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郵政招考 郵差起薪3萬博士來搶鐵飯碗

2020-12-18 華夏經緯網

  中新網11月1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中華郵政從業人員甄試31日登場,此次到考率近9成,創3年來新高,中華郵政分析說,應與最基層的專業職今年調薪破3萬(新臺幣,下同),加上工作環境改善有關。但考生大多表示,薪水與原工作差距不大,上下班時間固定、工作性質穩定才是報考主因。

  中華郵政指出,以往到考率都只有8成5左右,但此次到考率近9成(89.38%),創近三年新高。今年開出正取1511人、備取515人共2086個名額,錄取率為5.72%。

  另外,以往報名的博士生不超過20人,但此次就破紀錄共26名博士報名。

  中華郵政副總經理江瑞堂說,郵局面臨主管職退休潮,每年自行提出申請及屆退的人數大約一千人,估計未來10年內主管職會退休完畢,因此現在考進來將有不錯的升遷機會,目前規劃每年都會至少招考一次。

  郵差起薪3萬元,只需高中學歷就可報考,依工作性質每月有5903元或7619元加給津貼,比起外面工作多只有22、25K,郵差的待遇明顯好很多。另外起薪最高項目為營運職,則需大學畢業,薪水4萬3千元。其餘兩項職缺分別是專業職的法律事務相關人才以及內勤人員,起薪約為3萬4千元。

  30歲楊小姐說,郵局是相對穩定的工作環境,而且報考門坎低,人人都有機會。

  從事客服工作的汪小姐則說,郵差和原工作的薪水其實差不多,但因為客服人員需要輪班,因此能有固定上下班時間的工作,是她最大的嚮往,希望有機會能考上,一償心願。

  何姓考生目前就讀研究所三年級,希望工作穩定而規劃報考公職,郵政特考今年第二次招考釋出2086個職缺,讓他很心動,1個月前得知考訊,立即購買相關書籍苦讀。

  許姓考生家長表示,兒子去年大學畢業,到補習班補郵政特考,才剛通過今年第一次招考專業職類,去上班沒多久,得知舉辦第二次招考,雖沒多少時間準備,但機會難得,就當作升級考試「再試一次」。

