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女孩如同寄生蟲,3歲男孩卻為媽媽做飯:父母懶,孩子才獨立

2020-12-19 沛沛媽學育兒

女兒賭氣不吃飯,只因為爸媽沒幫她盛飯

同學女兒上初中了,自己從未去廚房盛過飯,都是大人幫她盛好,備好筷子,直接坐下來吃就行,更別說洗碗了。有時吃慢了連把碗放到水池裡都要再三叮囑,還不一定奏效。

同學昨天喊她吃飯,千呼萬喚從房間出來,到餐桌轉了一圈卻一聲不吭地返回房間。同學以為她哪裡不舒服,趕緊去敲門詢問。女兒陰沉著臉說:「我吃什麼?飯桌上又沒有我的飯。」原來這一次同學忘記給女兒盛飯,自己先吃了,女兒就生氣了。

大人一直以來事無巨細地照顧孩子,啥事都替孩子做好,結果稍有差池便遭來孩子的怨恨,完全補體恤父母。能怪孩子自私嗎?我們說有問題的不是孩子,是家長。孩子自私懶惰,這都是家長平時愛包辦替代、保姆般伺候、凡事以孩子為中心造成的,孩子在習慣了享用之後,就會認為大人為他們做任何事都是理所當然的。

看過《變形計》的觀眾都知道,現今18的女孩劉思琦被父母慣養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到什麼地步呢?吃飯要大人喂,穿衣服要大人幫忙,腳趾頭要大人修剪,連逛街都要大人隨同幫忙提東西,活生生被家長以「女孩就要富養」的觀念,嬌縱成一個生活上的白痴、巨嬰。

讓男孩做家務,有利於健康成長

而對比以上兩個大姐姐,美國加州三歲小男孩Tydus卻非常能幹,在大多數同齡孩子走路尚且被父母牽牢的年紀,他能為了給媽媽一個驚喜,精心為媽媽做一頓晚餐。而為了做這頓晚餐,小Tydus必須獨自去超市購買麵包和千層面等食品,到家後利索地使用微波爐加熱千層面,並將長麵包放進烤箱裡,還不忘為媽媽倒杯果汁。

一個年僅3歲的小男孩兒能如此獨立,並不是一朝一夕的結果,必定是在一次次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上逐漸內化形成的一種能力。這和父母對他的有意識訓練是分不開的。

孩子不可能永遠在父母的庇護下生活,當我們用嬌慣把孩子養成了一個缺乏獨立性、沒有主見、甚至沒有基本自理能力的人,讓孩子以後拿什麼去面對激烈的社會環境呢?真正愛孩子,為孩子著想的父母都懂得儘早訓練孩子獨立,而孩子的獨立就是從做力所能及的事開始,從勞動開始。

如果你家是養育一個男孩兒,更應該讓他做家務。

首先讓孩子儘早學會做家務,比如整理房間、打掃房間、做飯、洗衣服等等,都是為以後獨立生活做好準備。很多孩子讀完初中,就過集體寄宿生活,吃住在校。儘早學會自理,能讓孩子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學習當中。而參加工作後,會做可以避免天天叫外賣,長期吃不衛生的食品,給身體健康埋下病根。再說遠一點,男孩會做飯,會做家務活兒,對女孩來說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是婚姻穩定幸福的重要因素。

二是學會一些實用的本領,可以幫助男孩兒建立自信,贏得自尊。幫助男孩兒贏得自尊,建立自信的最好辦法就是做一些實際的的事情,學一些實用的本領。比如做飯,掃地、會簡單的修理等等,做這些事情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有用有價值,能夠很好地建立自己的尊嚴和自信,保護一個男子漢驕傲的內心。

三是能夠促進親子關係發展。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孩子大一點之後,你想和他談論學習情況,交友情況和他說些貼心話,孩子要麼不耐煩,敷衍幾句,要麼就是報喜不報憂,學校挨老師批評或者和同學相處不愉快的事都會避而不談。為此我曾經困惑很久,但是如果我在廚房給孩子做好吃的,她自己跑到我身邊轉悠,我們聊得很開心時,她就會自己主動的告訴我這一切,我想可能是女兒不喜歡我專注地盯著她,談論有關她的事,那會讓她感覺有壓力。

而男孩子更要面子,想讓男孩和我們親密無間,幫助他們卸下思想包袱,和他們一起感受他的情緒變化,家長不妨邀請孩子一起做家務,在共同協作和配合當中,大家把彼此當成朋友坦誠的交流,不僅能使家務變成促進孩子學習本領,表達情緒,收穫快樂的過程,還能使親子關係變得更加深厚。

學做飯,不同年齡段,男孩可以在廚房做些什麼呢?

