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男孩痴迷做飯上熱搜:真正高層次的教育,是讓孩子做自己

2020-12-19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作者:一座城池(富書專欄作者)

這兩天,一位12歲的小男孩因為「痴迷」做飯,喜上熱搜!

為什麼說是「痴迷」呢!孩子媽媽是這樣說的:

每天回家第一件事,鑽進廚房做飯;周末節假日時間,研究菜譜;一有零花錢,買食材,做試驗!

起初,媽媽還以為孩子只是一時興起,沒想到孩子學會做菜後,竟然一發不可收拾。

從三年級到六年級,整整3年過去了。孩子的興趣非但沒有消退,反而愈發迷戀,廚藝也因此大增,可謂是「吃過都說好」!

家有一枚會做飯的「小暖男」,當媽的本應該感到開心,但孩子媽媽卻表示心都操碎了:

他對讀書一點都沒有興趣,每天回來不做作業,就搗鼓燒菜!學習上一竅不通,成績連年墊底。補習班上了不少,但數學考試居然還得1分,把老師都氣得不知該如何是好。

就在媽媽為此頭疼時,網友們的反映可是完全另外一番景象:

看到評論區齊刷刷的點讚,說實話,我和大家的反應是一致的:既驚奇又羨慕呀

因為,找到一項自己熱衷的事業,實在是太幸運了。

巴菲特曾說,父母唯一應該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熱情所在,鼓勵他全力以赴地去追求,並發揮得淋漓盡致。

父母應該明白,與其把時間花費在各種補習班上,還不如因勢利導,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尊重孩子的興趣,並予以鼓勵

想起美國一位名叫弗林的小男孩,也因為痴迷做飯,收穫一眾好評。

年僅10歲的弗林,因為「嫌棄」媽媽燒飯難吃,表示自己要親自做飯。

父母雖然詫異,但還是給予了孩子展現自我的機會。

結局是美好的,弗林的烹飪水平得到了父母的認可。

很快,媽媽給他買了一堆烹飪書籍;爸爸專門為他打造「專屬廚房」。等到弗林的廚藝天賦漸漸展露,父母乾脆給他報了一個廚藝班。

在父母的鼓勵下,弗林興趣大增,苦練刀工和調味。他感慨道:「我打心底愛上烹飪這件事了。」

面對真誠的弗林,媽媽問道:「你真的下定決心做這個?你才12歲,能承受每天在廚房工作的辛苦嗎?」

弗林堅定地表示:「是的,這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經過專業培訓的弗林,廚藝大獲好評。不久,他就成立了一家「晚餐俱樂部」,食客爆滿。

現在,年僅17歲的弗林已經取得諸多成就:

被邀請在美國白宮做飯;登上《紐約時報》餐飲版封面;被美國《Vogue》雜誌專刊賦予「料理界的小賈斯汀」的稱譽。

弗林能夠成為最受關注的主廚,除了自己表現出來的興趣和天賦,自然與父母的鼓勵支持息息相關。

教育專家楊東平曾說:讓每一個孩子的天賦展現,是家長的終極使命

弗林的父母,用實際行動印證了這句話。

孩子的長板,決定了未來的高度

在教育孩子時,很多父母都喜歡借用「木桶理論」。

雖說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的短板。但是,木桶理論也有一定的教育誤區。

熱衷「補短」,忽視「揚長」,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孩子的長板被埋沒,短板也無增益。

事實上,很多名人和成功人士,都是因為很好地發揚了自己的長板。

錢鍾書,一代文學大家,數學只考15分;

愛因斯坦,高智商天才,法語成績很不理想;

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眾多「神童」、「天才」,幾乎都是「偏才」。

說一個很現實的案例:

《非誠勿擾》主持人孟非,從小文科拔尖,曾獲多項省市級徵文大獎。

但他卻是「理科白痴」,成績全校墊底。

高考時,他的語文成績僅次於江蘇省文科狀元,數理化三科總成績卻不足100分。

因為偏科,他沒能考上大學,只能去當工人,有次工作的時候還差點被夾斷手指。

可貴的是,他決定發揮自己的長板,用自己擅長和熱愛的人文知識,在電視臺一步步摸爬滾打,終成紅遍大江南北的著名主持人。

孟非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聚焦自己的長板,或許就能打造一片天地。

長板得以發揚,其他都將順勢而為;一旦失去核心長板,也將一損俱損。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謝剛說:教育要「以長取勝」,而非「以短取敗」!

