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輝映脫貧路——記退休幹部、禹州市萇莊鎮五坪村黨支部書記馮...

2020-12-24 瀟湘晨報

映象網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倪俊卿)縣城裡的退休幹部馮學義回到家鄉禹州市萇莊鎮五坪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了!消息傳到五坪村,當地老百姓以高腳社火、竹馬旱船的行式表示歡迎。至此,已經癱瘓近一年的五坪村黨支部有了擎旗手。

五坪村位於禹州市西北部的薈萃山南麓,距禹州市區45公裡,北與新密相鄰,西與登封交界,屬於「三不管」地方。全村14個村民組,22個自然村,1200口人,分別居住在平均海拔500米以上的溝溝嶺嶺間,山地5000餘畝,道路不暢通,經濟不發達,各方麵條件落後,是許昌市脫貧攻堅的重點村。2018年村「兩委」換屆開始,由於多種原因,黨支部書記一直沒有合適人選,空缺長達近一年。支部缺了領頭人,人心渙散沒了魂,各項工作被動,處於混亂狀態。

現年63歲的馮學義是土生土長的萇莊鎮五坪村人,曾在萇莊鎮擔任副書記職務,後調入禹州市煤炭局工作。由於他為人處事腳踏實地,2017年退休後被鄭州市一家企業聘任為辦公室主任。

脫貧致富不能讓一個村掉隊!萇莊鎮黨委、政府對五坪村的狀況高度重視,著力解決。通過多方走訪了解五坪村黨員幹部群眾,物色合適支部書記人選,各方面意見信息匯總都指向最佳人選馮學義。於是萇莊鎮黨委派人做工作,請馮學義回到家鄉擔任五坪村的黨支部書記,釋放夕陽光輝。馮學義看到五坪村黨支部這種狀況,非常著急,黨的工作受損失,群眾不富裕,他比什麼都難受,於是他決定回五坪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消息傳來,馮學義的家人和朋友感到不可理解。鄭州的企業老闆以加薪挽留,老伴埋怨他放著清閒不清閒,兒子說他為黨的事業兢兢業業幹了一輩子可以歇歇了,女兒勸他少蹚渾水找麻煩,社會上更是說啥的都有,說他「官癮」沒過夠,當了大官當小官。面對家人的反對和眾人的質疑,馮學義說:「共產黨員就要時刻聽從黨召喚,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有黨和政府做堅強後盾,有群眾支持,我只要遇事出於公心不留私心,為群眾辦事實心誠心,帶領黨員幹部聚力凝心,脫貧致富協力齊心,就一定能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奔小康。」從而說服了全家人支持他的選擇。

馮學義上任伊始,首先健全了村「兩委」班子,然後對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了明確分工,並按照「一編三定」的工作機制,對全村30名黨員進行編組定崗定責。藉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堅持每月10號的主題日黨員幹部學習活動。通過學習,黨員幹部帶頭作用調動起來了,支部戰鬥力發揮出來了。

