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男生的苦惱:我是不是有戀母情結?

2020-12-20 閩南網

  戀母或戀父情結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最早發生的人際關係,長大以後的各種人際關係都不同程度地受它的影響。大多數人隨著成長會變得獨立,對父母的依戀之情會漸漸退守到潛意識中,可是,有些人在成年後還保留濃厚的戀母或戀父情結。

  上高一的小智(化名)就擔心自己有「戀母情結」。過分的「戀母情結」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嗎?如何才能克服「過度戀母」?

講述

媽媽不在家,我就若有所失

小智(化名,男,高一學生)


  可能是因為爸爸大多時間都在外忙碌、打拼,印象裡爸爸在家的時間很少,除了周末。每天,他都早出晚歸的,自然也沒有時間來管我。我的生活、學習,事無巨細,都由媽媽一手打理。而在我看來,這一切似乎也是天經地義。

  媽媽就是我生命裡的陽光。我喜歡她甜美的笑容,喜歡她溫婉的話語,喜歡她工作了一天回到家裡時,仍是意氣風發的那種樣子。每天放學回到家裡,我會習慣性地尋找媽媽。即使見到爸爸在家,我的第一句話肯定是問他:「我媽呢?」通常,我總能在廚房或是陽臺上找到媽媽。看到媽媽在家,我就特別心安。

  倘若爸爸一個星期沒有在家裡出現,我都不會有什麼感覺。可是,只要哪一天媽媽不在家,我就會覺得屋子突然間變得空蕩蕩的,心裡也若有所失。

  記得上初一那年夏天,媽媽到西安出了一個星期的差,那是我記憶中最漫長的一個星期。儘管媽媽每天都有掛電話回家,爸爸也每天回家用盡心思照料我的食宿,據說是做了很多平時他難得露一手的「絕活」,但我還是寢食難安。反正我就是習慣了媽媽在身邊的生活,習慣了媽媽為我籌劃好一切。

  上初中的時候,我對女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我是坐前排的小不點。跟女生也沒怎麼接觸。可上了高中,我的個子突然躥得高了,坐到了班上第四排。我發現周圍坐了好些女生。不知為什麼,每天下課後看到近在咫尺的她們總是嘰嘰喳喳、打打鬧鬧個不停,我就會覺得她們特別幼稚可笑。

  昨天晚上,做完作業快12點了,我突然想到這樣一個問題:自己似乎比較喜歡成熟的女性,比如我也喜歡跟媽媽有點像的歷史女老師。而班上那些女生,我好像對誰都沒有比較深刻的印象,也從沒想過多和她們來往。

  我曾聽說有的人有嚴重的「戀母情結」,是不是就是我個樣子?「戀母情結」,是不是會影響我未來的生活?

點評

這是一種較普遍的心理現象

林瑛(廈門湖濱中學心理教師)


  戀父或戀母情結,是人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現象,甚至有的心理學理論認為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本能意識,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出的程度不同而已。

  戀父和戀母情結並不是什麼貶義詞,恰恰相反,在它形成之初,是一種有益的心理驅動力,可以在父母與子女之間建立一種親密聯繫,使雙方互相親近,父母愛護子女,子女喜愛尊敬並模仿父母,從而使孩子健康成長,家族血脈得以延續。

  在這裡我們以戀母情結為例。孩子的戀母情結一般最明顯出現在3-6歲的時候,早上醒來找不到媽媽會哭,去幼兒園和媽媽告別的時候也是各種不情願,這樣的情況幾乎每對關係良好的親子都經歷過。就像本文開頭所說,戀母情結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最早發生的人際關係,再正常不過。

  進入青春期,隨著交往範圍的擴大、生理的成長,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處會開始有一定的界限。這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向外轉移,戀母情結常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泛化和轉移,男孩對和自己母親相似或具備母性特徵的年長女性容易產生好感。這個人,可以是父母的朋友,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師、朋友的母親,甚至是當紅的明星。一般來說,這種好感更多是一種孺慕之情,渴望親近對方,渴望得到對方的肯定,和愛情是兩回事。

  等到孩子的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後,就能自覺處理好對母親的依戀,排除戀母情結對自身的影響,開始真正的戀愛。他們會結婚生子,投入對子女的關愛之中,從而完成一個非常正常且自然的變化過程。

