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額分配機率提至不低於50%?戶籍生入讀公辦高中機制迎大變革

2020-09-03 廣州升學指導中心

廣州中考指標到校政策你一定了解,但名額分配你又了解多少?

從2021-2023年,廣州中考指標到校更名為名額分配;

具體與前幾年有哪些變化呢?


指標到校或改名為名額分配


根據《關於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2021-2023年廣州中考的名額分配,政策如下:


根據國家、省關於優質普通高中名額分配招生的規定,公辦的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和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應將不低於50%的招生計劃合理分配到初中學校。省市屬公辦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和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名額分配計劃分配範圍為全市範圍內初中學校(不含特殊教育學校,下同);區屬公辦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和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名額分配計劃分配範圍為本轄區內的初中學校;成立教育集團的示範性普通高中的名額分配招生計劃應適當向集團內農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傾斜。報考名額分配計劃的學生,必須是具有廣州市戶籍(含政策性照顧學生)、具有同一初中學校三年完整學籍並在該校就讀到畢業的初中應屆畢業生或從市外轉學到本市並在轉入學校就讀到畢業的初中應屆畢業生。名額分配招生時,應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重要參考。名額分配計劃具體分配與錄取辦法由市招考辦制定。


劃重點:


1、名額分配的招生學校是公辦的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和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

2、名額分配的比例是不低於50%的招生計劃

3、名額分配的分配範圍是省市屬公辦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和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名額分配計劃分配範圍為全市範圍內初中學校(不含特殊教育學校,下同);區屬公辦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和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名額分配計劃分配範圍為本轄區內的初中學校;成立教育集團的示範性普通高中的名額分配招生計劃應適當向集團內農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傾斜。


4、名額分配的報考條件是報考名額分配計劃的學生,必須是具有廣州市戶籍(含政策性照顧學生)、具有同一初中學校三年完整學籍並在該校就讀到畢業的初中應屆畢業生或從市外轉學到本市並在轉入學校就讀到畢業的初中應屆畢業生。


錄取分數維持不變,但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重要參考。所以一定不能偏科。

(錄取參考科目成績須達到C級及以上才可以被示範性高中錄取,D級及以上才可以被普通高中錄取。)


01


名額分配政策這幾年的變化


2016年—2018年


分配計劃:30%


報考條件:

1.廣州市戶籍(含政策性照顧借讀考生)。戶籍從外市遷入的,截止時間為當年3月31日。

2.本校完整三年學籍並在本校就讀到畢業的初中應屆畢業生或從市外轉學到本市並在轉入學校就讀到畢業的初中應屆畢業生。


招生學校:

廣州市所有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大約40所)


送生學校:

廣州市十二個區(縣級市)的初中學校(含民辦學校,不含特殊學校)。


分配範圍:

省、市屬示範高中招生指標面向全市分配;區(縣級市)屬示範高中招生指標面向本區(縣級市)分配。


錄取分數:近3年最低錄取分數平均分下降20分。


2019年—2020年


分配計劃:50%


報考條件:

1.廣州市戶籍(含政策性照顧借讀考生)。戶籍從外市遷入的,截止時間為當年3月31日。

2.本校完整三年學籍並在本校就讀到畢業的初中應屆畢業生或從市外轉學到本市並在轉入學校就讀到畢業的初中應屆畢業生。


招生學校:

廣州市所有公辦示範性普通高中(含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和市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大約70所))


送生學校:

廣州市十二個區(縣級市)的初中學校(含民辦學校,不含特殊學校)。


分配範圍:

省、市屬示範高中招生指標面向全市分配;區(縣級市)屬示範高中招生指標面向本區(縣級市)分配。

成立教育集團的省、市屬及區屬示範高中將部分指標計劃直接分配到集團內農村初中和薄弱初中。


錄取分數:近3年最低錄取分數平均分下降20分。


2021年


「指標到校」更名為「名額分配」。


分配計劃:不低於50%


報考條件:

1.廣州市戶籍(含政策性照顧借讀考生)。戶籍從外市遷入的,截止時間為當年3月31日。

2.本校完整三年學籍並在本校就讀到畢業的初中應屆畢業生或從市外轉學到本市並在轉入學校就讀到畢業的初中應屆畢業生。


招生學校:

廣州市所有公辦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和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


送生學校:

廣州市十二個區(縣級市)的初中學校(含民辦學校,不含特殊學校)。


分配範圍:

省市屬公辦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和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名額分配計劃分配範圍為全市範圍內初中學校(不含特殊教育學校,下同);

區屬公辦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和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名額分配計劃分配範圍為本轄區內的初中學校;