研究表明:在眾多家務活中,男孩對做飯會情有獨鍾,不僅是因為愛吃是孩子的天性,男孩還喜歡食物散發的香味,喜歡食物的顏色。所以家長訓練男孩做家務,不放把廚房作為基地,教會男孩做飯,畢竟男孩會做飯的好處顯而易見。

臺灣女作家吳淡如曾經說過,一個pizza看起來大得很恐怖,但是如果將它一片片切開,你就可以慢慢的比較不費力地把它吃掉。

你要讓一個小男孩兒一下子掌握做飯的技巧是不可能的,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家長可以用切披薩分段制的辦法,循序漸進地教會孩子做飯的技巧。

八個月以後男寶寶能坐會爬了,父母在廚房做飯時,不妨讓孩子坐在廚房地板上給他各種不同的瓜果蔬菜,讓他去觸摸,並用語言告訴他是什麼。像胡蘿蔔,黃瓜之類的蔬菜還可以洗淨,和水果一起放在孩子面前。給他們玩,並提供給他們吃,小孩是用手和嘴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在訓練孩子的觸覺和味覺的同時,其實也是在發展他們的智力。

2-4歲的小男孩能走會跑,能和大人無障礙交流了,能聽懂大人的指令了,家長可以讓孩子幫忙擇菜呀,撿垃圾呀,3歲左右的男孩可以教他洗碗,不過大人要在旁邊陪護,注意孩子安全。

5-7歲的小男孩手部協調能力發育得比較好了,可以教他們使用微波爐烤箱等工具,比如烤麵包、炸薯條什麼的。教他們使用電飯煲來煮飯,教會他們多少米需要打多少水的技巧,掌握什麼辦法才能做到飯至於太稀或太稠。畢竟把飯煮得剛剛好,軟硬適中也是一門技術。

8歲以後有一定的安全意識,家長可以教男孩進行簡單的烹飪,比如西紅柿炒蛋,或者煮麵條、煮水餃等等,等到簡單的食譜學會之後,隨著年齡增長可以再教孩子一些複雜一點的,費時一點的菜餚的做法。儘量做孩子喜歡吃的,讓孩子興趣更濃。

不管菜的味道如何,一定要記住多誇孩子,肯定孩子,男孩會在父母的肯定和信任當中獲得足夠的自信和滿足感,從而會有更大的興趣在廚藝上獲得更多技能。

當然,在教男孩做飯時,家長應該具有防範意識,任何時候安全第一,家長應確保孩子在廚房的一切行動都是安全的。以下幾點需要注意:一是小心燙的食物,在取食物時要注意用毛巾或者手套隔開做好保護措施。二是菜刀水果刀的使用,儘量在十歲以後,並且要小心謹慎,切菜要注意四四指併攏於手背成90°角,這樣刀不容易把手傷到,同時教孩子養成切菜聚精會神的習慣,另外在菜刀水果刀使用完之後,應該養成刀口朝內,刀背朝外放置的習慣。三是鐵鍋的把手也應該朝裡放,防止走路時碰撞。

