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父母總是發愁孩子晚婚晚育,生怕他們將來不結婚不生子。不過這種現象在城市較為多見,在一些落後的農村,有很多孩子連基本的義務教育都沒有接受,就匆匆結婚生子,而他們的一生似乎從這裡開始也一眼望的到頭。
"18歲男孩娶14歲女孩"引爭議,網友發現:婚宴男孩只顧自己吃
前幾天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在廣東的某個農村,有個"18歲男孩娶了14歲女孩"引起爭議。在網上流傳的小視頻裡可以看到,男孩穿著一件粉色襯衫,儼然新郎官的打扮。女孩則全身紅衣坐在他的 旁邊。兩個少年人的面前擺著一桌子菜,還點著龍鳳蠟,看起來"喜氣洋洋的"。
據說這兩個孩子早戀被父母發現,雙方家長一合計乾脆讓他們結婚了。男孩18歲已經休學了,女孩才14歲,本應該在上初中,如今也已經休學。
這件事在網絡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網友們看過後也紛紛評論。除了質疑父母的做法之外,大家對於男孩的舉動也頗有微詞,因為大家發現,婚宴上男孩只顧著自己吃,絲毫沒有顧及身邊女孩的感受。而女孩則因為緊張一口都沒吃,就那樣幹坐著,兩人絲毫沒有交流。
看到這一幕不僅令人思考,這麼大的孩子真的知道什麼是愛情嗎?
就這樣糊裡糊塗被父母撮合著在一起,他們的未來還有無限可能,以後的人生真的能夠一直走下去嗎?其實類似的現象在農村很多見,十幾歲的大姑娘當媽媽,四十多歲當奶奶的屢見不鮮。
什麼原因導致了農村早婚早育的現象普遍呢?
1、傳統觀念
在農村,傳宗接代是所有父母眼中的人生大事。一旦孩子長大,他們考慮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孩子找個對象。倘若孩子在十幾歲的時候早戀,家長非但不會著急,反而"正中下懷",趁著這個機會把婚一結,最好能夠早早抱上孫子,人生也就圓滿了。所以,在農村早婚早育有一大半的原因是因為父母推波助瀾。
2、教育程度低
許多偏遠地區農村的孩子,甚至連九年義務教育都沒有接受完。他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對自己的未來和人生也沒有期許和規劃,一切都遵循長輩的意思,人生早早被安排。此時如果遇上心儀的對象,他們也很樂意被安排,仿佛一輩子的事就只有這件最重要。
3、攀比心態
在農村,人們更在意家族人丁興旺,有的時候未婚先孕反而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如果自家孩子的身上出了這樣的事情,那麼就剛好可以趁機結婚。早婚早育代表著可以多生,這也是為何很多農村婦女五十出頭就有好幾個已經成年孩子的原因。
老話說,各人有各人的活法,這句話雖然沒錯。可放在當代,這種現象多少令人覺得有些悲哀。不知道大家覺得農村青年早婚早育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