成立教育集團的示範性普通高中的名額分配招生計劃應適當向集團內農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傾斜。


錄取分數:近3年最低錄取分數平均分下降20分。(具體請以官方公布為準)

相關焦點

  • 2021年廣州新中考名額分配政策解讀!如何擁有名額分配資格?
    其中有一項舉措為「指標到校」改為「名額分配」,比例或相應提高,不低於50%。並增加了省一級高中進行名額分配。那麼怎樣才能擁有名額分配資格呢?名額分配有什麼作用?又有哪些學校被納入「名額分配」呢?今天就隨小編一起來揭曉答案吧~1、具體廣州戶籍或符合政策性照顧條件,借讀生無法參與。
  • 2020南寧示範性高中指令定向名額分配表公布!地段生必看
    (二)初中學校名額分配的基本原則:只有報名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且具有地段生身份的考生有資格參與公辦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指令性定向名額的競爭,各初中學校的定向名額以市區內報名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地段生總人數和本校地段生報名數為依據平均分配,所分配給初中學校的名額原則上不得突破。
  • 高中選哪間學校?東莞六大公辦高中大PK
    這次我們來說一下東莞最為知名的公辦高中,從各中學的升學率、錄取分數線、招生人數、名額分配等方面,進行逐一比較,希望對大家的擇校會有所幫助。年五大校依然有50%的名額用作名額分配。結合今年繼續擴招,那麼,分配的名額也會有相應的新增,對於本地戶籍考生而言,便有更多機會進入到五大校(莞外沒有分配的名額)。
  • 談談高中正取生與分配生
    原來高中錄取新生就是達到分數線就可以讀高中,還有達不到分數線高價進高中的。中招錄取之高價生往事學校收取高價生是為了創收,學生家長想讓孩子混個文憑,反正孩子也考不上,打工年齡又太小。
  • 廣州入讀公辦小學的方式有幾種?本地與外地戶籍各不相同
    在廣州如何入讀公辦小學,入讀公辦小學有幾種方式呢?柚子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廣州戶籍和非廣州戶籍入讀公辦小學的幾個方式。廣州戶籍生入讀公辦小學何為廣州戶籍生?顧名思義,即擁有廣州當地戶籍的學生,只要孩子擁有廣州戶籍,不管父母是否在廣州擁有合法房產,都是一定可以在廣州上公辦小學的!
  • 廣州中考「名額分配」全解:選公校民校有影響「指標」嗎?
    」,並將省一級普通高中也納入名額分配學校,名額分配的比例可能也會相應提高,不會低於50%。今天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什麼是名額分配  廣州市公辦的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和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在招生時,應將不低於50%的招生計劃合理分配到初中學校,即為名額分配(指標到校)。  被分配到名額的初中學校考生,只要通過校內競爭就可以進入優質高中。
  • 中考填報志願「巧」用分配生名額,變相加50分,助力報考重點高中
    而這前10名,必須在一統線下50分的區間。假如第八名就已經不在50分之內了,那就只錄取前7名,剩下的3個名額拿出來,二統統籌使用。二次統招的時候,考生在全市排隊,最後一名學生的分數,就是二統線。確切的說,一統線就是用來錄分配生的,而不是用來招一統生的。
  • 2020南寧高中錄取名額、分數線多少?中考成績排名很重要嗎?
    二是考生成績不低於所報公辦示範性普通高中定向錄取最低成績。粉紅色部分名額共12285名,屬非定向名額。非定向名額屬於所有南寧戶口的中考生都可以報名的名額,包括地段生也可以。從以上數據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這裡植入地段生和擇校生概念。
  • 新、舊中考中考政策下的名額分配對比
    2、每個學校具體會得到哪些學校的名額分配是不確定的,每年初中學校會派人到各區招生辦抓鬮,從而決定的 3、新中考政策下,名額分配佔市重點學校招生計劃的50%—65% 名額分配的性質 1、獲得名額分配的學生
  • 晉江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將不低於50%分配到區域初中
    閩南網6月25日訊 今後,晉江普通初中的學生,將更有機會去優質高中就學。海都記者昨日從晉江市教育局獲悉,前日,晉江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在全市範圍內,全面實行陽光招生。同時,高中階段將進行招生改革,將不低於50%的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
