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三四歲還不說話的孩子,有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

2020-09-12 清語語言矯正

語言是我們與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基礎,有了語言我們才可以自由地表達我們想要表達的任何東西,正因有了語言,我們的生活才開始變得有趣了起來。人類社會的光怪陸離,各種情感和思想的交匯都是在語言作為支撐的前提下展開的。

一般說來,大部分孩子在三四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可以使用簡單的語法結構來進行對話,也能夠分清楚「你我他」之間的關係。因此,只要孩子說話不要過於著急的話都是可以正常表達的。同時,三四歲兒童的語言能力基本成型,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很明顯的進步。

不僅如此,孩子到了三四歲左右還能夠從成人的語言表達中發現自己語言表達和構成中的缺陷,他們會學習成人表達中和自己不一樣的地方來修補自己的自己問題,從而使語言的表達變得流暢和生動。

正因如此,很多人將三歲視為孩子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可如果一個孩子到了三四歲還不怎麼會說話,那父母們就得小心這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在影響了。


三歲左右的孩子在日常說話時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徵,那就是他們在熟悉的環境中說話是停不下來的,往往是和這個說完和那個說,問完這個問那個。他們在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面前說起話來的時候滔滔不絕,而且是想到什麼說什麼,很多人都說這是「童言無忌」。

可是語言發育遲緩影響下的孩子別說「童言無忌」,就是說一句完整的話都顯得相當吃力,缺乏連續構音能力的他們只能讓一句話在嘴裡面百轉千回,可就是說不出去。

其實很多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之所以遲遲難以具備語言能力,與他們的家庭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比如家庭語言環境、教養方式不良就會在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產生很多的影響。

現在不少父母在孩子兩三歲時就會帶去學雙語,他們希望孩子以後能成為掌握多種語言的天才兒童。雙語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孩子的智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可如果語言切換很頻繁,就會讓孩子的語言體系混亂,他自己反而不知道該說哪種語言才是正確的。

畢竟一個連母語都尚未完全熟悉的孩子貿然接觸更多複雜的語言只會讓他迷茫,尤其是處於仿音期(兩歲)的孩子,他們貪婪地汲取著周圍環境中各種具備邏輯和聯繫的字音、字詞。假如此時插入一門新的語言,將會直接打亂孩子對原本語言的掌握。


除了語言環境的複雜之外,父母家人對孩子的「溺愛」也是導致語言發育遲緩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有人覺得疑惑,「溺愛」雖然會導致孩子性格、脾氣不太好,怎麼還會影響孩子的說話發音呢?

不用疑惑,其實這很正常。大多數孩子三歲之前的字音來源主要源自於父母家人,他們對周圍環境中的聲音利用率很低,需要父母的教導才能慢慢理解。可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寵孩子,卻缺少了與他的溝通,久而久之,語言的發展自然也就落後了。

語言發育遲緩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但是對它的重視程度也只有短短幾年時間,因此還有很多的家長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的存在,結果耽誤了孩子最佳的矯正時間。等他們發現孩子有些不對勁了,可那時再想矯正就有些晚了。

