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半才開口說話,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可能是養育方式不當

2020-12-22 小天寶大玉兒

5月初,帶著4個月的女兒回老家待客,在老家呆了三四天,兒子突然給了我們一個驚喜,早起見我幫他拿杯子和牙刷,他說:「刷牙。」這是他會說的第一個不是疊詞的詞,然後他似乎解鎖了說話的技能,在20天內兩個字、三個字詞會說的會說的越來越多,還會自創新詞給我開玩笑,我們終於等來了孩子的語言爆發期,在他三歲半的時候。

感覺等這一天太久了,幸福突然來的時候,甚至有些懵懵的不敢相信。在此之前,我的心態從淡定到崩潰再到淡定,終於歸於平靜。把我們的經歷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小天寶

2歲前沒有察覺,比較淡定

兒子1歲前會喊媽媽,喊了幾次就不喊了,教他也不願意學,一門心思都在玩耍上面。10個月會走路以後,每天都要玩小區裡的滑梯,順便拿著玩具和別人交換著玩。因為他還不會說話,一般由我代勞詢問別的小朋友的意見,即使我不幫他,小朋友之間也能用肢體語言把自己的意圖比劃明白。

1歲後在我像唐僧一樣嘮叨下,終於學會了喊媽媽,孩子姥姥開心的很:「孩子不會是啞巴了。」13個月學會了叫爸爸,然後學會了奶奶,之後就停滯了。

當時我完全沒有往語言發育遲緩上面想,即使同齡小女孩的詞彙量遠遠超過了我們,因為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存在個體差異性,沒什麼好著急的。而且男孩的語言爆發期在2歲2個月左右,比女孩要晚四個月。

小天寶

2歲半語言還沒爆發,諮詢醫生後繼續淡定

孩子2歲半左右,有個比較要好的阿姨,在小區攔著我:「我想給你說個事,你也別生氣,咱們關係好我想提醒你,這事我思來想去好幾天了,還是要告訴你。」阿姨建議我帶孩子去語言科看一下,因為她侄女家的孩子就是中樞神經系統導致的語言發育遲緩,因為幹預的晚了,效果也不明顯。

聽了阿姨的建議,我們約了省知名醫生做檢查,醫生告訴我們沒什麼事,孩子非常正常,讓營造孩子說話的語言環境。我們一家都很喜歡和孩子交流,我覺得孩子的語言環境沒什麼問題,也就沒放在心上,想著或早或晚總會說話的。

我曾經還寫過兩篇關於孩子語言發育的文章,老公看完後調侃我:「媳婦兒,你的粉絲們知道咱兒子快3歲還不會說話嗎?」我回他:「說話那不是早晚的事。」

0到3歲孩子溝通的秘密:語言爆發期還不說話?非語言溝通沒做好

0到3歲溝通的秘密:掌握各階段溝通交流核心,讓孩子「暢所欲言」

我為什麼淡定?因為雖然兒子不會說,但是他可以用肢體動作和我們交流,想喝水就做喝水的動作,想睡覺就閉上眼睛,想和爸爸玩什麼遊戲,都能用動作表達清楚。他的交流(眼神交流、肢體語言交流)沒問題,所以我們確定孩子不是自閉症,自閉症孩子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社會交流障礙。

心態崩潰的兩次

即使我堅信兒子早晚會開口說話的,但有時候還會有控制不住的焦慮情緒冒出來。3歲的孩子已經有了社交的需求,他喜歡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同齡孩子在一起總會有爭搶哭鬧,因為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有哭和著急的份。

第一次崩潰,因為我發現兒子怎麼都學不會。語言就是輸入的多了,自然就會輸出了,平時我和他聊天即使他只用肢體語言回應我,我也就隨他去了,保證他有輸入的環境就好。但3歲已經不是學說話的小寶寶的,我開始刻意教他說最簡單的詞彙。

我教他說「吃」他說「切」,我教他說「喝」他說「切」,不管教他什麼他只會發出「切」的聲音。現在我知道了這是因為舌頭靈活度不夠,它達不到要發出那個音節的位置。但是當時,我認為他就是不好好學,我強迫他一遍遍的說,他也知道自己說的不對很有挫敗感,坐在沙發上嚎啕大哭,即使哭著我還是讓他一遍遍的說,直到自己也崩潰大哭。

睡覺時,和老公討論這個問題,他說:「我不認為天寶有什麼問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些稱呼都會喊,別的我們就耐心一些。」

