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竟是遺傳疾病 如何判斷?

2020-12-11 中國青年報

視覺中國供圖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世界衛生日關注的是抑鬱症,國家衛計委將中國區主題確定為「共同面對抑鬱,共促心理健康」。

  據悉,設立世界衛生日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引起世界各國人民對衛生健康的關注,提高人民在衛生領域的素質和對其的認識,強調健康對於勞動創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國家衛計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表示,近年,以抑鬱障礙為主的心境障礙和焦慮障礙的患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

  「精神障礙並不等同於大家常規想到的精神病。」王斌強調,「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分類標準,精神障礙是個相對寬泛的概念,而精神病的概念相對來說比較窄。」

  「抑鬱障礙裡又包含了抑鬱症、未特定的抑鬱障礙、心境惡劣等。」王斌說,「最近的調查發現,心境障礙患病率是4.06%(其中抑鬱障礙患病率是3.59%),焦慮障礙患病率是4.98%。焦慮障礙在這次調查裡包括了8到9種疾病,包括特殊恐懼症、強迫障礙、社交恐懼等。」王斌說:「這次調查的精神疾病患病率的結果,應該說高於我國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部分調查的結果。專家分析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生活和工作的節奏顯著加快,在公眾心理壓力普遍增加的同時,導致了患精神疾病的風險也相應增加。與近年來國際權威雜誌發布的部分發達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比,我國心境障礙、焦慮障礙的患病率低於美國、法國、烏克蘭,在金磚國家中,我國低於巴西、南非,也低於澳大利亞等一些發達國家。」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劇,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調查結果顯示,在65歲及以上人群中,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為5.56%,高於我國1987年以來部分地區調查結果。與人均期望壽命較高的其他國家比較,我國低於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水平。「1987年的調查結果,是上海精神衛生中心的張明園教授在上海地區所做的一個調查,當時他的這個局部調查結果老年期痴呆患病率是4.6%。」王斌說。

  王斌表示,男性酒精使用障礙需引起關注:「受各地飲酒習俗、居民飲酒習慣等方面影響,國內各地既往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地區酒精使用障礙的患病率差異較大。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酒精使用障礙患病率為1.84%,男性患病率明顯高於女性。與近年來國際權威期刊發表的部分發達國家和中等收入水平國家比較,我國酒精使用障礙患病率處於中等水平。」

抑鬱症發病機制 首先是遺傳因素

  北京安定醫院院長王剛表示:「從抑鬱症發病的一些機制來看,首要是遺傳因素。抑鬱症是一種遺傳相關性疾病,遺傳在其中的貢獻度大概是40%~50%。所以我們關注的第一類人群就是有抑鬱症家族史的人群。追蹤自己的父系、母系三代之內,如果有抑鬱症患者,你就應該關注是不是有抑鬱症的患病風險。」

  王剛說:「抑鬱症第二方面風險因素是外界因素。抑鬱症是一種應激相關性疾病,我們可以簡單地把應激理解為壓力。壓力的特點是慢性和不可預測性,壓力可能在你身邊持續存在,而且難以預測、無法掌控,是一個重要的誘發因素。還有一類因素影響比較大,比如負面生活事件——生活裡發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件,這類事件往往都是以喪失為特徵的。比如喪失了感情、家庭、婚姻,喪失了財富、職業,喪失了親人,等等。」

  「大多數心理疾病的男女發病比例是相當的,但是抑鬱症的發病比例女性明顯高於男性。」王剛說:「抑鬱症首次發作的人群年齡一般集中在30歲上下。另外,從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來看,世界各國結論大體一致,即經濟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相對較低的人群可能患抑鬱症的比例更高一些。」

  抑鬱症該不該吃藥?王剛認為值得進一步研究。「按照各國抑鬱症指南的說法,輕度的抑鬱症未必需要吃藥,可以通過心理疏導、壓力管理、運動調節等,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我想說,這些方法的總體有效性,特別是在長期治療中的有效性,恐怕還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短期的療效、長期的有效性如何?是不是採用了這些方式之後,就能夠有效地避免復發?或者能避免患者從輕度發展為中度、重度症狀?我覺得還需要有更多的證據支持它。」王剛說。總的來講,各國指南對輕度的抑鬱是推薦了一些不用藥物控制的方法。但對中度的抑鬱建議藥物治療應當成為一個基礎性治療。抑鬱症治療需要綜合性手段,對於中、重度抑鬱症,藥物治療應該作為基礎。

