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濱湖區一家名叫『銀座』的理髮店換了老闆,店名也改了,可新老闆不認我手裡之前辦的預付卡。」近日,合肥市民楊女士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反映,自己去年往卡裡充了很多錢,以為可以享受低折扣優惠,沒想到現在「銀座」理髮店沒了。記者採訪得知,和楊女士有類似遭遇的還有100多人。
【記者探訪】理髮店換招牌,仍有舊店痕跡
近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來到合肥濱湖區四川路與杭州路交口東南側,只見一個名叫「星之尚(水晶公館店)」的美容美髮店正開門迎客。該理髮店緊鄰學校與小區,周邊人流量很大。
一位顧客辦理的「紫金卡」。
「這個理髮店的門頭叫做『星之尚』。」一位知情人士指著店內說道,「可你看它櫃檯上面,還留著以前理髮店的店名。」記者看到,該理髮店櫃檯後面赫然有「銀座」兩個大字。
「除了留有以前理髮店的店名,一些理髮師和員工也是以前理髮店的。」楊女士說,他們辦卡的消費記錄和卡裡餘額,都留在新理髮店的電腦裡。「我們都去看過,電腦裡的資料非常詳細。」
【顧客講述】新老闆撇關係,不認之前老卡
一位辦卡的女士向記者出示了她的消費小票,上面顯示她辦理了一張3.8 折的「紫金卡」。在4月14 日消費中,該女士做了一個燙染頭髮的套餐,花了220 元。
小票顯示,這張「紫金卡」的餘額還有2710.6 元。「像我這樣辦卡的還有100 多個顧客。當時辦卡的時候,充在卡裡的錢都在1000 元以上。」該女士說。
「去年我做頭髮的時候,『銀座』理髮店服務員極力推薦我辦預付卡,說往卡裡充錢越多,折扣也就越多。如果我充3000 元,能享受5 折優惠。」楊女士說,「當時聽服務員這樣介紹,我就辦了一張3000 元預付卡。去年這個理髮店經營還算正常。我每次去做頭髮,只要刷卡就行了。後來服務員又勸我繼續充錢,辦理護理優惠,於是我又繼續充錢,辦了十幾次護理。」
據多名充錢的顧客介紹,今年初,因疫情影響,「銀座」理髮店停止營業。「因為疫情,我們也能理解。」一位女士說,可是最近,當「銀座」理髮店重新開業時,他們發現它連店招都換成了「 星之尚」,理髮店老闆也是新面孔。「這個老闆跟我們說,他和以前的理髮店沒關係,我們辦的卡在裡面沒法消費!」
「怎麼說沒就沒了?現在新理髮店根本就不認我們辦的這些卡。」多位顧客表示,這幾天他們被理髮店的這個預付卡「卡得好難受」。
【部門調查】新店同意續用,卻有附加條件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從涉事理髮店轄區煙墩市場監督管理所了解到,楊女士等人辦理的理髮店預付卡,屬於商務部門管轄。
記者查詢發現,根據已出臺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單用途卡監督管理工作。根據規定:「集團發卡企業和品牌發卡企業向其工商登記註冊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備案;規模發卡企業向其工商登記註冊地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備案;其他發卡企業向其工商登記註冊地縣(市、區)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備案。」合肥市商務局相關人員介紹,根據規定,企業發行預付卡,必須要進行備案,可就目前情況來看,備案的都是規模企業。
「像『銀座』理髮店這樣的小店面,一般都不會備案。」煙墩市場監督管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大量類似理髮店等小微企業不備案,卻發行預付卡。「我們接到『銀座』理髮店消費者的舉報後,就展開調查,發現『銀座』理髮店和現在的『星之尚』理髮店不是一個老闆,『銀座』理髮店老闆根本聯繫不上。而『星之尚』理髮店老闆是直接和房東籤約租房開店的,和以前的理髮店沒有關係。」該負責人介紹,因為預付卡的事情出了問題,他們所能做的是進行協調。「目前新理髮店已經答應顧客們繼續使用老卡,但需要滿足一些附加條件。」該負責人說,目前協調工作一直在進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向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