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2日,山東省政府下達的2020年省重大項目名單上,主線長248公裡的濟南至棗莊鐵路(旅遊高鐵)赫然在列。
濟南至棗莊高鐵是《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2018-2035)》規劃的「六縱」高鐵網絡之一的旅遊高鐵通道。這條規劃中的鐵路為什麼會突然提速,在2020年「十四五」開局之前就建設了呢?小編認為有以下兩點:
從旅遊的角度來看
濟南至棗莊高鐵線路起自濟南,經泰安、濟寧至棗莊,沿途串起了天下第一泉景區、泰山景區、曲阜三孔景區和臺兒莊古城四個5A級景區,根據今年1月最新統計,山東5A級景區總數為12家,這一條高鐵線串聯起的5A景區量超過三分之一,因此,在不少旅遊界人士眼中,這是一條有「一山一水一聖人」山東特色的黃金旅遊通道。
華僑大學旅遊學院副教授侯志強在《推動高鐵旅遊經濟帶發展》一文中指出,高鐵作為連接不同區域的交通幹線,必然會引起沿線區域旅遊經濟活動諸要素的集聚與擴散,形成高鐵旅遊經濟帶。高鐵旅遊經濟帶中的旅遊景區、旅行社和酒店等各旅遊要素為了滿足旅遊需求和自身發展,最初向交通便利的高鐵樞紐站點附近集聚,尋求經濟集聚和空間溢出效應,逐漸形成區域旅遊發展的增長極,即區域旅遊中心城市;隨著集聚的展開,區域旅遊等沿著次一級交通網絡向外擴散,逐漸形成沿高鐵線路分布的帶狀區域經濟空間。
也就是說,有了方便快捷的旅遊高鐵,大家在暢遊臺兒莊「天下第一莊」以後可以打算去濟南的「天下第一泉」景區溜達溜達,旅遊本來就是一種體驗。
從交通版圖上看
南北大通道京滬高鐵在濟南至棗莊高鐵沿途上設立了濟南西、泰安、曲阜東及棗莊站,由於其連接著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圈,開通運行8年多,累計運送旅客10.3億人次,年均增長20.4%,平均客座率從66.1%提升到78.3%,成為國內運量最大、運輸最繁忙的高鐵線,承壓運力。
京滬高鐵飽和,北京天津之間有京津城際作為副線分流,德州濟南之間有石濟客專分流,徐州至南京之間有整個蘇北蘇中鐵路分流,南京至上海之間有滬寧城際分流,唯獨濟南至徐州沒有分流線路。
濟南局的車只要走京滬高鐵就要給京滬高鐵公司交過路費,特別是濟青高鐵、膠濟客專、魯南高鐵插不進去車,即使插進去的車也要交錢,濟棗高鐵自己投資,如果別的鐵路局公司的車在省內要走濟棗高鐵,那他們就得給魯南高鐵公司交錢(濟棗高鐵魯南鐵路公司負責投資)。
當然,必須抓緊研究棗莊南接徐州或者臺兒莊接臨沂,否則再往南還是沒法南下。
濟棗高鐵的開通,既能分流京滬高鐵的運力,還可給沿途城市增加「高鐵旅行」的新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