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從陳寅恪趙元任,中國最後一位語言學全才,他的書一生必讀

2020-08-20 簡讀君


王力教授是我國傑出的語言學家、教育家、散文家、詩人和翻譯家。他一生從事漢語教學與研究工作,在漢語語法學、音韻學、詞彙學、漢語史、語言學史等方面進行了深廣的研究,成績卓著,著作等身。

他研究領域之廣,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響之深遠,在中國語言學家中是極其突出的。他的不少鴻篇巨著被譯為英、日、法、俄、捷克等國文字,列為研究生必讀之書和漢語基礎教科書,成為舉世矚目的學者,被譽為「中國近百年來最偉大的語言學家」。

他26歲自學考入清華國學研究院,師從聲名赫赫的四位大師——梁啓超、陳寅恪、王國維、趙元任。

今天簡讀君就來和大家分享下,王力先生在清華國學研究院求學期間和四大大師發生的趣事。

王國維說「我不懂」

王力在清華國學研究院上的第一堂課,是聽王國維講《詩經》。王力久仰王國維大名。在他的想像中,能寫出像《人間詞話》那樣才氣橫溢的著作的王國維,必定是位儀表堂堂、風度翩翩的大學者。當王國維踏進教室時,王力不禁大吃一驚。原來這位國學大師竟是個小老頭,頭戴瓜皮帽,拖著一條小辮子,身穿長棉袍,腰間還繫著一條藍帶子。王國維以「清朝遺老」自居,政治上保守,這是王力早就知道的,但卻未曾料到,在推翻清王朝十多年後,他竟連清朝的服飾都還保留著。

王國維的這節《詩經》課,講得很樸實,見解又很精闢新穎,王力聞所未聞,深感受益。以後王力聽了王國維主講的其他幾門課,都有同樣的感受。王國維講課邏輯性強,凡經他做過精深研究的課題,都有嚴謹分析,有肯定的結論。但是,當他碰到某些問題時,又常以「這個我不懂」一句就帶了過去,有時一節課下來,他竟說了幾個「我不懂」的問題。起初王力感到不滿足,他想,老師是傳道解惑的,怎麼常說「我不懂」呢?後來王力才慢慢體會到,這正是王國維治學嚴謹的表現。做學問的人,不懂就是不懂,萬萬不能不懂裝懂。

1927年夏,正當王力快要畢業時,突然傳來王國維失蹤的消息。大家紛紛出動找尋,及至找到頤和園昆明湖畔,王力看到老師的屍體溼淋淋的,用一張破席裹著,不禁痛哭失聲。他帶著極其悲痛的心情回到了研究院,灑淚寫下了輓詩《哭靜安師》:「似此良師何處求?山頹梁壞恨悠悠。一自童時哭王父,十年忍淚為公流!」

梁啓超集聯相贈

梁啓超也是王力敬愛的老師。他與王國維的性格和政見迥異。他主張改良舊政治,變法維新,是清末名聲顯赫的改革派政論家。他給學生講中國通史,在講到歷代興衰的歷史時,常常表現出憂國憂民的強烈感情。王力除了在課堂上受到他的教誨,在課餘的接觸中,也受到不少教益。梁啓超的文章和詩詞都寫得很好,王力喜讀他的詩文,所以常愛到梁啓超家談論詩文,並常常當面請教於他,親聆他的教誨。

有段時間,梁啓超因妻子病逝,愛子遠行,加上列強侵略,內戰頻仍,情緒抑鬱,就常作句對聯,藉以消愁。王力也有集聯的雅興,就常到老師家看老師的集聯,同時也帶上自己的集聯,請老師指點。一天,老師揮毫寫就了一副集聯贈給王力。這集聯是:人在畫橋西,冷香飛上詩句;酒醒明月下,夢魂欲渡蒼茫。

陳寅恪知識淵博過人

陳寅恪是位學問淵博的大學問家。他對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都有精深的研究,並精通十多種文字,甚至連梵文、西夏文、突厥文等古僻的文字,也能辨認;他還精通佛教經典,對佛教文學很有研究,為國內外學者所推崇。他主講佛教文學,那淵博的知識及掌握語言文字的過人本領,都令王力十分敬佩。王力師從於他,受益匪淺。

趙元任語言天賦驚人

不過,在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中,要以趙元任對王力影響至大至深。

當時趙元任主講音韻學,他的語言天賦是驚人的。據說有一次,他與來自各個不同地方的8人共餐。席間賓主相得,言談甚歡。趙元任請他們用各自的方言交談,第一次共餐,他就聽懂了他們的方言;第二次再共餐,他竟能與同桌的8人用八種方言談話。