  • 一文看懂上海中考<名額分配>政策
    簡單的去理解是:本區市重點招本區的學生,名額分配和零志願一樣,只能填1所你們學校分配到的高中。目前的中考政策中,四校沒有名額分配,跨區考、復讀生、返滬生不可填名額分配。所以經常出現名額分配錄取分數大大低於平行志願的情況。
  • 東莞中小學升學指南:一文讀懂戶籍生與非戶籍生如何上公辦
    小學、初中階段,非戶籍學生均超過50%,非戶籍學生群體構成了東莞中小學義務教育的主體之一。與戶籍生遵循「劃片升學,就近原則」入讀公辦學校不同,非戶籍生在東莞如何上學,是一個較為複雜的問題,尤其是當非戶籍生想上東莞的公辦中小學,涉及「落戶上學」「積分入學」等複雜的入學政策。正是此種特殊的人口結構,以及差異化的入學政策,造就了東莞相對複雜的升學環境。
  • 「指標到校」明年起叫「名額分配」,會有重大變革
    把省市區屬重點示範性高中的優質學位分配到全市各校,讓在普通初中裡面的學生同樣享有入讀優質高中的機會。實行「指標到校」後,省市區屬示範性高中分配出去的優質學位,從政策剛開始時候的30%,擴大到這兩年的50%。舊政策下,「指標到校」是有一定的條件限制的,就是每所實行指標到校的高中都設定了分數線限制。這個分數線是這所學校前三年提前批錄取分數線平均分降20分。
  • 長沙小升初微機派位填報「公辦優先」,派中公辦機率就變大嗎
    ,是不是派中公辦學校的機率就大一些。比如雅實招生50人,學校有100人填報雅實,但是其中有30人填報公辦優先,70人填報民辦優先。有家長就錯誤的認為,先是這30人搖號,全部進入雅實。剩餘20個名額再從70人中搖號。其實不是這樣的!真實情況是100人同時搖號,選擇50人進入雅實。家長無論選擇公辦優先還是選擇民辦優先,其搖中的機率一模一樣。真想提高命中率,去南嶽大廟拜拜菩薩可能效果好一些。
  • 杭州中考新變化 2019級初一起,重高名額分配向公辦傾斜
    二是優質普高名額分配生(原保送生)比例從2021年(2018級初一年級)起由50%提高到不低於60%(六城區2021年為60%)。  三是從2022年(2019級初一學生)開始,名額分配生將逐步向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學校傾斜,民辦初中當年自主招生學生數按不高於50%的比例計入應屆畢業生數。
  • 2021幼升小必讀丨擇公辦校要放棄的「分配生」資格究竟是什麼
    快點往下看吧——什麼是分配生?分配生是武漢市中考現行的一種優惠升學方式。每年各區省、市級示範高中的招生名額(不包括國際部)通過兩種方式錄取,其中50%是通過中考分數直接錄取,另外50%則是以分配生形式進行錄取。
  • 一文看懂上海中考「名額分配」政策
    簡單的去理解是:本區市重點招本區的學生,名額分配和零志願一樣,只能填1所你們學校分配到的高中。目前的中考政策中,四校沒有名額分配,跨區考、復讀生、返滬生不可填名額分配。 名額分配是為了保證公辦初中的升學率而產生的錄取方案,但有其局限性。其一,每所初中能拿到哪個學校的名額,純屬運氣。其二,名額分配招收的生源質量,參差不齊。所以,四校果斷取消了名額分配。因其為校內排位,競爭較小,對於公辦學校裡在校成績一直很優秀的學生,不失為一種進入理想高中的理想途徑(如果運氣足夠好)。
  • 溫州中考名額分配比例提至60%,考重高越來越簡單?
    那名額分配比例提高後,對於分數達不到標準線但差距不大的孩子被錄取機率提高了,但其實分配增加的名額不多。定向生是根據初中畢業生人數比例分配到各個學校的,也就是定向生名額分配多少能看出對應學校畢業生人數多少,而普通初中的畢業生人數較少,分配到的定向生名額也不多,即使比例提高,多分配給普通初中的定向生名額也是微乎極微。
  • 廣州中考 明年大變
    ●新招生錄取機制名額分配學校範圍變大 錄取批次簡化招生錄取方面,主要調整內容有四項。一是名額分配招生的學校範圍變大,二是自主招生,三是擴大普通高中招收隨遷子女的比例,四是簡化了錄取批次。名額分配招生學校範圍擴大名額分配招生學校範圍進一步擴大。「名額分配」即原來的「指標到校」。
  • 上海中招方案:名額分配比例沒變 讀國際班須過中考關
    民辦普通高中國際課程班的招生計劃單列,一部分計劃納入本市普通高中招生總計劃;另一部分計劃可招收非本市中考考生(不納入本市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其計劃數原則上不超過學校國際課程班當年招生計劃總數的50%。   國際課程班招生由學校根據招生方案,參照本市提前招生錄取的時間自主進行預錄取。預錄取名單須報市教育考試院中招辦備案,預錄取考生不得要求更改或放棄預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