慄子個人項目|諾瑪的魔術
主辦:Mstudio
協辦:北京朝堂藝術基金會墨尼奧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開幕時間;2020.9.12 15:00
展覽時間:2020.9.12-10.12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草場地藝術區261號北京朝堂藝術基金會
藝術家慄子非常痴迷於歷史、哲學和宗教等領域,但不是古板的研究,而是不斷汲取不同時期文脈的精華,滋養著她的創作力。因此她的藝術作品哲思意味和戲劇化效果總是很強烈。她從不熱衷於具體的現實生活,始終與之保持一定的疏離,反而把特有的敏感和對審美的極致要求,投射到作品整體表達的營造之中。
香水裝置系列,更是調動感官體驗,綜合繪畫、裝置、燈光、氣味為一體,試圖以此打開身心與作品的交互通感。讓觀者體會藝術家慄子的創作不僅可視可知,亦可嗅可感,它們像一個通道,抵達未知的神秘地帶。
——米諾
我的香水裝置是想讓大家除了獲得視覺的感官體驗之外還能領略到神奇的味覺體驗。
每種味道都是結合裝置作品中的繪畫感受,由我親自調製的,你可以說它是香水但完全不同於傳統意義的香水,因為它並不是尋常討好人的味道,而是關於繪畫作品的味道,也許裡面充滿了危險、失落和傷感。而每一種味道都是不同的愛情觀,都是關於愛情的故事。
當這些獨特的香水味道和裝置作品共同呈現在空間時,結合內置燈光、音樂與營造的神秘環境,將觀者的情緒代入到裝置氛圍裡,製造一種沉浸式的感性體驗。
——慄子
氣味(局部1) 香水裝置 150cmx101cmx122cm 2020
慄子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雙面繪畫裝置」(DoublePainting Installation):既是繪畫——但已經是關於繪畫的「元繪畫」,是關於繪畫自身的繪畫,是中國古典的水墨性與西方油畫的雕塑性的相互塗改;也是裝置,繪畫邊框的立體化——畫框的厚重如同器物,以油畫底料塗滿具有凸凹感的畫框,讓繪畫具有了物體一樣的堅實性,成為繪畫的現成品。
繪畫成為裝置,裝置成為繪畫,雙面繪畫裝置,這是慄子打開的虛薄與厚實之間富有內在張力的美。
——夏可君
氣味 香水裝置 150cmx101cmx122cm 2020
對於你來說「雙面繪畫」的起源是什麼?
慄子:這是夏可君在給我寫的文章裡給我的作品定義的。我覺得也挺有意思。因為我最近的創作都是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一張架上繪畫作品,也許是素描,也許是一張油畫,抑或是一張綜合材料繪畫。而上面那一層是一層中國製造的絲綢,然後我在絲綢上畫上另一個和裡面那一層相關但又完全不同的東西。舉個例子,我自裡面一層畫了一個古羅馬貴族婦女的臉,而外面的絲綢上我畫一個中國婦女的臉,兩個面孔重疊在一起,產生一種神奇的效果。又比如,我在裡面畫一個男人體素描,外面一層絲綢上畫一個女人體,兩個人體重疊,你會不知道你看到的是男人體抑或是女人體,但是一種美的人體,因為性別已經變得非常的不重要了在美的層面上。
繪畫、裝置與雕塑語言等不同媒體在你的創作中分別有什麼不同的承載?
慄子:當代藝術不應該拘泥於形式和材料,所有的手段都可以成為你的作品中的一部分元素。他們可以相互組合也可以以單獨的面貌展現。我不想說他們承載了什麼意義,這關於具體創作的作品而言。從藝術創作手法本身來說繪畫、裝置、雕塑,都是我們可以去運用的材料和創作元素,我們選擇哪一個或者是一個作品中包含元素,關乎於你要表達什麼?如果能充分表達我的意圖,我就選擇這些元素中的一個或者幾個,沒有界限。
氣味 香水裝置 燈光效果
慄子:每個時期我關注的點不一樣,但總體來說,我不太關注具體的社會層面的政治現實,但也不是說完全不關注,因為我剛創作的兩個作品都是和新冠肺炎相關的作品,一個裝置,一個影像。但是我儘量讓作品不是簡單的表現現實,而是儘量引發一些哲學思考。哲學性是我更願意作品中表達的。比如我的影像裝置《輪迴》,就是一個永遠走不出森林的背影。那麼我在思考我們的人生是不是一直在行走而且永遠走不出去,那麼人生的意義何在?