  然而,在有些家庭中,由於父親工作忙碌經常缺席孩子的成長過程,獨生子與母親單獨相處的時間太多,母親對孩子過分控制、依戀,孩子對母親過分依賴,母子相處過於親密,那麼孩子往往會表現出更明顯的戀母情結。什麼都有一個度,一旦過度了,再美好的詞也就變成了貶義。

  小智他有一個非常優秀的母親,長期與母親共同生活,和父親的交流又很少。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把本是小時候才會有的對母親的強烈眷戀帶到青春期,產生過度的戀母情結,甚至可能對父親的存在產生排斥感,或是影響正常的人際關係。小智說的害怕找不到母親、對同齡女生不感興趣都是表現之一。

  小智問,戀母情結是不是會影響他未來的生活,這就要看小智能不能在現在主動處理好對母親的這種過度依戀。如果不去處理,同時又過分在意自己的這種心結的話,到成年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負面影響。

會造就不成熟的個性

  在成年後還保留濃厚的戀母情結的人,往往個性極不成熟,幼稚、依賴、孤僻、不合群,不會與同齡人交往。

缺乏責任心、沒有主見和進取精神

  戀母情結嚴重的男人,因為非常害怕失去母親的愛,所以一直是試探著母親的態度,處處希望媽媽滿意,抑制自己的要求和願望。由於過於依附母親,思維方式和言談舉止都容易女性化,在社會上也易表現出懦弱的一面。

難以建立健康的戀愛關係

  在戀愛時,有過度戀母情結的男人要麼按照母親制定的標準去尋找戀愛對象;要麼乾脆把母親作為戀愛對象的標準。前一種很難得到戀愛的幸福感,後一種則會對女方造成心理上的壓力,戀情容易失敗。

婚後難與妻子形成圓滿關係

  過度戀母情結的男人,往往過於看重母親而忽略妻子的感受,聽不得妻子說一句母親的壞話,並為此常常與妻子慪氣導致夫妻關係的裂痕;或是夾在妻子和母親之間左右為難。

建議

以父親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

林瑛老師給了小智下面這些建議:


  1、同其他親人和陌生人多接觸,培養廣泛的親情。特別是父親,從小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小智的父親雖然忙,但並不是不關心孩子的。建議小智多多主動和父親相處,利用周末一起參加運動,多多交流想法,將父親作為學習的榜樣,可以有效緩解對母親的過度依戀。

  2、適當離開媽媽,消除自身的依賴性。多走出家門接觸世界,培養對外界的好奇心。可利用雙休日或節假日和同學朋友出去玩,體驗友情的樂趣,減少和母親單獨相處的時間。自身的活動多了,就不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媽媽一人身上了。

  3、培養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事事依賴母親。此外,也可以參加一些培養自信心的拓展訓練或夏令營。自信心強了,對家長的依賴自然會降低。

  最後,給天下間所有的母親一句話:母親愛孩子天經地義,但是過度的「戀子情結」容易誘發兒子過度的「戀母情結」,如不及早注意,排除影響,它的後果可能是很可怕的。(記者 魏文/文 楊靖/圖)

