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妙難酬 清淨莊嚴累劫修
三十二應周塵剎 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遍灑 手內楊枝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應 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觀音贊偈,是對觀世音菩薩聖德的讚美,是對觀世音菩薩慈悲的讚美。「稱讚如來」,讚嘆佛菩薩聖德能消除無邊業障、獲得無量功德。
讚美觀世音菩薩聖德的同時,也要見賢思齊,我們要向觀世音菩薩學習,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像觀世音菩薩那樣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用這樣的心讚嘆觀世音菩薩、誦大悲咒,更殊勝。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三皈依,不僅自己皈依三寶,而且願一切眾生皈依三寶,願大眾都能夠: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和南,是梵語,是稽首、禮拜的意思
和南聖眾,就是向佛菩薩眾及諸賢聖僧,稽首、禮拜。
大悲神咒 中道神章 圓融無礙妙難量 結界淨壇場 眾等宣揚 熱惱化清涼
南無施無畏菩薩摩訶薩(三稱)
「施無畏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
「大悲咒贊」是讚嘆大悲咒的妙義、功德和效驗、法力。
在儀軌的後面加上《心經》,有很多含義。
《心經》雖然字數不多,加上題目,才268個字。但短短的268個字,概括了佛教的教理教義,是三藏十二部的核心、總持,能夠開啟大智慧。
同時,《心經》側重於般若智慧,大悲咒則是佛菩薩的慈悲妙用。在大悲咒後加誦《心經》,是讓大家只有明了真心,祛除執著,才能起大妙用。這樣才能領會觀世音菩薩「無為心中起悲心」的事理圓融。
念誦《心經》後,再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不是《心經》的原文,但在佛教念誦集早課裡,念誦《心經》後都要加三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為什麼這樣做,這是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的。
過去大梵天王和修羅王在天庭大戰,打得節節敗退,這個大梵天王就去找釋迦牟尼佛,我怎麼才能夠戰勝修羅王哪?大梵天王是修行人,大梵天就是修行的地方,很多人都是從大梵天來的。梵行就是慈悲喜舍,大梵天王就是領眾修行的。整天和修羅王打仗,他哪有時間修行?就向釋迦牟尼佛請教,「我怎麼才能夠戰勝修羅王哪?」
佛告訴大梵天王,「你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大梵天王跟修羅王打仗的時候就開始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念了七聲,修羅王敗下陣去,失敗了,大梵天王勝利了。所以「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的大威神力不可思議。
另外四祖道信大師,隋末唐初,他在博山正覺寺駐錫十年左右,以後又去南方,雲遊行走。走到江西吉州,正趕上吉州被賊人圍困,被強盜所困,吉州城裡已經是彈盡糧絕了,糧食也沒有了,水井也枯竭了,乾涸了。四祖道信大師為了救吉州的軍民,隻身進城,大師一進入吉州城,井水就自然地出來了。老百姓歡呼有救了,感恩四祖道信大師,感恩佛菩薩。
後來士州刺史就向四祖道信大師請教破敵之法,四祖道信大師就告訴吉州刺史地方官,他說:「你讓全城的居民都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這樣吉州刺史就下令,全城的居民、百姓包括軍民、兵將都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這樣念的時間不長,就出現感應,什麼樣的感應呢?賊兵在城外就看見城牆上遍布金盔金甲的天兵天將,好威武!這賊兵一看不得了,天兵天將都來了,我們不要攻了,快跑吧,四散逃竄。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翻譯成中文的主要意思就是大智慧到彼岸。「摩訶」是大,「般若」是智慧,「摩訶般若」就是大智慧,「波羅蜜」到達彼岸,這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的主要含義。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回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迴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或者說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迴轉給眾生,並使自他趨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生者祈福,願生者健康長壽吉祥;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
佛陀開示,將一切善根為己而回向,則為渺小的善根;為他而回向,則為廣大的善根;若不予回向,則容易耗盡此善根。
為己而回向,猶如滴水落入井中,則極其渺小;未經回向的善根將會因生起的瞋恨心而耗盡,即所謂的火燒功德林,將自己的功德回向法界,就像把一滴水,灑向大海,自己的功德也像海一樣廣闊。
所以,無論自己積累何種善根,都要有清淨殊勝的回向。
2014年禪修茶道走進深圳石巖迎中秋晚會
2015年第一期禪修茶道講習班
「禪修茶道」,修身養性好方法:集禪修、茶道、音樂、養生為一體,將泡茶的十二道工序,變成十二種修行。有供養、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品茶品心、禪茶一味。
「禪修茶道」,營造都市慢生活:一個平方米,一棵綠植,一朵花,一套禪修茶席,一段養生禪樂,三十分鐘的茶道與禪修。紅塵一隅,身心放鬆......高雅茶室、清淨禪堂,在都市家庭溫馨呈現。
禪修茶道報名諮詢號
微信公眾平臺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查看2015年第六期禪修茶道初級講習班(正覺寺)報名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