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臺灣初中地理講義多處抹黑大陸

2020-12-14 央廣網

在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操弄下,繼新歷史書三國消失史記不見後,又對初中地理講義下手!臺灣律師蘇逸修21日在臉書貼女兒初二康軒版地理科學習講義,其中「中國工業廢氣飄至臺日韓甚至美國西岸」、「行動支付盛行是因為取款機品質不佳」、「一帶一路製造窮國債務陷阱」、「不願意積極配合籤訂氣候變化國際公約」等多處對大陸經濟發展情況的描述嚴重失實,引發網友熱議。

△圖片截取自臺媒

學習講義雖然不是教科書,但都是學生搭配教科書使用。蘇逸修貼出講義內容,其中1張地圖「中國霾害來襲」指大陸工業廢氣飄至臺、日、韓甚至美國西岸,又表示大陸的環境問題包括空氣汙染、海洋汙染已經影響周邊國家。

有臺灣網友回應表示,這跟現況實在差太多了,大陸現在減碳排放很嚴格,北京治霾、西部治沙、大規模植樹造林,做得不比其他哪個國家差;臺灣現在空汙主要是因為中部火力發電廠,但完全叫大陸背鍋,也不提美國既不批准《京都議定書》,又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美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還是大陸兩倍多。

講義還提到,大陸積極投資各國、倡議一帶一路是「製造窮國債務陷阱」。有網友表示,這種經濟學觀念錯到底,把債權人講得如此邪惡,「所以世界各國購買美債都是在陷害美國囉?」

其中一位網友說,如果是西方投資,根本不會幫助當地建設,只會讓當地不思進取,甚至還想著從中獲利,大陸的對外投資雖然也拿到了礦產開採權,但卻實實在在會幫助到當地地方建設。

△圖片截取自臺媒

而至於講義中稱「大陸行動支付流行是因為提款機品質不佳」這類的內容,則更像是一則冷笑話,讓人不知如何「反駁」,哭笑不得。

這篇po文也被轉發到微博「臺灣傻事」,博主被氣笑了表示,行動支付那一段說大陸「取款機與銀行數量少、品質差」,而且「假鈔多、貧富差距大、各地通膨比率不同,所以普遍使用手機行動支付」簡直是胡編亂造。博主反問:承認自己技術落後有這麼難嗎?

△圖片截取自臺媒

9月22日,蘇逸修在社交媒體上再度發文表示,在教育中埋入偏頗和仇恨的種子是錯誤和危險的,他建議臺灣島內的家長們去了解一下自己子女在學校念的課本寫了些什麼,發現有問題的地方就自己教。

臺灣地區現行使用的課綱惹起爭議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18年,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通過新歷史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框架,並大幅壓縮「中國史」課程內容,此舉遭到島內輿論持續批評。2019年新課綱正式推出時,更有不少臺灣的專家和學者表示,新課綱充滿「臺獨」意識形態,將對臺灣後代無數青年學子進行無形的政治洗腦。

對此,臺灣大學前歷史系主任徐泓指出,「去中國化」就是自我殖民,「去中國化」教科書還將戕害數百萬臺灣青少年,急需撥亂反正、正本清源。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表示,歷史的長江大河是不會因為這些所謂的「文化臺獨」、「柔性臺獨」、「漸進臺獨」的做法而翻轉的,我們相信歷史會給出公正的審判。

