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耽誤了!等到三四歲還不說話孩子,當心患上語言發育遲緩

2020-10-09 兒科蘭墨赭醫師

語言是我們與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基礎,有了語言我們才可以自由地表達我們想要表達的任何東西,正因有了語言,我們的生活才開始變得有趣了起來。人類社會的光怪陸離,各種情感和思想的交匯都是在語言作為支撐的前提下展開的。

  一般說來,大部分孩子在三四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可以使用簡單的語法結構來進行對話,也能夠分清楚「你我他」之間的關係。因此,只要孩子說話不要過於著急的話都是可以正常表達的。同時,三四歲兒童的語言能力基本成型,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很明顯的進步。

不僅如此,孩子到了三四歲左右還能夠從成人的語言表達中發現自己語言表達和構成中的缺陷,他們會學習成人表達中和自己不一樣的地方來修補自己的自己問題,從而使語言的表達變得流暢和生動。  

正因如此,很多人將三歲視為孩子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可如果一個孩子到了三四歲還不怎麼會說話,那父母們就得小心這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在影響了。

  三歲左右的孩子在日常說話時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徵,那就是他們在熟悉的環境中說話是停不下來的,往往是和這個說完和那個說,問完這個問那個。他們在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面前說起話來的時候滔滔不絕,而且是想到什麼說什麼,很多人都說這是「童言無忌」。

  可是語言發育遲緩影響下的孩子別說「童言無忌」,就是說一句完整的話都顯得相當吃力,缺乏連續構音能力的他們只能讓一句話在嘴裡面百轉千回,可就是說不出去。

  其實很多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之所以遲遲難以具備語言能力,與他們的家庭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比如家庭語言環境、教養方式不良就會在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產生很多的影響。

現在不少父母在孩子兩三歲時就會帶去學雙語,他們希望孩子以後能成為掌握多種語言的天才兒童。雙語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孩子的智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可如果語言切換很頻繁,就會讓孩子的語言體系混亂,他自己反而不知道該說哪種語言才是正確的。

  畢竟一個連母語都尚未完全熟悉的孩子貿然接觸更多複雜的語言只會讓他迷茫,尤其是處於仿音期(兩歲)的孩子,他們貪婪地汲取著周圍環境中各種具備邏輯和聯繫的字音、字詞。假如此時插入一門新的語言,將會直接打亂孩子對原本語言的掌握。

  除了語言環境的複雜之外,父母家人對孩子的「溺愛」也是導致語言發育遲緩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有人覺得疑惑,「溺愛」雖然會導致孩子性格、脾氣不太好,怎麼還會影響孩子的說話發音呢?

不用疑惑,其實這很正常。大多數孩子三歲之前的字音來源主要源自於父母家人,他們對周圍環境中的聲音利用率很低,需要父母的教導才能慢慢理解。可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寵孩子,卻缺少了與他的溝通,久而久之,語言的發展自然也就落後了。

  語言發育遲緩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但是對它的重視程度也只有短短幾年時間,因此還有很多的家長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的存在,結果耽誤了孩子最佳的矯正時間。等他們發現孩子有些不對勁了,可那時再想矯正就有些晚了。

 因此,對待語言問題的態度仍舊是早發現、早矯正。  

如果您的孩子出現上述情況時,請及時到醫院就診,為孩子進行全面評估檢查,以便早期治療、早期康復。

溫馨提示:如果您有關於小兒發育遲緩、多動症、抽動症、自閉症、智力低下、遺尿症等小兒發育行為疾病的問題,可以關注省醫藥附屬醫院兒科微信公眾號【zzyyyek】,向醫生進行諮詢。