因此,對待語言問題的態度仍舊是早發現、早矯正。

相關焦點

  • 等到三四歲還不說話孩子,當心患上語言發育遲緩
    因此,只要孩子說話不要過於著急的話都是可以正常表達的。同時,三四歲兒童的語言能力基本成型,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很明顯的進步。 不僅如此,孩子到了三四歲左右還能夠從成人的語言表達中發現自己語言表達和構成中的缺陷,他們會學習成人表達中和自己不一樣的地方來修補自己的自己問題,從而使語言的表達變得流暢和生動。   正因如此,很多人將三歲視為孩子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
  • 全智嘉丨說話晚、不會說話、不說話等都是語言發育遲緩的特徵
    如果說一個能夠正常表達的人都無法在這樣急劇變化的時代保持住自己,那麼一個在開始就無法正常表達的孩子又該從哪裡去尋找屬於他自己的語言表達呢?  語言發育遲緩,一個導致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全面落後的構音障礙。在這個時代,口吃、顎裂已經不能成為代表語言問題存在的標誌了,而語言發育遲緩這樣一個越發被人重視的語言問題卻有了這樣的潛質。
  • 說話晚≠語言發育遲緩!5歲孩子語言遲緩該怎麼辦?
    但是這個時期他們還不能喊出有意義的字詞,因為發音器官還處於發展階段,不能支持他們進行更多的表達。 而到了8個月左右的時候,孩子對於語言的敏感度已經有了相當明顯的變化,他們開始在父母的引導下模糊的喊 「爸爸媽媽」,雖然不太準確,但這已經是一種很大的進步。而到了一歲多的時候,這句「爸爸媽媽」終於變清楚了起來。
  • 到了三歲還不會說話的孩子,他們和語言發育遲緩更加「緊密」
    可如果一個孩子到了三歲還不太會說話,這是不是證明孩子的語言發展出現了問題?語言發育遲緩,這就是出現在眾多三歲兒童當中的那個問題。作為語言問題家族中最近幾年聲名鵲起的新星,語言發育遲緩出現的概率正在逐年提升中,從一開始的4%到如今的6%,甚至是部分地區的9%,它對孩子的影響不容小覷。
  • 成都語言發育遲緩康復訓練,怎樣和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說話
    語言發育遲緩孩子就會「啊、啊」地表達,完全用指手畫腳代替了原就少得可憐的言語,想出門或上廁所,就用手拉家長,脾氣還很大。孩子語言發育黃金期是什麼時候?0~3歲是公認的孩子語言發育黃金期,這期間孩子語言發育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十分明顯。
  • 孩子不說話?,家有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快點看過來
    在安慰好孩子之後,孩子的家長才說出事情真相,這個孩子已經三歲半了。發現語言遲緩大半年了。當時,整個家庭都很難接受它,因為孩子看起來非常健康,沒有疾病。他們從沒想過孩子會受到語言遲緩的影響。以往大人叫他的時候雖然不太能正常說話,但還是會第一時間有所反應,可現在叫好幾次才會應和。看到孩子們一天天沉默不說話,父母也很難受,但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做才能改變語言發育遲緩?
  • 孩子說話晚、吐字不清,就算語言發育遲緩了嗎?
    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家寶寶說話的時間要比鄰居家的孩子晚上一些,吐字發音也沒人家那麼準確,就不免開始擔心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了。正常情況下,孩子在1歲時就應該會叫「爸爸」「媽媽」了,會對父母簡單的指令做出反應。我們機構每天都會接到幾個諮詢電話,說孩子都15月齡了,還是不會說話,仍然是咿咿呀呀的,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了啊?
  • 孩子幾歲開口說話正常 孩子說話晚要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從科學方面上說,在2歲左右的時候,大約1/5的孩子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的跡象。這個時候家長不用太著急,不少孩子都能在大一點的時候慢慢趕上來。所以老一輩的人有「貴人語遲」的說法,這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祝福。  但是,也有些孩子是真的語言發育遲緩,存在言語表達方面的問題。一般來說,如果寶寶超過兩歲,還不會說話或者說話很少,家長就需要注意了。
  • 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還是自閉症?
    主要原因在於大腦受到損傷或者大腦發育不良,導致兒童在正常的發育時間內無法正常使用語言進行交流,主要表現為無法說話或者只能夠使用簡單的單詞交流,少數患兒還有多動、煩躁等表現。語言發育遲緩亦會影響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以及身心健康。語言發展遲緩是自閉症嗎?語言遲緩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在解答上述疑問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兒童語言發展的過程。