  抑鬱症是否能治癒?對於這個問題王剛表示:醫學上理解的治癒,可能跟公眾理解的概念不同。「我們一般說臨床治癒,指的是這個症狀完全消失或者大部分消失,也有的說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社會功能的整體恢復。臨床治癒就是這一次發作終止了,治好了。但公眾理解的治癒是去根」。

  「抑鬱症患者經過綜合性治療,獲得臨床治癒並不難。大部分能恢復到發病前的社會功能水平。但臨床治癒後可能復發,復發就得再治。我們要告訴患者的是,在可能復發的時候,你了解這個病是怎麼回事了,就不要等到病情很重、對工作生活影響很大了才來就醫。你看到復發的早期表現、輕度的症狀,就應該及時找醫生,及時開始一次新的治療。所以復發本身並不可怕,關鍵是要及早規範治療。」王剛說。

如何區分急性焦慮障礙與心梗

  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心理健康諮詢中心主任祝卓宏說:「我原來在301醫院工作,門診上經常會診的病人中,焦慮障礙佔了一大部分,特別是經常要到心血管病的病房會診。為什麼呢?因為不少焦慮障礙患者會被誤診為心血管疾病,特別是被當作心梗送到了心內科。」

  祝卓宏說:「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會有焦慮,聊抑鬱症的時候,一般都會想到焦慮,因為焦慮和抑鬱往往被混在一起,抑鬱是從過去的事情中走不出來,焦慮是對未來的擔憂。焦慮障礙是以焦慮情緒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精神障礙,同時會伴有一些身體的表現,特別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這就不是平常像記者交稿有壓力產生的焦慮情緒了。比如有的人會出現嚴重的心慌、出汗、手抖,甚至出現尿頻、尿急、腹瀉等身體的表現。另外是肌肉的緊張及運動型不安,有的人緊張得不得了,到門診的時候肌肉都在發抖。」

  祝卓宏表示,焦慮障礙從分類上來講,主要分為慢性和急性。「慢性焦慮障礙我們稱為廣泛性焦慮障礙,實際上就是一個人沒有明確的指向擔憂的是什麼,但是總是不停地擔憂,他可能一會兒擔憂孩子學習,一會兒擔憂老公在外面出差會不會有什麼問題,有時候擔憂父母的身體、擔憂自己的身體、擔憂未來的工作,等等,同時坐臥不安、睡眠困難等,這種廣泛性焦慮障礙往往持續時間比較長」。

  「急性焦慮障礙主要表現為驚恐發作,而這個驚恐發作的症狀非常像心梗。患者會有瀕死感,這種瀕死感會讓患者產生強烈的恐懼,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心悸、暈厥。所以他往往會打120,家人會把他送到急診,急診一般就會請心內科專家來檢查。但是往往到了醫院,輸上液、輸上氧之後,病人很快就恢復正常了。這些人回家以後,第二天又發病,又來了,這個時候一般就不敢回家要住院了,往往住在心內科,做全面的全身檢查,排除各種軀體疾病。但是醫生無法明確診斷,除非請心理科或者精神科的醫生去會診。心理科或者精神科醫生一般幾分鐘內就能明確診斷,因為患者發病簡直就像複製的一樣,主要表現為瀕死感、恐懼,有的會出現嚴重的高血壓、心慌等症狀。」

  「這樣的患者要讓他直接去心理科他不去,因為他認為自己不是心理問題,是心臟、血壓的問題。急性焦慮障礙往往在發病之前會有一些誘因,這些誘因可能是一些生活事件,所以發病的時間比較短,通常是幾分鐘、十幾分鐘、半小時,也有持續一兩個小時的。」祝卓宏說。