版權聲明:本文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作分享之用,如對內容有涉及版權侵權,請及時聯繫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等到三四歲還不說話的孩子,有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
    因此,只要孩子說話不要過於著急的話都是可以正常表達的。同時,三四歲兒童的語言能力基本成型,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很明顯的進步。不僅如此,孩子到了三四歲左右還能夠從成人的語言表達中發現自己語言表達和構成中的缺陷,他們會學習成人表達中和自己不一樣的地方來修補自己的自己問題,從而使語言的表達變得流暢和生動。
  • 了解語言發育遲緩真正原因,父母不要再耽誤孩子的開口說話
    語言發育遲緩耽擱不起每個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背後可能都聽過「貴人語遲」這句話,我們經常遇到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就診延遲的案例,特別想了解除了「貴人語遲」,還有那些因素耽誤了孩子!其實0-3歲時期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兒童語言能力發育的關鍵期,此時期進行早期幹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其實有很多,先不提這些原因,讓我們來看看孩子正常的語言發育過程:其實無論是在語言理解還是在表達上
  • 全智嘉丨說話晚、不會說話、不說話等都是語言發育遲緩的特徵
    如果說一個能夠正常表達的人都無法在這樣急劇變化的時代保持住自己,那麼一個在開始就無法正常表達的孩子又該從哪裡去尋找屬於他自己的語言表達呢?  語言發育遲緩,一個導致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全面落後的構音障礙。在這個時代,口吃、顎裂已經不能成為代表語言問題存在的標誌了,而語言發育遲緩這樣一個越發被人重視的語言問題卻有了這樣的潛質。
  • 說話晚≠語言發育遲緩!5歲孩子語言遲緩該怎麼辦?
    孩子的語言能力在這樣的變化中沉澱了自己的語言基礎,推動了語言更高一級的進步。但若是孩子五歲的時候還是語言遲緩該怎麼辦? 語言發育遲緩在學齡前兒童中出現的概率並不低,只是早期的特徵不太明顯,所以很多父母難以發現。
  • 到了三歲還不會說話的孩子,他們和語言發育遲緩更加「緊密」
    他們開始變得異常活躍,表達欲和傾訴欲也有了非常大的變化,很多父母戲稱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小唐僧」。是的,大多數孩子到了這個階段不僅會說,而且還異常能說。可如果一個孩子到了三歲還不太會說話,這是不是證明孩子的語言發展出現了問題?
  • 孩子說話晚,父母不能不管,別讓語言發育遲緩耽誤語言黃金期
    一些家長正在面臨這麼一個問題:朋友或鄰居家裡的孩子小嘴叭叭地整天說個不停,自己家的少爺小姐還只能爸爸媽媽地叫,連簡單的短語都不會說,更別提整句輸出了。看看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己的寶貝,對比之下不免有些失落。可我們不知道的是,如果孩子沒有實質意義上的生理問題,那麼家庭環境變成為了唯一能影響寶貝語言發育質量的因素。
  • 孩子說話晚,父母不能不管,別讓語言發育遲緩耽誤語言黃金期
    一些家長正在面臨這麼一個問題:朋友或鄰居家裡的孩子小嘴叭叭地整天說個不停,自己家的少爺小姐還只能爸爸媽媽地叫,連簡單的短語都不會說,更別提整句輸出了。看看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己的寶貝,對比之下不免有些失落。
  • 孩子遲遲不說話是「貴人語遲」?當心是語言發育遲緩
    老人們說『貴人語遲』,而且男娃說話一般都比女娃遲,就以為是正常的。」市民李芸(化名)的兒子3歲多了,最近幾個月來,一直在做語言康復的相關訓練。原來,孩子上幼兒園,念了一段時間後,老師反映他與同學們交流存在困難,建議去看一下醫生。後來醫生診斷說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儘管如今孩子的語言能力已有了進步,李芸還是後悔沒有早點帶孩子去看醫生,「早點發現,早點訓練,也許效果更好呢?」
  • 語言發育遲緩:父母疑惑於孩子越來越差的語言能力
    但成長又不該如此,我們想像中的成長應該是各方面都有著很大的進步,比如站在舞臺上暢所欲言,在網絡上揮斥方遒。可是時代的變化的確讓很多人越發覺得自己與這個時代越來越無法適應,他們茫然地看著這個急劇變化的社會,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去表達。各種新興名詞和網絡熱詞的層出不窮讓很多人開始懷疑自己還會不會說話,其實說話還是會說,但不清楚網絡熱詞也是真不清楚。
  • 當心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我家寶寶兩歲了,只會叫『爸爸』『媽媽』,其他的一句都不會說……」「我家孩子似乎聽得懂大人說話,但無論怎麼哄他,就是不開口講話……」在育兒過程中,不少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惑。有的家長認為娃娃開口晚沒有關係,畢竟有「貴人語遲」的說法。
  • 語言發育遲緩都是家長耽誤出來的?
