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招牌「敗」給自己人?兒子接手就被吐槽,老乾媽到底哪變了

2020-12-18 富豐財經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自古就流傳了下來,足以證明人們對於吃還是非常重視的。以前老百姓手裡沒錢,因此在吃這方面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求能吃飽就好,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對於吃這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講究吃得飽,還要吃得好。

在這一背景下,國內市場誕生了各種美食。不過由於消費者的口味一直在變化,能夠「受寵」多年的美食還是比較少的。然而這款產品卻從國內火到了國外,在市場一度賣到「脫銷」。它就是1996年誕生的老乾媽,雖然國內辣醬市場誕生了眾多品牌,不過老乾媽始終能夠佔據一席之地。

這和創始人陶華碧在背後的付出也是有關的,陶華碧從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婦女,帶領老乾媽做到「國民辣醬」的地位,其中有多辛苦恐怕也只有她自己能夠體會。

剛開始的時候,陶華碧也不是專門賣辣醬的。那時候她自己經營一個小生意,辣醬只是為了當作福利「贈送」給客戶品嘗。誰知道後來靠著她自己手工製作的辣醬,生意越來越好。這時候她也意識到了辣醬的商機,於是1996年貴州一家辣椒廠出現了。

從一開始無人問津的辣醬,到家喻戶曉,陶華碧花了二十幾年的時間。至今老乾媽在市場已經24年之久了,早在2015年的時候,陶華碧還憑藉70億財富進入貴州富豪榜前幾的位置。不過隨著年紀逐漸增長,家族企業也逐漸傳承到了下一代。

前幾年的時候陶華碧就將老乾媽的股份分給了兩個兒子,大兒子李貴山佔據51%的股份,小兒子李妙行佔據49%的股份。原本以為兩個兒子接手企業之後,可以將老乾媽輝煌的局面延續下去。誰知道兒子一接手,問題就來了。

不少消費者紛紛吐槽老乾媽「變了味」,因為這一點老乾媽的銷量也不斷下跌。面對這一情況,陶華碧只能再次「出山」,只用了「一招」就拯救了老乾媽,那就是將原材料更換。之所以兒子接手之後,老乾媽被消費吐槽,內行表示:看看陶華碧的兒子做了啥。

原來為了節省企業成本,兄弟兩人將老乾媽最重要的原材料辣椒更換,選擇了價格更低的辣椒作為原材料。沒想到就是這個小舉動,導致細心的消費者吃出老乾媽口味變了。紛紛不願意繼續買單,因此陶華碧回歸第一件事就是繼續改用原來的材料,這才「救活」了老乾媽。

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老乾媽銷售額達到50億元之高,可見更換原材料還是有用的。本以為原材料更換後,就不用擔心了,誰知道兒子的行事風格和陶華碧卻完全不同。

這麼多年以來陶華碧一直堅持不上市、不融資、不貸款,公司憑藉穩定的現金流,根本也不缺錢。然而李貴山卻非常喜歡「冒險」,到處投資參股,將錢分散投資在不同的領域。

早在2004年的時候,李貴山就在雲南昆明開了一家大酒店。2012年的時候還與人合夥開了一家房地產公司,除了房地產之外,還投資了醫藥、礦業以及茶葉等不同的領域。

從這一點來看李貴山和母親陶華碧的志向並不在一起,老乾媽這一「辣椒王國」也基本都是由弟弟李妙行在管理。面對這一局面不少網友表示,陶華碧辛辛苦苦打造的「辣椒王國」,兩兒子接手後一個志不在此,一個管理能力又有所欠缺,難道最後真要「敗」給自己人?在你們看來,老乾媽到底哪「變」了呢?