這種語言天賦,使他掌握了英、法、德、日等多種外語,能直接閱讀許多外國學者的原著,從中接受了現代語言學的理論,並將它用到了音韻學的研究上,這就為前人所不及。

國學院畢業後,王力接受趙元任的建議,去了當時世界語言學的中心——巴黎。

王力留學歸來,曾在多所大學任教。他曾與共事的,有聞一多、錢穆等諸多大師。

王力先生一生創作共計40多種專著、約1000萬餘字著作,其中很多專著、著作都已經成為大學中文系的教材,毫不誇張的說每一個中文系的學生都曾受教於他。

學詩詞,入門必少不了王力的《詩詞格律》學漢語,深入必少不了王力的《語文講話》學文化常識,則必少不了王力震撼文學界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王力的書籍可以為所有的中國人掃盲,讓人了解文化的真相,客觀的看待問題。

現在下單 專享價88元

點擊下方橫條進入購買

今天簡讀君給大家推薦的這套王力經典套裝,將這三本經典著作一次性全部收錄,激活你身上的文化基因。

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看到古人真正平常生活的好書

這本書是王力教授主持並召集眾多專家,共同編寫的關於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簡明讀本。

涵蓋全面,考訂較精;有最基礎的常識,最詳盡的解讀,卻不失趣味。

▲內文圖 圖一 殿試圖

圖二 韓熙載夜宴圖

比如我們看夏殷周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國家,但是卻擁有不同的曆日制度,我們如果閱讀先秦古籍就有必要了解他們的差異。

舉例來說,《春秋》和《孟子》多用周曆,《楚辭》和《呂氏春秋》用夏曆。《詩經》要看具體詩篇,例如《小雅·四月》用夏曆,《豳風,七月》就是夏曆和周曆並用。

《春秋·成公八年》說「二月無冰」,史官把這罕見的現象載入史冊,顯而易見,這是指周曆二月即夏曆十二月而言;如果是夏曆二月,則已經「東風解凍」,無冰應是正常現象,無需大書特書了。

這本書簡直堪稱一本古代詳盡的常識寶典

全書不僅包括曆日,還包括禮俗、宗法、飲食、衣飾等十四個方面。

出版46年來前後歷經4次重要修訂,到今天仍然是大眾認識中國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礎參考書。

本次修訂後精選圖片,改謬補漏,從考古學和人類學的角度增補最新文化研究成果,通過近世考古發現與傳統文獻相結合的「古史新證」,勾勒出情趣盎然的中國古代文化生活圖景。

二、《詩詞格律》:一本愛詩人必看的好書

寫古詩詞,格律是必學的內容之一。

本書言簡意賅、深入淺出,例證詳實。

書中引用大量古人、偉人的詩句,結合基本的知識,把詩詞的奧秘和美毫無遺漏的拆分、展示給讀者。

有人說,所有看了這本《詩詞格律》的人,看完都可以寫詩。

書中把詩詞中涉及到的平仄、對仗、用韻、節奏等問題,都逐一做了詳解。

比如在講到「韻」,我們都知道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從《詩經》到後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一般民歌也都是押韻的。

但詩詞中所謂的韻,大致等於漢語拼音中所謂韻母。一個漢字用拼音字母拼起來,一般有聲母,有韻母。如公字拼成gong,其中g是聲母,ong是韻母。

凡是同韻的字都可以押韻,比如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

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這裡苔、栽、來就是押韻的,依照詩律,像這樣的四句詩,第三句詩不押韻的。

看完這樣簡單明了的解釋,我們一下就明白了韻腳的奧妙和規律所在。

而在同類詩詞入門書籍中,也很難再找到能如此細緻簡明的書籍了。這本書是愛詩與學寫詩的人,一定要人手一本的書籍。

三、《語文講話》:深入了解漢語,喜歡漢語言讀書人的福音

學習漢語言文學和熱愛漢語言的讀書人,誰沒有受惠於王力先生的《語文講話》呢?

這本書詳細全面的講述漢語的特性、方言分類,漢語與四聲、各地語音的異同、古今語音的演變,詞的構成、各地語法的異同,以及詞彙和文字方面的知識。

是市面上關於漢語文化,最全面最專業最完整通俗易懂的書籍。也是學習漢語言文化的各中學生、大學生的必買書籍。

同時這個版本的《語文講話》,也是市面上唯一一個非二手書籍的全新版本。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漢語言裡不僅蘊含著我們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影,更包括了這個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語言是文化的傳承。