相關焦點

  • 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抑鬱症,如何治療抑鬱症?
    ,通常情況下會表現為食慾下降、過度恐慌、心煩意亂、做什麼事情沒有耐心、容易發脾氣等等,抑鬱症患者主要是由於自己在精神方面受到了某些刺激而造成,並不是原發性的抑鬱症。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抑鬱症判斷自己有沒有抑鬱症,可以採取心理測驗的方式,比較簡單的方法比如說做一下抑鬱自評量表,需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去作答,根據初始分數乘以一點二五便是測試的最終結果分,根據最終分數可以判斷抑鬱的嚴重程度
  • 抑鬱症患者,大腦發生了怎樣改變?該如何判斷患上抑鬱症?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看到媒體上爆出某人,患有抑鬱症自殺,留下遺書這樣的事件。不少人覺得抑鬱症患者就是矯情,還有的人覺得這只是單純的心理疾病,只要積極向上,就能夠改變。但抑鬱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大腦功能性障礙的疾病,不僅是單純的心理疾病,而是在生理上產生變化之後,造成的結果。這種疾病在全世界範圍內有超過3.5億名患者,在我國也有超過9000萬抑鬱症患者。這些患者承受著腦部生理病變的影響,還要不斷的接受外界勸他們自己走出抑鬱症,讓患者心理負擔更重,最終影響患者出現過激的情緒。
  • 感覺自己有抑鬱症,到底什麼是抑鬱症?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抑鬱症
    人們總是提到抑鬱症,那麼抑鬱症會有哪些症狀,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抑鬱症?抑鬱症的定義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迄今為止,抑鬱症的病因並不非常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過程。抑鬱症是一種患病率高、治療率低且復發率高的精神障礙。很多人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壓力,經常會情緒低落。
  • 到2022年抑鬱症就診率提升50% 如何判斷是否得了抑鬱症?
    現如今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患上抑鬱症,但是得益於醫學技術的發展疑難雜症被治癒的機會越來越大,今日有數據顯示到2022年抑鬱症就診率提升50%,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具體是怎麼回事吧!」,有不少人都希望通過網際網路尋求到自己是否患抑鬱症的答案。
  • 失眠是抑鬱症的開始嗎如何判斷 面對失眠絕對不可大意
    失眠是抑鬱症的開始嗎?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鬱症呢?   失眠會引發抑鬱症嗎?    嚴重的失眠有可能會引發抑鬱症,但只是可能並不是絕對,所以需要注意,但也不要整日戰戰兢兢,那樣只會加重自己的負擔。   失眠和抑鬱症的聯繫是有的,比如就有失眠抑鬱症和抑鬱失眠症兩種病需要區分。   1.失眠抑鬱症   失眠抑鬱症主要表現為REM睡眠的潛伏期縮短(正常認為90分鐘,而抑鬱症病人的首次REM睡眠出現後50分鐘以內)早醒及深睡眠減少,隨著患者年齡增加,後半夜睡眠障礙會變得越來越嚴重,主要多為早醒和後醒很難在易入睡。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抑鬱症?
    有很多抑鬱症患者就是這樣把問題都藏在心裡,身邊人一無所知……調查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超過3億;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患病率達4.98%。其中,女性患病率約為男性的2倍,在懷孕、流產、分娩、更年期等特殊階段是女性抑鬱症高發期。
  • 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抑鬱症,抑鬱症有哪些症狀?
    ,通常情況下會表現為食慾下降、過度恐慌、心煩意亂、做什麼事情沒有耐心、容易發脾氣等等,抑鬱症患者主要是由於自己在精神方面受到了某些刺激而造成,並不是原發性的抑鬱症。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抑鬱症判斷自己有沒有抑鬱症,可以採取心理測驗的方式,比較簡單的方法比如說做一下抑鬱自評量表
  • 如何判斷有沒有得抑鬱症?若六個表現佔了一半,或顯示抑鬱了
    如何判斷有沒有得抑鬱症?就目前來說,因出現抑鬱症,痛不欲生,隨即選擇死亡的新聞也有很多,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需要我們廣泛關注。對於當事人來說,可能會有情緒上的低落,甚至萌生了自卑感。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到底有沒有得抑鬱症呢?看看有沒有這些表現,如果有的話,需要你特別的重視,一起來看看吧。
  • 焦慮症抑鬱症到底能不能治癒?我們應該如何判斷?
    大家好,我是大飛,今天要分享的是焦慮症以及抑鬱症到底能不能治癒,如何判斷焦慮抑鬱症到底有沒有治好呢?在前幾天有抑鬱症患者諮詢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抑鬱症好了之後是怎麼樣了呢?是不是要去醫院做一下檢查然後就知道自己好了呢?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抑鬱症?這種疾病又該如何治療呢?
