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不清楚,不一定是發育遲緩,幾個因素要注意

2020-12-25 百家號

文|秘籍君

孩子出生之後成長當中的每一小步對於家人而言都是舉足輕重的。在這當中,孩子學會說話更加是大事一件了。學會說話代表著孩子已經開始具備交流能力了,家長以後再也不必因為不知道孩子為何大哭大鬧而焦頭爛額了,孩子也能夠更加隨心所欲地去探索世界。但是學習語言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許多媽媽會發現孩子在學說話時會出現發音不清、語序顛倒的情況。

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孩子說話不清,其實可以先不用著急,19個月齡的寶寶有發音不清語序顛倒的情況是正常現象。如果你家寶寶在這個年齡段已經能夠非常清楚地表達自己,那家長就偷著樂吧。孩子的語言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接受信息積累詞彙開始到完整地表達自己,差不多要等到孩子三歲。那個時候孩子就能夠順暢地表達自己,並且讓家人明白自己的意圖了。

一般而言孩子語言發育過程當中出現的發音不清,語序顛倒很有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生理因素

面部肌肉的發育以及口腔骨骼的發育都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吐字清晰度,家長會發現當孩子牙齒還沒出齊的時候,發音自然不會很清楚。另外,一些聽力受損的孩子發音也會不是很清楚。除此之外,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也會影響到發音,正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二、心理因素

有些家長由於看到別家孩子已經開始說話,而自己孩子卻發音不清晰,就會感到焦躁,擔心孩子發育是否出現問題。此時孩子如果開口說話,一旦出現不清晰的情況,家長就會嚴厲指責,不斷糾正。這樣一來會增加孩子學習說話的壓力,自尊心也會受到打擊更加不願意開口說話。因此,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因素也要充分考慮到。

三、環境因素

有些寶寶說話不清晰,家長們要首先檢討一下自身,是不是經常在孩子面前說方言呢?語言環境是孩子學習發音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孩子處於普通話與方言兩種語言環境當中的時候,就會產生混淆,很容易造成吐字不清的情況。

除了要打造標準語言環境,家長們也要經常與孩子溝通交流,語言的學習不能僅僅依靠書本,更多的是實際交流。

如果你家孩子也有吐字不清的問題,那要怎麼解決呢?首先,家長可以通過咀嚼練習幫助孩子促進口腔發育,對正確發音起到幫助。例如,可以讓孩子嚼一嚼胡蘿蔔塊等食物。

其次家長需要為孩子創建「熱鬧」的語言環境,讓孩子沐浴在語言下,這樣孩子才能夠了解更多的發音方式。最後,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要保持積極向上的教育心態,千萬不能夠隨意批評孩子,打擊孩子學習積極性。

你家孩子幾歲開始說話的呢?有出現發音不清的現象嗎?是怎麼解決的呢?