馮學義根據五坪村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提出了「人文旅遊、綠色發展」的思路,著力解決守著旅遊資源不利用、不會用的問題。五坪村所屬的薈萃山主峰海拔792米,是百裡具茨山的西起第一峰,與新鄭市境內的始祖山東西遙相呼應,互為伯仲。這裡雖然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但卻有著諸多的原始生態原貌、自然景觀,如落雁坪、神頭寨、大小石岔、龍潭溝、石門溝、天井洞等,另有人文景觀鄭韓古長城遺址,明清年間的古石寨,允諧寨、張家地主莊園、18條石券洞,還有保存完好的早些年大隊部、小學、代銷點、衛生室、縫紉社、鐵匠爐、電影隊等古石寨聯合辦公原貌舊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全村人用鐵鍬、小推車歷時兩年修建的五畝蓄水池等,這些都為現代人們了解那個年代生活的增添了神秘色彩和歷史景致。如果對這些充分加以利用,同時依靠五坪村5000多畝紅膠泥的土質,種植特色農作物、中藥材、山核桃、山楂等,利用林間空地散養柴雞,改變傳統的一麥一秋的種植模式,把全村打造成林果成片、雞鴨成群、春夏觀景、秋冬收儲的特色農業、生態旅遊一條龍項目,將對五坪村脫貧致富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有了好資源、好項目,道路不暢通,景點去不到,還是沒效益。過去五坪村道路坡陡彎急,坑窪狹窄,交通傷亡事故頻發。要致富,先修路。解決制約發展的出行難問題是當務之急、民心工程。村支部擴修道路的決定經「四議兩公開」通過並報上級批准後,馮學義就立即組織人員入手實施。修路於2019年的農曆七月初十正式破土動工後,僅用了10天的時間,就打通了村部至登峰界的道路。他親臨施工現場,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六十多歲的人了,仍然和年輕人一樣吃住在道路施工現場。在擴修五坪村部到禹密縣道公路、登封界公裡、主幹道10公裡公裡施工時,馮學義廢寢忘食,夜以繼日,不等不靠,多方籌措資金,主持召開在外工作人員和知名人士座談會,牽頭成立五坪村愛心協會,發動全村群眾自願捐款修路。全村270戶就有210戶進行捐款,3天時間就籌得資金20多萬元。三個月時間,動用挖掘機、鏟車十餘臺,填挖土石方十餘萬立方米,修通了村部到縣道、村部到登封界、新密界、張溝村共計10公裡、路寬8--10米的路基,村內各村之間的道路擴寬工作也接近尾聲,下一步按計劃將籌措資金進行路面水泥硬化。看到整修擴寬的道路,五坪村群眾高興地說:「咱村就需要這樣不計私利的幹事創業者。有馮學義這樣的領路人,五坪村脫貧致富有希望了!」

