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體系十分龐大,我們這裡主要說一說佔主流的教育體系,那就是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碩士和博士這個體系。這種說法可能並不科學,但這樣說老百姓更容易理解一些。
在這整個體系中,哪一個環節是最失敗的環節呢?
可能不同的專家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在我看來,中國教育體系中最失敗的環節,應該是大學這個環節。大學這個環節的說法比較籠統,因為大學包括專科和本科教育。而本科又分為重點本科,和一般本科。在一般本科裡,其實又包含民辦的三本和公辦的二本。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下面我們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來解釋。
一、從教師角度來看
從幼兒園教師到博士生導師,哪個階段的老師教學最不認真呢?一定是大學階段。這其實不是老師的錯,是教育制度的錯。因為大學老師的收入,地位和成就都不是以教學來評價的,而是根據這個教師的學術成就,行政職位和社會收入來衡量。在這種制度下,努力認真教書的老師被大學老師同行認為是傻瓜。
並且,在大學階段,學生學習的好壞和老師的升職升級幾乎完全沒有關係,或者只有很少的關係。所以,老師認真教書幾乎就全屏自己的職業道德和良心。
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老師都承擔了部分的升學壓力,所以他們鬆懈不得。碩士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必須要把學生送畢業和拿到學位,所以也不可能太放鬆。
所以,整個教育體系中,大學老師絕對是對教學最不認真的人群。
二、從學生角度來看
在從幼兒園到博士的學習生涯中,一個人會在哪個階段學習最不努力呢?毫無疑問,一定是大學專科或本科階段。
大學裡,雖然有少部分人要考研,要出國,或者深度研究專業問題。但大部分的大學生,幾乎就是混了大學幾年。
因為,在大學裡,大學生幾乎沒有多大的學習壓力。考試可以依靠考前一周或考前一兩天搞定。在幾乎完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大學生能有以前那麼努力麼?
教大學10多年,在公辦大學呆過,在民辦學校也呆過,在本科呆過,在專科也呆過,餘老師教過的大學生沒有一萬也有五千。所見所感十分痛心,大學的問題不僅僅是教師和學生的問題,更多的是教育體制,和教育管理的問題。
如果我給高中生一個高看建議的話,我只能說儘量考好吧,能進重本就不要進一般本科,能進公辦學校就不要進民辦學校。
各位看官,你們認為我國教育體系中最失敗的環節是哪一個呢?請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