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母則剛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理解與呵護才是當媽的心靈雞湯。
——鹿媽作者 | 李核桃
深夜,上海某小區,一個孩子突然咳嗽了一聲,睡夢中的媽媽「蹭」就坐了起來。
幾乎是同時,孩子爸爸也一個鷂子起身。
他顧不上穿衣服,趕緊扒開孩子的小棉被查看。看孩子沒事,他輕輕拍了拍寶寶的小棉被,重新將他哄睡。
孩子安靜下來後,他回過頭來安慰妻子:寶寶沒事,只是被自己的口水嗆到了。
突然驚醒的妻子似有不安,他像哄孩子一樣輕拍著妻子的後背,不久夫妻二人重新躺下。
無數網友被這段視頻暖化,大家紛紛稱讚爸爸:
「這種事一般是媽媽驚醒,給這個爸爸點讚。」「爸爸挨著嬰兒床睡覺,真的很少見。」「他睡在妻子和孩子中間!這是個好父親、好丈夫。」
也有一些年輕網友表示不解:這算什麼新聞?竟然值得上熱搜?
有此疑問的人,大概不知道在多數家庭裡,夜裡照顧孩子的人是媽媽,呼呼大睡的是爸爸。
正因為稀缺、不常見,所以才能被當作稀罕事報導。
正因為有教育意義、啟迪意義,所以值得被拿出來報導。
有機構調查了1.5萬個媽媽,結果發現近四分之一的媽媽每晚睡眠不足5小時,新手媽媽每晚平均睡眠時間不足3小時。
漫漫長夜,她們有什麼非做不可的事?
曾看過一段監控視頻,顯示了一個二胎媽媽「不平靜的一夜」。
媽媽剛睡著,睡在小床上的寶寶突然驚醒,媽媽把他抱在身邊,他又不睡了,興奮地在床上亂動彈,把媽媽折騰得筋疲力盡,此時是夜裡11點20分。
母子倆在床上耗了很長時間,後來大寶也被吵醒了。
媽媽一手摟著大寶,一手照顧著在床上爬來爬去的小寶,整張床上鬧哄哄的。
經過漫長的哄睡,精力耗盡的小寶終於睡著了,大寶也安靜了下來。
她剛把大寶放回小床,還沒睡著呢,小寶又醒了。
此時已經是凌晨1點半,媽媽實在無力再照顧孩子。見小寶不哭不鬧,她嘗試背轉身體睡覺,背後的小寶逮著她的頭髮又抓又揪。
更令人崩潰的是,早上6點20,媽媽還在睡夢中,率先醒來的小寶就開始拍她的臉、摳她的鼻子......
當媽後想睡個囫圇覺,是一件奢侈的事。
無論普通媽媽,還是不差錢的明星媽媽,都逃脫不了睡不夠的魔咒。
比如產後第一年的張歆藝不止一次吐槽睡眠不足,每三個小時一次泵奶攪得她沒有整覺睡。
還有「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papi醬,用盡全部才華也拯救不了一個媽媽睡眠不足的憔悴與黑眼圈。
有些過來人會安慰新手媽媽:等孩子斷奶後,就能睡囫圇覺了。
呵!這話也只能哄哄年輕媽媽罷了!
網上看到一個媽媽,一晚上給兒子蓋被子十七八次,天亮了孩子身上依然沒有被子,每天碎片化睡眠讓她頭昏腦脹。
孩子夜裡所需的照顧,又豈止是蓋被子?
我女兒6歲,斷奶5年了,在這2000多個深夜裡,我崩潰過上千次。
我講過無數個睡前故事、無數次哄睡到十來點,無數次半夜起身給娃蓋被子,遇到孩子頭疼發熱需要頻頻觀察的情況,一夜都別想睡了。
於是又有人勸我們:等孩子長大就好了。
孩子長到多大,媽媽才能睡個好覺?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當媽後的女人,睡眠特別淺、特別碎片,很難有深睡眠、長睡眠,連做個夢都是無頭無尾的碎片。
想一覺睡到天亮,只能靠做夢!
