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務鐵娘子
微課主要由課堂教學視頻組成,是一種可以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微課既可以是課例片段,也可以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其中還包括與教學主體有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微課的特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教學時間短。它主要以教學視頻為呈現方式,根據教學主題設計微課內容,時長通常為5—8分鐘,可謂是教學主題的精華所在,更易於學生重點消化和吸收;第二,教學內容少。微課將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知識點、疑難點等匯總在視頻中,能夠突出重點、難點,所以內容上更加精簡;第三,資源容量小。由於視頻時長短,一個微課視頻通常只有幾十兆,且可以存儲為多種視頻格式,方便師生隨時進行播放、觀看。
首先降低學生對審計學知識的學習難度
如前文所講,審計學除了自身學科的理論性較強外,還與其他關聯學科有著密切聯繫,單純依靠教師灌輸式的教學和學生的死記硬背,無法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而且審計學的實踐性也較強,審計理論與具體的審計工作也聯繫緊密。加上學生對審計學課程的興趣不高,也加大了教師授課的難度。所以迫切需要引入微課,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更多的實際案例,用視頻的方式輔助學生理解,使審計工作的真實情景再現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對抽象的審計學知識有一個直觀的感受,降低學習難度。
其次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在傳統課堂上,教師對於某個知識點的講解,並非所有學生都能有所理解和領悟,一旦其他學生無法準確掌握知識重點,而課後又無法繼續加強對知識點的進一步學習,這會極大影響學生整體的學習效果。而微課將教學視頻有效地保存在存儲介質中,個別學生在課堂無法及時消化理解的內容,完全可以在課餘時間乃至家裡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對重點、難點進行反覆觀看學習,也可停下來做筆記或仔細思考,甚至還可以通過聊天工具向老師或同伴尋求幫助,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對知識點的鞏固學習,而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最後促進教師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的提升
多數高校教師在接觸微課以後,要想盡辦法去學習和掌握與計算機、信息技術、視頻軟體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要在文字、視頻、圖像、配音等方面做足功夫,以便設計出符合教學內容及要求,且兼具形象性與趣味性的教學視頻,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對於那些習慣傳統備課方式及課堂授課模式的教師來講,既是一種信息化時代的挑戰,也是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的契機。尤其是對於審計學教師而言,如何將晦澀難懂的審計學理論知識用簡單易懂的視頻呈現給學生,或者如何結合當前學習內容引入恰當的實際案例,都需要進行綜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