相關焦點

  • 6歲「海豹兒」視頻暖哭無數媽媽: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這件事
    01.捨得用孩子的父母,孩子想不優秀都難這名小男孩叫camden,天生沒有四肢,在醫學上被稱為海豹兒,但是他的媽媽並沒有放棄他,也沒有把他當做怪胎,相反從小就教育他如同平常孩子一樣去做任何事情。看著這一切,你會覺得這就是正常的獨立小女孩,直到最後一刻,鏡頭拉近才發現,這是一個明顯的唐氏兒。
  • 3歲男孩給媽媽做了一頓燭光晚餐,超暖心
    作者 | 食小花 出處 | 食話最近,微博上一個男孩做飯的視頻火了,無數看過的網友都紛紛表示被暖到了( 點擊查看視頻)視頻講述的是美國加州一位3歲的小男孩Tydus,想要做一頓燭光晚餐,送給他最特別的女孩——他的媽媽!
  • 18歲男孩娶14歲女孩引爭議,網友發現:婚宴上男孩只顧自己吃
    "18歲男孩娶14歲女孩"引爭議,網友發現:婚宴男孩只顧自己吃前幾天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在廣東的某個農村,有個"18歲男孩娶了14歲女孩"引起爭議。在網上流傳的小視頻裡可以看到,男孩穿著一件粉色襯衫,儼然新郎官的打扮。女孩則全身紅衣坐在他的 旁邊。
  • 5歲女孩被逼著做飯,媽媽:給孩子最好財富,教會她努力生活下去
    導讀:5歲女孩被逼著做飯,媽媽:給孩子最好財富,教會她努力生活下去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5歲女孩被逼著做飯,媽媽:給孩子最好財富,教會她努力生活下去!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個「懶」媽媽,是孩子的幸運
    久而久之,我發現自己的生活能力爆弱,想做飯的時候不知道如何下手,想收拾房間的時候不得要領,有時想想,媽媽的「勤快」在不知不覺中讓我變成這樣。有句俗語:勤快媽養出懶閨女,可能說的就是我吧。很多孩子幾乎沒有做過家務。因為大部分父母認為,學習是最重要,家務自己做就好了。還有父母是心疼孩子捨不得用,有的認為孩子太小做不了家務。 殊不知,不管什麼原因不重視孩子的家務能力的培養,將來都會承擔無法挽回的後果。媽媽捨不得放手,生活遲早會對他下手。
  • 12歲女孩照「食譜」給兄妹做飯:生存線上的孩子被無情的催熟
    媽媽的食譜有媒體報導,江蘇宿遷一個12歲的女孩,在父母離異後,母親外出打工的情況下,為給哥哥(16歲)和妹妹(9歲)洗衣做飯,不得已輟學。為保證孩子們的一日三餐營養均衡,母親將食譜寫在紙上,12歲的女孩照著食譜承擔起做飯重擔。按照12歲女孩的說法,一開始是哥哥做飯,但是為分擔母親的擔子,哥哥也輟學出去做事,這種情況下,妹妹也只能輟學。對於未來的日子,她就盼著早點長大,能出去做事掙錢。到那時,做飯的重擔便需要妹妹承擔。
  • 3歲小萌娃買菜做飯,獨立的孩子勝過當第一
    一位來自美國加州的小朋友Tydus,雖然他只有3歲,卻不僅能很好的料理自己,還能給媽媽統籌出一頓令人驚喜的美餐!看過的網友們都豎起大拇指:遇到這麼棒的孩子,爹媽上輩子真是拯救了銀河系了吧。不信?一起來眼見為實吧!
  • 6歲男孩視頻凌晨刷爆家長群: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他媽媽在旁邊不斷鼓勵著他:「很棒哦。」「愛你。」小男孩名叫Camden,天生沒有四肢。但他的爸爸媽媽,卻完全把他當成正常的孩子看待。每一件小事,剛滿6歲的他都被鼓勵要親力親為。懶得工作,曾在建築隊、酒店幹活,不到1天就嫌太苦太累,後來靠乞討為生;懶得做飯,村民們送來的肉,他寧願放著讓肉腐爛發臭,也不肯動手做飯;懶得吃飯,吃了一頓後就睡覺,有時能睡一兩天,餓到極點才出門討飯;
  • 真正會教育的媽媽,要學會「懶」
    就是因為讓孩子刷碗的一件小事,讓我又跟媽媽吵了一架。我從小在家庭中基本上沒有做過什麼家務活,每次都是媽媽搶著做,久而久之,現在在生活中,感覺自己的的生活能力弱爆了。做飯做的不是很流利,收拾屋子也是一頭亂麻,不知從何做起。有時想想,媽媽的「勤快」在不知不覺中讓我變成這樣。有句俗語:勤快媽養出懶閨女,可能說的就是我吧。
  • 3歲男孩幹起活來樣樣拿手,那個從小做家務的孩子,贏在哪裡?
    四川一3歲男孩做飯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視頻裡的小男孩不僅會買菜做飯,甚至會自己動手種植盆栽。網友紛紛表示:這女婿我預定了。男孩媽媽說,孩子是獨生子女,不是因為生了二胎才讓他幹活。自己教孩子做家務,只是出於不想讓孩子搞破壞,沒想到現在可以放手給孩子打理了。
  • 3歲女孩為媽媽準備懲罰戒尺:父母的「看不見」正在毀滅孩子未來
    不知道媽媽們是否注意到知乎上一個非常有趣的親子話題:一個3歲的小女孩,竟然自己準備了一把尺子,一本正經的和媽媽說:「當大人做錯事時,也要被打屁股!」,這位媽媽十分疑惑,發布問題稱這種行為應該被允許嗎?很多媽媽們認為,這就是小朋友一時幼稚的小想法,不足以當真。
