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寫歷史的場所叫史館,唐代史館開始正規化,受到官方重視

2020-12-22 古今史談

文/古今史談

中國古代寫歷史的場所叫史館,唐代史館開始正規化,受到官方重視

現在我們能讀到的古代正史有很多,這些史書在當時是由官方主持統一修撰的,這些史書被創造出來的場所就是史館。說到史館這個機構,其實最早可以講到漢朝的蘭臺,所謂蘭臺修史。簡單來說就是,中國是一個有著修史傳統的國家。人們一般講到修史就會想到司馬遷,司馬遷的家族也確實是某種程度上的史學世家,他在自己的文章裡就說到自己祖上是天官,是有著修史傳統的。

在中國古代早期時期,天文和歷史的記載是混淆在一起的,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史學家。而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本人也確實擔任太史令一職,在他父親去世後司馬遷也繼承了他父親的遺志,成為了一位歷史書寫者。最早的司馬遷是擔任太史令這一職位,太史令在漢代不能算是完全的史官,司馬遷本人的撰述也不是出於官方的意志,史館這一場所也就無從談起。

之後班固擔任蘭臺令史一職,蘭臺可以說就開始承擔史館的責任,作為後代史館的雛形。在漢魏十六國時期,也有許多類似史館的嘗試,一直一直到唐朝史館這個機構才開始比較正式地運行。之所以唐代史館開始走上正規化,是因為唐朝目睹了隋朝的短暫衰亡的教訓,所以唐代的君主們更迫切希望修撰官方的史書來反思總結,如唐太宗這樣的君主本身就很注重史書的勸誡功用。

對於中國古代王朝的統治者來說,史學以及史書的編修永遠都不僅僅是表面上那麼簡單,王朝官方修史也絕不僅僅是為了記錄過去發生的事。對於唐朝君主們而言,史書的編撰以及史館的設立是為了讓自己掌握話語權,讓過去的歷史來警示自己,同時通過書寫過去的歷史來表明自己的統治才是正統所在。史館在這裡已經絕不只是一個普通的文獻整理機構,而具有了更多的現實意義。

在史館裡所書寫的每一個講述過去的文字都是為了警醒今人,史書不單單是為了記載過去,更多是為了啟迪將來。所以從唐高祖到唐太宗都積極主持修史工作,在這種積極促進下史館才能夠在唐代有所發展,才能開展史館的工作。史館主要功能首先是寫作實錄,國史和前朝史。前朝史很好理解,就是唐代為之前的朝代去編寫紀傳體的史書。新的一個朝代誕生了,新的皇帝開始了統治,為前朝編修歷史是必須的工作。

當這些前朝史編寫完後,史館就要寫作本朝的歷史,實錄和國史就是有關本朝帝王的史書。實錄的話可以理解為當朝君主或上一代君主的歷史,國史則是指這一朝代的歷史。而具體上史館中史官的工作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直史館和史館修撰。首先來看直史館,直史館是底層的官員,地位不高;相對的史館修撰則是更高位的職位,這樣二者分工協作更有利於史書的編撰。

除了擁有完善的工作體系,在唐朝史館這個機構還有自己獨有的工作程序。史館這種工作場所,自然是需要大量史料作為材料的,因而唐朝也有著自己積累材料的方法。具體上大概有這幾類:一是有關天文的具體情況,天文的變化都要予以報送到史館作為參考。二是有關唐代各個屬國所呈上的物品等。這些都是基層上報給書寫者的材料,除了上報的部分還有一些是本來就準備好的。

比如起居注是撰修實錄、國史的基本史料。基本上我們現在所讀到的官方正史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起居注就是完成正史之前的準備工作,通過起居注和時政記的準備才能完成後世所讀到的大部頭紀傳體正史。唐代還有起居舍人這一官職來專門為起居注的記載服務,只有完善了起居注的記載,才能在此基礎上加以整理編修。而時政記是唐朝前期出現的一種史書,是類似由宰相一人記錄的君王言行錄的記載。

還可以通過史館採集或者館外人員提供等方式來獲取史料,所以在材料這一方面一定是準備得足夠充分的。現在在回顧中國的史學發展過程時,史館在唐朝的發展設立是相當值得關注的,相較於之前的機構,這一時期才可以說是真正走上了發展的正軌,開始有了管理制度,這對於中國的史學或者說史學機構來說都是有重大意義的。

