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作出了重大決策部署。我們要深刻領會和貫徹落實新部署、新任務、新要求,鞏固拓展『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繼往開來、砥礪奮進,充分發揚特區精神,努力推動『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近日,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經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張經緯表示,《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二〇三五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新目標、新任務,並就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具體部署,充分體現了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市生態環境局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切實把中央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到當前各項具體工作中。
張經緯透露,「十四五」期間,珠海市生態環境局將著重做好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促進水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健全土壤汙染防治體系、構建全域生態環境空間管控體系、積極推進生態環境智慧雲建設、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政策創新、創新執法模式嚴格環保監管七個方面的工作。
在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方面,市生態環境局將通過加強移動汙染源治理、深化工業源汙染治理、強化面源汙染防控及道路揚塵汙染控制等措施持續提升空氣品質。
在促進水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方面,市生態環境局將持續推進河流、河湧及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加快補齊汙水處理和管網建設短板;強化水環境風險防範,統籌全市飲用水源保護區調整;持續開展入河(海)排汙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規範入河排汙口設置,推進美麗海灣建設。
在健全土壤汙染防治體系方面,市生態環境局將逐步完善環境監測網絡,強化土壤汙染源頭防控綜合成效,提高土壤汙染防治意識,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依法開展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合理規劃土地用途,有序開展汙染地塊治理修復,加快提升土壤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在構建全域生態環境空間管控體系方面,市生態環境局將瞄準珠海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定位,系統對接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科學編制「三線一單」,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硬約束系統落實到環境管控單元,以關鍵單元的改善促進大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提升。
在積極推進生態環境智慧雲建設方面,市生態環境局將進一步加強數據管理和監測平臺的共建共享,建立數據資源統籌管理和共享制度;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實現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估、環境風險預警和環保執法的綜合集成;全面實現在環境管理過程中對環境各類信息進行快速感知、全面匯集、融合共享、深入挖掘、多維分析,建成各環境要素全面、上下協同、內外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管大數據體系,整體提升珠海市綜合環境管理能力。
在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政策創新方面,市生態環境局將進一步加快完善生態保護相關的評估、監管、執法的標準規範體系,實施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以及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和賠償、生態保護補償等制度,進一步探索研究珠海市在新時期推進、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徑。
在創新執法模式嚴格環保監管方面,市生態環境局將對照法律法規和排放標準開展全方位、全過程、全鏈條監管。
【來源:珠江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