  • 孩子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
    ,有的小寶寶很聰明,一歲不到就已經懂得叫爸爸媽媽了,但有的孩子卻非常遲鈍,很大個了也不會完整的說話。於是,父母們就難免會擔心,如果自家的孩子說話晚,是意味著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嗎?每個孩子說話時間早晚不同,說話晚並不一定就是語言發育遲緩,而語言發育遲緩是表現在孩子說話表達能力以及語言理解能力上都有明顯落後於同齡人的跡象。孩子不僅僅是不懂得用說話來表達自己,並且對於周圍的事物以及他人說話的內容也會出現理解不清的症狀。
  • 語言發育遲緩:父母疑惑於孩子越來越差的語言能力
    但成長又不該如此,我們想像中的成長應該是各方面都有著很大的進步,比如站在舞臺上暢所欲言,在網絡上揮斥方遒。可是時代的變化的確讓很多人越發覺得自己與這個時代越來越無法適應,他們茫然地看著這個急劇變化的社會,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去表達。各種新興名詞和網絡熱詞的層出不窮讓很多人開始懷疑自己還會不會說話,其實說話還是會說,但不清楚網絡熱詞也是真不清楚。
  •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沒及時矯正,5歲了還有補救的可能嗎?
    所謂語言障礙,就是等到孩子進入語言學習期才能發現的問題。1歲之前的孩子不會說話,也沒有人強調寶貝是不是語言發育發生問題。但孩子到4歲前後仍然不會說話,或者出現詞彙量少、語言理解能力差、邏輯混亂等症狀,那無疑就是語言發育遲緩了。
  • 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是「貴人語遲」還是語言發育遲緩?真相是……
    當寶寶出現以下情況: 「說話比同齡人晚」 「過了說話年齡仍不會說話「 「開始說話後比正常孩子發展慢或出現停滯」
  • 開口說話卻不意味著會說話,語言發育遲緩讓孩子的表達很坎坷
    可不管如何,孩子的語言之路總算是開始了。磕磕絆絆到了一歲多、兩歲之後,對於孩子正式的語言學習也該提升日程了,有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認為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孩子既然還小,那就不能只學中文,還得學學英語、學學法語之類的語言,鍛鍊鍛鍊孩子,為以後出國留學做準備。
  • 孩子兩歲還不會說話?專家: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孩子嬌聲嬌氣的一聲「媽媽」,總能驅散寶媽一天的疲憊。但有些孩子在同齡兒已經開始「咿呀學語」時仍金口難開,讓爸爸媽媽心急如焚!語言發育遲緩是指語言發育期的兒童,因各種原因所致在預期的時期內,不能夠與正常兒童同樣用語言進行語言理解與表達,與他人的日常生活語言交流也不能正常進行。
  • 孩子3歲半才開口說話,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可能是養育方式不當
    因為他還不會說話,一般由我代勞詢問別的小朋友的意見,即使我不幫他,小朋友之間也能用肢體語言把自己的意圖比劃明白。1歲後在我像唐僧一樣嘮叨下,終於學會了喊媽媽,孩子姥姥開心的很:「孩子不會是啞巴了。」13個月學會了叫爸爸,然後學會了奶奶,之後就停滯了。
  • 寶寶3歲了還不會說話,僅僅是因為語言發育遲緩嗎?
    3歲是兒童發育的關鍵節點,這一年孩子進入幼兒園開始初步系統地進行學習,也是出生後第一次與這麼多的同齡人在一起學習,語言能力在這年得到飛速提升。但總有一些孩子的發育並不如父母所願,他們不僅沒能達到同齡人的語言水平,甚至在1歲後,語言水平一直在原地踏步。
  • 孩子說話晚,擔心語言發育遲緩怎麼辦?
    語言發育遲緩先找原因1、假如孩子有明顯的語言發育遲緩,比如三四歲還不開口說話,是非常值得重視的,首先要考慮的應該是病理因素,考慮是否有某種相關的疾病的存在,比較聽力受損,腦因素,智力認知障礙等等。如果有,及時做相關的治療,並且及時進行科學有效的語言訓練。2、即使檢查不出病理因素,如果語言發育落後非常明顯,比如上面所說的三四歲還不開口說話,同樣值得重視,建議及時進行科學有效的語言訓練,至少也要在上學前解決語言問題。 以上是可以稱得上語言障礙的情況。3、除了這些還有上面提到的語言環境的問題。
  • 孩子吐字不清、說話晚是發育遲緩?哪樣算語言發育正常?
    但當看到同齡孩子小嘴巴拉巴拉說個沒完,再看看自家孩子咿咿呀呀連個整句都說不明白時,難免會有些失落。那麼,孩子語言發育什麼情況算是落後,什麼時間算是正常呢?孩子說話早晚和什麼有關係又該如何引導呢?今天我們就好好聊一聊這個「語言發育」的話題。
  • 眼看孩子就要三歲了,可說話問題很多,原來是語言發育遲緩
    老齊家有個快三歲的小孫子,長得倒是唇紅齒白,也挺惹人喜歡的,就是平時很沉默,既不愛說話,遇見人也挺害羞。一看見這不熟悉的人「呲溜」一聲就躲到了老齊的身後去了。原本大家都以為這是孩子怕生,後來才知道,那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