相關焦點

  • 年賺50億老乾媽「變味」?兒子接手差點砸招牌,陶華碧一招逆襲!
    時代總是會獎勵那些專注的人,萬科因為專注而成為行業領頭羊,老乾媽也是。在成為行業龍頭後,老乾媽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抄襲」。最初幾年,老乾媽對跟風者態度「很好」,但她的態度並沒有阻止跟風者,相反,跟風者變得越來越咄咄逼人。在它最瘋狂的時候,市場上出現了50多個假貨。最離譜的是湖南一個老乾媽的樣子,它的包裝除了頭像和地址外,其他特徵幾乎與老乾媽一模一樣。
  • 兒子接手險「砸」招牌?老乾媽再次回歸,第一件事就是換掉它
    文:青山說到辣醬,以及下飯神器,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老乾媽了。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很喜歡吃老乾媽,雖然說現在市面上的調味品多種多樣,但是老乾媽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甚至有些餐館還推出了老乾媽炒飯、老乾媽豆豉蒸魚等菜品。
  • 兒子接手險「砸」了招牌,陶華碧回歸老乾媽,第一時間就換「它」
    「老乾媽」作為國民辣醬,自進入市場以來,始終飽受好評。其創始人陶華碧更是憑藉這麼一瓶簡簡單單的辣醬而登上了胡潤富豪榜的前五百強之中。然而在幾年前,已經年邁的陶華碧決定退出市場,將自己辛苦經營了20多年的辣醬企業交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兩個兒子差點把她辛辛苦苦創立起來的招牌給毀了。
  • 兒子親手砸招牌?71歲老乾媽出山拯救,第一時間就是換掉它
    後來陶華碧意識到這可能才是一條發財之路,便開始一心製作辣醬,推出老乾媽品牌,從貴州走向全國,再走向世界,成為海內外一切食物下飯時必備神器。從曾經的路邊攤到舉世皆知老乾媽,陶華碧只用了20年左右的時間,在2015年更是以身價70億登上了貴州胡潤富豪榜第三。隨著年齡的增大,陶華碧開始將自己的企業全權交給了兩個兒子。
  • 兒子接手「險砸」招牌?今陶華碧回歸,首要任務就是換掉「它」!
    陶碧華也是誤打誤撞,因為起初她是一個目不識丁的婦人,結婚後丈夫去世得早,只留下她和兩個兒子,所以為了養活孩子,陶華碧賣起了涼粉,從起初挑著涼粉走街串巷叫賣,到之後的自己搭建一個小鋪,並取名為"實惠飯店",專門賣涼粉。而且為了涼粉熱銷,陶華碧專門炒制一些辣醬。
  • 老乾媽銷量一直下跌,原因是陶華碧兒子不厚道,網友吐槽敗家
    說起老乾媽應該是大多人都是特別知道,特別清楚的,作為中國的知名辣椒品牌,陪伴了多少人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歲月了,相信也有非常多人小時候都是特別喜歡吃這種老乾媽的,在經濟水平還未提升的時候,一塊饅頭可以夾著,老乾媽吃的就是特別的美味,但是現在卻發現老乾媽的味道真的和以前不一樣,也有非常多人說,不是老乾媽的味道變了,而是我們自己長大了
  • 「老乾媽」被兒子接手後,味道變差了,陶華碧怒斥:別亂動歪心思
    按照陶華碧的說法就是:老乾媽,不融資、不差錢、不上市。而這也成為了老乾媽辣椒醬身上的著名標籤,而且陶華碧當初剛開始做辣椒醬的時候,秉承著一罐就賺幾毛錢的心態,一連做了幾十年,因此這也讓她收穫了市場。那麼老乾媽陶華碧現在到底有多有錢?
  • 曾經如日中天的老乾媽,如今卻走下坡路,陶華碧的兒子難辭其咎?
    2014年的老乾媽更是創造出了40億的銷量。每年的銷售額也是一直保持著增長的狀態。這個50歲才開始創業的老人顯然達到了成功的頂峰。大兒子接手集團,小兒子宣布出局提起辣椒醬國人90%想到的都是老乾媽,原因無他,老乾媽的市場已經打開了,並且佔據了80%的市場份額。這都離不開陶華碧的堅持本心。
  • 老乾媽困局何解:陶華碧一手締造45億營收,要敗在兩個兒子手上?
    而老乾媽的陶華碧,也是其中之一,她30歲就失去了丈夫,獨自一人養活兩子長大,一手締造了年營收45億元的老乾媽。如今,這家中國最知名的調味品牌,正面臨著巨大的危機。根據資料顯示,陶華碧出生於上個世紀40年代,那時的貴州還是一個貧困落後的地區,她的童年生活自然也不富裕。因為家庭貧困,所以陶華碧沒有讀過一天書,但是對於有知識的人卻十分欽佩。
  • 「變了味」的老乾媽「滿血復活」?73歲陶華碧再度出山,一招逆襲
    一個是在質量上贏得良好的聲譽;另一個是創始人陶華碧的勵志創業故事,她是一個靠自己的雙手努力奮鬥的寡居婦女,這樣的故事流傳度很廣;另一個是國際上的一致好評,雖然價格比國內市場貴了好幾倍,外國人還是忍不住稱讚,這無疑是真正的「國貨之光」。然而,老乾媽成功的背後,卻是陶華碧的悲慘生活。陶華碧來自貴州山區,沒有上過一天學。
