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母或戀父情結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最早發生的人際關係,長大以後的各種人際關係都不同程度地受它的影響。大多數人隨著成長會變得獨立,對父母的依戀之情會漸漸退守到潛意識中,可是,有些人在成年後還保留濃厚的戀母或戀父情結。
上高一的小智(化名)就擔心自己有「戀母情結」。過分的「戀母情結」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嗎?如何才能克服「過度戀母」?
講述 媽媽不在家,我就若有所失 小智(化名,男,高一學生)
可能是因為爸爸大多時間都在外忙碌、打拼,印象裡爸爸在家的時間很少,除了周末。每天,他都早出晚歸的,自然也沒有時間來管我。我的生活、學習,事無巨細,都由媽媽一手打理。而在我看來,這一切似乎也是天經地義。
媽媽就是我生命裡的陽光。我喜歡她甜美的笑容,喜歡她溫婉的話語,喜歡她工作了一天回到家裡時,仍是意氣風發的那種樣子。每天放學回到家裡,我會習慣性地尋找媽媽。即使見到爸爸在家,我的第一句話肯定是問他:「我媽呢?」通常,我總能在廚房或是陽臺上找到媽媽。看到媽媽在家,我就特別心安。
倘若爸爸一個星期沒有在家裡出現,我都不會有什麼感覺。可是,只要哪一天媽媽不在家,我就會覺得屋子突然間變得空蕩蕩的,心裡也若有所失。
記得上初一那年夏天,媽媽到西安出了一個星期的差,那是我記憶中最漫長的一個星期。儘管媽媽每天都有掛電話回家,爸爸也每天回家用盡心思照料我的食宿,據說是做了很多平時他難得露一手的「絕活」,但我還是寢食難安。反正我就是習慣了媽媽在身邊的生活,習慣了媽媽為我籌劃好一切。
上初中的時候,我對女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我是坐前排的小不點。跟女生也沒怎麼接觸。可上了高中,我的個子突然躥得高了,坐到了班上第四排。我發現周圍坐了好些女生。不知為什麼,每天下課後看到近在咫尺的她們總是嘰嘰喳喳、打打鬧鬧個不停,我就會覺得她們特別幼稚可笑。
昨天晚上,做完作業快12點了,我突然想到這樣一個問題:自己似乎比較喜歡成熟的女性,比如我也喜歡跟媽媽有點像的歷史女老師。而班上那些女生,我好像對誰都沒有比較深刻的印象,也從沒想過多和她們來往。
我曾聽說有的人有嚴重的「戀母情結」,是不是就是我個樣子?「戀母情結」,是不是會影響我未來的生活?
點評 這是一種較普遍的心理現象 林瑛(廈門湖濱中學心理教師)
戀父或戀母情結,是人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現象,甚至有的心理學理論認為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本能意識,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出的程度不同而已。
戀父和戀母情結並不是什麼貶義詞,恰恰相反,在它形成之初,是一種有益的心理驅動力,可以在父母與子女之間建立一種親密聯繫,使雙方互相親近,父母愛護子女,子女喜愛尊敬並模仿父母,從而使孩子健康成長,家族血脈得以延續。
在這裡我們以戀母情結為例。孩子的戀母情結一般最明顯出現在3-6歲的時候,早上醒來找不到媽媽會哭,去幼兒園和媽媽告別的時候也是各種不情願,這樣的情況幾乎每對關係良好的親子都經歷過。就像本文開頭所說,戀母情結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最早發生的人際關係,再正常不過。
進入青春期,隨著交往範圍的擴大、生理的成長,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處會開始有一定的界限。這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向外轉移,戀母情結常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泛化和轉移,男孩對和自己母親相似或具備母性特徵的年長女性容易產生好感。這個人,可以是父母的朋友,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師、朋友的母親,甚至是當紅的明星。一般來說,這種好感更多是一種孺慕之情,渴望親近對方,渴望得到對方的肯定,和愛情是兩回事。
等到孩子的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後,就能自覺處理好對母親的依戀,排除戀母情結對自身的影響,開始真正的戀愛。他們會結婚生子,投入對子女的關愛之中,從而完成一個非常正常且自然的變化過程。
然而,在有些家庭中,由於父親工作忙碌經常缺席孩子的成長過程,獨生子與母親單獨相處的時間太多,母親對孩子過分控制、依戀,孩子對母親過分依賴,母子相處過於親密,那麼孩子往往會表現出更明顯的戀母情結。什麼都有一個度,一旦過度了,再美好的詞也就變成了貶義。
小智他有一個非常優秀的母親,長期與母親共同生活,和父親的交流又很少。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把本是小時候才會有的對母親的強烈眷戀帶到青春期,產生過度的戀母情結,甚至可能對父親的存在產生排斥感,或是影響正常的人際關係。小智說的害怕找不到母親、對同齡女生不感興趣都是表現之一。
小智問,戀母情結是不是會影響他未來的生活,這就要看小智能不能在現在主動處理好對母親的這種過度依戀。如果不去處理,同時又過分在意自己的這種心結的話,到成年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負面影響。
會造就不成熟的個性
在成年後還保留濃厚的戀母情結的人,往往個性極不成熟,幼稚、依賴、孤僻、不合群,不會與同齡人交往。
缺乏責任心、沒有主見和進取精神
戀母情結嚴重的男人,因為非常害怕失去母親的愛,所以一直是試探著母親的態度,處處希望媽媽滿意,抑制自己的要求和願望。由於過於依附母親,思維方式和言談舉止都容易女性化,在社會上也易表現出懦弱的一面。
難以建立健康的戀愛關係
在戀愛時,有過度戀母情結的男人要麼按照母親制定的標準去尋找戀愛對象;要麼乾脆把母親作為戀愛對象的標準。前一種很難得到戀愛的幸福感,後一種則會對女方造成心理上的壓力,戀情容易失敗。
婚後難與妻子形成圓滿關係
過度戀母情結的男人,往往過於看重母親而忽略妻子的感受,聽不得妻子說一句母親的壞話,並為此常常與妻子慪氣導致夫妻關係的裂痕;或是夾在妻子和母親之間左右為難。
建議 以父親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 林瑛老師給了小智下面這些建議:
1、同其他親人和陌生人多接觸,培養廣泛的親情。特別是父親,從小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小智的父親雖然忙,但並不是不關心孩子的。建議小智多多主動和父親相處,利用周末一起參加運動,多多交流想法,將父親作為學習的榜樣,可以有效緩解對母親的過度依戀。
2、適當離開媽媽,消除自身的依賴性。多走出家門接觸世界,培養對外界的好奇心。可利用雙休日或節假日和同學朋友出去玩,體驗友情的樂趣,減少和母親單獨相處的時間。自身的活動多了,就不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媽媽一人身上了。
3、培養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事事依賴母親。此外,也可以參加一些培養自信心的拓展訓練或夏令營。自信心強了,對家長的依賴自然會降低。
最後,給天下間所有的母親一句話:母親愛孩子天經地義,但是過度的「戀子情結」容易誘發兒子過度的「戀母情結」,如不及早注意,排除影響,它的後果可能是很可怕的。(記者 魏文/文 楊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