作為炎黃子孫,了解我們民族的文化與漢語言的承傳是十分有必要的一件事。

學習漢語言不僅可以讓內心更加豐盈,還可以使人升起滿滿的自豪感。

王力的這三本書無論從裝幀和設計上,均為同類書籍中最精美的版本。

用紙考究,印製精良,內文均選用優質純質紙張,光滑細膩,為了方便讀者閱讀選用了四號大字,生僻字均注有拼音和注釋,讀起來非常舒服。

強烈推薦購買閱讀,讀起來老少皆宜。

▼ 點擊左下方「了解更多」進入商城,立即購買

相關焦點

  • 趙元任,中國語言學之父,開創音樂新紀元,史無前例的學界全才
    據說他精通9國語言,靠背誦《浮士德》學成德語,靠背誦莎士比亞戲劇學成英語……但是咱們今天談論的主角並不是他們兩個,有人說他是物理學家,有人說他是數學家,有人說他是哲學家,有人說他是音樂家,有人說他是語言學家……比起辜鴻銘來說,他更是一個語言天才,精通7國語言的他看似比辜鴻銘少,但口音標準到讓巴黎人、柏林人誤認作老鄉。而且,他能講中國33種方言,學習速度之快,學習能力之強,令人咋舌。
  • 趙元任:一不小心就「玩」成了世界級語言學大師
    從這年3月起,他們就把家具等慢慢賣給了別人。哲學系主任、趙的導師霍金(Hocking)非常不舍,極力勸阻他們,說你要走也可以,但必須找個哈佛畢業生來頂替。趙元任就寫信給陳寅恪,陳寅恪倒乾脆,說:他對美國一無所戀,只想吃波士頓醉香樓的龍蝦;這時胡先驌也在哈佛,向趙元任推薦了梅光迪,最後由梅光迪頂替了趙元任的職位。
  • 117年前的今天,主張漢字拉丁化的現代語言學奠基人王力出生
    王力在語言學方面的專著有40多種,論文近 200篇,共約1000萬餘字,內容幾乎涉及語言學各個領域,有許多具有開創性。不少著作列為研究生必讀之書和漢語基礎課教科書。他主張漢字拉丁化,在其主要著作中多次推崇,要求簡化漢字並且推行漢語拼音。以求將來逐漸達到全民漢字拼音化,便利「國際友人學習漢語」,預言「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時代,也正是漢語在全世界傳播的時代」。
  • 語言學的全才,自學進清華,一年完成畢業論文驚呆民國大佬梁啓超
    通過他的研究和牽頭制定了漢語拼音、普通話規範,促成了《新華字典》的編寫,迅速搭建起了中國語言學的框架,使得中國的文化掃盲迅速普及。他所編寫的《中國現代語法》、《中國語法理論》及普及版《中國語法綱要》三本沉甸甸的書。 讓漢語第一次有了屬於自己的語法。
  • 「玩」到世界級大師:趙元任
    趙元任是什麼人,他與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並稱國學院四大導師,他精通33種方言,十幾種外語,幾乎是學一種語言,便滲透進一種語言文化中去。博學也對他的語言學研究有著很大的幫助,他常用物理學解釋語言基礎,用生理學解釋生理機制,用化學解釋語法。
  • 趙元任與中西文化交流——以語言學為中心
    不但向歐美語言學的名家、前輩們求教,還向名氣不如他或者比他小很多的人請教。在趙元任這裡,學問決沒有高低貴賤,沒有資歷深淺,沒有國界的差別。趙元任善於學習,但不是一味地接納,他更善於在學習中創新,在吸收中超越。他曾受過不少歐美現代語言學家的影響,但是,最後的結果是:他的研究並不與任何一個語言學家雷同;他的研究跳出了原有的框框,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 淺談趙元任的語言學研究
    他早年的求學經歷,使他具有極為廣闊的學術背景,說他「融會古今、貫通中外、橫跨文理、精通音樂」(袁毓林《中國現代語言學的開拓和發展——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選·前言》),並非過譽之詞。趙元任先生的主要成就在語言學方面。他是現代漢語語言學的開山鼻祖,對漢語的結構、語法、語彙、音位、音韻等都做過深入的研究。
  • 趙元任:不只是語言學家!
    1925年,清華大學增設「國學研究院」,他與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被聘為導師,他教授《方音學》、《普通語言學》、《中國音韻學》、《中國現代方言》等課程。1929年,他又受聘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兼語言組主任。到1938年,他再度去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語言學,經過6年潛心研究,成為名聞世界的語言學家。1945年他被任命為美國語言學會會長,1960年任美國東方學會會長。
  • 趙元任:一不小心就「玩」成了世界級大師
    趙元任初到美國時只想待四年,沒想到一口氣待了十年。1920年,他決意回國,目的之一是要回老家退婚。儘管北大一再邀請他前去任教,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母校清華。清華原擬安排趙元任教數學,可到校後又讓他加授英文,隨後又讓他改教中國史和哲學,最後決定教授心理學和物理。而此時,他常到胡適家長談的卻是音韻學和國語羅馬化問題,就跟他們在康奈爾讀書時一樣。
  • 他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語言學系——王力孤獨而有尊嚴的一生