  • 老乾媽危機何解?陶華碧一手締造45億營收,要敗在兩個兒子手上?
    而老乾媽的陶華碧,也是其中之一,她30歲就失去了丈夫,獨自一人養活兩子長大,一手締造了年營收45億元的老乾媽。如今,這家中國最知名的調味品牌,正面臨著巨大的危機。根據資料顯示,陶華碧出生於上個世紀40年代,那時的貴州還是一個貧困落後的地區,她的童年生活自然也不富裕。因為家庭貧困,所以陶華碧沒有讀過一天書,但是對於有知識的人卻十分欽佩。
  • 大兒子建爛尾樓,小兒子差點砸了招牌,不上市的老乾媽被坑慘了
    大兒子建爛尾樓,小兒子差點砸了招牌,不上市的老乾媽被坑慘了推薦語:國內那些承諾永不上市的企業,似乎都慢慢乘坐上了資本的列車,走上了IPO的大道。比如順豐已經疾馳而去,如今其市值已經達到了3654億。幾個月前,騰訊把老乾媽告上法庭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最終結果卻是有人偽造了老乾媽的身份與騰訊開展合作。這件事讓騰訊很沒面子,但卻意外給老乾媽打了一回免費的廣告,老乾媽也在因此再度回到大眾的視線之中。
  • 老乾媽的兒子到底做了什麼?消費者不是傻子!
    說到中國的文化,美食文化是不得不提的,不提還好,一提就有種讓人立馬去來個週遊中國,嘗遍各地的美食的衝動。但其實不用去哪裡,在自己家也可以製作出香噴噴的美食,這就離不開那些秘制調料了。人是依靠味蕾去判定食物的味道的,能不能成為人們心中的美食,關鍵就在於它的味道和口感。單個的調料其實也不算是非常多,但是它們組合在一起的時候,產生的味覺驚喜是無法預料的。老乾媽曾經是風靡一時的著名調料,好像不管是多普通的食物,有了老乾媽,食物的靈魂馬上能夠被喚醒。
  • 老乾媽「回來了」,72歲陶華碧「放大招」,換掉它後狂賺50億
    也有不少人,在接手長輩的企業後,將企業推向「深淵」。2003年,李兆會從父親李海倉手中接過海鑫鋼鐵集團。後來的一段時間裡,他的確成為了山西最年輕的首富。不過,輝煌沒多久,2018年的時候,這位80後就成為了失信人,甚至被冠上「中國第一敗家」的稱號。
  • 老乾媽回歸,被兒子架空後銷量暴跌,兒子身價已達90億
    直到2014年,「老乾媽」迎來了下坡之路,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陶華碧將事業交給了兩個兒子打理,自己退居幕後,當時她將1%的股份轉讓給了次子李妙行,自此李妙行成為老乾媽的實際控制人,陶華碧的大兒子則持有49%的股份,新老交接順利完成。
  • 老乾媽換回原配方,為什麼銷量依舊暴跌?你看他兒子幹了啥
    要說大家最為熟悉的辣醬,肯定就是美味的老乾媽,在國內暢銷幾十年,現在更是已經走出國門,在國外也是有不少人愛吃,並且發明很多種吃法,因此被國人稱為國民辣醬。
  • 老乾媽,還香嗎?
    無論事情真相究竟如何,有一點是肯定的,老乾媽這些年確實是變了。從「不打廣告」到四處刷「存在感」,老乾媽的轉變許多人都能感受到,其在營銷上的發力被談論最多的,還是2018年登上紐約時裝周的那次。據「企查查」數據,「老乾媽」母公司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共計有6條信息變更記錄。其中最關鍵是2014年6月27日的變更,彼時陶華碧轉讓自己持有的1%股份,並從股東名單中退出。
  • 老乾媽的「繼承者們」有點鬧心:大兒子投資房產「爛尾」 二兒子改...
    合同糾紛被告上法庭,且還因「一房二賣」被判賠償,數次被列為被執行人、失信被執行人等。  猶記得多年之前,老乾媽陶華碧在提到自己的經營之道時,還曾一度總結過自己的「四不原則」:不貸款、不參股、不融資、不上市……如今看大兒子的各種操作,至少「不參股」這一條,已然與老乾媽分道揚鑣
  • 老乾媽的「繼承者們」有點鬧心:大兒子投資房產「爛尾」二兒子改...
    目前,陶華碧二兒子李妙行持有51%股權,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大兒子李貴山持有49%的股權,為公司監事;而陶華碧本人則僅擔任公司董事長,但不持有公司任何股權。根據資料,包含老乾媽在內,李妙行、李貴山名下分別關聯了5家、15家企業。
  • 品質如一的老乾媽哪兒去了?權柄下移後,都是兒子「惹的禍」?
    老乾媽作為一些人童年的記憶可以說特別多人對他都是非常的熟悉,現在多數是用老乾媽的人一般都是加班時間忙,沒有時間吃飯用老乾媽饅頭加醬料一起當飯吃的人,或者是一些學生黨沒錢的時候也會選擇用老乾媽夾著饅頭一塊當飯吃,都說老乾媽全國人民對它的喜愛程度不亞於對於一日三餐的喜愛,老乾媽的名氣可以說是名揚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