目前,馮學義正在帶領五坪村的黨員幹部在脫貧致富工作中砥礪前行,老當益壯,如同辛勤耕耘的老黃牛,不需揚鞭自奮蹄,甘願奉獻自己的夕陽餘暉。

【來源:河南聯播】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長卷禹州市萇莊鎮五坪村
    《長卷萇莊鎮五坪村》——耿亞偉攝影作品車隨峰迴路幾轉,犬吠一聲村落閒。五坪村位於禹州市西北部邊陲,禹(州)、新(密)、登(封)三市交界處的薈萃山下,平均海拔557米,距禹州市區35公裡,屬禹州市萇莊鄉管轄。該村北與新密市隔山相望,西與登封市搭邊相聞。五坪村自然環境優美,山川秀麗,林密谷深。北依薈萃山,藏龍臥虎。南應二百尖山,鸞鳳和鳴。境內構成了三大水系,五大山梁。
  • 退休「廳官」當「村官」副廳級退休幹部任村黨支部書記
    來源:東南網6月26日,平和縣國強鄉黨委正式批覆,副廳級退休幹部賴文達同志任新建村黨支部書記。退休「廳官」當「村官」,這在福建省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中尚屬首例。「領頭羊」難覓是新建村發展的痛點。該村外出流動黨員較多,村黨支部書記一直沒有合適人選,上一屆支部書記是由鄉幹部下派擔任。今年村級換屆選舉開始前,縣、鄉兩級黨委把目光瞄向兩年前從省物價局副局長崗位上退休的鄉賢賴文達。賴文達是從新建村走出去的「廳官」,1975年,年僅18歲的賴文達就曾擔任新建大隊黨支部書記。
  • 先進事跡材料範文: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書記事跡材料(5篇)
    (篇四)在三個黨支部任書記的黨建達人――記**區統戰部退休幹部**發布日期:2020-10-27從**區委統戰部退休的**,退而不休,兼任了不少社會職務。但最令人詫異的,是他一個人同時擔任3個不同類型黨支部的書記,既有單位的、又有社區的、還有群眾團體的。
  • 記全州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折橋鎮後古村黨支部書記陶國榮先進事跡
    記全州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折橋鎮後古村黨支部書記陶國榮先進事跡 2020-11-08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州區正安街道芭蕉村黨支部書記鄧從全:「頭雁」帶好路 脫貧後勁足
    鄧從全(左二)與村民交心談心在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瞎折騰」下,村裡泥結石路變成了水泥路,村民用上了自來水和熱水器,500畝荒山變成了果園……他就是正安街道芭蕉村黨支部書記鄧從全。 強化紀律改善幹群關係 鄧從全老家在正安街道芭蕉村3組。1986年,高中畢業的他,因家庭經濟困難,不能繼續讀書。為了改變家裡的經濟條件、改變自己的命運,他不顧父母的反對,只身前往重慶主城打工。
  • 記樂亭縣中堡鎮老幹部黨支部書記李雲祥
    一名老黨員的光輝歲月——記樂亭縣中堡鎮老幹部黨支部書記李雲祥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本報記者 金鵬 通訊員 陳慶)在樂亭縣中堡鎮有一位耄耋之年的老黨員,他叫李雲祥,是中堡鎮老幹部黨支部書記,多年來,他人雖退休,卻一直心系工作,2013年患上了膀胱癌,他仍然不斷地發揮餘熱。
  • 「三項建設」管城回族區組織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書記參加全市「不忘...
    為切實加強離退休幹部黨支部建設,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10月25日上午,區委老幹部局組織全區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書記和「七彩之光志願服務隊」隊員30餘位,赴市老幹部活動中心二樓報告廳參加鄭州市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黨課,主講人為我區政協原副主席武玉江
  • 「回家」的感覺真好——建行廣元分行退休扶貧幹部「回訪」記
    近日,按照市駐村辦駐村幫扶「大回訪」工作安排,建行廣元分行退休幹部李逢秦回到曾經駐村工作的天池村,實地感受脫貧成效,幫助村民總結成果,傾聽村民對幫扶工作的意見建議。   2015年起,李逢秦按照組織安排,來到天池村擔任第一書記,並在這一崗位奮戰至退休。天池村村如其名,坐落在高山頂部,山路陡峭狹窄,連接鄰村的通村公路雖不到3公裡,卻有26個回頭彎,上下高差700米。
  • 富民縣人民法院「五項建設」推進退休黨支部黨建品牌建設
    富民縣人民法院退休黨支部成立於2011年3月,設支部書記1人,支部委員3人,黨小組長2人,現有黨員13人。自黨支部規範化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黨支部緊緊圍繞「組織建設、隊伍建設、活動建設、制度建設、保障建設」為主線開展創建工作,著力打造「夕陽先鋒、銀輝耀黨」黨建品牌。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
  • 歷城區荷花路街道霍家流村第一書記馮文國:我的脫貧攻堅故事
    舜網訊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2017年7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被派到歷城區荷花路街道霍家流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霍家流村,市定貧困村,位於歷城區荷花路街道街道東北方向4公裡處,緊靠黃河,全村總人口57戶231人,村兩委成員5人,黨員16人,戶代表45人,耕地面積410餘畝。該村主要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
