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私募股權行業沸騰:險資投資限制取消,將極大緩解募資難)
私募股權行業迎來重磅利好。
2020年7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
「我覺得對募資是很好的促進,現在國內股權投資基金募資通道很窄,有新資金進來是好事。在美國,保險背景出資人也是很多基金重要LP。」北京中關村一位資深PE/VC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也認為,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意味著S基金(Secondary Fund)公開交易市場將建立。
保險資金作為權益市場的重要機構投資者,此次正式取消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也符合保險行業放鬆投資端限制的趨勢。
私募股權引來險資「活水」
此前,《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規定:保險資金直接投資股權,僅限於保險類企業、非保險類金融企業和與保險業務相關的養老、醫療、汽車服務等企業的股權。因此,此次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被認為意義重大。
「在資金端對很多機構都是很大的利好,畢竟過去很長時間裡GP面臨募資難等問題,行業裡大量機構都募不到錢。」北京某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表示。
2018年資管新規後,私募股權「募資難」席捲行業,尤其是對於腰部及尾部基金來說,募資難度進一步提升。一方面體現在資金來源的匱乏,另一方面體現為實際募資金額小於預期值。
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更是讓處於寒冬中的私募股權行業「雪上加霜」。2年多的等待後,政策利好終於照到GP。
由於保險資金的特點在於規模大、期限長、來源穩定,更加適合長期限的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尤其是私募股權母基金的投資理念相匹配。
「首選是投資母基金,風險更小,其次是投資大白馬基金。估計股權投資行業會面臨洗牌。短期不建議投資太多新基金。」上述中關村PE/VC人士說。
「設計好相關的門檻,私募股權的風險也是可控的。其實現在很多保險公司已經在投了。」 該北京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總監則稱。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明確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被業內認為是明確了S基金公開交易市場的建立。
公開資料顯示,S基金是一類專門從投資者手中收購另類資產基金份額、投資組合或出資承諾的基金產品。與傳統私募股權基金不同,S基金是從投資者手中收購企業股權或基金份額,交易對象為其他投資者。
在私募股權市場的寒冬期,由於大量人民幣基金已進入退出期,LP和GP均積極尋找退出渠道,因此S基金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可紓困當前股權流通及投資人兌付壓力,知名機構紛紛開始關注私募股權基金二級市場,涉足S基金業務。
「S基金通常選擇在基金的中後期階進入,可相對提早收益起始時間,縮短回報周期。」上述私募股權投資總監稱。
利於增厚險資收益
事實上,在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前,業內對於取消險資投資限制已有相當期待,並且從政策層面看,此前也有一定的鋪墊。
近兩年來,政策趨勢便是鼓勵險企配置長久期債權產品、放鬆股權投資限制。
早在2018年10月,銀保監會發布《保險資金投資股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擬讓保險公司自主審慎選擇股權投資的行業和企業類型;2019年2月銀保監會在《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加快研究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範圍限制」。
今年6月1日,央行等八部委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中,鼓勵資管產品加大對創業投資的支持力度,並逐步提高股權投資類資管產品比例,完善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與創業投資企業的投貸聯動、投保聯動機制,加強創業投資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市場化合作,推動完善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政策。在剛剛結束的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也透露,銀保監會將推進研究出臺保險機構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的相關政策。
顯然,此次取消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使險企股權投資標的的可選範圍進一步拓展,整體利好險企投資端。
興業證券便分析,在IFRS-9準則下,放開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或利於穩定險企總投資收益。
「IFRS-9下,險企將權益資產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調節會計利潤的途徑失效,且難以抑制資本市場波動對當期利潤的影響,險企權益資產配置將更傾向於價值投資。放開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拓展了險企股權投資的藍籌股選擇空間,增配此類股票計入FVOCI或將利於穩定險企在IFRS-9準則下的總投資收益。」興業證券分析師張博便分析。
「險資的特點是長久錢,更多是配到有投資價值的長期資產上面。在投資中,也不是簡單地博差價,而是真正投到有長期成長價值的企業中去。」某保險資管人士也進一步向第一財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