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是一個詮釋天地萬物的利器,神秘的八卦符號能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天與地都存在各自的八卦特徵,八卦同時包含了時間與空間兩個概念,將時間和空間一一重迭,八卦相交就成為了六十四卦,這足以表達世間的森羅萬象。方圖主地,下面對方圖的規律做個總結。
方圖表示地,乾陽賦予萬物生命,所以陽在下,陰在上。依對角的順序乾至坤依次排列。取象天地相交,通泰之意。同時也表現了,天不足酉北,地不足東南的地理環境。
在方圖中乾卦至坤卦為經卦(乾卦到坤卦對角線上的八個卦),共有八個,依次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也叫八經卦。

泰卦至否卦為緯卦(泰卦到否卦的對角線上的八個卦)依次為:泰、損、既濟、益卦、恆、未濟、鹹、否。

周邊二十八卦象徵周天的二十八星宿。

這個圖所表達的內容,非常豐富和全面。足以表達世間的森羅萬象。從夬卦到泰卦以乾為體,從履到否為乾之用。從剝卦至否卦以坤為體,從謙到泰為坤之用。

乾主大始、坤主收藏。陽卦所生主貞,陰卦所生主悔。六十四卦均有八卦貞悔相交的規律。貞主生、主正;悔主退主亡。內三爻為貞、為主是本卦,外三爻為悔、為輔是之卦。從中能發現事物對立統一的規律。乾卦、坤卦相交得泰否二卦,乾卦在下為泰,乾主貞;坤卦在上為否,坤主悔,泰卦是通泰、否卦是閉塞。就是事物發展的兩個方面。

水火(坎卦離卦)相交得既濟、未濟兩卦。離卦在下為既濟,離主貞;坎卦在上為未濟,坎主悔是事物完成與否的兩個方面。八卦和六十四卦包含了世間萬物的名與象,這些抽象符號包含的時間與空間的概念,以及它所蘊含的對立統一的哲學意味反映了華夏民族在史前時代的智慧。他們的確立奠定了易經這部偉大著作的理論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