  許媽媽指出,他們是「郵政世家」,夫妻倆人在郵局上班30多年,公公及弟媳也都在郵局工作。郵局工作穩定,性質又安全,相當不錯。

  臺灣金融研訓院表示,相較於北部工作機會較多,中南部職缺較少,因而類似中華郵政這樣的大型招考,中南部的應考率會較好,尤其是景氣差、民眾想捧鐵飯碗,更會珍惜難得的考試機會。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臺灣郵政新政策最快4月上路:家有惡犬郵差不送信
    華夏經緯網3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郵差最辛苦的就是送信被狗追,甚至被狗咬,為了保護郵差,臺「交通部」修正「郵件處理規則」,只要家有惡犬,郵差可以不到府送信,這項新政策最快4據報導,臺「中華郵政公司」表示,針對近年郵差頻遭犬只攻擊,不僅妨礙郵件投遞,還導致人員受傷,經郵政工會多次反映,並參考島外做法,請「交通部」修正「郵件處理規則」,增訂家中飼養動物如有攻擊郵差之虞,經溝通及書面通知後仍未改善者,將列為「不按址投遞地址」。住戶須至最近郵局領取郵件,直至確認改善後才能恢復按址投遞。
  • 臺灣人也愛捧「鐵飯碗」 經濟不好催生「考碗」族
    這是今年臺灣鐵路公司招工複試的一個場面。  臺鐵今年預計招募657名員工,吸引了2.7萬人報考,錄取比例僅約為2.4%。6月筆試後,日前在臺北舉行了複試,針對不同工種增加實際作業能力的考察。沈小姐報考的是養路工程科,她對本報記者說,為了順利通過複試,提前做了相當多的負重練習。沈小姐一心拼公職,曾報考過中華郵政、警察等職務,今年辭職專心準備臺鐵招考。
  • 中華郵政配備PDA支持行動支付,推動數位服務
    中華郵政為推動數位服務,將以1.5億元經費採購7,500個高性能PDA,配給郵差使用。未來收件人不僅可以直接在PDA上簽收掛號,另外也可以透過PDA,刷悠遊卡、一卡通、iCASH及Happy CASH等4大票證,作為行動支付付款。
  • 臺灣擬新規保護郵差 家有惡犬不拴好或被郵局拉黑
    原標題:臺灣擬新規保護郵差 家有惡犬不拴好或被郵局拉黑 臺灣聯合報系資料圖   中新網5月26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臺灣交通部門新修訂「郵件處理規則」,家有惡犬的住戶恐被列為拒絕往來戶。報導稱,該規則旨在維護郵差人身安全,預計6月中旬實施。   據報導,臺灣「交通部」日前公告修正「郵件處理規則」,增加規定:民眾家中飼養的動物若有攻擊郵差之虞,經通知後仍不改善,將公告為不按址投遞地址。   臺灣中華郵政公司清查發現,全臺有495戶家中飼養的犬會攻擊郵務人員,經協調已有405戶願意改善,有90戶未回應。
  • 「臺灣郵政」改回「中華郵政」
    據新華社臺北8月1日電 「臺灣郵政」公司8月1日召開董事會,決議恢復「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稱,島內各地郵局將在8月4日中午以前改掛「中華郵政」招牌。  去年初,「中華郵政」曾被迫改名為「臺灣郵政」,此舉當時曾遭到「中華郵政」工會代表等抗爭。
  • 「臺灣郵政」總部改回「中華郵政」招牌
    中新網8月4日電 準備在4日正式把名字改回「中華郵政」的「臺灣郵政」的儲匯大樓和郵政總局,3日下午就已悄悄換回「中華郵政」的招牌。據臺灣「今日新聞」報導,在換牌現場,作業工人仔細清洗、刮除招牌上的黑色痕跡;為了趕在8月4日回復法定名稱,工程單位十分繁忙。
  • 臺郵局換裝跟流行 郵差衣增線條美櫃檯服湖水藍
    華夏經緯網3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華郵政公司今天發表內外勤人員新制服,約9000名郵差的穿著,因多了腰身、線條及多口袋設計,增加實用與美感,櫃檯窗口女性工作人員的新款制服變湖水藍很有看頭
  • 美國郵差來按鈴
    郵局待遇優福利佳,向來是華人新移民找工作時趨之若鶩的鐵飯碗,這幾年網絡興起,以電子郵件取代書信及網上支付帳單的狀況逐漸普遍,郵局業務一落千丈,鐵飯碗成了隨時會摔碎的瓦缽,繁華榮景消逝不再。  郵差馬克數年前為我們這個區域送信多年,有一陣子失去蹤影,我以為他可能退休過著雲遊四海的寫意生活。沒想到半年前,馬克突然又出現了,「馬克,是你啊?好久不見了!」
  • 藍營不滿"中華郵政"正名:請"臺灣郵政"的出去(圖)