相關焦點

  • 你有戀母情結嗎?
  • 煩惱的戀母情結
    (為保護來訪者隱私,以下內容經過加工處理,如有雷同實屬巧合)來訪主要傾訴內容整理如下:來訪者為20歲男生,涉世未深,父親長期在國外工作,平常家裡只有母親和自己,自己很依戀媽媽,母親也覺察到兒子對自己有除了親情之外的感情。
  • 戀母情結是怎麼回事 戀母情結有哪些表現
    核心提示:  說到戀母情結這個詞語,相信很多人都略有聽聞,但是如果真的要細說其具體表現,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甚至也有很多人不認為戀母情結是什麼大問題,更加不知道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存在戀母情結的表現。   說到戀母情結這個詞語,相信很多人都略有聽聞,但是如果真的要細說其具體表現,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甚至也有很多人不認為戀母情結是什麼大問題,更加不知道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存在戀母情結的表現。那戀母情結是怎麼回事?戀母情結有哪些表現?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戀母情結是怎麼回事?
  • 陳偉霆:戀姐姐可以 我沒有戀母情結
    陳偉霆在賀歲愛情電影《戀人絮語》中扮演一位愛上了同學媽媽的純情少男  香港新晉小生陳偉霆今年在銀幕上的表現多有突破,繼在《得閒炒飯》中扮演了一個愛上周慧敏(在線看影視作品)的小男生後,日前又在賀歲愛情電影《戀人絮語》中扮演一位愛上了同學媽媽的純情少男。
  • 「戀母情結」有多可怕,別再因為小孩喜歡你沾沾自喜了!
    一個寶媽有這樣擔心:孩子已經6歲多,可是感覺孩子比一般的孩子更粘人,每次都要纏著我抱,還特別喜歡親我,臉、嘴、手臂、大腿、耳朵、眼睛到處亂親,我也阻止過,可是孩子還是這樣,我老公一接近我或是牽我的手,孩子就會跑過去扯開,不讓爸爸靠近媽媽,這是不是孩子有「戀母情結」?
  • 戀父情結和戀母情結每個人都會有嗎?
    所以不少懂一些心理學的人會用戀父情結來解釋女孩子愛比自己年齡大很多的男人,用戀母情結來解釋男孩子愛比自己年齡大很多的女人。每當看到這些解釋,你是不是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有這個情結?首先我們看情結這個詞的解釋。這是心理學派裡經典的精神分析學派詞彙。
  • 戀母情結---男性力量的失輝
    從星盤上看,如果一個人的金星在第4宮父母宮,便是將生命中最美麗,最有價值的象徵賦予母親,另外,男性的太陽刑海王星,代表自我、男性力量的太陽被海王消融,這樣的人也會特別戀母,甚至會將母親的特質化為已有,分不清自己與媽媽的界限。另外,月亮和諧太陽相位,或者月亮與凱龍星有相位,或者金星和諧水星與月亮也可能會造成戀母。
  • 討厭戀母情結的丈夫,自己卻培養一個有戀母情結的孩子
    生活中很多的丈夫都是一個有戀母情結的人,這種男人特別讓人討厭,沒有主見,沒有想法,事事聽命於母親的決定,樣樣生活依賴於妻子,讓處在這樣婚姻中的女人痛不欲生,女人在丈夫那裡絕望後,轉而溺愛起孩子來,殊不知自己行為可能正在培養另一個有戀母情結的孩子.
  • 「媽媽,我要娶你當老婆」當母愛觸發「戀母情結」,終會結出惡果
    然而雖然母親做的一切都是出於對孩子的疼愛,但卻在無形之中跨越了性別的界限,反而容易導致孩子產生「戀母情結」。「媽媽,我要娶你當我老婆!」十歲男孩直言要娶媽媽王女士的兒子今年十歲了,兒子帥氣乖巧,因為是高齡產婦,好不容易才有了這麼一個寶貝兒子,所以王女士對於兒子自然是十分喜愛。
  • 家有戀母情結的老公,讓人很無奈
    作者:寶寶知道 下雨,聽風生活中,我老公算是一個比較靠譜的男人,他很愛我,也很愛孩子。但是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老公有一個小問題就是比較戀母,對於他的戀母情結我也表示無奈。因為老公有戀母情結,生活中他就是一個特別沒有主見的人。
  • 男友有戀母情結表現該怎麼辦