    語言發育遲緩,對於尚未生子的人來說比較陌生,但已有生子打算或已經有孩子的家庭對這種兒童發育性疾病並不會感到陌生。一般孩子在10-12個月的時候就會開口說話,傳統觀念中「囟門閉合就會說話」「貴人語遲」等說辭其實是為了安慰一歲多還不會說話的寶寶。
  • 媽媽:「為啥孩子3歲只會咿呀呀?」專家解答:當心語言發育遲緩
    實踐證明:如果孩子的語言表達存在嚴重的困難,必然造成社會性發展的障礙。而因為孩子語言上的障礙,缺乏與他人交流和交際,從而更加劇了連衣蛾與導師違反。語言發展的遲緩。語言發育遲緩常常是家長最早發現的,看到別的孩子一歲左右紛紛出現了語言,會叫「爸爸、媽媽」,可是自家孩子仍然不開口,父母難免會著急。
  • 面對生人不敢說話,不是孩子不自信,是語言發育遲緩
    玩歸玩,鬧歸鬧,正事咱可不能耽誤。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語言矯正的課程可千萬別落下啊!孩子天生貪玩,沒有自制力,七八天的時間足以讓他們把早期學習的知識點忘得一乾二淨,這就需要家長的約束和監督了。我們機構早已嚴陣以待,只等家長和孩子上門學習來了。這不,在長假後的第一天,就有一個棘手的案例來到我們面前。
  • 孩子說話晚、吐字不清,就算語言發育遲緩了嗎?
    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家寶寶說話的時間要比鄰居家的孩子晚上一些,吐字發音也沒人家那麼準確,就不免開始擔心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了。正常情況下,孩子在1歲時就應該會叫「爸爸」「媽媽」了,會對父母簡單的指令做出反應。我們機構每天都會接到幾個諮詢電話,說孩子都15月齡了,還是不會說話,仍然是咿咿呀呀的,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了啊?
  • 成都語言發育遲緩康復訓練,怎樣和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說話
    語言發育遲緩孩子就會「啊、啊」地表達,完全用指手畫腳代替了原就少得可憐的言語,想出門或上廁所,就用手拉家長,脾氣還很大。孩子語言發育黃金期是什麼時候?0~3歲是公認的孩子語言發育黃金期,這期間孩子語言發育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十分明顯。
  •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該怪誰?這些誤解耽誤了多少孩子
    從我們機構成立以來,語言發育遲緩學員一直是語言矯正的大戶,和另一個高發語言問題——大舌頭並駕齊驅,成為困擾孩子和家長的兩大難題之一。 大多數兒童並沒有生理層面的病變卻依然染上語言發育遲緩,這是很多人不理解的,好像只是一個小小的問題,怎麼就變成束縛孩子語言發展的繩索了?
  • 孩子幾歲開口說話正常 孩子說話晚要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從科學方面上說,在2歲左右的時候,大約1/5的孩子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的跡象。這個時候家長不用太著急,不少孩子都能在大一點的時候慢慢趕上來。所以老一輩的人有「貴人語遲」的說法,這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祝福。  但是,也有些孩子是真的語言發育遲緩,存在言語表達方面的問題。一般來說,如果寶寶超過兩歲,還不會說話或者說話很少,家長就需要注意了。
  • 寶寶3歲了還不會說話,僅僅是因為語言發育遲緩嗎?
    3歲是兒童發育的關鍵節點,這一年孩子進入幼兒園開始初步系統地進行學習,也是出生後第一次與這麼多的同齡人在一起學習,語言能力在這年得到飛速提升。但總有一些孩子的發育並不如父母所願,他們不僅沒能達到同齡人的語言水平,甚至在1歲後,語言水平一直在原地踏步。
  • 孩子遲遲不開口是自閉症還是語言發育遲緩?
    很多家長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和擔憂:「我家寶寶都3歲了,為啥還不會說話?」「別人家同歲的孩子已經流利對話了,我家寶寶現在卻只會叫爸爸媽媽,這是為啥呢?」寶寶不說話,家長該怎麼辦?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自閉症和語言發育遲緩都是兒童發育期的異常情況。但語言發育遲緩與孤獨症之間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通俗的講,其表現就是一個不想說,一個不會說。
  • 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還是自閉症?
    主要原因在於大腦受到損傷或者大腦發育不良,導致兒童在正常的發育時間內無法正常使用語言進行交流,主要表現為無法說話或者只能夠使用簡單的單詞交流,少數患兒還有多動、煩躁等表現。語言發育遲緩亦會影響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以及身心健康。語言發展遲緩是自閉症嗎?語言遲緩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在解答上述疑問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兒童語言發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