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力挺 快遞「黑名單」就要來了!大快人心也面臨挑戰

2020-12-18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趙雯琪 每經編輯:王麗娜

圖片來源:攝圖網

當收快遞成為「新開門七件事」之一時,與之相關的一舉一動都足夠牽動人心。

7月9日,國家郵政局發布《關於支持民營快遞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要完善快遞業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立實施快遞行業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強化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而在上個月「快遞員因惡意投訴下跪」等風波後,快遞協會秘書長孫康曾表示,中國快遞協會目前正在研究建立不良用戶黑名單制度。一直為業內外討論不休的快遞行業「黑名單」制度,隨著官方的關注與相關指導意見的推出,似乎進入了新的階段。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監管研究處副處長方璽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快遞企業的黑名單方面,現在企業信用體系已經有比較成熟的規範,有一些標準也比較好執行。最難的在於用戶黑名單的建立,因為這涉及到個人信用問題,能不能建立快遞行業個人黑名單在相應的法律上沒有依據。

快遞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將近?

據國家郵政局介紹,《指導意見》聚焦民營快遞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結合近期已出臺的部分政策措施,從降低企業成本、推動轉型升級、營造公平環境、提升保障水平等四大方面,提出12條針對性更強、更實、更管用的新措施。

其中在完善監管措施,營造公平環境方面,《指導意見》特別提出要強化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快遞業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立實施快遞行業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探索對守信快遞企業提供「綠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務措施,在爭取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優先予以考慮和安排。

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出,要積極發揮快遞行業協會作用,支持通過多種形式督促會員單位加強行業自律,引導企業誠信經營,推動快遞企業開展用戶誠信制度建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15年11月,國家郵政局曾發布《關於加強快遞業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並指出,到2020年底,形成快遞業信用建設的規章制度和標準體系。

同時提出,積極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將信用評定得分作為對企業和從業人員實施信用獎懲的重要依據。對違法失信主體,建立「黑名單」制度,強化信息通報與輿論約束。

而此次時隔近四年後,「黑名單」制度在國家郵政局文件中的再次出現,似乎也意味著快遞業信用體系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對於《指導意見》中提到的實施快遞行業失信主體「黑名單」,一家快遞公公司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守信企業將會成為最大的獲益方,通過這些舉措可以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發生。

同時他表示,這將起到非常好的引導作用,價格優勢其實就代表的服務質量的打折,有了這些制度的保障,可以讓更多的快遞品牌企業更加關注服務質量,而不是靠比拼價格、壓縮末端快遞員報酬和保障。

用戶黑名單建立仍面臨巨大挑戰

雖然快遞行業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的實行已被提上日程,但對於用戶的黑名單制度的制定,似乎面臨更為複雜的問題。

此前,「圓通快遞員因惡意評價給客戶下跪」「快遞小哥被打」等事件引發全社會對快遞小哥的聲援,並呼籲針對快遞用戶端的黑名單制度的加速實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原黨委書記陳宗曾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表示,對那些夾帶違禁品、惡意投訴、不尊重快遞員職業的顧客,要像對待高鐵霸座一樣,設立黑名單制度,快遞公司有權拒絕為這樣的顧客提供服務。

對此,方璽認為,對於快遞行業來說,相比於為企業制定信用體系,給「2C端」的用戶評級工作則面臨更大的挑戰。

他表示,其他行業實行黑名單制度,類似「老賴」限制火車、飛機出行是因為相應的信用體系已經建立起來,而快遞協會建立關於用戶的黑名單信用體系,也需要先通過一些合理的方式把基本的信用情況搜集出來,這樣才能有一定的根據。

此前也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為公眾所熟知的「黑名單」主要是法院系統推出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這是有最高院相關規定作為明確依據的,且有嚴格的認定程序,即通過約束公民的自由流動和消費權來實現司法秩序和正義,確保債權人債權的實現。

