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孤獨的鯨,52赫茲鯨魚Alice,他的歌聲你聽過嗎?

2020-12-24 TODO音樂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TODO相思木全單【鯨】的設計靈感。

「我是只化身孤島的藍鯨

有著最巨大的身影

魚蝦在身側穿行

也有飛鳥在背上停

我路過太多太美的奇景

如同伊甸般的仙境

而大海太平太靜

多少故事無人傾聽」

「我愛地中海的天晴

愛西伯利亞的雪景

愛萬丈高空的鷹

愛肚皮下的藻荇

.......

你的衣衫破舊

而歌聲溫柔

陪我漫無目的的四處漂流」

——《化身孤島的鯨》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他的歌聲

00:16來自TODO音樂

52赫茲鯨魚(英語:52-hertz whale),是一條在太平洋出沒,發出不尋常52赫茲聲音的鯨魚。由於它叫聲的頻率比起任何已知的鯨魚物種都要高很多,因此科學家認為它的叫聲一直無法被其他鯨魚接收得到,所以亦稱它為「世界上最寂寞的鯨魚」 - 維基百科

The 52-hertz whale is an individual whale of unidentified species which calls at the very unusual frequency of 52 Hz. This pitch is a much higher frequency than that of the other whale species with migration patterns most closely resembling this whale's. It has been described as the "world's loneliest whale". - Wikipedia

早在18世紀,灰鯨就已在北大西洋地區滅絕,此後,再也沒人在這個區域見過它。現在全球僅存的2萬頭灰鯨分布在太平洋東西岸兩個地區。它們在東太平洋地區的遷徙範圍包括從溫暖的美國加州沿海地區到冰冷的阿拉斯加州沿海區域,加州沿海是其產子的海域。另一部分鯨魚的活動範圍則是西太平洋的西伯利亞海域。

這樣的「極個別」會是鬚鯨亞目裡某種前所未知的品種裡的最後一隻嗎?還有一個可能性,鯨類生物學家也這麼提出過,那就是他可能是一個缺陷兒,或者也可能是一個稀有的混血兒—可能來自於一頭藍鯨和一頭鰭鯨的雜交。但是不論怎樣解釋,這頭「52赫茲」獨自歌唱,獨自旅行,是獨一無二的。

但在2010年加州,希爾德布蘭博士等人找到了一群發著相同特殊頻率的鯨魚。「52赫茲」可能是這群鯨魚的一分子,只是「走丟」獨自遊蕩、離開鯨群。如果此推論屬實,那將會是個好結局:「52赫茲」其實也沒那麼孤單。

In California in 2010, Dr. Hildebrand and others found a group of whales with the same special frequency. "52 Hz" may be part of this group of whales, just "lost" wandering alone, leaving the whale group. If this inference is true, it will be a good ending: "52 Hz" is actually not so lonely.

從無到有的過程: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屬於自己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密碼,在孤獨中成長,又與環境相互依存,不必被外界輿論打亂自己的生活節奏,致敬每一個勇敢追夢的人,我們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相關焦點