相關焦點

  • 同濟大學醫學院院史館開館
    同濟大學醫學院院史館開館 院史館分為三大板塊,分別展現老同濟醫科、上海鐵道醫學院和現今同濟大學醫學院的發展歷程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19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院史館落成開館
    11月16日,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建院61周年之際,經過1年半的充分醞釀、精心準備,歷時2個多月緊鑼密鼓的建設布展工作,二院院史館落成並投入使用。 二院院史館是弘揚二院歷史文化、感悟航天精神的教育基地,全面展現二院整體面貌,引導參觀者了解二院的歷史、使命、主業和輝煌成就。
  • 古代史:昭文館、史館和集賢院組成的三館,是北宋最大的藏書機構
    北宋時期開封城內有一個全國最大的圖書館,當時稱為三館」,它是由昭文館、史館、集賢院所組成的。歷代王朝都多次下詔收集圖書典籍,設藏書機構。例如:前漢有金馬、石渠,後漢有蘭合、東觀;隋有觀文殿,唐有集賢書院等等,都是官府藏書的地方,也可說是皇家圖書館。唐代官府藏書以開元時最盛,多達八九萬卷。
  • 全軍部隊史館建設初具規模 連隊建榮譽室
    中國軍網據解放軍報北京7月3日電  鍾廷俊報導:全軍60%的建制團以上部隊建有軍史館,連隊基本有榮譽室。部隊史館建設初具規模,成為展示我軍光輝歷史、優良傳統和精神風貌的重要窗口,成為激勵官兵牢記強軍目標、堅定強軍信念、獻身強軍實踐的生動課堂。
  • 以一己之力,縮寫古代歷史,清代學者趙翼和《廿二史剳記》
    古代史書眾多,到了清朝已經有了近百部官方認可的正史。面對如此浩瀚的書目,一般人往往會望而卻步。一方面,這些正史都是用文言文書寫,讀起來隱晦艱澀,沒有精深的古文功底看起來很吃力。另一方面,在古代圖書都是手工雕版刊印,書籍價格十分昂貴,即便是有信心讀完這些史書,財力上也是個負擔。
  • 中國抗戰類博物(紀念)館建設與作用:承載歷史記憶 弘揚民族精神
    一、中國政府一貫重視抗戰類博物(紀念)館的建設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本著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精神,高度重視抗戰類博物(紀念)館的建設,為此投入了很大力量。日本國內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時出現篡改歷史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等企圖否認軍國主義侵華歷史的逆流,中國抗戰類博物(紀念)館的建設也更加受到中國各界的重視。
  • 甘肅軍隊史館建設互動多媒體公司_北京大格局質量精益求精
    甘肅軍隊史館建設互動多媒體公司,北京大格局質量精益求精,   北京大格局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創立於2013年,註冊資本1080萬元。北京大格局, 軍隊精神文明建設的精髓,是人的精神。營區文化是軍隊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種途徑,是軍隊精神文明發展的內在動力。
  • 尚剛談中國工藝美術史與名物研究
    尚剛(澎湃新聞 蔣立冬繪)在最近出版的《林泉丘壑:中國古代畫家和他們的世界》一書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尚剛先生對中國繪畫史做了簡明扼要的勾勒和梳理。事實上,對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他來說,中國工藝美術史才是本色當行,他的《元代工藝美術史》《隋唐五代工藝美術史》與《中國工藝美術史新編》都已成為相關領域的權威著作。
  • 【本周活動】史丟丟親子主題館-冰雪奇緣公主秀
    ▲這裡還是寶寶生日派對的絕佳場所,史丟丟定製派對,讓從場景布置到活動流程到細節策劃,史丟丟定製派對給你的寶寶一個不一樣的派對體驗。▲入口處的紅色大巴不僅僅是史丟丟的獨家標誌更是一個外賣窗口,在這裡,不入店也可品嘗到史丟丟的各種現調特飲及特色蛋糕。而巴士車頭的視頻則播放著店內各種迪士尼創想產品,未入店前就可身臨其境的感受店內氛圍。
  • 六盤水消防隊史館史物徵集,期待與你的獨家記憶……
    今年支隊將重建隊史館(榮譽室),為更好展示六盤水消防的歷史沿革,傳承隊史隊訓精神3、反映隊伍履行職責的相關見證,如支隊發展各個歷史時期執勤、滅火、訓練、防火監督等隊伍履職過程中使用過或留存的物品、歷史文獻,如老舊通訊器材、影音圖片資料、工具用品或與消防有關的歷史名人故事、事件的實物、圖片、音像等資料或各類史志叢書和畫冊等。4、各地建立專兼職消防隊的文件、檔案、照片、批文及反映活動情況的歷史資料、實物、照片等。。