    他7歲上私塾。先生講《三國演義》,講到慷慨激昂處,便拍案而起。王力由此愛上小說,也產生了他的第一個理想—當小說家。高小畢業後,王力因貧輟學,但讀書不輟。夜晚無油點燈,每天就著月光讀書。書讀了很多,但一副深度眼鏡也因此伴隨了他一生。1926年夏天他報考清華國學院,師從趙元任。國學院有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啓超、趙元任、陳寅恪。
  • 中國古漢語大師王力,孤獨而尊嚴 的一生(圖)
    紀錄片《王力》是《大師》團隊耗費兩年時間、根據王力自述文章和相關著作,採訪了50多位相關專家學者,從多角度各個方面呈現了這位中國古漢語大師不愛閒談、勤勉奮進的一生。中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周有光在片中接受採訪時強調,「王力可以說是中國最後一位語言學方面的全才。」  另悉,此片於5月19日首播後反響很好,應觀眾要求,將於9月22日晚9:30在上海紀實頻道重播。
  • 為你讀書|清華大學走出的「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和「考古學之父」
    01趙元任趙元任陳寅恪在清華照瀾院2號居住時,隔壁1號住著鄰居趙元任。趙元任在清華從1925年至1929年一共待了四年,之後去了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雖然他待的時間不長,影響卻很大。很多人知道他是中國現代語言學先驅,是「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卻不知他也是中國現代音樂學的先驅。他的生活趣事與他的學術成果一樣精彩。趙元任是清朝著名詩人趙翼的後人,光緒十八年生於天津。他本身是一個語言奇才,在南京的金陵中學時,就通曉八種語言。羅素1920年訪華,趙元任充當翻譯。有一站,他們去長沙,趙元任發現旁邊坐了一個長沙人,就開始跟他交流,學長沙話。
  • 曾經的中國好聲音,中國語言學奠基人,民國學霸
    1925年,清華大學增設「國學研究院」,他與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被聘為導師,他教授《方音學》、《普通語言學》、《中國音韻學》、《中國現代方言》等課程。1929年,他又受聘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兼語言組主任。
  • 智商逆天的趙元任:用語言「玩弄」全世界的天才,皆因「好玩」?
    寫這篇故事的人就是趙元任。他,一生中博學多才,被冠以數學家、物理學家、語言學家、翻譯家、哲學家、邏輯學家、音樂家等頭銜,他是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因為「好玩兒」,他一不小心「玩」成了世界級大師,顛覆了整個世界。只要他教過書的地方都不得不敬佩地給他一個教授職稱,從美國語言學界流傳的一句話中便可窺見:趙先生永遠不會錯。
  • 中國史上誰是掌握外語最多的人?錢鍾書6種,趙元任8種,他33種!
    王力(1900.8.10—1986.5.3),王力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他有諸多頭銜,中國的語言學家、教育家、也是著名的翻譯家、散文家和大詩人。王力曾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嶺南大學任教,他有40多種語言方面的著作,200多篇論文,涉及到語言的各個領域,許多都是具有開創性的。
  • 民國奇才多,語言學大師趙元任誓不為官的趣聞
    然而,在民國時期,有一位大學者拒絕做官,躲避當官就像躲避瘟疫一樣,人稱奇人怪人。這位大學者就是清華大學教授趙元任先生。上了歲數的人,可能會唱民國時期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這首歌的詞作者是劉半農,曲作者就是趙元任。
  • 趙元任:「言有易,言無難」
    趙元任還是中國使用科學記音方法記錄藏語和維吾爾語的第一人。  在史語所工作期間,趙元任學習了藏文,後來他在北京找到一位藏族同胞,讓他讀由于道泉整理出來的倉央嘉措的62首情歌並錄了音。他用國際音標記錄了這位藏族同胞的發音,經過整理就成了1930年發表的《第六代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情歌》,其記錄的拉薩話語音系統至今仍是研究拉薩話的重要參考材料。
  • 陳寅恪與視網膜脫離
    他13歲留學日本,又在歐美遊學14年,先後就讀於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美國哈佛大學等世界名校,師從過不少世界一流大學者。但他只求做一流學問,不顧及學位,往往一年半載後就另謀它途,始終沒有獲得一張大學文憑,更沒有去拿什麼博士學位。通過留學期間的學習,陳寅恪具備了閱讀英、法、德、日和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臘等13種文字的能力,尤精梵文和巴利文。
  • 龐加萊,最後一位數學全才
    龐加萊談起龐加萊,大部分數學家都會馬上想起一個著名的評價:龐加萊是最後一個數學全才,即指其為最後一個在數學所有分支領域都造詣深厚的數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