晚上我失眠了,我不應該逼迫孩子,在孩子心裡父母是他最親近信賴的人,因為我沒調整好情緒產生的焦慮不應該讓他來承受。後來,我再也沒有因為自己的情緒像這樣刺痛過孩子。

第二次崩潰,因為我發現了別人對兒子的惡意。兒子和鄰居們的幾個孩子在樓道一起玩,聽到兒子的哭聲我出去了,看到幾個孩子都在一位鄰居家玩,我去詢問發生了什麼事。孩子們說覺得我兒子太小了,不想跟他一起玩,他們幾個最小的5歲的。然後這位鄰居老太太就陰陽怪氣的說:「你來我家就是找我孫子的事,你家兒子又不會說話,別說孩子聽不懂,我也聽不懂他什麼意思。」

我問她:「因為什麼原因我都沒問明白呢,怎麼就是找你孫子事了?孩子哭了哪個家長不問問怎麼回事,更何況我兒子語言表達能力不行,我問問怎麼就成找事了。」

這位老太太是我們鄰居,平時她帶孫子,他的孫子來我家,我好吃好喝好招待,我的兒子想去她家,哪怕她家開著門呢,看到我兒子走過去了也會砰的一聲關上,我單純的以為就是大孩子不喜歡和小孩子玩,看來老太太的本意就是如此。

最終吵了一架回家了,攻擊我可以,攻擊我的孩子不能忍。把這件事告訴老公,老公說:「友好的小朋友那麼多,和誰在一起舒服和誰玩。」

這件事,讓我看到了別人對孩子的惡意,我教育孩子不爭搶不動手對小朋友友好,但別人僅僅因為我的孩子不會說話就對他充滿排斥和攻擊。

我們不能讓外人影響到我們對孩子的方式,所以家人一如既往的陪孩子玩耍、讀書,教他認圖說話,不管他發音是否正確,我們都很坦然,慢慢的兒子開始學了,「男」、「女」、「大」、「小」、「燙」、「高」、「低」……

語言遲緩的原因,在於養育方式

3歲4個月時,我們約了醫生做全面檢查,做DTS智力篩查後,測試醫生說:「來醫院做這個測試的孩子,我還沒有遇到表現這麼好的,孩子平時是你帶的嗎?帶的真好。85分智力就是正常,你們這都超過正常水平了,沒啥問題。」

說實話,聽到醫生的肯定,我的壓力瞬間卸了一半,但是孩子不會說整句話這件事還沒有解決。因為排除了中樞神經系統和構音器官引起的語言問題,醫生告訴我孩子就是單純的說話晚,原因是舌肌和口腔的力度不夠。

我問醫生,這種不是中樞神經系統和構音器官引起的語言發育遲緩,可能的原因是什麼?醫生詳細詢問了孩子的飲食作息等生活各方面,告訴我要注意這幾個方面:

孩子吃的東西不要太軟,只吃軟的東西會讓孩子的口腔肌肉力度達不到,讓孩子跟大人吃同樣的飯。這點我們確實做得不好,從孩子添加輔食後,我們就比較注重孩子的營養,能破壁的就打碎,直到看以前前也還是。孩子小時候哭一哭是好事,只要不是因為不舒服。有大寶後,家裡三個大人都非常喜歡孩子,每一個都想抱抱哄哄,孩子還沒哭出聲就衝上去哄好了。以後可以讓孩子大聲喊喊「啊~~~」這樣,鍛鍊孩子的氣息,也可以吹氣球吹哨子。多和孩子玩鍛鍊記憶力的遊戲,最簡單的是拿兩個杯子,某一個蓋住小球,不停地變換位置(不要太快),讓孩子找出小球在哪個杯子裡。還有很多方法,都可以嘗試……教孩子兩個詞的時候,他只說後面那個字就是聽覺記憶達不到。孩子發音不準是因為舌肌不靈活,要發出某個音節舌頭一定要在固定的位置,舌頭不靈活就頂不到那裡。可以讓孩子把舌頭伸出來,上下左右地進行練習。我把這些經驗分享出來,希望能給一些家長幫助。如果孩子語言已經明顯落後了(先看醫生,排除別的方面的原因),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心態,一定要溫和的對待孩子,千萬別覺得孩子讓自己丟人了;然後是注意養育方式,可以對照上面的建議,都是很容易做到的。如果你的孩子還小,剛好可以規避這些方面,別讓養育方式成為孩子開口說話的絆腳石。