  • 醫學人文學院赴一附院院史館、中國文字博物館參觀學習
    9月18日上午,醫學人文學院全體教職工到衛輝市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院史館調研學習,下午至位於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考察學習。
  • 牛致功隋唐史研究傳承獎頒獎
    (記者陸航 通訊員 吳小龍)12月16日,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唐史學會主辦的「牛致功教授新著出版發布暨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在陝西師範大學舉行,會議期間進行了陝西師範大學第二屆「隋唐史研究傳承獎」頒獎儀式。
  • 方漢奇:新聞史是歷史的科學
    眾所周知,中國近現代新聞事業是舶來品,新聞理念和業務規則都以西方為師,雖然在實踐中受到中國社會歷史影響,時常彰顯中國文化印記,但在學科體系構建上仍有著深刻的西學背景。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需要建立自己的新聞學高等教育體系,中國新聞史便成為重要基礎和核心內容。
  • 中國園林·紀念陳植先生 | 《中國造園史》——中國古代造園之精髓...
    1929年,陳植先生代表我國造園界赴日本參加世界造園學術會議,當時《日本造園史》已經完成。日本前輩和同行建議他撰寫《中國造園史》,儘管他有心撰寫,卻因資助匱乏和戰亂紛繁未能如願。20世紀50年代,陳植先生開始系統地調查我國造園的歷史,收集有文字記載以來各類造園(名園、寺廟、陵園、風景區、公園等)的藝術特色、技術成就,並配備圖片。
  • 王記錄||中國思想史的「歷史」與「思想」
    無論是古代學者對於古代思想世界的敘述,還是近代以來的中國思想史敘事,都有一種明顯的「建構」的特徵,即為了某種需要而建構一個能夠滿足這種需要的思想史。葛兆光認為,古代儒家學者對於古代思想世界的歷史敘述,是為了確立所謂「道統」的書寫。
  • 一生著史寫春秋
    2013年12月21日,中國蒙古學學會年度頒獎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在呼和浩特市召開,會上頒發了第二屆中國蒙古學獎,蔡美彪先生獲得了這一獎項。近日,記者對蔡先生作了專題採訪。  記者:您獲得了中國蒙古學學會頒發的中國蒙古學獎,能談談您的獲獎感受嗎?  蔡美彪:十分感謝中國蒙古學學會授予我中國蒙古學獎。這是我第一次接受學術獎金。
  • 用陶瓷捏造中國古代玩具史
    萬餘件「中國古代陶瓷玩具」現身北京御生堂博物館   您知道我們的祖先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製作玩具了嗎?商代的陶壎、唐代的骰子、宋代的棋子、清代的瓷娃……在華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中,玩具,不僅豐富、娛樂著祖先的生活,更彰顯出他們的濃濃舐犢之情,凝結著他們深深的智慧。
  • 15頁高中歷史乾貨分享!涵蓋中國古代史階段特徵,真有用
    翻開高中歷史必修一的課本,就是從中國史階段特徵開始講起的。原始社會的「刀耕火種,石器鋤耕」,是中華文明緩慢演進的時期。在西周取代商之後,為鞏固統治實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不是光看我寫的就腦瓜仁疼知道大家心裡苦,所以今天給大家帶了15頁的高中歷史乾貨分享,涵蓋中國古代史階段特徵
  • 西部地區第一座曉書館落戶西安,館長高曉松親臨現場
    建公益圖書館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很慶幸整個社會能越來越重視文化,我個人的夢想能在這個大背景下得以實現。我喜歡西安這座城市,它有漢唐的底蘊,這種氣質讓我非常感動。曉書館是個純公益項目,能在西安這樣有文化底蘊的地方建立曉書館,很幸福,也很感恩。」   不僅曉書館落址西安,此次,高曉松更是帶著他的《探世界》第二季來到了西安。
  • 銘記警史 牢鑄警魂--高交榆神中隊組織民輔警參觀榆林警史館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曹婧 記者 肖劉娜)為傳承紅色基因,繼承和發揚公安革命先輩們的優秀品質,2月27日上午,榆林交警高交榆神中隊30多名民警、輔警參觀了榆林警史館,聆聽警營前輩的先進事跡,追尋榆林公安走過的崢嶸歲月與光輝歷程。警航支隊支隊長田建發陪同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