方璽表示,目前有些快遞企業已經有自己的「用戶黑名單」體系,但是上升到協會,如果要將某個用戶納入到黑名單,還要經歷比較長一個時間。

他認為,對於快遞行業建立用戶黑名單制度,核心在於個人信用體系怎麼建立的問題,而這必須要要經過正規法院、檢察院或者相應部門進行公民信用體系的約束。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
    經濟日報北京11月17日訊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近3個月以來,快遞業務量實現從500億件到600億件再到700億件的「三連跳」,不僅凸顯了我國快遞市場蓬勃活力和巨大潛力,也彰顯了中國經濟復甦的良好勢頭和強大的消費能力。
  • 國家郵政局介紹快遞業務旺季服務保障有關情況
    國家郵政局舉行快遞業務旺季服務保障專題新聞發布會10月28日上午,國家郵政局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快遞業務旺季服務保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主持人(國家郵政局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陰志華):各位記者上午好!再過幾天「雙11」快遞業務旺季就要到了,今天,我們邀請到國家郵政局市場司副司長邊作棟為大家介紹郵政快遞業為此做的準備情況,並回答大家的問題。下面有請邊副司長發布。邊作棟: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夠參加此次發布會。
  • 國家郵政局舉行快遞業務旺季服務保障專題新聞發布會
    10月28日,國家郵政局舉行快遞業務旺季服務保障專題新聞發布會。國家郵政局市場司副司長邊作棟出席發布會介紹郵政快遞業為「雙11」快遞業務旺季做的準備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國家郵政局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陰志華主持新聞發布會。
  • 郵政局集中清理快遞末端違規收費背後:痛點長期存在 治理面臨諸多...
    每經記者:趙雯琪 每經編輯:王麗娜圖片來源:攝圖網服務點亂收費、大件快遞不送上門、擅自將包裹投送快遞櫃……雖然收快遞早已成為新「開門七件事」之一,但是快遞末端長期存在的諸多痛點卻一直讓消費者「頭大」。而這次,在整治快遞末端亂象上,國家郵政局又出手了。
  • 國家郵政局:快遞公司吃掉醫藥流通業務,要快!
    試想下,醫藥配送,要被順豐、京東、申通、郵政、DHL等快遞公司佔領!或許不久就會出現。國家郵政局:快遞公司吃掉醫藥配送業務,要快4月16日,國家郵政局發布消息,在2018年第5次局長辦公會上,分析今年第一季度郵政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研判當前發展形勢,部署了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 國家郵政局發布《2019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
    據微信公號「國家郵政局」7月9日消息,日前,國家郵政局發布《2019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快遞業發展呈現四大特點。一是規模質效持續提高。全年完成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14.4億件,支撐跨境網購零售額4400億元,新增24條國際貨運航線,國際快遞網絡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及地區。積極助力汙染防治。大力實施「9571」工程,全國電子運單使用率達98%,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52%,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75%,3萬個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75%,新增3.1萬臺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行業環境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
  • 快遞變慢?快遞員在小區外擺地攤?國家郵政局回應了
    原標題:快遞變慢?快遞員在小區外擺地攤?國家郵政局回應了   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交通運輸業和物流
  • 國家郵政局:2019年快遞業務量超600億件
    「國家郵政局」微信公號7月9日消息,日前,國家郵政局發布《2019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快遞業規模質效持續提高、社會貢獻更加突出、創新動能加速釋放、治理體系逐步完善,為「六穩」做出積極貢獻,為增進人民生活福祉提供助力,對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 國家郵政局:要採取有效措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
    3月16日消息,據國家郵政局官網消息,國家郵政局近日召開郵政業生態環保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會議,要求紮實推進快遞包裝治理工作,為行業綠色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會議強調,要充分認識做好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 快遞過度包裝可舉報,罰款5000元!國家郵政局:電子運單須保護用戶...
    記者從江蘇省郵政管理局獲悉,國家郵政局出臺的《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6月30日起公開徵求意見。國家鼓勵和引導寄遞企業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寄遞企業應當全面推廣使用電子運單,電子運單設計和使用應當保護用戶信息安全。