睡不好覺的媽媽,也帶不好娃、照顧不好家。
我有個閨蜜,白天有老人幫忙帶娃,她去上班,晚上娃跟她睡。
因為要隨時應付夜裡的突發情況,6點還要起床上班,她嚴重睡眠不足。
前兩天她感冒了——因為她在公交車上睡著了,不但坐過站遲到了,還著涼了。
這是這個冬天她第三次因為坐公交睡著而感冒。
除此之外,因為長期睡眠質量不高,她白天經常感到疲累、無力,有時還胸悶喘不過氣,去醫院也檢查不出毛病,醫生給她開了一大包養心安神的藥。
身體抗病力的下降只是一方面,更要命是工作經常受到影響。
短視頻《缺睡媽媽》有位年輕媽媽坐在格子間裡,瞌睡得一頭栽倒在辦公桌上,她趕緊重新坐好,連便利貼沾到額頭上都沒發現。
這些沒被領導發現打瞌睡還是好的,怕就怕領導逮著你精力不濟。
閨密女兒有一次發燒,她半夜兩點多帶孩子去醫院打點滴,第二天8點準時出現在辦公室。
她是幹財務的,需要細心,可她當天出現兩個重大紕漏:一個數據少一個0,一個數據忘了寫小數點,工作幾年了還犯這麼低級的錯誤,領導狠狠罵了她一頓。
晚上回家看到病中哼哼唧唧的孩子,她又累又煩,拍孩子哄睡時不由得用力大了一些,孩子哭鬧得更厲害了,老公又指責她往孩子身上撒氣。
「拍完孩子我也很後悔,可當時我真的快崩潰了。」
看著她懊惱的樣子,我好想對她說:這不是你的錯。
其實,媽媽們不是脾氣差,只是沒休息好,太累了。
年輕人可能會好奇:媽媽夜裡照顧孩子這麼辛苦,爸爸在幹什麼?
日劇《坡道上的家》也許能告訴我們:
丈夫擔心孩子影響自己睡覺,晚上寧可睡沙發也不願意躺在妻兒身旁。
他只想到自己的睡眠不能被打擾,卻沒看見妻子整宿整宿抱著孩子哄睡,得不到片刻安寧。
長期身心憔悴的妻子最後殺死了孩子,自己也面臨著法律和良心的審判。
生活中不一定有這麼極端的媽媽,但以「照顧孩子會影響我白天上班」為由跑到次臥睡、甚至睡沙發的爸爸,不在少數。
無數睡眠不足的媽媽,只不過是因為夜間過多地分擔了屬於爸爸的那份責任。
家庭教育專家魯鵬程說:
「養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不屬於媽媽一個人,還屬於整個家庭。」
全家一起帶孩子,尤其是老公的積極參與,才能讓那個白天夜晚都超負荷的媽媽得到片刻休息,重新調整好狀態的媽媽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愛。
比如張歆藝,雖然夜間泵奶辛苦,可這件事無人能替,她只能辛苦一段時間,但老公袁弘給了她最大的支持。
口頭上,他會懊惱自己不能產奶。
行動上,他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妻子多睡一會兒,自己早早起床準備全家早餐,聽到孩子醒了馬上抱到一邊餵奶粉,避免吵醒妻子。
妻子有工作要忙,他寫萬字帶娃日記,詳細記錄孩子在家情況,讓妻子安心。
每天晚上,他給孩子洗澡、刷牙,定時定量餵奶粉,9點多按時哄睡。
孩子半夜三點多醒來鬧,他不急不躁地抱他入懷,給他如同媽媽一般溫暖的懷抱。
孩子的紙尿褲,他兩點起床換一次,四點多起床換一次,五點孩子又拉臭臭了,他又起來處理。
孩子折騰到六點多才睡,他徹夜不眠。
孩子對紙尿褲過敏,夜裡屁股一直癢,很難入睡。
他給孩子擦木瓜膏,輕輕地幫孩子撓癢。孩子一直癢他就一直撓,他一停孩子就醒,他再撓,整晚沒敢睡覺。
他一邊吐槽孩子是「睡渣」,一邊用孩子的口吻講述他們對媽媽的思念......
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艾莉森·高普尼克說:
「作為父母,最重要的獎勵是與孩子一起生活所感受到的身心愉悅,以及孩子與你在一起的點滴快樂時光。」
對幼小的孩子來說,快樂的時光不止有白天,還包括更需要悉心呵護的深夜。
好爸爸,既能在白天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也能在孩子睡不安穩的夜間,給他提供可以安睡的條件。
好丈夫,既能在白天賺錢養家,也能在深夜主動分享妻子的疲累,讓她有一個可以安睡的夜晚。
白天當個好爸爸不稀奇,深夜依然能照顧妻兒的男人,才是真的man!
為人父母的職責,從來不止白天,還有無數個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