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小丑魚又稱海葵魚,因為離開宿主海葵,他們就無法生存。海葵帶刺觸角,使得他們及正在孵化的胚胎,免受外來物種攻擊。目前已探明海葵約有1000多種,但只有10種適合小丑魚寄居。小丑魚如何避開海葵帶刺觸角的叮蜇,仍是待解之謎。
7 馬爾地夫:黑鰭小丑魚和公主海葵(又稱巨型海葵)。一群幼魚逆流而上。其中兩尾最大的幼魚將成為親魚,肩負種族繁衍使命。
8 巴布亞紐幾內亞:粉紅小丑魚和公主海葵(又稱巨型海葵)。當雄性成魚(前景)趕走一名年輕的闖入者時,雌性成魚(左上方)適時出現了,彰顯她的統治地位。海葵宿主上能寄居很多小丑魚,但只容下一對親魚。
9 日本衝繩島:白條小丑魚和奶泡海藻。奶泡海葵是很多種小丑魚的宿主,多達14種,比其他海葵都要多。一條粉紅小丑魚漂浮在觸角叢中。共生藻,為海葵觸角披上一層彩色的外衣,這說明海葵很健康。
10 小丑魚的分布示意圖。
自上世紀70年代,小丑魚和海葵相依相生的關係,吸引了很多人工養殖者的注意力,他們紛紛改進運輸條件、水箱設計和淨化,產業空前繁榮。但之前從未有像尼莫那樣具有號召力的小丑魚(完全不同於聲名狼藉的大白鯊)。起初,恐懼在水產業蔓延:尼莫被一艘漁船捕走,賣到了一家牙醫診所,而尼莫父親,為了救回心愛的兒子,開始了漫長的奔波,「我想告訴你,事情完全不是這樣的,」 文斯.雷多(Vince Rado)說。他現供職於位於佛羅裡達州皮爾斯堡(Fort Pierce)的海洋—珊瑚礁—水族館(ORA——魚苗繁殖基地和批發商)。他們出售的一種類似尼莫的小丑魚,銷量增長了25個百分點。「小尼莫謝謝上帝」
小丑魚的明星光環,也使得他們喜憂參半。很多年來,捕捉野生小丑魚的成本要低於人工飼養。目前在水族箱裡培育他們,還面臨著一定的挑戰:餵養一條幼魚至適合市場銷售的成魚,至少需要8個月。
但是野生小丑魚的廉價易得也非一成不變:燃料成本的上漲,導致運輸成本增加,而小丑魚數量又在不斷下降。過度捕捉和運用大面積殺傷性捕捉方法比如氰化物,電擊等,正逐步摧毀珊瑚巖和珊瑚魚。例如,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小丑魚已瀕臨枯竭。失去了小丑魚的海葵,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更易受其他物種的侵略。當珊瑚礁的生態壞境越來越糟時,首先消失的是海葵及其小丑魚。「他們是衡量海底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方向標。「阿倫說。
海底總動員除了刺激小丑魚銷量,也推動了致力推廣珊瑚魚人工養殖的網站和聊天室蓬勃興起。ORA已成功繁殖了13種小丑魚,,以及外來魚種,比如畢卡索小丑魚。雷多說每年他能賣出300,000多尾小丑魚——「約有幾十萬尾小丑魚來自人工繁殖。「
四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阿倫雖然見證了珊瑚礁的退化,但同時也表示某些地方「有著不可思議的吸引力,很多近乎原始的珊瑚礁,非常健康 。」現在,他作為國際小丑魚保護協會的顧問,工作重心是「發現並保護原始珊瑚礁,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或許海底總動員無意傷害了野生小丑魚,但是斯坦頓創造的活潑可愛的小丑魚也激發了熱愛自然的人類保護小丑魚和其家園的熱情。「我希望保護意識不斷提高,」斯坦頓說。「因為小丑魚生活的環境依然危機重重。」
譯自國家地理,譯言網供網易探索獨家專稿,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作者:海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