分濃厚,這一點亦為《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諾桑覺寺》三本小說的創作提供了借鏡。必須要坦白一點,我並不是簡·奧斯丁的鐵粉,充其量就是個偽粉。要不是因為去年英國趁著奧斯丁辭世兩百周年之際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旅行宣傳活動,我沒準連女作家故鄉叫什麼名字都記不起來。
  • 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一部經得起歲月解讀的作品
    傲慢與偏見關於《傲慢與偏見》這部書,我總會或多或少在寫作書籍中看到它被提及,也有很多作者給它好評或是持有批評的態度。誠然,我想《傲慢與偏見》是一部好的作品,所以,我們才有幸再見簡.奧斯汀筆下時代的愛情故事。婚姻觀
  • 親愛的簡.奧斯丁,世人誤解了你兩百年
    《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勸導》《諾桑覺寺》……奧斯丁的作品早已成為影視改編的大IP,被屢次搬上銀幕和螢屏。圖為2005年電影《傲慢與偏見》劇照。馬克·吐溫對奧斯丁的批評更是不留餘地:「每當我讀《傲慢與偏見》的時候,我就想把奧斯丁從墳墓裡挖出來,用她那閃亮的骨頭去敲擊她的頭蓋骨。」馬克·吐溫在日記裡面寫道:「這個圖書館沒有奧斯丁的書籍———這一點足以說明這個圖書館還不錯。」而在各種文學理論盛行的今天,奧斯丁越發顯得不合時宜。有一次,碰巧聽到幾位文學博士生有如下對話:「英國文學還有誰呢?」「奧斯丁!」「怎麼還會有人研究奧斯丁呢?
  • 與簡·奧斯丁一起穿越200年的「傲慢與偏見」
    自《傲慢與偏見》小說問世以來,不斷被搬上熒幕,圖為2005年電影版。奧斯丁的影響能夠延續至今,有人認為,一定程度得益於「簡迷」與「反奧斯丁派」持續兩個世紀的口水戰。在更多人看來,奧斯丁之所以能夠打敗歲月,在於她留給我們的,不是一份關於過去某個時代的社會報告,而是她對人性睿智而令人信服的解讀。
  • 論《傲慢與偏見》的婚戀觀及其現實意義
    由英國女作家簡·奧斯丁所寫的《傲慢與偏見》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世紀末到19世紀初保守封閉狀態下的英國城鎮生活和人際關係。本文以人物婚姻的發展歷程為主線,通過對四段婚姻的描寫以及四位女性對婚姻愛情的不同態度,反映了簡奧斯丁的婚戀觀,指出了小說的現實意義。
  • 《傲慢與偏見》,出版傳奇200年
    《傲慢與偏見》已不僅僅是一部小說了,它衍生出了多部相關的影視作品,還誕生了以簡·奧斯汀和她的《傲慢與偏見》為核心的旅遊產業。如今的《傲慢與偏見》,已然是一個文化品牌,一個價值上億英鎊的產業。
  • 《成為簡奧斯汀》與《傲慢與偏見》居然有這樣的關聯!
    大家好,這裡依然是追啦,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世界名著電影版《傲慢與偏見》與她背後的《成為簡奧斯汀》,牆裂建議兩部片連起來食用效果更好哦。相信看了或者沒看過的小可愛們都知道《成為簡奧斯汀》與《傲慢與偏見》是愛情故事,一個悽美悲涼讓人遺憾,一個宛轉美滿令人流連。
  • 《傲慢與偏見》:放下傲慢與偏見,才能遇見美好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女小說家簡·奧斯汀的創作的長篇小說。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通過描寫五個少女對婚姻愛情的態度,反映出當時的英國鄉鎮生活。開篇第一句,一個有錢的單身漢總要找個太太。語言幽默,既而引出賓利先生的到來,貝斯特一家人也因為賓利的到來充滿了期待。貝斯特先生是個古怪人,乖覺詼諧,好挖苦人。
  • 《傲慢與偏見》:打破偏見的是時間,放下傲慢的是真誠
    尤其是已經到了適婚年齡的大女兒簡和二女兒伊莉莎白(簡稱莎莎),一個美麗端莊,一個聰慧獨立,站在人群裡絕對地鶴立雞群,脫穎而出。缺的就是一個機會。很快,機會就來了。鎮上組織了一個社交大爬梯,簡和莎莎以及妹妹們帶著老母親殷切的希望,打扮得漂漂亮亮去碰碰運氣。還別說,運氣還挺好。姐姐簡邂逅了一位年青的富家公子賓格利,賓少。神奇的是,兩人竟然兩情相悅了。
  • 誰最先翻譯《傲慢與偏見》的?