相關焦點

  • 晨茜語言矯正:孩子說話不清楚,不一定是語遲,這些因素要注意
    孩子的語言發育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從只能接受信息,再到積累詞語,最後到清楚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三歲左右才能完成。此時,孩子才能流利地表達,並讓家人明白自己的想法。那麼,在孩子語言發育過程中,是什麼原因影響孩子說話不清楚的呢?具體有以下幾個因素,需要家長引起注意。
  • 寶寶說話晚是智力發育遲緩的表現,父母一定要注意!
    雖說個體發育有差異,寶寶們開口說話有早有晚,但是一般來說如果寶寶晚於標準說話時間,可能就是智商發育遲緩的表現了,父母一定就要注意啦!研究表明,導致孩子說話晚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為發育因素和疾病因素兩大類。而影響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病因包括聽力障礙、智力缺陷、發音器官神經肌肉性病變,甚至是孤獨症等。
  • 孩子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
    每個孩子說話時間早晚不同,說話晚並不一定就是語言發育遲緩,而語言發育遲緩是表現在孩子說話表達能力以及語言理解能力上都有明顯落後於同齡人的跡象。孩子不僅僅是不懂得用說話來表達自己,並且對於周圍的事物以及他人說話的內容也會出現理解不清的症狀。
  • 孩子說話吐字不清晰,不一定是發育慢,這幾個因素更關鍵
    但當時以為孩子年紀還小,發育慢了一些所以說不清楚,等長大一點就好了。結果一等,直到現在還是一樣講不清楚。其實,小澤媽媽犯的是很多父母都容易犯的錯誤,認為孩子說話不清楚只是因為發育慢,等長大一點自然就會好了。但實際上,除了發育速度之外,孩子說話不清楚還與其它很多因素有關。如果沒有找準原因,隨著孩子長大,發音問題就會更難糾正。
  • 孩子幾歲開口說話正常 孩子說話晚要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從科學方面上說,在2歲左右的時候,大約1/5的孩子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的跡象。這個時候家長不用太著急,不少孩子都能在大一點的時候慢慢趕上來。所以老一輩的人有「貴人語遲」的說法,這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祝福。  但是,也有些孩子是真的語言發育遲緩,存在言語表達方面的問題。一般來說,如果寶寶超過兩歲,還不會說話或者說話很少,家長就需要注意了。
  • 孩子說話晚、吐字不清,就算語言發育遲緩了嗎?
    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家寶寶說話的時間要比鄰居家的孩子晚上一些,吐字發音也沒人家那麼準確,就不免開始擔心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了。正常情況下,孩子在1歲時就應該會叫「爸爸」「媽媽」了,會對父母簡單的指令做出反應。我們機構每天都會接到幾個諮詢電話,說孩子都15月齡了,還是不會說話,仍然是咿咿呀呀的,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了啊?
  • 孩子說話晚,要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一般來說,如果寶寶超過兩歲,還不會說話或者說話很少,家長就需要注意了。如何界定語言發育遲緩對於「語言發育遲緩」這個概念,不少家長是模糊的。高雪婷表示,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有不同詞彙量的要求,比如2歲的孩子詞彙量要不少於30個,2歲半要會說一些短語,3-4歲時要能和家長流利對話。
  • 說不出來、說不清楚,語言發育遲緩給孩子的是一堆問題
    說話,應該是每一個孩子具備的技能,從出生開始,各種聲音的薰陶就讓他們學會了如何分辨不同的字音,而字音、詞、短句和長句乃至語法的使用讓他們的語言變得清楚而準確。,從一歲半左右開始,一些細心的父母發現孩子的語言似乎有了些不同的表現,比如一個簡單的字音總是囫圇轉圜的說卻還說不清楚。
  • 小孩遲遲不說話?別相信「貴人語遲」,要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上個周末,一位媽媽非常苦惱,向我求助——她的孩子今年上半年過的兩周歲的生日,現在已經倆歲半了。但是,孩子還只會喊"爸爸媽媽",而且吐字還不是很清晰,含含糊糊的。平時也不怎麼不開口說話,每次想要要什麼,就用手指拼命地指著,嘴裡口齒不清,咿咿呀呀地喊著。家裡來了人,逗他玩,他也是不願意說話,蒙頭玩自己的玩具。
  • 等到三四歲還不說話的孩子,有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
    一般說來,大部分孩子在三四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可以使用簡單的語法結構來進行對話,也能夠分清楚「你我他」之間的關係。因此,只要孩子說話不要過於著急的話都是可以正常表達的。同時,三四歲兒童的語言能力基本成型,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很明顯的進步。
  • 想要讓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說話,先要讓他知道語言是什麼