大玉兒,一位有想法的媽媽,用文字傳播育兒經驗,關注@小天寶大玉兒看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幾歲開口說話正常 孩子說話晚要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小明今年快3歲了,但只會喊「爸爸媽媽」,而且吐字也不是很清晰。平時也很少開口說話,每次想要什麼,就用手拼命地指著,咿咿呀呀地喊著。即使家裡來了人,他也不理,只是蒙頭玩自己的玩具。  小明媽媽說:「我很著急,可是老人都說這是『貴人語遲』,說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了聰明,福氣好。」孩子已經到了會說話的年紀,卻遲遲未開口。這真是老話說的「貴人開口遲」嗎?
  • 語言發育遲緩:兒子3歲半才開口的心路歷程,幸福來得太不容易
    阿姨建議我帶孩子去語言科看一下,因為她侄女家的孩子就是中樞神經系統導致的語言發育遲緩,因為幹預的晚了,效果也不明顯。聽了阿姨的建議,我們約了省知名醫生做檢查,醫生告訴我們沒什麼事,孩子非常正常,讓營造孩子說話的語言環境。我們一家都很喜歡和孩子交流,我覺得孩子的語言環境沒什麼問題,也就沒放在心上,想著或早或晚總會說話的。
  • 「貴人開口遲」?孩子說話晚,要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如何界定語言發育遲緩對於「語言發育遲緩」這個概念,不少家長是模糊的。高雪婷表示,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有不同詞彙量的要求,比如2歲的孩子詞彙量要不少於30個,2歲半要會說一些短語,3-4歲時要能和家長流利對話。如果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落後於正常同齡孩子半年,就可以判斷為」語言發育遲緩」。
  • 開口說話卻不意味著會說話,語言發育遲緩讓孩子的表達很坎坷
    似乎事情就這樣在他們完美的「安排」下順理成章的發展下去,孩子的語言會有突飛猛進的變化,待人接物也會有很不錯的成長。可當時間來到兩歲半之後,不少家長卻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孩子雖然開口說話了,但是不怎麼會說話,平時開口說出來的話都是稀碎不成體系的,理解起來也很困難。
  • 孩子遲遲不說話是「貴人語遲」?當心是語言發育遲緩
    瀘州市人民醫院兒保科副主任醫師黃萍表示,「男孩說話比女孩晚」「貴人語遲」等說法其實並沒有科學依據。造成孩子說話晚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家長沉默寡言,與孩子缺少交流,孩子語言環境接觸過少。「孩子缺乏交流,無法模仿說話的過程,也沒有人重複示範口型,長此以往,導致寶寶不會說話甚至智力發育遲緩。」
  • 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是「貴人語遲」還是語言發育遲緩?真相是……
    家長可得要注意了 有可能你的寶寶存在語言發育遲緩現象 那麼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呢??? 民間有種說法稱「貴人語遲」,你以為孩子只是比別人晚開口,實際上他很可能正被語言發育遲緩困擾著…… 家長一時大意很有可能錯過了寶寶語言發展的黃金期
  • 孩子說話晚,擔心語言發育遲緩怎麼辦?
    語言發育遲緩先找原因1、假如孩子有明顯的語言發育遲緩,比如三四歲還不開口說話,是非常值得重視的,首先要考慮的應該是病理因素,考慮是否有某種相關的疾病的存在,比較聽力受損,腦因素,智力認知障礙等等。如果有,及時做相關的治療,並且及時進行科學有效的語言訓練。2、即使檢查不出病理因素,如果語言發育落後非常明顯,比如上面所說的三四歲還不開口說話,同樣值得重視,建議及時進行科學有效的語言訓練,至少也要在上學前解決語言問題。 以上是可以稱得上語言障礙的情況。3、除了這些還有上面提到的語言環境的問題。
  • 了解語言發育遲緩真正原因,父母不要再耽誤孩子的開口說話
    語言發育遲緩耽擱不起每個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背後可能都聽過「貴人語遲」這句話,我們經常遇到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就診延遲的案例,特別想了解除了「貴人語遲」,還有那些因素耽誤了孩子!其實0-3歲時期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兒童語言能力發育的關鍵期,此時期進行早期幹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其實有很多,先不提這些原因,讓我們來看看孩子正常的語言發育過程:其實無論是在語言理解還是在表達上
  • 被診斷出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訓練到能開口說話就行了嗎?
    「孩子2歲了,為什麼還只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同樣是3歲,為什麼我的孩子不主動說話,只會回答簡單的問題?」「我孩子4歲了,根本無法跟我們聊天,問他什麼他都重複我們的話,就像一個複讀機一樣。」「為什麼我的孩子5歲了,還描述不清楚一件事情,也表達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您的孩子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