  • 香菇飄香在西河——記藍田縣輞川鎮西河村黨支部書記李小平
    「啥,你要辭掉工作回村裡競選黨支部書記?」  「窮山村還能變出新花樣來?」  12年前,正在西安一家工程公司幹得順風順水的李小平,決定回家鄉競選村黨支部書記時,家人朋友很不理解。  「村子合併之前,我一直住在獅子溝村。2008年以前,我在全國各地幹工程,經常到外省的鄉鎮參觀。我當時就覺得,獅子溝村的發展太慢了。」
  • 脫貧攻堅風雨路 第一書記顯擔當——記綏中縣高甸子鄉獐子溝村第一書記孫大明
    孫大明是綏中縣高甸子鄉獐子溝村第一書記,他憑著年輕人特有的朝氣,紮根基層,為該村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他克服重重困難,抓黨建、幹脫貧、興產業、 治環境、促發展,真心團結班子成員,真情服務農民群眾,贏得了村「兩委」班子和村民的一致好評。經過他和村兩委班子的共同努力,綏中縣獐子溝村先後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優秀基層黨支部、脫貧攻堅工作先進村、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等殊榮。
  • 2020我的「小確幸」|「茭白」書記:茶林村脫貧了,我退休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大漈鄉茶林村從山溝裡的貧困村轉變為人和景麗的美麗村莊,這份美麗的背後揮灑著茶林村原黨支部書記林啟旺三十餘年的辛勤汗水。17年前,林啟旺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勇敢嘗試高山冷水茭白種植,帶領村民走上致富之路,林啟旺也被村民親切地稱為「茭白」書記。2020年是林啟旺在村黨支部書記崗位上的最後一年,回想這一年的經歷,林啟旺感慨萬千。在他看來,這一年最幸福的事就是帶領茶林村全體村民實現全面脫貧。雖然退休了,但今後的日子,林啟旺也會繼續以赤子之心默默守望這片茭白田地。
  • 先進事跡材料範文:離退休支部黨支部書記個人事跡(五篇)
    **年底,**市中支離退休幹部黨支部需要進行換屆選舉,當時易老還沒有正式辦理退休手續,但不少離退休幹部有意推選他任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書記,於是黨支部決定延期進行換屆選舉。**年4月份,易老正式退休,經過選舉他擔任了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書記。他想這不僅是老同志們對他的信任和期盼,對他一個共產黨員稱號的認可,而且也是對他黨性的一個檢驗,既然當上了這個「班長」,就要努力當好。
  • 脫貧攻堅履職不力 西安5區縣、開發區60餘幹部被問責
    給予區城鎮建設開發公司副總經理、常王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蔣文軍黨內警告處分;給予區紀委常委、幫扶幹部呂建鋒、陳清智黨內警告處分;對區城市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幫扶幹部王培安,區考核辦督查科科長、幫扶幹部孫攀,洪慶街道勞保所所長、低保中心主任、幫扶幹部胡輝以談話方式進行誡勉;對區供銷聯社黨委書記、幫扶幹部雍聯峰進行批評教育。
  • 路雖遠 行將至,事雖難 做必成——記高陵區灣子中心校黨支部書記...
    有這樣一個人,在農村紮根37年,投身基層,不忘初心;有這樣一個人,用自己的行動,以身作則,踐行了黨員的使命;有這樣一個人,用奉獻譜寫了忠誠,用堅守詮釋了責任——他就是高陵區灣子中心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吳濤。
  • 核桃樹下鋪就脫貧路 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致富蠻拼的
    原標題:核桃樹下鋪就脫貧路 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致富蠻拼的昨天一大早,記者走進上街區馮溝村委會副主任張明勤家的核桃園裡,樹上掛的是綠油油的核桃,樹下雞鵝正悠閒地覓食。「去年搞林下養殖,一下子多賺了6000多元,這都得感謝王書記!」
  • 省委組織部幹部五處黨支部走訪慰問退休困難老黨員
    2018年07月26日 16:51:36 來源:福建建工集團   7月20日上午,省委組織部幹部五處黨支部開展慰問困難黨員主題黨日活動。
  • 四川擬表揚一批第一書記和扶貧幹部
    >廣漢市自然資源局九級職員,廣漢市連山鎮滴水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凃 力什邡市委組織部黨員幹部信息管理中心主任,什邡市師古鎮蘇家橋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安金鑫綿竹市委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副主任,綿竹市紫巖街道興民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 一心為民的好支書——記吉林琿春市英安鎮富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
    鄭桂峰,男,1976年8月出生,200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3年3月開始擔任英安鎮富新村村書記,2016年4月當選為富新村村書記兼村主任。為了夢想開始奮鬥的他從一名普通農民幹起,先後擔任了村民小組長、團書記、民兵連長、村黨支部委員,2016年換屆選舉中高票當選村書記、村主任,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贏得了富新村百姓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