    圖片說明:「臺灣郵政」預算引發藍綠「口水大戰」    據臺媒報導,剛剛被「正名」的「臺灣郵政」才剛上路,即面臨預算被凍結的窘境。臺「立法院」昨天審理「臺灣郵政」預算,沒想到預算書封面上竟然還是印著沒改名的「中華郵政」。藍軍「立委」堅持不審,並請自認是「中華郵政」的官員留下,「臺灣郵政」的請出去;最後整個預算遭到凍結。
  • 臺灣中華郵政明年將徵才1750人 月薪最高達45K
    華夏經緯網12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中華郵政今(17)日宣布,明年將公開甄選職階人員,包括正取1750名、備取545名,網絡報名時間自明年1月16日上午10點起,至1月28日下午5點為止,將於明(2019)年3月16日在臺北、臺中、高雄同步舉行筆試,正取人員預計後年底前陸續進用。
  • 臺灣郵政改回「中華郵政」「正名」鬧劇耗費兩千萬
    臺灣郵政改回「中華郵政」「正名」鬧劇耗費兩千萬 2008年08月01日 13:3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中華郵政推臺灣Pay「郵政金融卡雲支付」服務
    中華郵政公司持續在行動支付領域推陳出新,中華郵政公司繼與臺灣行動支付公司及財金信息公司合作開辦「郵政手機VISA卡」後,於3月20日推出臺灣Pay「郵政金融卡雲支付」發卡服務,提供全國1,500萬郵政金融卡儲戶於「臺灣行動支付」APP內申請下載後,即可在iOS及Android手機上金融卡交易,不須更換SIM卡及臨櫃申辦,便利又安全。
  • 臺灣電力公司招聘藍領基層工人,碩博爭相報考
    29日,臺灣電力公司舉行招考,830名需爬電桿的配電線路維護、抄表等的藍領人員,吸引了11名博士、2100多名碩士,及12000多名大學畢業生報考。臺灣電力公司,簡稱臺電(Taipower)、TPC,是中國臺灣的「國營」電力公司,負責全臺灣、澎湖、金門和馬祖的電力供應。臺電在臺灣的電力產業上具有壟斷地位。
  • 臺灣中華郵政推「兩岸郵政e小包」 寄大陸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中華郵政16日推出「兩岸郵政e小包」業務,2公斤以下掛號小包,寄到大陸任何城市,資費320元(新臺幣,下同)以內。  慶祝兩岸通郵5周年,中華郵政上午舉行「兩岸郵政e小包」業務開通暨「海峽兩岸珍郵特展」開幕典禮,中華郵政董事長翁文祺和海峽兩岸郵政交流協會名譽會長馬軍勝等人出席。
  • 美國郵政車內無空調郵差遭罪
    中新網8月7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7日報導,近日,美國網絡上流傳著一系列照片,照片顯示,一名亞利桑那州的郵差把牛排放在車中,在極高的溫度下,牛排都被烤熟。據此,亞利桑那州眾議員伯裡克致函給美國郵政工會主席,要求改善郵政工人的工作環境。
  • 臺"中華郵政"爭議聲中更名為"臺灣郵政"(圖)
    2月9日,臺灣「中華郵政」公司工會成員身著工作服在閱讀刊載該公司改名的報紙。在臺灣當局的要求下,臺灣「中華郵政」公司召開董事會議,擬更改章程,將「中華郵政」改名為「臺灣郵政」,遭到公司工會成員到場激烈反對,要求協商保住這一有111年歷史的金字招牌。董事會議四度更改開會地點,均遭到工會成員緊隨抗議,最終在警察的層層保護下,才於「交通部」內舉行,並通過改名。
  • 臺灣「中華郵政」4日將掛回舊招牌
    臺灣「中華郵政」4日將掛回舊招牌 2008年08月01日 15: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今天召開第董事會通過回復「中華郵政」名稱,預計今天完成報部程序後,4日上午掛回舊招牌。
  • 臺灣「中華郵政」研擬開辦大陸匯款到臺灣業務
    中新網11月20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報導,兩岸交流頻繁,不過郵政業務卻有諸多限制,並經第三地轉運耗時費日。臺灣郵電主管部門表示,未來將開辦由大陸匯款到臺灣的業務,讓民眾能享有更便利的匯款服務。
  • 臺灣2000餘碩博士 為何爭爬電線桿?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近期景氣回升、失業率下降。但臺電招考830名基層人員,訓練期月薪兩萬三千元,高中職畢可報考,竟吸引11名博士、2100多名碩士,及12000多名大學畢業者報考,創臺電碩博士報考藍領職務人數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