藝術家慄子在調製香水
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味道》系列的裝置作品嗎?它的緣由、創作時間、過程與具體呈現經過了怎樣的思考?
慄子:《味道》這一系列裝置是2019年開始的,源於我2018年十二月份去了義大利的一個小鎮的香水店,那簡直是我覺得像童話一樣的地方,擁有幾十萬種不同味道的香水,我在那裡聞到各種匪夷所思的香味,我在想味道在人的生命中佔有巨大的作用。比如說我們喜歡一個人可能是愛上了她身上的味道。如果對一個人排斥也許是在排斥他身上的味道。這種體驗我們幾乎無法用語言和理性的文字表達,全然是一種感性。
所以香水能最大限度的調動人的感性思維。因此當我畫完我最喜歡的貝尼尼雕塑的素描後,我在想如何把我對這幅素描和貝尼尼這個雕塑的感覺,和我對這個雕塑的感覺的更立體的描繪出來,我便想到了調配香水的方式。我覺得這些「氣味」裝置,是我作品中指向最感性的作品。因此展示的時候,我很希望是一種沉浸式的展示方式。它需要調動你所有的感覺來靜靜地欣賞和感受這個作品。
氣味 香水裝置 127cmx80cmx122cm 2019
你個人和作品都時常顯露出一種神秘感,已然成為藝術家慄子的一部分。
你覺得它是由什麼誘因而滋生的?
慄子:我自己認為神秘是對我的最高評價。但是我不希望我是故作神秘,我討厭所有的做作,我覺得真實是最可愛的。我不是一個現實的人,幾乎討厭所有世俗的事情,也不太願意談論生活現實瑣碎的世俗,相對而言,生活的比較形而上,這也可能是造成有一種神秘感的緣由。
當然在我們說神秘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說什麼是神秘感,神秘感是對未知的、既可能產生巨大正向又可能產生巨大負向價值的自然力量或社會力量,將會產生神秘心理。因此神秘感的來源是來自於未知。所以對宗教歷史知識的迷戀也許是我氣質中神秘感的來源。我喜歡研究宗教和歷史知識,我的思維停留在這些知識範疇我會更有安全感。我不喜歡我的生活世俗化,但是我不拒絕現實生活。
藝術家慄子
2003年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獲學士學位;2007年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現生活工作於北京。多次受邀在國內,瑞士,巴黎,義大利,德國,美國,馬來西亞等地舉辦個展和參加群展。作品也被築中美術館,K11藝術機構、深圳e當代美術館、灕江美術館、深圳美術館、石家莊美術館、上海中邦美術館等和私人收藏。
個展經歷:2019年「LIZI」個展,VisionareaArt Space,羅馬梵蒂岡;2018年 「LIZI」當代藝術展,拿破崙私人博物館,法國巴黎;「直刺靈魂- 慄子個人項目」,瑞士洛桑;2017時間的復現,築中美術館,中國北京;2016第五類森林,e當代美術館,中國深圳;2015影子的影子,橋舍畫廊,中國深圳;2014浮沉,FabrikGallery,中國香港;2014影子的影子,橋舍畫廊,中國北京;2013年160分貝,悅·美術館,中國北京;2012迷失,Director's House,德國柏林;2010阿修羅,中邦美術館,中國上海;2007般若心經·彼岸花,深圳美術館,中國深圳。
重要群展:2017:形態之謎,TOTEM- IL CANALE畫廊,義大利威尼斯;160分貝-慄子個人項目,巴黎大皇宮,法國巴黎;2016:the-solo-project當代藝術博覽會, 瑞士巴塞爾..等。慄子創作早期以架上繪畫為主,近幾年擴展至裝置,影像等多個緯度的創作。「神秘感」是慄子作品的最大特點,這應對了哲學上人在世界中存在的基本體驗。「這個世界是無限大的,也是無限小的,只是我們在這個點上相遇了」,她認為人有無數個前世今生的積累,這構成了繪畫中的「異次空間」,仿佛有「無數維」,由此視覺看見的和沒有看見的以一種「幻影」的方式「罩染」在她繪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