    抑鬱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分輕微和嚴重兩種情況。患有抑鬱症的人不僅情緒失調,還會影響到生活和家人的生活。所以患有抑鬱症的人,需要得到儘快的治療,以免情況進一步加重。那麼,就有很多人問了,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呢。今天我就詳細給大家講解一下這種疾病。
  • 專家教你如何科學判斷抑鬱症,是否有4大表現困擾
    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心理科主治醫師林穎表示:類似的個案不再是少數,各路媒體瘋狂炒作抑鬱症,使得許多人對抑鬱症產生了錯誤的認識。不少人會發現有人在朋友圈宣洩、標榜自己得了抑鬱症,變得誠惶誠恐而急切求醫,甚至有的人因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而變得更加抑鬱。你真的有抑鬱症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判斷自己真的有抑鬱症。抑鬱症4大表現困擾著你的生活?
  • 躁狂抑鬱症應該如何判斷呢?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它復發呢?
    在抑鬱症群體中,雙相情感障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躁狂抑鬱症,在現如今的額臨床案例中不算多,但也絕對不算少。這其中,同時還夾雜了不少「誤診」引起的無效治療案例。之所以說「誤診」,是因為相比較單一性的抑鬱症來說,躁狂抑鬱症這類同時具備兩種病症的抑鬱症類型,因其病症發作的特點(交替性、周期性),會導致不少醫生在診斷時引發錯誤的診斷。那麼對於患者來說——躁狂抑鬱症應該如何去判斷?
  • 抑鬱症前期10大表現!如何判斷自己是一時情緒低落,還是抑鬱症?
    當聽到有人對你說「我得了抑鬱症」這句話的時候,你的反應是什麼?他心情不好?他壓力太大?他想得太多?還是「哦,我也有點抑鬱」?關於抑鬱症的科普太多了,看得人眼花繚亂,有的人錯把一時的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畫上了等號,不是小看抑鬱症的威力,傷了朋友的心,就是高估了自己的「病情」,把自己嚇得不輕。抑鬱症和抑鬱情緒有啥不同,怎麼判斷自己到底是一時情緒低落,還是患上了抑鬱症?抑鬱症前兆的10大表現!
  • 「抑鬱自救指南」,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抑鬱症是怎樣產生的?
    如果你至少有其中四個以上症狀的話,就可以判斷出自己是否有抑鬱症。無論何時幾乎都有佔總人口近百分之十的人受到抑鬱的困擾,而且有超過百分之十的人患有一種以上的焦慮障礙,另外還有許多人患有某些心理障礙或存在個人困擾。許多人一直默默不願意公開並獨自承受著多種心理困擾,雖然他們試圖尋找合適的幫助,但這種幫助很難及時出現,有時他們對把自己的問題公開暴露給他人感到難堪或內疚。
  • 網友提問:抑鬱症病因到底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它呢?
    我們又該如何戰勝抑鬱症呢?抑鬱症的導致因素有哪些?身體疾病:人一旦患有軀體疾病,而且有淡漠症狀、無法解決基本生理需要,應該與醫生聯繫。因為這些症狀可能是,對軀體疾病的情緒反應、主觀反應有很大的關係,很容易造成抑鬱症。
  • 抑鬱症前兆的表現 這些症狀是抑鬱症的表現
    在先到現代社會,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的壓力都在不斷的加大,而有些人在這種的長期的壓力之下很容易就患上了抑鬱症,那您知道抑鬱症的表現有哪些嗎?平日裡如何預防抑鬱症呢,哪些原因會導致抑鬱症的發生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抑鬱症也是病,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
    核心提示:抑鬱症是影響人類健康最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具有發病率高,識別率、就診率、治癒率低等特點。世衛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已經超過3.5億名,每年有近80萬人因抑鬱症自殺死亡。我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抑鬱症患者人數超過9000萬人,比10年前增加了18%。
  • 如何分辨和診斷失眠性抑鬱症?
    抑鬱症患者因為情緒低落、憂思百結,每每到床上輾轉反側;反之失眠症患者因為想睡又睡不著,心情也好不到哪去。由於失眠症抑鬱症的臨床症狀具有類似特點,患者較難判斷,這給抑鬱症的早期治療帶來阻礙。如何分辨和診斷失眠性抑鬱症呢?
  • 如何自我判斷是否患有抑鬱症?又該如何去治療?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現如今患上這種疾病的人也是非常的多,但是知道自己患上這種疾病的人卻很少,多數患者認為自己是心情不好,沒有及時的去幹涉,最終導致疾病越發嚴重,最終陷入其中無法自拔,從而以自殺的方式來解脫。
  • 患抑鬱症卻渾然不知,該如何判斷?提醒:症狀超過4種,需注意
    我國目前是抑鬱症人數最多的國家,截至2019年,我國的抑鬱症患者數量高達5400萬人,整體發病率為3%-5%,高於全球抑鬱症的發病率。而在發達國家,抑鬱症患者的人數高達6%。而抑鬱症、焦慮症以及失眠症三者就猶如孿生兄弟般,一旦你患上了抑鬱症,就會容易焦慮,而焦慮久了也會抑鬱,失眠則是這兩種精神疾病常見的症狀。在心理學界,人們習慣於將抑鬱症比喻成大腦感冒,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大部分經過自我調節就可以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