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糧食會有什麼報應?浪費糧食的危害

2020-12-19 湯圓學佛法

古人云:「行道日糧,止居日食。」每粒米飯都是農民伯伯育苗、插秧、澆水、施肥等勞動汗水換來的。現在人大多數對房子非常珍惜,對車子很珍惜,但對糧食不珍惜,浪費糧食和水,這些浪費的果報比我們想得要嚴重。一個人是怎麼享受完福報的?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標準,就是糧食和水。如果命裡的糧食吃完了,人就會死;人活著,最基本也最必須的,就是糧食。沒有房子住,不會死;就像乞丐沒房子住,但不會死,因為乞丐有命裡帶糧食,而富翁有房子,但如果命裡的糧食吃完了,富翁就要死或者餓死。

有人說,現在糧食多,不會餓死了,其實不然,餓死是一種業力;有糧食一樣餓死,比如得咽喉癌,吃不下去食物,就得餓死,這就是餓死的果報,所以大家要珍惜糧食。古以來,凡是任意的散棄浪費五穀糧食的人,多會遭逢到災禍,因為「民以食為天」,五穀是人類賴以生存、不可或缺的糧食啊!

有這麼三則果報小故事:

1、宋朝的尚書豐稷,他經常對人說:「我小的時候,曾經親自拜見雪竇禪師。雪竇禪師常常以惜福的道理來教導大家,並且說:『人的壽命長短是沒有一定的,一旦他的福報享盡了,死期也就到了啊!』我一生都遵守這個訓示,所以我不肯浪費糟蹋任何的食物。」

2、明朝的張義方,非常的富有,擁有良田數百頃;每年收到佃農的租糧,實在多得不得了,堆積在倉庫裡時間久了,就會腐爛,他就命人把腐爛的五穀掃除丟棄。甚至還拿芝麻來餵豬,綠豆來餵牛;別人勸他拿些糧食出來救濟窮人,他都不肯。後來正德六年黃河決堤,洪水把張義方的田席捲之後,都變成了河流;一夕之間,家產蕩盡,張義方後來餓死。

3、從前有一位老婦人,曾經在一位做官的家中,擔任廚房的工作,她常常做了過多的食物,吃不完,就把剩下的食物丟棄在水溝裡。有一天,她病死之後,又活了過來說道:「我看到有兩船遺棄的食物,又臭又髒。有一個人就用鐵鞭打我,而且說這是我生前所丟棄的食物,並且還逼我吃,我沒辦法勉強的吃了幾口,肚子就發脹,難過的受不了,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吃得完啊!怎麼辦啊?」老婦人說完之後,就又死了。