父母只有找到適合孩子個性和長處的發展道路,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孩子的潛能。

強逼孩子的興趣,可能會毀了孩子

前不久看到一份數據: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北上廣等12座城市的調研報告》顯示:66%的孩子在上各類興趣班。

而在「上興趣班全程被父母逼迫」的樣本調查中,也表明孩子的不滿程度在逐年上升。

這個數據,讓我想到了自己的表弟。

正在上初中的表弟,從小熱愛街舞。去年元旦晚會上,他還憑藉一段街舞秀,贏得了「最受歡迎節目獎」。

前不久「五一」勞動節,我計劃帶表弟去看街舞比賽,卻遭到舅媽的嚴詞拒絕。

「你弟弟哪有時間啊?鋼琴、小提琴、繪畫,3天假期,要上3個學習班呢!」

我一聽,人都懵了,真為他捏一把汗。

舅媽又說:「現在不學,將來沒有一技之長,鐵定後悔。」

其實,表弟一直就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喜歡街舞,既強身健體,也能感受潮流自信的街舞文化。

但舅媽說什麼也不同意表弟學街舞。

「有什麼好的,花裡胡哨的,孩子以後肯定得走歪路。」

昨天,表弟給我發微信說:「看到新上線的《這!就是街舞》,感覺自己全部的熱情都被點燃了,但是,一想到媽媽的阻攔,我就要陷入抑鬱了。」

毫不誇張地說,不感興趣的「興趣課」,正在摧毀孩子的興趣!

前陣子大火的流浪大師沈巍,也從小被父親強迫學習不喜歡的學科。

他對讀書畫畫感興趣,父親嚴厲阻止;他想報考中文專業,父親再次駁回;哪怕最後大學畢業,父親還是安排了他毫無興趣的審計工作。

沈巍無奈表示:「這輩子,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很遺憾。如果可以重來,我會選擇一份符合自己意願的工作。」

多少父母,正在「以關愛之名,行傷害之實」。

強迫孩子學習自己不喜歡的事物,很容易讓孩子自我放棄,甚至引發心理疾病。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做自己

前不久,即將回歸教育領域的馬雲,在《重回課堂》中表示:真正的教育,是要想辦法讓每一個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但是,很多家長都存在普遍的教育誤區:

無論父母說什麼、做什麼,最終都是為了孩子好。

而孩子,則必須無條件服從父母的意願。如果提出反對意見,就會扣上「不孝和忤逆」的帽子。

去年暑假,徐州男孩楊元愷因為拿到5所世界名校offer,而備受網友關注。

在分享「育兒經」時,楊爸爸告訴記者:「作為父母,一定要充分地了解孩子,真正地信任孩子,千萬不要把某樣東西強加給孩子。」

孩子如果喜歡某一項事物,父母應該鼓勵進一步了解研究,給予孩子「做自己」的選擇權。

教育專家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裡說:真正高層次的教育,是讓孩子做自己,成為自由的人,做一個他自己原本期待和喜歡的樣子。

回歸故事的主人公,既然確認了自己對廚藝的熱愛,著實是一件幸運之事。

我們發自內心地對小男孩說一聲:未來的米其林大廚,看好你哦!