  • 你聽過世界上最孤獨的聲音嗎?52赫茲鯨歌
    在一切歌聲裡,鯨的歌聲最為動聽,因為它的吟唱,折射出星空和大海。 ——小說《鯨背上的少年》直到1992年,某海軍觀測站捕捉到了一個信號,鑑定結果表示此信號為一首「鯨歌」,這首歌的頻率是52赫茲,而普通鯨魚的頻率在15到20赫茲,歷史上從沒人記錄過這個頻率的聲音。
  • 頻率52赫茲的鯨,有著孤獨中的美好
    52赫茲的藍鯨,終究孤獨一生,世上很多人都會孤獨,像藍鯨一樣,週遊在自己的世界。化身孤島的鯨《化身孤島的鯨》這首歌改編自歌手謝安琪的歌曲《我們都被忘了》,經過重新填詞,一時在網絡紅起來,這首歌講述了一隻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這首歌的歌詞充滿細膩優美,又充滿意境,初聽就喜歡上
  • 你知道世界上最孤獨的生物是什麼?
    但是有個重大的區別,就是它的頻率是52赫茲,而一般藍鯨吟唱的頻率是10到40赫茲之間,它的頻率是比藍鯨高最早察覺到這段錄音獨到之處的人,是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威廉·瓦特金斯博士。他開始對這些錄音信號進行分析,注意到有一頭鯨的聲音頻率之高,遠遠超出了其他鯨類。其實每種鯨都會歌唱,它們的歌聲頻率,通常用赫茲來表示。
  • 來自鯨魚52赫茲的孤獨-薩滿樂隊
    近日我國科學家在南海發現一個3米長鯨落的新聞衝上熱搜,得到了網友們的大量關注。鯨落一直被視作最浪漫又溫暖的一種現象,有人將它稱為鯨魚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鯨落不只是指鯨魚死後下沉的行為,而是指其所帶來的整個生態循環。
  • 一條發出52赫茲的鯨魚,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Alice
    人類的溝通是依靠語言,通過聲音傳播內容,相互交流,在鯨魚的世界是通過頻率,相互傳遞交流的內容的。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的頻率有52赫茲(正常鯨的頻率只有15~25 赫茲)因此它說話沒別的鯨魚聽得到。這條被譽為最孤獨的鯨魚,人們命名為Alice。
  • 短評 | 有一種孤獨,叫52赫茲
    大象的足跡最為珍貴,因為它的大腳,總選擇最困難的那條路。在一切歌聲裡,鯨的歌聲最為動聽,因為它的吟唱,折射出星空和大海。這是小說《鯨背上的少年》開篇的寓言詩,大象,叢林,鯨魚,海洋的意向彼此交織,顯示出本書的主要議題:人與自然的關係。雖然寓言詩中充滿人類對自然之美和自然之力的敬畏和崇拜,本書絕非只沉浸在黃金時代萬物和諧共生幻想之中。
  • 你聽說過這隻最孤獨的鯨魚嗎?
    孤獨,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但是我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孤獨者,在海洋深處生存著一隻孤獨的鯨魚,它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這隻鯨魚的名字叫Alice,它在1989年被美國海軍設立的水底探測器捕捉到了它獨特的聲音,之後每年都會被美國海軍的聲納系統探測到。
  • 世界上最溫柔,最慷慨的死亡——鯨落
    當一條鯨魚在海洋中死去的時候,龐大的屍體會慢慢地沉入海底,然後在營養成分稀少的深海裡,用自己的死亡,創造出一套完整的、可以維持上百種無脊椎動物生存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態系統,成為孤獨海洋裡最溫暖的綠洲。
  • 52Hz:孤獨的人自我拉扯
    Whalien 52》Alice,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鯨魚,也是最孤獨的鯨魚。忘了在哪讀過,52赫茲的Alice,象徵著孤獨症譜系的患者,即我們常說的自閉症。陳奕迅在《孤獨患者》裡唱道:我內心挫折/活像個孤獨患者/自我拉扯。形象地說明,自閉症患者不是跟別人拉扯,而是跟自己拉扯。
  • 《52赫茲》魏德聖譜寫浪漫愛情
    導演魏德聖再度譜寫浪漫愛情影片由具有超高視覺敘事能力的臺灣導演魏德聖親自掌鏡,他曾兩次榮獲金馬獎,執導的大熱影片《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等相繼在臺奪得破億票房,被稱為臺灣票房保障。此次電影《52赫茲,我愛你》是魏德聖導演繼《海角七號》後相隔九年再度挑戰愛情電影。
  •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跨越了大半個地球,卻沒有一個鯨魚是它朋友
    那麼,你覺得除了我們人之外,動物會感受到孤獨嗎?也許會也許不會,但在我眼裡,這頭名為Alice的鯨魚,是真真正正體會過孤獨的感受的。Alice是一頭普通的灰鯨,灰鯨的特點很明顯,幼鯨的顏色大多都是黑灰色,但是成年之後,就會呈現褐灰色還有淺灰色,一般的灰鯨全身都密布淺色的斑紋,以及各種由鯨蝨和藤壺等構成的斑塊,灰鯨的數量極其的少,據了解,目前種群的數量不過也才3萬頭左右而已,本身數量就不多,而Alice更是在這種環境中,十分的孤獨。
