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我和孩子爸爸都屬於中上等身高,可孩子怎麼比同齡孩子矮啊?孩子又矮又瘦,是不是矮小症啊?身高作為兒童健康的一個顯著指標,一直是家長關注的重點,家長們都害怕孩子得「矮小症」,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得了矮小症?
根據最新數據,目前國內的矮小症人口已經達到3900萬,矮小症患病率為3%以上,700萬中國兒童面臨矮小症困擾,但是到醫院就診的患兒卻不到30萬,真正接受治療的不到3萬。家長們往往會陷入「身高誤區」,延誤了孩子最佳的治療時間。
個子矮小不是病。
孩子年齡還小,不用擔心身高問題。
現在孩子不高,以後發育了就長高了。
孩子的父母都高,孩子肯定不會矮的。
這些觀點通通是不對的!!!
一旦治療不及時,當孩子骨骺線完全閉合,骨骼停止生長,就沒有任何辦法治療了。連醫生也會束手無策。因此,家長們一旦發現孩子的身高遠遠矮於同齡孩子,一定不要認為現在孩子不高,以後發育了就長高了,切勿盲目地將原因歸結於營養不良,缺乏運動,針對兒童矮小症,早發現,早治療。
可是,矮小症究竟如何治療?
兒童體內的甲狀腺激素、甲狀旁腺激素、垂體泌乳素、生長激素、性激素等異常均可導致矮小症,因此必須全面檢測,通過分析確定病因,指導專家診斷治療。
對於因生長激素缺乏而矮小的患者,可採取生長激素替代治療,應用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替代治療後,患兒每年可以長高15~20釐米。
「以我最近接診的一例患兒小劉為例,根據孩子母親的描述,小劉自小學一年級起較同齡人身高偏矮,近一年身高增長約2.5釐米,父親身高174cm,母親身高158cm,靶身高160.2cm±5cm,目前孩子身高130. 5cm,體重24kg,每年身高增長小於4釐米,經過相關檢查,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性矮小症。」譚傳梅主任表示,身高問題一直是家長們關注的重點育兒話題,湖南婦女兒童醫院不僅能為矮小症孩童提供定製化的治療方案,還為家長和孩子開設身高管理免費課堂,為家長科普評估孩子生長發育情況、科學身高管理的相關育兒知識。
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保科主任譚傳梅介紹,在兒童保健科、兒科門急診、放射科、藥劑科、檢驗科等多個科室通力合作下,醫院開展了骨齡評估、生長激素、性激素激發試驗,根據試驗結果進一步明確孩子矮小症、性早熟的病因,給下一步治療提供了充分的依據,既不會使病人錯過最佳的幹預時機,同時也避免了過度治療。
正在湖南婦女兒童醫院接受治療的孩子
使用生長激素的條件
導致身材矮小的原因較多,比如: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發性矮身材(包括家族性矮身材)、特納症候群、小於胎齡兒等,都可以注射生長激素促進長高。但是生長激素使用的前提條件是:孩子的骨骼發育還沒完成,骨骺線也沒有癒合的情況下,才能使用生長激素。
針對矮身材的生長激素和性早熟治療的曲普瑞林都需要注射給藥,治療時間較長(通常不短於1-2年),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時,譚傳梅主任也強調,是否需要使用生長激素促進長高和曲普瑞林抑制發育,需要根據各項檢查以及醫生的看診情況來判斷。家長和孩子都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耐心堅持、定期隨診,讓孩子收穫滿意的成年身高,更讓孩子們在成長的路上,勇往直前,乘風破浪。
專家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