每年,全球糧食總量的三分之一被浪費;全球年浪費量達13億噸,相當於穀物總產量的二分之一。然而,你的揮霍正伴隨著別人的飢餓。再窮的人,只要有活的福報,都不會餓死,最可怕的是浪費,天大的福報一經過浪費,都會讓人短壽。除了浪費糧食外,一定要尊重糧食,糧食是真的寶,天上有三寶,日月星,人身上有三寶,精氣神。人的精氣神是來自五穀,所以五穀是人最大的寶;外出吃飯,吃剩下的,就倒進垃圾桶,或者廁所內,這實在是損陰德的行為,也要懺悔。勸人一定要吃乾淨,不要以金錢價格來衡量糧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最近反覆提到浪費糧食?
    「居安思危」很有必要,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戰爭年代,糧食安全問題需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雖然目前1斤糧食的價格不及一瓶礦泉水,但不代表著糧食生產不重要,更不代表著糧食可以浪費。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每年浪費和損耗的糧食達到3500萬噸,與我國糧食總產量相比,浪費掉的糧食佔比達到6%。
  • 2019世界十大浪費糧食國家(2)綠會國際部《反糧食浪費法彙編》
    ,價值490億加元;這些被丟棄和浪費的食品中有三分之一可以被收集起來輸送給加拿大各個需要食品的社區。調查顯示,約有77%的義大利人每周至少會丟棄一次食物,其中48%的人將食物扔進了垃圾筒,而不是用來餵養動物或進行捐贈。在「浪費監督者」調查中,不少受訪者表示,丟棄食品是過期變質等客觀原因造成的無奈之舉。
  • 杜絕糧食浪費 我市高校有妙招
    「最近光碟行動又再次『火爆』,我特別關注了學校食堂有無食物浪費情況,浪費情況並不多見。」趙子樂是今年西安外國語大學的「大一新鮮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高校又有哪些好舉措?對此,記者採訪了7所高校的20餘位大學生,「平常觀察到的浪費現象多嗎?」,15位同學表示「不太多」,還有9位同學表示「偶爾有一些,但原因複雜」。
  • 浪費糧食是因為糧價低?其實這2個問題才是造成糧食浪費的主因!
    很多農民認為糧食浪費嚴重是因為糧食價格低,如果糧食價格高了人們就會懂得珍惜糧食了。糧價低雖然讓浪費糧食的成本低了很多,但是漲糧食價格又是難以做到的事情,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糧食浪費的問題。其實浪費糧食的根源是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大家一起來看看是哪兩個問題吧!
  • 珍惜糧食,遠離浪費
    這首耳熟能詳的詩句,道出了每一粒糧食的來之不易,時刻提醒著我們去珍惜糧食。        幾天前的一次聚餐吃火鍋,媽媽打包了許多菜餚。這可令我喜出望外,終於有理由自製火鍋了。        於是,連續三天的火鍋大餐開始……        四個人,連續三天中午吃了火鍋。
  • 節約糧食,拒絕浪費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餐飲浪費現象數見不鮮、令人痛心。黨的十八大以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社會上蔚然成風。   10月22日,張青蓮幼兒園團支部在黨組織的引領下,也積極組織節約糧食的各項活動,推進「光碟行動」,培養老師、幼兒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意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糧食是我們對勞動者的尊重,也是對自然的敬重。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更要以身作則、知行合一,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 2019世界十大浪費糧食國家
    近年來,全球糧食浪費問題日趨嚴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2019年,中亞和南亞地區的糧食損失百分比最高,達20.7%,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糧食損失百分比最低,為7.8%。KkJ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對浪費糧食堅決說「不」!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制止餐飲浪費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區體育局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工作要求,新疆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園內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勤儉節約辦教育,建設節約型校園。學院近期通過開展秋季「開學第一課」,教育引導學生做「勤儉節約 制止浪費
  • 這次疫情,對浪費糧食的人是一次警告!
    這次疫情,會給中國造成糧食危機嗎?換言之,中國完全有能力應對全球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中國的糧食市場不會出現混亂,老百姓不會餓肚子。儘管如此,但這也給廣大中國人敲了個警鐘:糧食,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糧食!小時候在農村,長輩就常跟我們小孩子說,「一粒糧食一滴汗」;上學後,老師也教我們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
  • 中國浪費糧食有三種,到底是哪三種?
    咱們中國人浪費糧食主要有這三種:一是田間地頭浪費,二是蓄存浪費,三是消費浪費。田間地頭浪費就是說農民在收穫時產生的浪費,人工收割可以減少浪費,但是現在大多數是機器收割了,機器開過時會將收割不到的軛壓,有些倒了的稻穗是根本收不到的。田間地地浪費還有自然災害,包括乾旱和洪澇淹沒,動物等等偷食農作物。
  • 睡前故事:你好,不要浪費糧食
    每一粒糧食,從播種、生長、抽穗、開花到結果、成熟,無不需要人們辛勤的勞作,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粟一粒,當思來之不易。這些道理,大家耳熟能詳了吧?我也一樣,但這體會總是局限於字面,直到今年夏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土裡刨食的艱辛。
  • 世界糧食日|如果你不知道浪費糧食有多殘酷,請讀這篇文章
    聯合國統計顯示,目前全球有近6.9億人(佔全球總人口的8.9%)處於飢餓狀態,預計到2030年,將有超過8.9億人,即全球人口的9.8%受到飢餓影響。或許大家會問,每年不是都有大量的糧食生產嗎?這些糧食還不夠用嗎?
  • 節約糧食拒絕浪費 鷺島幼兒園有「妙招」
    節約糧食,從小做起。9月22日,永靖縣鷺島幼兒園開展了「光碟行動 從我做起」系列活動,萌娃用實際行動提倡節約,拒絕浪費,爭當「節糧小衛士」。「愛惜糧食」是鷺島幼兒園每個班的日常主題教育活動。各班開展了以「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為主題的班會,通過學唱兒歌、圖片視頻展示、老師講解及互動問答等多種形式,引導幼兒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感受農民伯伯的辛苦,呼籲大家愛惜糧食、節約資源。
  • 中科院專家:中國食物浪費佔全球三分之一 每年浪費糧食1.35億斤
    中科院專家:中國食物浪費佔全球三分之一,僅餐飲業就浪費掉半個河北省產糧9月7日下午,在服貿會2020綠色發展國際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陳劭鋒提供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中國食物浪費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每年糧食浪費量大概是1.35億噸(新浪財經註:此處應為斤),接近世界食物浪費總量的三分之一。
  • 明清時,浪費糧食的人會受到什麼懲罰?
    而任意散棄浪費糧食者,多被鄙視,民間有「遭天譴」之說,即褻瀆上天,遭到老天的懲罰。明清時期對任意浪費、糟蹋糧食的行為便多有懲治。據《明代史話》載:明朝初期,由於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寒,對於歷代君主縱慾禍國的教訓極其重視,其稱帝以後,「宮室器用,一從樸素,飲食衣服,皆有常供,唯恐過奢,傷財害民。」
  • 愛惜糧食 拒絕浪費
    人民網-人民日報8月18日,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幼兒園開展「愛惜糧食拒絕浪費」主題活動,通過趣味遊戲比賽、講故事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從小樹立愛糧、惜糧、節糧意識。圖為當日,孩子們在學習認識蔬菜糧食。
  • 制止浪費 節約糧食!看看各地怎麼做?
    統計顯示,目前全國僅城市餐飲每年食物浪費大致在340~360億斤,這其中還不包括居民家庭飲食中的食物浪費。除了在消費環節的浪費,我國糧食損失浪費還存在於生產、儲存、加工等環節,每年損失量達700億斤以上。
  • 浪費糧食還理直氣壯的原因是什麼?百歲老農民:剛有錢了就太任性
    沒有人去指責這樣的浪費,也沒有人敢去阻止,因為會受到相同的反駁:又沒有花你的錢,關你什麼事!真的不關我們的事嗎?這是一個讓人憤怒又無可奈何的話題,作為很多普通人確實是敢怒不敢言,輕了會被罵,也許會被打,這就是有錢後的任性。不要說你可以打回去,告訴你有理說不清才是真的,普通人堅持正義付出的代價會難以想像。
  • 「愛惜糧食 從我做起 拒絕浪費」倡議書
    勤儉節約、愛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優良品質。也許我們並沒有發覺自己已經浪費,但其實,我們生活當中不經意間會常常存在著浪費現象。比如在學校用餐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許多同學因為挑食、偏食,將只吃了幾口的飯菜都倒掉。看著這些白白被浪費掉的飯菜,實在讓人心疼!
  • 杜絕糧食浪費 五華工會在行動
    杜絕糧食浪費 五華工會在行動 2020-09-07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