  • 鯨起萬物擁,鯨落萬物生
    Alice應該很孤獨吧,在其它同類眼裡它應該是個怪物或者啞巴。它沒有親屬亦沒有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人聽見,難過的時候沒有人安慰,眼淚灑向大海匯成點點浪花。我時常在想海水為何會是鹹的,會不會有像它一樣的孩子如「52赫茲」般孤獨?「52赫茲的鯨」是否真的象徵著孤獨?
  • 歌曲《化身孤島的鯨》:感人的歌詞背後有著更虐心的故事
    《化身孤島的鯨》這首歌在網絡中紅極一時,許多網友被細膩優美又充滿意境的歌詞打動,紛紛跟風翻唱,但這首歌背後的故事有多少人知道呢?故事是這樣的,世界上有頭最孤獨的鯨,這隻鯨1989年被發現,從1992年開始追蹤錄音,在這麼多年沒有一個親屬和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被聽見,難過時沒有被理睬。原因卻是這隻孤獨的鯨頻率有52赫茲,而普通的鯨頻率在15~25赫茲,也就是說它在眾多鯨群裡面就是個啞巴,因為它的頻率是錯的,所以這輩子註定被錯過。
  • 媽媽,深海裡52Hz鯨魚是自閉症孩子嗎?它是不是和我一樣孤獨?
    你知道52Hz的鯨嗎?1989年,科學家在太平洋發現了一隻奇特的鯨。灰色的鯨這隻灰色的鯨擁有著獨一無二的頻率——52Hz,不同於同類的17、18Hz。04放下成見、回歸自然,就是對他們最好的關懷52Hz鯨魚是深海中唯一一隻這樣的鯨魚,而自閉症患兒卻遠不止一例。
  • 溫情懸疑小說: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看到了不孤單的自己
    沒有這麼多的絕非真心的物慾,生活都可以變得純粹而簡單,也可以關注在更有意義的人事物上。02 故事的另一條線,在於自我和孤獨。作者也曾提起過,那條大家都不陌生的新聞,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的故事。我們用眼睛看世界,然後去給萬物『命名』,按照我們的想法去規定世界,規定時間,規定空間,規定善惡。就像規定人和黑牛角的大小一樣。那個偉大的僧人早已經看透和超越了這些,他的世界裡沒有善惡,沒有時空,當然也就沒有了大小,所以他能鑽進黑牛角裡。
  • 科學家錄下了地球上最稀有鯨種之一的「歌聲」
    科學家首次錄下露脊鯨的「歌聲」,其為地球上最稀有鯨種之一【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張曉雅】聽聽看,這首「歌曲」也許不是音樂榜單上的前幾十名,但毫無疑問,它確實是一首「前衛」的「歌曲」。美聯社19日這樣評價一首來自地球上最稀有的鯨魚之一——露脊鯨的聲音。美國聯邦海洋生物學家稱,這是人類首次記錄到北太平洋露脊鯨的「歌聲」。美聯社19日報導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研究人員使用系泊式聲學記錄儀,捕捉到北太平洋雄性露脊鯨重複發出的叫聲。
  • 宇宙中最孤獨的星體:流浪星球
    地球上最孤獨的是它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叫做Alice。Alice從阿拉斯加出發,途經大西洋,一路遷徙,最終到達以色列沿海,這漫長的旅途對一隻鯨魚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它一路遊來,一路歌唱,只為了尋找一個能聽得到它歌聲的同伴。
  • 什麼是鯨落?鯨魚死後最美麗的名字,你認為呢?
    近期呢有粉絲私信我說什麼是鯨落,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講講什麼是鯨落?在我國古代關於不同的人的去世有不同的說法,和尚死後稱為「圓寂」,高僧之死稱為「坐化」,佛教以及喇嘛之死叫做「涅槃」,基督教教徒之死為「歸主」。但唯獨鯨魚之死尤為特別,科學家們給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叫「鯨落」,這是為什麼呢?
  • 世界上最溫柔的死亡,一鯨落萬物生,為何有人卻提出質疑?
    世界上最溫柔的死亡,一鯨落萬物生,為何有人卻提出質疑?一鯨落,萬物生,應該是對死亡最美的解釋。這是世界上最慷慨最溫柔的死亡,死亡即重生。「鯨落」這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其實是對鯨魚死亡最浪漫的解釋。迄今為止世界上的鯨落不足50次,近日在我國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這種類型的生態系統。傳說鯨魚是可以預知自己死亡的,當他們感受到生命即將走到臨頭時,便會尋找一處海域,孤獨地等待著死亡的到來。鯨魚的一生都在大海,生於此死於此,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要奉獻自己回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