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迪士尼動畫片《海底總動員》中的小丑魚尼莫嗎?
小丑魚雖然名字裡有個「醜」字,但它們其實長得非常漂亮,而它們之所以叫小丑魚,是因為其頭上有一條或兩條白色條紋,和京劇中的丑角相似,因此才有了這個名字。
小丑魚是一種熱帶海洋魚類,別名又叫海葵魚、雙鋸魚,在印度—太平洋、紅海、日本南部、澳洲等海域都有分布。小丑魚體型嬌小,最大的體長一般也只有11釐米左右,在它的前額與上側面存在白色的斑塊;其臀鰭軟條有14至15條,除了胸鰭與軟背鰭鰭條是透明的,其他的鰭大多都是黑色。幼年小丑魚的鱗片為黑色,上面有藍色的點綴,很是美麗;成年小丑魚的體色以鮮豔的紅色為主,眼睛後方有幾條鑲有黑邊的白色條紋環繞在身上。
小丑魚常棲息於珊瑚礁與巖礁之中,在稚魚時期,其常與海葵、海膽等共生。海葵的觸手會分泌毒液,而小丑魚體表擁有特殊黏液,能抵抗海葵的毒素,從而不受傷害,讓它們能在海葵中自由出入。在海葵的保護下,小丑魚能免受其他大魚的攻擊,並利用海葵的觸手築巢、產卵。小丑魚能幫助海葵「清理」食物殘屑,避免落入海葵叢中,而海葵吃剩的食物也是小丑魚的食物來源。同時,小丑魚的存在能吸引其他魚類靠近海葵,這也給海葵提供了捕食機會。此外,小丑魚還能幫助海葵清除它們身上的壞死組織和寄生蟲。小丑魚和海葵之間這種緊密互利的關係,在生物學中叫作「共生」。
小丑魚還有一個神奇的特徵,就是它們可以改變性別。在每個小丑魚群落中,都有一條佔據家族主導地位的雌魚,如果這條雌魚死亡或消失了,它的配偶雄魚就會在荷爾蒙發生一系列變化後,在幾周內轉變為雌魚,並且完全具備雌魚的生理機能,然後再逐漸改變外部特徵,如體型和顏色等。之後,這條新雌魚會選擇一條最強壯的雄魚作為配偶,繼續繁衍後代。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小丑魚的變性也有一定限制,只能從雄性變為雌性,而不能從雌性變為雄性。
小丑魚還具有很強的領域觀念。通常一對雌雄小丑魚會佔據一個海葵,不允許其他同類進入。如果是一個大型海葵,它們也只允許一些幼魚進入。在這個大家庭裡,體格最強壯的雌魚和它的配偶會佔據主導地位,並想方設法打壓其他小丑魚,將它們驅趕到海葵周邊的角落裡,以捍衛自己的領地。
如此看來,小丑魚可不像它們外表看上去那樣單純簡單,憑藉著特殊的生存技能,它們在浩瀚的海洋中也擁有著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
本文由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高級教師李豔芝進行科學性把關。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海洋科普】不可小覷的小丑魚》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