作者簡介:一座城池,富書專欄作者,爸媽精讀主創,家庭教育研究者、踐行者。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7歲男孩做了一桌菜上熱搜,媽媽:免得長大只會點外賣
    近日,河南焦作沁陽一「小學要求學生每周學做一道菜」登上熱搜,視頻中,一名一年級小學生下廚為奶奶準備生日宴祝壽。5月25日,該名小學生的母親向南都記者表示,孩子今年7歲半,從6歲開始就幫忙切菜。她認為,孩子從小培養起生活能力,長大離家就不至於只會點外賣,生活會更有滋味。
  • 黃多多又上熱搜:健身、做飯,多才多藝,別人家孩子是怎樣煉成的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黃磊14歲的大女兒多多,又雙叒叕上熱搜了。這次不是打耳洞,也不是染頭髮,而是因為健身。從微博流出的照片來看,多多動作嫻熟,肌肉線條優美,顯然是已經堅持了一段時間。
  • 伊能靜女兒被欺負上熱搜:真正能保護我們孩子的,是他們自己
    上周末,這麼一條熱搜引發了88萬網友的熱議!大喇叭小E當然也是88萬分之一!所以今天小E要來跟大家叨逼叨這條熱搜~其實這條熱搜是關於伊能靜在一檔節目中聊起女兒米粒在新學校被小男孩欺負的經歷➤ 幫助孩子發展更多興趣愛好尤其是四五歲的孩子,他們正處於「自我認同」的關鍵期,會特別在意「我行嗎?」,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需要父母給予維護和提升。要支持孩子多做些自己喜歡的事,發掘其愛好和興趣,更多地探索、了解自己的能力,並去展現它們。
  • 九歲男孩原創歌曲一抒童年煩惱 《我只是個孩子》上熱搜
    2017年5月12日訊,江蘇衛視少兒音樂類節目《歌聲的翅膀》自開播後,不少活潑可愛的孩子們登上舞臺,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上周播出的第三期節目中,九歲的吳耀傑帶來原創詞曲《我只是個孩子》,一字一句都在抒發著孩子獨有的壓力和苦惱。節目播出後,這首歌曲立刻登上微博熱搜,多家媒體官方微博轉發,也引發了網友對於兒童教育的熱烈討論。
  • 牛娃錄 | 10歲上海男孩英文演講上熱搜!決定孩子起跑線的,原來是TA……
    前不久,話題#上海小學生英語分享家人抗疫故事#登上微博熱搜榜,引起網友廣泛討論。在China Daily中國日報社舉行的一場直播中,一名10歲男孩用流利的英文深情並茂地分享了武漢親戚志願抗「疫」的動人故事。
  • 12歲男孩每天早起給家人做飯,真正目的讓母親寒顫:兒子太會偽裝
    導語:12歲男孩每天早起給家人做飯,真正目的讓母親寒顫:兒子太會偽裝!孩子是最天真無邪的,但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孩子早熟越來越普遍。現在的孩子除了玩上網就是玩遊戲,因為網絡的發達,經濟條件也提高了。孩子們面臨的誘惑也增多,他們不僅限於一些小玩具了,更多的孩子們喜歡上打遊戲。如今生活壓力大,父母們專心於工作,疏忽了對孩子管教。一不留神,孩子就會闖禍。浙江嘉興的成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兒子因為玩遊戲花掉了他們好幾萬元。現在希望記者幫忙向平臺討要,除了損失了金錢,成女士對兒子的行為更傷心。因為她的兒子太會偽裝了,每天早起給家人做飯,背後居然是藏著目的的。
  • 12歲女孩照「食譜」給兄妹做飯:生存線上的孩子被無情的催熟
    媽媽的食譜有媒體報導,江蘇宿遷一個12歲的女孩,在父母離異後,母親外出打工的情況下,為給哥哥(16歲)和妹妹(9歲)洗衣做飯,不得已輟學。為保證孩子們的一日三餐營養均衡,母親將食譜寫在紙上,12歲的女孩照著食譜承擔起做飯重擔。按照12歲女孩的說法,一開始是哥哥做飯,但是為分擔母親的擔子,哥哥也輟學出去做事,這種情況下,妹妹也只能輟學。對於未來的日子,她就盼著早點長大,能出去做事掙錢。到那時,做飯的重擔便需要妹妹承擔。
  • 關於熱搜上那個雨中跳芭蕾的男孩
    泥濘的土地上,在貧民窟長大的11歲男孩馬杜,正認真地練習著舞蹈。沒有芭蕾舞鞋,沒有掌聲,身後洗衣服的阿姨也懶得看。然而他卻沉浸在舞蹈中,一遍一遍地跳著,糾正著每個動作,每個細節。他跳的的確不如專業的芭蕾舞者,但那份在貧瘠的土地上盛開的熱愛卻打動了無數人。
  • 求助信男孩母親發聲 信是房東寫的自己有每天接孩子做飯
    求助信男孩母親發聲 信是房東寫的自己有每天接孩子做飯時間:2020-10-13 20: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求助信男孩母親發聲 信是房東寫的自己有每天接孩子做飯 10月10日,陝西省漢中市10歲男孩張某某在網上寫信求助,稱自己因親人離世、母親改嫁,目前獨自居住在出租屋內
  • 12歲男孩被巨型風箏帶上天登上網絡熱搜了,到底發生啥了?
    最近12歲男孩被巨型風箏帶上天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相信還有很多人和小編之前一樣不了解12歲男孩被巨型風箏帶上天是啥?怎麼回事?為此小編特意在網上整理了關於12歲男孩被巨型風箏帶上天的內容,方便您了解其相關信息和來龍去脈。
  • 痴迷做飯、數學考1分的小孩,「沒出息」?|光明夜讀