    同年5月,書由大學出版社出版,易名為《驕傲與偏見》,胡適題籤。    幾乎同時,商務印書館推出另一中譯本,譯者為楊繽,由吳宓作序。該譯本名為《傲慢與偏見》,即今之通用譯法。    兩個譯本誰先誰後?據1936年《國聞周報》第13卷第33期發表的《評〈傲慢與偏見〉的兩個譯本》,可知楊譯本完成更早,且質量更佳。
  • 讀懂了《傲慢與偏見》,就知道了如何選擇「愛」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作家簡.奧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奧斯汀出生在一個小康家庭,喜歡寫作,畢生沒嫁。但她感情細膩,善於發現人性的美醜。《傲慢與偏見》1796動筆,取名叫《最初的印象》,花了一年的時間寫完。只到1809年簡.奧斯丁定居在漢普夏莊園後動筆寫了另外一部小說《理智與情感》,自費出書,銷路很不錯。她一鼓作氣把《最初的印象》修改為《傲慢與偏見》,一經出版,成為經典!
  • 誰第一個翻譯了《傲慢與偏見》? 奧斯汀逝世200周年
    2017年8月6日訊,「奧斯丁(汀)女士死時,年四十二歲。在她所作的六部小說中,《驕傲與偏執》為最佳。多少的時髦小說都已被人遺忘,或只留給文學史學者去研究,而這本《驕傲與偏執》至今仍能給讀者以新鮮的感動,而且翻成中文我相信仍能贏得讀者的同情。」
  • 放下偏見去愛你——觀《傲慢與偏見》有感
    《傲慢與偏見》原著作者是簡·奧斯丁,簡出生於英國斯蒂文頓小鎮一個牧師家庭。在她的筆下,最多見的就是鄉村。就像她曾自嘲的那樣,所能寫的也只是「寫鄉野的幾戶人家」,「在一小塊象牙上……用一支細細的畫筆輕描慢繪。」也正是因為如此,文學的流派瞬息萬變,讀者的喜好都變幻了好幾輪,而《傲慢與偏見》仍屹立不倒。文學著作之成就已如日月般高懸,改編而成的電影自然不能落了下乘。
  • 以《傲慢與偏見》為例,深度剖析《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必看)
    我們以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為例,來解析一本好的小說,一個好的故事是如何產生的。1主題:只一眼就知道要講的是什麼?主題是一本小說的靈魂,優秀的故事離不開優秀的主題。就比如《傲慢與偏見》是關於愛情的書籍,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中,關於愛情的書籍浩如煙海,而《傲慢與偏見》又是如何脫穎而出的呢?同樣是愛情主題,如何才能換新顏?這就是它的獨特之處。《傲慢與偏見》以男女青年的戀愛婚姻為主題。
  • 初中讀後感範文:讀《傲慢與偏見》有感500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讀後感範文:讀《傲慢與偏見》有感500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開頭的第一句話是「單身男人一旦有了錢財,必定想尋妻覓偶,這是一個舉世公認的真理。」這個真理說明經濟條件是婚姻的,即使婚姻有兩種,一個是理性的婚姻,還有一個是經濟條件為基礎的婚姻。
  • 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是奧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開始動筆,取名叫《最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她父親看後很感動,特意拿給湯瑪士·卡德爾,請他出版,但對方一口回絕,這使得他們父女非常失望。於是簡·奧斯汀著手修訂另一本小說《理性與感性》。1805年她父親去世後,奧斯汀太太帶著簡和她姐姐卡珊德拉搬到南安普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