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孩子就餐刮傷臉家長索賠8萬多 來聽聽法官怎麼說
11月3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林彬彬 通訊員 同法/文 陶小莫/漫畫)四歲男童在餐廳被刮傷面部,誰來擔責?近日,廈門市同安區法院受理了這樣一起索賠案件。
受傷的小陶是一名四歲男童。事發當日,小陶與父親在一家連鎖快餐店準備用餐時,被餐廳餐桌鋒利的邊緣刮傷,導致眉間片狀挫擦傷和鼻尖長約1.5cm裂傷,造成面相破損。
事發後,快餐店墊付了醫療費126.99元。
之後,小陶父親老陶作為法定代理人將快餐店起訴至同安法院,要求快餐店承擔小陶後續一次性醫療補助金50000元、精神損失費20000元、營養費5000元及監護人誤工費12000元,合計87000元。
開庭前,法院收到快餐店寄來的證據材料,是一份餐廳監控錄像。
庭審時,快餐店答辯說,餐廳已盡到合理限度範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監控顯示,小陶受傷的區域為就餐區,小陶是鑽入餐桌與玻璃牆之間的縫隙玩耍時受傷,但餐桌與玻璃牆之間存在縫隙系合理設計,餐廳無法預估消費者就餐時會從桌子底部鑽入縫隙,要求餐廳在此處設置安全警示標誌超出可以預見的安全保障義務範圍。快餐店認為,小陶的損失應由其監護人自行承擔,從監控錄像可看出,小陶監護人共攜帶兩名未成年人前往就餐,三人落座後,從21時18分45秒至21時20分16秒期間一直低頭使用手機,未盡到監護職責。
對此,小陶的父親老陶反駁說,他進入餐廳看手機是因為要用手機App點餐,這是餐廳設置的點餐方式,屬於就餐內容的一部分。另外,餐廳的桌角未經過倒角或防護,餐桌與玻璃牆可以容納孩子頭顱進入,桌邊鋒利,餐廳設計存在缺陷。餐廳肯定有責任。法院經審理查明,事發時老陶在用App點餐,正在瀏覽食物。
最終,經法官主持調解,老陶和快餐店達成調解協議,餐店同意一次賠償小陶各項經濟損失5000元。
法官說法
餐廳應該保障安全,家長不能疏於看護
法官說,經營者在經營場所對消費者、潛在消費者或者其他進入服務場所的人之人身、財產安全依法承擔安全保障義務。
安全保障義務的界限何在?對此,法官認為,在無法定、行業和約定標準的情況下,合理限度的判斷一般依據理性人或善良管理人標準應當具有的注意義務,要求對於危險的防範必須具備預見可能性,達到同類經營者所應達到的注意程度、符合人們最基本的生活經驗和交易習慣。本案中,小陶是在就餐區域受傷的,對於善良管理人而言,也難以預見孩子會鑽入桌子與玻璃牆之間的縫隙去玩耍,要求經營者在此處設立相應的警示標誌超出了合理的注意義務範疇。安全保障義務是有合理限度的,而非無限的。監護人是否盡謹慎監護義務是安全保障義務減輕或免除責任的事由之一,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並非監護人免除監護義務的合理藉口。
法官提醒說,家長帶孩子到公共場所時,應該提升安全意識,及時發現並制止未成年人危險行為,切忌因與他人交談或使用手機而對未成年人疏於看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