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覺非(南京市地方志辦公室副調研員)
民國17年(1928年),國民政府在南京創辦了全國第一座廣播電臺,即中央廣播電臺,同時也是南京城裡的第一座廣播電臺。
與商業電臺不同的是,其辦臺宗旨為「闡揚主義,宣傳政令」,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
廣播電臺以75千瓦的發射功率,電波遍及當時的全中國和南洋一帶,號稱「東亞第一,世界第三」。
1927年4月18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並發表宣言,很快建立起了以中央通訊社為中心的新聞事業網和以《中央日報》為中心的黨政軍報網。
同時,鑑於無線電廣播具有跨越時空、廣為傳遞、影響力大等特點,國民黨中央委員陳果夫、葉楚傖、戴季陶等遂醞釀籌設廣播電臺,決定由陳果夫負責具體籌措,並向中央提交議案。
中宣部長葉楚傖委任徐恩曾為臺長,負責籌辦臺務。吳道一等幹事共同參與建臺工作。
1928年春,軍事委員會駐滬無線電機製造廠向美商開洛公司代辦訂購500瓦中波發射機一座,計銀一萬九千兩,由陳果夫個人出面借銀7000兩作為定金,並另置兩座140米高的自立式鐵塔。
同年5月,勘定丁家橋國民黨中央黨部後院西南隅為臺址。
中央廣播電臺作為南京城裡的第一座廣播電臺,一時成為公眾矚目的焦點。
中央廣播電臺成立之始,發射功率僅為500瓦,為配合較遠地區收聽,波長迭次變動,後定為550米。為擴大傳播範圍,提高播音質量,增強「黨國喉舌」的宣傳力度,遂申報電臺擴建方案,申請購置大功率廣播設備,機械及建築費用則以40萬元為度。
1930年2月,向德國德律風根公司,即西門子洋行購置了75千瓦中波發射機一部、600匹馬力柴油發電機一臺、125米自立式鐵塔兩座以及10公裡7寸同心架空傳音電纜等設備器材,並按合同規定選派工程師赴德國監造。
12月,位於丁家橋國民黨中央黨部電臺現址右側的辦公樓開工承造,工程包括發音室、增音室、馬達室及辦公用房等,計430餘平方米,1932年5月竣工,同時電臺機件安裝完備。
1932年6月1日,新發射臺調機試播,成績良佳。11月12日,即孫中山先生誕辰66周年紀念日,舉行了新發射臺開播儀式,到會者有國民黨軍政要員、中外各界人士、記者等計1000多人。即日起,中央廣播電臺呼號為XGOA,頻率680千赫(後改為660千赫),波長454米。
大功率電臺開播後,編播技術水平迅速提高,除周日外每天播音11小時20分,後又增至13小時30分。
節目內容大幅增加,形式多樣,自編節目比例增加。
設有英語新聞等7個新聞類節目、總理遺訓等8個政教性節目、科學常識等10個知識性節目及氣象、商情等服務性節目,開創了公營廣播電臺承辦商業廣告之先河。
這一時期還產生了「廣播劇」這一新穎的戲劇節目形式。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央廣播電臺發揮了強大的宣傳作用。每天除了新聞和抗日演講外,專題節目全部停播。新聞增加了抗日政局及前線戰訊報導,夜間專播抗日戰訊,並增加了日語廣播,還播放軍樂、軍歌及抗日歌曲,「鼓勵軍士勇敢殺敵,復喚醒民眾踴躍輸將,盡力實多」。
1937年11月,日本侵略軍侵佔上海,進逼南京。20日,國民政府宣布遷都重慶。
23日午夜,形勢更加嚴峻,中央廣播電臺停止播音,隨遷重慶,電臺員工分批撤離南京,設備、器材及可搬移的物資都輾轉運往重慶,鐵塔等無法帶走的重要設備均作了有節制的破壞。
1938年3月10日,中央廣播電臺在重慶恢復播音。
重慶
第二年2月6日,國民政府利用英國提供的廣播設備在重慶建立了中央短波廣播電臺,開辦有對歐洲、北美、蘇聯、日本、東南亞及中國東北部的6套廣播節目,每天播音10個小時。
在大後方和淪陷區的廣大聽眾中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6年5月中旬,中央廣播電臺著手擴建工作。先後將留在重慶的7.5千瓦短波機和抗戰期間向美國購置的2部20千瓦短波機運來南京,後又購置1部100千瓦中波機,以11835、15350、15105、11880千赫,分別用漢、蒙、藏、粵、閩、客家等方言及馬來西亞、日、英、俄、法等國語言對國內外播放,電波遍及東歐、南太平洋群島、菲律賓、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日本、蒙古、西伯利亞地區及我國的西藏。
據《首都志》中「國外各地收聽中央電臺播音情形一覽表」所載各地報告實錄:菲律賓,日夜均清晰,夜間更佳;檀香山,清晰,收聽西樂時更佳;加拿大,夜間清晰,惟時有高低;舊金山,晚間音調響亮,惟時有高低……各地雖因收音機質量不同,收聽環境各異,但大概情形及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電臺還購置了位於新街口的中央遊戲廣場並加以改造,以作發音室之用,因時局變化、物價飛漲,工程草草建成,但未及使用。
1949年初,國民黨大勢已去,政權危在旦夕。
4月23日南京解放。24日原國民黨中央廣播電臺改名為南京廣播電臺,呼號XGOB。
5月18日,中共南京市委作出決定,撤消南京廣播電臺呼號。
至此,昔日中央廣播電臺結束了曾輝煌一時的歷史,人民的廣播事業翻開了新篇章。
往期文章精選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相應文章
了解南京的方式有很多
這是其中一種
♥
關注這個號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