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這句話自古就流傳了下來,足以證明人們對於吃還是非常重視的。以前老百姓手裡沒錢,因此在吃這方面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求能吃飽就好,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對於吃這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講究吃得飽,還要吃得好。
在這一背景下,國內市場誕生了各種美食。不過由於消費者的口味一直在變化,能夠「受寵」多年的美食還是比較少的。然而這款產品卻從國內火到了國外,在市場一度賣到「脫銷」。它就是1996年誕生的老乾媽,雖然國內辣醬市場誕生了眾多品牌,不過老乾媽始終能夠佔據一席之地。
這和創始人陶華碧在背後的付出也是有關的,陶華碧從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婦女,帶領老乾媽做到「國民辣醬」的地位,其中有多辛苦恐怕也只有她自己能夠體會。
剛開始的時候,陶華碧也不是專門賣辣醬的。那時候她自己經營一個小生意,辣醬只是為了當作福利「贈送」給客戶品嘗。誰知道後來靠著她自己手工製作的辣醬,生意越來越好。這時候她也意識到了辣醬的商機,於是1996年貴州一家辣椒廠出現了。
從一開始無人問津的辣醬,到家喻戶曉,陶華碧花了二十幾年的時間。至今老乾媽在市場已經24年之久了,早在2015年的時候,陶華碧還憑藉70億財富進入貴州富豪榜前幾的位置。不過隨著年紀逐漸增長,家族企業也逐漸傳承到了下一代。
前幾年的時候陶華碧就將老乾媽的股份分給了兩個兒子,大兒子李貴山佔據51%的股份,小兒子李妙行佔據49%的股份。原本以為兩個兒子接手企業之後,可以將老乾媽輝煌的局面延續下去。誰知道兒子一接手,問題就來了。
不少消費者紛紛吐槽老乾媽「變了味」,因為這一點老乾媽的銷量也不斷下跌。面對這一情況,陶華碧只能再次「出山」,只用了「一招」就拯救了老乾媽,那就是將原材料更換。之所以兒子接手之後,老乾媽被消費吐槽,內行表示:看看陶華碧的兒子做了啥。
原來為了節省企業成本,兄弟兩人將老乾媽最重要的原材料辣椒更換,選擇了價格更低的辣椒作為原材料。沒想到就是這個小舉動,導致細心的消費者吃出老乾媽口味變了。紛紛不願意繼續買單,因此陶華碧回歸第一件事就是繼續改用原來的材料,這才「救活」了老乾媽。
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老乾媽銷售額達到50億元之高,可見更換原材料還是有用的。本以為原材料更換後,就不用擔心了,誰知道兒子的行事風格和陶華碧卻完全不同。
這麼多年以來陶華碧一直堅持不上市、不融資、不貸款,公司憑藉穩定的現金流,根本也不缺錢。然而李貴山卻非常喜歡「冒險」,到處投資參股,將錢分散投資在不同的領域。
早在2004年的時候,李貴山就在雲南昆明開了一家大酒店。2012年的時候還與人合夥開了一家房地產公司,除了房地產之外,還投資了醫藥、礦業以及茶葉等不同的領域。
從這一點來看李貴山和母親陶華碧的志向並不在一起,老乾媽這一「辣椒王國」也基本都是由弟弟李妙行在管理。面對這一局面不少網友表示,陶華碧辛辛苦苦打造的「辣椒王國」,兩兒子接手後一個志不在此,一個管理能力又有所欠缺,難道最後真要「敗」給自己人?在你們看來,老乾媽到底哪「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