    不管是一兩歲還是三四歲,孩子的說話發音雖然有所成長,但他們語言的核心卻沒有多大的變化,因為他們還不知道語言是什麼,也不知道說話發音的準確和清楚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語言發育遲緩,也就出現在了孩子語言發展的過程中,從此孩子的語言發展徹底落後同齡孩子。
  • 孩子的沉默是思考?不一定,那有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
    前段時間我們機構來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孩子,外表看起來特別秀氣,一雙眼睛也是格外的好看,但就是有一點和其他孩子不一樣,那就是極度的沉默,不管矯正師問他什麼都不回答,甚至有時候問好幾個問題都是歪著頭在那想,但就是一句話不說。安撫好孩子之後,孩子的爸爸媽媽才道出了其中的隱情,原來孩子叫做花花,已經三歲半了,大半年前檢查出是語言發育遲緩。
  • 孩子不說話是懶得說話?不,其實那是語言發育遲緩
    在老師那裡得到答覆之後,老兩口感覺事情有點麻煩,但又擔心兒子兒媳說他們,於是悄悄帶孩子去做檢查。結果發現,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兒童。老兩口辛苦工作一輩子,哪裡聽說過這麼一個新名詞,趕緊諮詢醫生語言發育遲緩是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原來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的一種構音障礙。
  • 孩子不願意和人說話,是性格內向還是語言發育遲緩?
    就拿語言發育遲緩來說,不同的病因帶來不同的症狀,不同的症狀也能與其他疾病和問題混淆。這不,前幾天就有一位家長打進電話,諮詢孩子的語言問題。這位媽媽說孩子4歲3個月了,從22月齡張口說話開始,就不怎麼愛搭理人。平時我們也會一字一句地教她,她也重複得很好,可一出門碰到陌生人,馬上就蔫兒了,怎麼催也不說。
  • 開口說話卻不意味著會說話,語言發育遲緩讓孩子的表達很坎坷
    等待著孩子第一次開口說話成為很多年輕父母共同的話題,他們希望孩子能夠早一點開口,但又擔心孩子第一句喊出的人不是自己,畢竟在「爸爸媽媽」這個稱呼面前沒有夫妻,只有爸媽。經過長達八九個月的漫長等待後,白白嫩嫩的小寶貝終於喊出了他們人生當中第一句比較清楚的話:「爸爸」或「媽媽」。當聽到孩子第一句的稱呼時,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不知道多少爸爸晚上要睡沙發了。
  • 寶寶說話不清楚?如何預防語言發育遲緩?聽聽兒科主任怎麼說!
    父母在寶寶無法說話之前就變得焦慮不安。是語言發育遲緩嗎?為什麼還不說話呢?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兒童在發育過程中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未達到與其年齡相適應的水平。這是一種兒童言語障礙,發病率很高。大約7%至10%的學齡前兒童有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
  • 發育遲緩還是自閉症 傻傻分不清楚
    有些孩子長到一定階段時,會因為受到某些因素影響而導致發育遲緩,最常見的是不能說話、不喜歡和他人玩耍,往往很多家長分不清這是發育遲緩還是自閉症,其實這兩者之間是很大區別的。什麼是發育遲緩:生長發育遲緩(發育遲緩)是指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速度放慢或是順序異常等現象。
  • 孩子的不配合,無動於衷,或許是語言發育遲緩在影響
    這是現在很多年輕父母普遍遇到的問題,很多時候他們過於重視孩子的身體成長,卻下意識的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變化。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不少父母有了奇怪的發現,比如自家寶寶說話的時間要比鄰居家的孩子晚上一些,吐字發音也沒人家那麼準確。在去醫院檢查後他們就不免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
  • 孩子遲遲不說話是「貴人語遲」?當心是語言發育遲緩
    長此以往,寶寶認為無需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學習說話的動機自然無限被抑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很多家長為了哄住孩子,會給一兩歲的孩子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觀看冷冰冰的屏幕代替了孩子與家人之間交流,也不利於孩子語言發育。」黃萍說。疾病也是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重要因素。如果孩子有聽力障礙,如耳聾、重聽等疾病,也會造成語言發育遲緩。
  • 孩子體格發育遲緩,不單單只是說話的問題,這四個方面你都了解嗎
    提到兒童發育遲緩,很多家長首先想到的通常就是自己家孩子比同齡人說話晚一些,或者是個子矮一些,其實家長們有所不知的是這些只屬於兒童發育遲緩中的一部分,從嚴格上來說兒童體格發育遲緩是指兒童在發育過程中出現體格生長、運動、認知、語言交流方面落後或異常的情況。所以兒童發育遲緩,並非只是不會說話!長得矮小這麼簡單,這4個方面家長還需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