  • 3歲寶寶不會說話,「語言發育遲緩」,家長可以用這4招來訓練說話
    2歲半-3歲:開始使用複合短句說話造句,逐漸會背下一整首唐詩和兒歌根據兒童語言發育參考標準我們可以把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症狀分為以下幾種:1、兩歲不開口說話從上面的語言發育表中我們可以看出,語言發育正常的孩子,在兩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口說一些簡單的話了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重視語言發育關鍵期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重視語言發育關鍵期  寶寶說話的早晚經常成為  小區裡爺爺奶奶們值得驕傲和討論的話題  「寶寶說話早才聰明嘛!」  「我孫子9個月就會叫爸爸媽媽了!」  「啊,你家娃都一歲多了還不會說話?」
  • 語言發育遲緩怎麼治?很多家長用這個方法治療孩子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孩子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孩子的正常發育水平。語言發育遲緩孩子基本上都在1歲半以後,大部分語言發育遲孩子在2-3歲期間開口說話,有的甚至要到4歲或者更晚才會開口說話。
  • 媽媽:「為啥孩子3歲只會咿呀呀?」專家解答:當心語言發育遲緩
    別人家的孩子一歲半就會說一些詞語,爸爸媽媽叫的可甜了,可她從來都不叫人。那個時候,家裡人都說,孩子還小,大一點就好了。然後,我們就繼續等,可如今都3歲了,卻一點進步也沒有!」小米媽媽忍不住留下了眼淚,她很後悔當初沒有早點帶孩子去檢查。當媽媽終於忍不住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結果卻是讓人絕望,孩子被診斷為語言發育嚴重遲緩,不排除孤獨症的可能。
  •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重視語言發育關鍵期
    一個2歲半的孩子,家長認為孩子可以聽從指令去關門或是丟垃圾就是都會都懂,但實際上這是遠遠不夠的,這是一個1歲孩子就可以完成的操作了,而作為2歲多的孩子,他應該能聽從包含先後順序、並列關係之類的複雜指令了。 想知道寶寶是不是說話晚了,先了解0-3歲寶寶語言發展的一般規律——
  • 孩子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
    ,有的小寶寶很聰明,一歲不到就已經懂得叫爸爸媽媽了,但有的孩子卻非常遲鈍,很大個了也不會完整的說話。每個孩子說話時間早晚不同,說話晚並不一定就是語言發育遲緩,而語言發育遲緩是表現在孩子說話表達能力以及語言理解能力上都有明顯落後於同齡人的跡象。孩子不僅僅是不懂得用說話來表達自己,並且對於周圍的事物以及他人說話的內容也會出現理解不清的症狀。
  • 三歲不會講話,一開口就暴露了語言發育遲緩的本質
    或許有人會說「五歲半不也是一個很具有代表性的時間嗎?怎麼不把它提出來?」是的,五歲半也很重要,但是五歲半對語言發育遲緩來說已經有些晚了。很多人都清楚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年歲越大,暴露出來的問題越多,僅僅是說話發音方面就存在很多問題,比如三歲不講話、三歲不說話、不會說話、缺少連續構音能力等等。
  • 寶寶3歲了還不會說話,僅僅是因為語言發育遲緩嗎?
    3歲是兒童發育的關鍵節點,這一年孩子進入幼兒園開始初步系統地進行學習,也是出生後第一次與這麼多的同齡人在一起學習,語言能力在這年得到飛速提升。但總有一些孩子的發育並不如父母所願,他們不僅沒能達到同齡人的語言水平,甚至在1歲後,語言水平一直在原地踏步。
  • 孩子說話晚、吐字不清,就算語言發育遲緩了嗎?
    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家寶寶說話的時間要比鄰居家的孩子晚上一些,吐字發音也沒人家那麼準確,就不免開始擔心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了。正常情況下,孩子在1歲時就應該會叫「爸爸」「媽媽」了,會對父母簡單的指令做出反應。我們機構每天都會接到幾個諮詢電話,說孩子都15月齡了,還是不會說話,仍然是咿咿呀呀的,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了啊?
  • 【12月3日訪談】小兒語言發育遲緩怎麼辦?
    寶寶開口說話,是爸爸媽媽們最期待、最欣喜的事情,可是很多爸爸媽媽在經歷漫長的等待後,寶寶卻「貴人語遲」,甚至有些寶寶直到兩三歲,還不能完整的用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那麼寶寶何時開口說話才算正常?12月3日14:30-16:30,上海市兒童醫院兒童康復中心副主任醫師馮金彩做客騰訊大申網,通過騰訊新聞APP上海頁卡進行直播訪談為大家線上答疑,科普小兒語言發育遲緩的相關知識。
  • 開口閉口都不能正常說話的孩子,其實和語言發育遲緩的存在有關
    「我們家寶貝終於開口說話了,等了這麼久的時間可太辛苦了。」「一歲多了,寶寶現在開始學習稍微有點難度的短句了,希望他加油。」「快三歲了,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孩子現在越來越不會說話了,很多時候我和他爸爸說一句話他也聽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