    她始終不能理解,為什麼兒子會對研究廚藝到痴迷的程度,在學習上卻一竅不通,成績連年墊底。為了提升小胖的成績,父母費盡了心思。一方面,請求老師的關照,放學後留小胖補課、做作業;另一方面,聽老師說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他們不惜花費萬元送孩子去上「注意力夏令營」。但是男孩的成績始終沒有太大的進步。六年級上學期的期末考試,男孩的數學只考了1分。
  • 18歲女孩如同寄生蟲,3歲男孩卻為媽媽做飯:父母懶,孩子才獨立
    讓男孩做家務,有利於健康成長而對比以上兩個大姐姐,美國加州三歲小男孩Tydus卻非常能幹,在大多數同齡孩子走路尚且被父母牽牢的年紀,他能為了給媽媽一個驚喜,精心為媽媽做一頓晚餐。孩子不可能永遠在父母的庇護下生活,當我們用嬌慣把孩子養成了一個缺乏獨立性、沒有主見、甚至沒有基本自理能力的人,讓孩子以後拿什麼去面對激烈的社會環境呢?真正愛孩子,為孩子著想的父母都懂得儘早訓練孩子獨立,而孩子的獨立就是從做力所能及的事開始,從勞動開始。如果你家是養育一個男孩兒,更應該讓他做家務。
  • 母親用攝像頭監控女兒讀書,14歲男孩報警求助上熱搜:「以愛為名...
    不是父母懂得尊重孩子隱私了,而是直接安裝攝像頭多省事。 這幾天,一個在家裡安攝像頭,監控女兒看書的媽媽上了熱搜。 去年,南京一個14歲的小男孩打電話報警,稱自己的父親要裝攝像頭監控自己。 警察趕來後,男孩的父親非常憤怒,父親怒斥道:
  • 育兒熱搜:那些不容忽視的家庭教育「成本」
    政策、教育、養育、安全、健康、名人……五花八門的育兒爆款資訊盡在「一周育兒熱搜」,不用每天刷微博也能知道這周新鮮事兒!快來和浪小花一起看熱搜!家庭教育的成本是什麼?是熊孩子一支「價值十幾萬的尬舞」?還是兩個孩子失去至親後才感受到的傷痛?……要想避免這些無法彌補的損失,家庭教育應該防患於未然!一起來看《一周育兒熱搜VOL.96》。
  • 哈林兒子變身「女裝大佬」上熱搜,戴假髮穿短裙,是尊重個性嗎?
    這段時間,伊能靜18歲的兒子哈林,因其戴假髮穿短裙,Cosplay了一把「女裝大佬」而頻上熱搜,一時間爭議不斷,不過也有網友表示理解:開心就好!而這段時間爆出的男扮女裝照片,更是將該話題推上了熱搜。照片中哈利戴著長長的假髮,煙燻妝,穿著女性短裙,走的是成熟歐美女生風格,如果不說是哈利,恐怕很難有人分辨得出來。
  • 「不良少女」黃多多被網友罵上熱搜……
    趕在2020年結束前,黃多多又雙叒叕憑藉自己的頭髮,上了一輪熱搜。14歲的多多,在ins上po出一張短髮側臉,媒體配的文案是:「全新短髮更顯成熟範,鎖骨和天鵝頸太優越了!」雖然但是,少女還是問:黃多多明明是14歲的少女,需要哪門子的成熟範?這輪尷尬的熱搜下來,大家並不買帳,全部吐槽是黃磊在給女兒買熱搜。畢竟誰能想到,在年底女明星花裙子扎堆的熱搜上,還會出現星二代黃多多的髮型熱搜呢?
  • 「成都男人做家務活」上熱搜,這是最好的徵婚啟事
    來源:中國新聞社最近,有關「成都男性家務時間」的新聞報導引發網友關注,微博話題「成都男性家務時間超過女性」一度登上熱搜榜。很多川渝地區的網友紛紛講述了自己父親或男性朋友做家務的情況,不少網友表示:這則新聞難道不是四川男人的徵婚啟事嗎?
  • 14歲黃多多瘋狂健身上熱搜: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成就
    黃多多又上熱搜了,這次是因為「瘋狂健身」!孫莉的這條微博,妥妥收穫83萬點讚。轉眼已經14歲的多多,除了說英語、彈鋼琴、演話劇、繪畫以外,沒想到還如此自律。作為一位媽媽,她的教育張弛有度。既可以接受孩子染髮、打耳洞,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能在多多僅8歲的時候逼她練琴。而且她不只對孩子嚴厲,也會強迫自己去看樂譜,學鋼琴。
  • 育兒熱搜:孩子天賦異稟?家長「心懷鬼胎」?
    最近,很多孩子因為「研究成果」,搖身一變成了「網紅」。他們真的是天賦異稟?還是其家長沉迷於「贏在起跑線」,所以另有貓膩?快來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一起來看《一周育兒熱搜VOL.93》。2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 熱搜排名:11近日,繼昆明六年級學生研究結直腸癌獲全國獎項,武漢又有2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
  • 12歲森碟身高1米7上熱搜,她卻被自己身高「氣哭」,網友:真善良
    相信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身高非常在意,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高個子總是可以讓自身氣質更上一層樓。但身高多少並不是人們可以隨心所欲進行控制的,所以就出現了很多「小矮子」和一些身高驚人的「大高個」。森碟12歲身高一米七上熱搜後卻被「氣哭」,真善良。每個人的生長發育情況都是不一樣的,身高自然也會出現差異。有些孩子發育比較晚,所以身高相較於同齡人要矮一大截,家長也會特別著急,每天用盡各種方法給孩子補充營養想讓他長得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