    生活中有很多女性吐槽自己的男朋友有戀母情結,甚至他寧可長期與母親居住在一起,也不會與自己同床共枕。戀母情結是什麼意思?戀母情結的根源還是來自於小時候的潛意識裡,人在小時候會本能的依賴大人,而且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光也是最多的,人都是感情動物,對母親的更多是依戀。在心理健康方面來說,戀母情結也算是一種心理疾病,那麼男友有戀母情結表現該怎麼辦?男友有戀母情結表現該怎麼辦?
  • 72歲婆婆戀上48歲大叔,還想與其結婚,大叔:我有「戀母」情結
    現在很多年輕的女性談戀愛都想要找比自己成熟一點的男生,因為這樣可以照顧自己,給自己安全感,年齡相差如果太大的話,就會被別人說成是戀父情結,這也是難以避免的,那有些人他就是有戀父情結,人家過得也挺好的,也沒有什麼資格說別人什麼,相對而言有戀父情結,肯定就會有戀母情結,那有些男生他就是有戀母情結
  • 寶寶「戀母情結」的是與非
    寶寶「戀母情結」的是與非(圖片來源:東方IC)很多媽咪都為兒子對自己的依戀而自豪,她們一直帶著寶貝睡覺小男孩「戀母情結」是對是錯呢?小男孩「戀母情結」的是與非很多媽咪都為兒子對自己的依戀而自豪,她們一直帶著寶貝睡覺,一直到寶貝七八歲甚至十幾歲,寶貝很喜歡賴在媽咪身邊,甚至要撫摸媽咪的乳房才能入睡。媽咪們在驕傲自己和寶貝的親密關係的時候,卻忽略了自己可能在助長寶貝的戀母情結,戀母或戀父情結幾乎是每個寶貝在成長過程中的一種經歷。
  • 大多數男人都有「戀母情結」,有些人沒有,原來他們在製造麻煩
    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很多男人都成了「媽寶男」,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人「戀母情結」,這種有戀母情結的人不僅會影響家庭,還會影響未來。大多數人肯定會想知道為什麼男人有戀母情結?是心理影響還是缺乏母愛?我們來談談俄狄浦斯情結的形成。
  • 戀母情結易致不成熟個性 重母輕妻影響家庭團結
    大多數人隨著成長會變得獨立,對父母的依戀之情會漸漸退守到潛意識中,可是,有些人在成年後還保留濃厚的戀母或戀父情結。上高一的小智(化名)就擔心自己有「戀母情結」。過分的「戀母情結」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嗎?如何才能克服「過度戀母」?
  • 精彩案例:戀母情結
    XXX,男,26歲,大學文化,工作兩年,戀母6年,剛讀大學時一次洗澡無意中窺見母親的裸體引起性興奮,伴隨著手淫,此後常尋找機會偷窺母親洗澡,後被母親發現,母親僅用衣服擋住門縫了事, 並無指責他,故他膽子越來越大,常趁母親熟睡,在燈光下解開母親睡衣的紐扣,觀看乳房,聞陰部味道,並躺在母親身邊手淫,次數不計其數,其母從未中途醒來。
  • 戀母情結危害大,父母當警惕~
    有一位朋友,帶著她8歲的兒子去參加親人的婚宴。之後兒子對她說:「媽媽,長大以後我也要娶你。」媽媽說:「好啊,可是媽媽已經嫁給爸爸了。」孩子看起來有些難過。媽媽回想起孩子跟自己的關係非常親密,有時候看見她和老公有親暱的行為,他就會表現的特別不開心。有時候晚上睡覺,孩子都會要求爸爸去其它房間睡。
  • 不管你是否準備結婚,碰到有「戀母情結」的男性,一定要三思啊!
    相信你一定聽說過「戀母情結」這個詞,但你可能不太了解它的真實意思。它其實是人的一種很正常很普遍的心理傾向,男生女生或多或少都會有,特別是在小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會有,說白了就是喜歡和母親待在一起依賴母親的感覺。
  • 小男孩「戀母情結」的是與非
    媽咪們在驕傲自己和寶貝的親密關係的時候,卻忽略了自己可能在助長寶貝的戀母情結,戀母或戀父情結幾乎是每個寶貝在成長過程中的一種經歷。雖然大部分寶貝都能順利的度過這個階段,但是,如果媽咪無意間助長的話,寶貝可能會把戀母情結一直帶到成年,造成不利的心理影響。
  • 小男孩「戀母情結」是對是錯?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親子溝通>正文小男孩「戀母情結」是對是錯?小男孩「戀母情結」是對是錯呢?   小男孩「戀母情結」的是與非   很多媽咪都為兒子對自己的依戀而自豪,她們一直帶著寶貝睡覺,一直到寶貝七八歲甚至十幾歲,寶貝很喜歡賴在媽咪身邊,甚至要撫摸媽咪的乳房才能入睡。媽咪們在驕傲自己和寶貝的親密關係的時候,卻忽略了自己可能在助長寶貝的戀母情結,戀母或戀父情結幾乎是每個寶貝在成長過程中的一種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