  • 如何在國家郵政局申訴網站投訴快遞公司
    現如今網購越來越普及,大多數人都和快遞公司打過交道,網購給人帶來大量便利,也不可否認很多快遞小哥認真、負責、親民。但是仍有不少用戶遇到快遞公司延遲發貨、私吞貨物、快遞小哥傲慢無禮,拒絕送貨上門等等,而投訴快遞公司又得不到滿意答覆,或者投訴無門,此時消費者的利益如何保護?
  • 國家郵政局:快遞綠色發展初見成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1日訊 (記者 吉蕾蕾)在國家郵政局11日召開的2019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市場監管司司長馮力虎表示,當前,全行業按照郵政管理部門的統一部署,持續加大投入,按照「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的目標原則穩步推進綠色包裝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 國家郵政局 快遞企業沒理由「二次收費」
    原標題:國家郵政局 快遞企業沒理由「二次收費」   今年4月以來,國家郵政局在全國範圍統一安排開展快遞末端服務違規收費整改,違規收費現象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是在調研和檢查中發現,部分地區特別是中西部農村地區,快遞末端網點違規收費情況依然存在。對此,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表示:「有人可能會覺得收一點錢看似是合情合理的,但這個事情本身於法於理都說不過去。」
  • 國家郵政局:5家快遞公司經營許可被註銷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國家郵政局網站消息,北海海志船舶代理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外運台州有限公司、長春天地快件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被依法註銷。8月6日,國家郵政局發布《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註銷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相關規定,依照《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註銷管理規定》,依法註銷北海海志船舶代理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企業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
  • 前瞻快遞產業全球周報第1期:國家郵政局闢謠 「取消郵政編碼」與...
    2019年7月16日,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時空大數據創新中心共同主辦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球位置框架與編碼系統」的子課題「泛在位置語義表達與位置服務方法」項目研討會。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稱,本次專家研討會中並未涉及「取消郵政編碼」「廢止郵政編碼」等相關內容。該中心稱,目前,該項目仍處在研究工作階段。
  • 國家郵政局:嚴防以消毒物品名義快遞危化品
    國家郵政局:嚴防以消毒物品名義快遞危化品 張旭/@中國新聞網 2020-03-09 14:22
  • 國家郵政局局長回應「聯邦快遞被查」
    針對美國聯邦快遞在中國未按名址投遞快遞事件,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昨天(6月1日)接受央視獨家採訪表示,任何快遞企業都必須遵守中國法律法規,不得損害中國企業和用戶的合法權益。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最近我們接到用戶投訴,美國聯邦快遞公司在沒有徵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也在沒有事先對用戶告知的前提下,擅自將快件轉寄他地,沒按約定的地址進行投遞,嚴重違反了我們國家快遞業的法規,也嚴重損害了用戶合法權益。所以國家有關部門決定進行立案調查。
  • 國家郵政局:快遞企業沒理由「二次收費」
    8月14日,北京東四環某小區,一名居民在使用智能快遞箱掃碼取快遞。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在收快遞時,你是否遇到過快遞員未經同意擅自處置快件,或被二次收取快遞費的情況?今年4月以來,國家郵政局在全國範圍統一安排開展快遞末端服務違規收費整改,違規收費現象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 國家郵政局發布關於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公告
    為便於企業申請,接受社會監督,特公告如下:    一、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經營或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的,應當向國家郵政局提出申請。可登陸國家郵政局政府網站(www.chinapost.gov.cn)「行政許可」欄目,了解許可申請的有關要求和辦事流程,下載或在線填寫申請表格。申請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經營的,應當向所在地省級郵政管理機構提出申請。
  • 快遞丟失如何申訴?3種渠道到郵政局申訴中心申訴
    省郵政局上線「民聲熱線」,為市民解答快遞「難題」  金羊網訊記者滕源、林曦報導:隨著「雙十一」即將迎來第8個年頭,諸如快遞丟失如何申訴、如何避免寄件人信息洩露等問題,成為市民日益關注的焦點。昨天,廣東省郵政局上線廣東「民聲熱線」節目,為市民解答快遞方面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