  • 「我是你媽媽,不是你的僕人」解放父母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獨立
    隔壁桌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吐出媽媽餵的粥,生氣地大聲吼叫。,引導孩子逐步獨立自主,這才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大的寶藏。6歲之前,父母多費心,以後就會很省心。」,給了女兒充足的發揮空間與參與感,小女孩活潑機靈,大呼「做飯快樂」,嘗到自己第一次做的煎蛋時,臉上滿是笑意。
  • 18歲女孩宿舍產子藏屍,17歲男孩不堪「羞愧」揮刀自宮:無知,害了多少孩子?
    根據調查:女生才18歲,10月剛辦理入學,早在高中時期就懷孕了,因為和她男朋友發生性關係,沒有做好避孕措施,最終釀成悲劇!而這樣的悲劇,背後卻是血淋淋的現實,和更扎心的真相…… 宿舍產子,早已不是頭一回。
  • 男孩號稱「天下第一懶」,8歲出門不用腳,因溺愛喪失勞動能力
    勤奮應該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良好品質,但現在很多孩子在家裡面都非常懶,家裡面所有的勞動都是父母去做的,家長不知什麼時候變成了孩子的「僕人」,伺候孩子的衣食住行。男孩被號稱「天下第一懶」,如今情況讓人唏噓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麼一個23歲因為溺愛而走向毀滅的少年,這個少年的名字叫楊鎖,從小出生在農村的他,因為父母過度溺愛,才23歲就離開了人世。
  • 上海書店10歲男孩對5歲女孩侵害,強脫其內褲:男孩媽媽稱是自願
    文章:橙果媽媽有些孩子在天真爛漫的年齡,就已經開始惡魔了。看到這段新聞,我只能說,這個男孩的行為可恥,但這個男孩的媽說出來的話才讓人感到徹底的憤怒。對於5歲的小女孩,不知道男孩在做什麼,但是她之後告訴了媽媽, 母親帶著女兒查看了監控記錄,當時就氣炸了,直接找到男孩的家長。 結果,男孩家長不道歉也就罷了,還振振有詞叫囂道:「你家孩子是自願的。」「我就是上海本地人,不怕查。」,說完,帶著孩子就離開了。
  • 派3歲女兒獨自買菜,真正會讓孩子獨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
    導讀:派3歲女兒獨自買菜,真正會讓孩子獨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派3歲女兒獨自買菜,真正會讓孩子獨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8歲女孩宿舍產子藏屍,17歲男孩不堪「羞愧」揮刀自宮:性無知,害了多少孩子?
    根據調查:女生才18歲,10月剛辦理入學,早在高中時期就懷孕了,因為和她男朋友發生性關係,沒有做好避孕措施,最終釀成悲劇!而這樣的悲劇,背後卻是血淋淋的現實,和更扎心的真相…… 18歲男孩小陽,5歲喪父,和母親相依為命,早年輟學,擺了個燒烤攤過日子。一次特殊的經歷之後,他頭痛發燒了一個多月,去醫院檢查時,他擰著雙眉整個人無力的躺在病床上,初步診斷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 「求你別給我做飯了」,女孩欲哭無淚,媽媽不會做飯也有好處?
    媽媽給女兒做飯遭到拒絕之前有這麼一個視頻就火了起來,視頻中的女孩看著媽媽欲哭無淚,一直在阻止媽媽給自己做飯。原來媽媽看到女孩正在吃餅乾,於是就問孩子是不是餓了,一聽到媽媽要給自己做飯,小女孩想到之前媽媽做的「黑暗料理」,感到非常害怕。
  • 6歲男孩發現化石:教會孩子「玩」的父母才是最高級的父母
    其實,「玩」才是孩子的正業。美國教育學家約翰·杜威認為:孩子既是獨立的個體,也具有社會性,因此玩與學並不衝突。高中生饒依珂,榮獲第18屆「明天小小科學家」一等獎,全國只有3人獲得此稱號。她的父母沒有阻止她玩,也沒有壓制她的好奇心,才成就了她獲得榮譽。孩子在童年興趣的開發,創造性的玩法,有時候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成就。
  • 12歲男孩獨自乘機回國,20小時戴口罩不吃不喝:給孩子獨立品質,才能...
    前兩天看新聞,被一個12歲男孩的歸國視頻震撼了。男孩從西班牙馬德裡,獨自乘機回國,從登機、過關、申報,到檢測、核驗眾多程序,全部獨立搞定。不止如此,在父母叮囑下,20多個小時長途飛行,直到首都機場離散點,孩子始終佩戴著口罩、帽子,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全程水米未進。這份超越年齡的獨立與克制,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