註:文章綜合臺媒報導

相關焦點

  • 臺灣初中地理講義多處抹黑大陸 內容奇葩讓人哭笑不得
    臺灣初中地理講義多處抹黑大陸 內容奇葩讓人哭笑不得
  • 臺灣初中地理講義多處抹黑大陸,年輕一代深受其害
    臺灣新版歷史教材的風波還沒有結束,又有人揭露:臺灣的地理講義惡意抹黑大陸。如果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的話,那麼臺灣年輕人會被島內的教材以及輔導書毒害,屆時兩岸關係將會越來越疏遠緊張。臺灣地理講義惡意抹黑大陸近段時間,臺灣新版歷史教材成為島內的一個任何話題,因為新版歷史教材已經被民進黨當局改的「面目全非」了。但是,民進黨當局的「去中國化計劃」並沒有就此結束。近日有消息稱,臺灣的初中地理講義包含許多對大陸不利的內容。
  • 臺灣初中地理講義多處抹黑大陸,年輕一代深受其害
    臺灣新版歷史教材的風波還沒有結束,又有人揭露:臺灣的地理講義惡意抹黑大陸。如果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的話,那麼臺灣年輕人會被島內的教材以及輔導書毒害,屆時兩岸關係將會越來越疏遠緊張。
  • 臺灣初中地理講義多處抹黑大陸 民進黨必自食「仇中」惡果
    繼新版初二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史後,臺灣初中地理講義(搭配教科書使用)公然出現大量造謠抹黑大陸的言論。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律師蘇逸修近日在社交媒體發出讀初二的女兒使用的由康軒出版社出版的地理科學習講義,講義中描述大陸的經濟情況是,「中國工業廢氣飄至臺日韓甚至美國西岸」、「行動支付盛行是因為提款機質量不佳」、「不願意積極配合籤訂氣候變遷國際公約」等。
  • 臺灣這屆家長太難了!新版臺課本被曝多處失實,篡改抹黑大陸
    在近期就有一位初二學生的家長在社交網站上發視頻,爆料初二學生的地理課本中有多處描述錯誤的地方,此次以外,臺灣地區地理課本上還出現造謠抹黑大陸等莫須有事例。臺灣家長發聲在近期,臺灣律師蘇逸修就在社交網站上發文表示,他發現正在就讀初二女兒所讀的地理課本上,出現了大量抹黑大陸的「造謠內容」,且在該書本上還出現了多處對大陸經濟發展描述錯誤的言辭信息。對此,這位家長還曬出了臺灣地區地理課本,稱「康軒版」地理講義中,不僅對大陸的經濟情況進行錯誤地描述,還扭曲了歷史的事實等。
  • 「大陸霧霾飄到美國」?臺灣初中地理講義還能更扯一點嗎?
    9月21日,臺灣律師蘇逸修在臉書和微博上同步發文稱,他發現自己女兒所用的地理講義上,存有大量污衊抹黑大陸的「洗腦內容」,多處對大陸經濟發展情況的描述嚴重失實。蘇逸修認為,在教育中埋入偏頗和仇恨的種子是錯誤和危險的,他決定親自教女兒正確的知識內容,並感嘆「現在的家長太難了」。
  • 【今日頭條】「大陸霧霾飄到美國」?臺灣初中地理講義還能更扯一點嗎?
    一些科目的教科書內容,不只是「去中國化」,甚至還極盡污衊造謠大陸之能事。9月21日,臺灣律師蘇逸修在臉書和微博上同步發文稱,他發現自己女兒所用的地理講義上,存有大量污衊抹黑大陸的「洗腦內容」,多處對大陸經濟發展情況的描述嚴重失實。蘇逸修認為,在教育中埋入偏頗和仇恨的種子是錯誤和危險的,他決定親自教女兒正確的知識內容,並感嘆「現在的家長太難了」。
  • 大陸行動支付發達,通膨率高?臺灣初中地理課本現「仇中」離譜言論
    「我13歲女兒容容現在在學校用的臺灣初中8年級上冊地理科講義,請大家幫我看一下有什麼問題好嗎?」臺灣律師蘇逸修9月21日晚上在臉書上貼出7張照片,內容是上初中二年級的女兒所用地理科講義。貼文吸引了數百條網友評論和分享,大家看完嘆為觀止,驚呼「這哪是地理課本,根本就是一本羅織罪名的書籍啊!」
  • 民進黨當局抹黑大陸難阻兩岸青年交流
    第一,臺陸委會此次抹黑大陸,是蓄意製造兩岸民意對立的新的險惡手段。今年初以來的疫情,給兩岸交流與合作帶來不利因素,因防疫所需,兩岸之間的交流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也是在所難免。然而半年多過去了,大陸防疫早已取得決定性勝利,臺灣防疫也取得明顯成果,本來兩岸之間的交流應當逐步有序恢復。
  • 臺灣「獨媒」三立新聞開微博遭調侃 抹黑大陸功底深厚
    臺灣《旺報》3月11日發表評論說,正值大陸兩會,大陸微博突然來了一位「新朋友」,因年初「帝吧」出徵Facebook事件而「聲名鵲起」的三立新聞網。也有網友認為,三立曾經錯誤報導挪威將承認臺灣是國家,應多關注聯合國,「免得打臉之前沒準備」。而經歷過帝吧風雲的網友則進一步「挑釁」甚至「調戲」三立:「被噴不要玻璃心哦」、「應該叫《蘋果日報》一起來嘛」!三立的微博極為「低調」,因此並沒有在大陸輿論場上激起軒然大波,但從大陸網友的上述反應中仍不難捕捉到大陸網民的態度走向。
  • 無所不用其極抹黑大陸防疫,臺灣綠媒良心何在?
    全球化時代下地球村緊密連動,尤其是大陸和臺灣更是一衣帶水、唇齒相依,然而在此態勢下兩岸不僅沒有攜手共同應對疫情,臺灣的媒體和「政府」反而不斷對大陸落井下石,尤其是那些意識形態上偏綠的媒體,不斷以各種穿鑿附會的謠言、移花接木的影片、聳人聽聞的報導,無所不用其極地抹黑大陸的防疫,完全不顧媒體最基本的事實查證和客觀報導,令人驚嘆臺灣媒體的良心究竟何在?
  • 從疫情中看「大陸配偶」在臺灣的酸甜苦辣
    雖經各方努力,600多名滯留湖北的臺灣同胞眷屬已用搭臨時航班的方式返回臺灣,但這一來一往的過程中受到衝擊最多的一個群體更需要各界的關注和支持,他們就是臺灣同胞的另一半——「大陸配偶」。在這場疫情之下,他們被臺灣綠營政客、媒體和網絡輿論抹黑攻擊不僅一次。
  • 臺灣學生如何學習中國地理?啼笑皆非
    臺灣人在初中後,就會開始學大陸地理。很多人喜歡問,臺灣人對大陸的了解如何?本人就先從自己學習大陸地理的慘痛血淚史開始講起。
  • 「假消息」都來自大陸?蔡英文的抹黑讓臺灣人無語
    蔡英文 (中時電子報)海外網9月16日電蔡英文日前突然給大陸扣了口黑鍋,放話稱年底選舉有很多「假消息」,甚至「來自於對岸」。據《聯合報》報導,距離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投票只剩兩個多月,選戰逐漸白熱化。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此時突然放話稱,年底選舉不僅有對手操弄,還有很多來路不明的「假消息」,有些甚至來自於對岸。她還喊冤稱這些「假消息」破壞民眾對臺當局的信賴,造成社會對立,更激化選舉。大陸莫名其妙地又被蔡英文扣了一口黑鍋。
  • 「大陸同學」臺灣對不起你們
    撰寫這篇文章時,作為一名臺青的我,在此鄭重地向所有曾經在過去十年來在臺灣讀過書學習過的大陸同學說聲「我們臺灣同胞對不起你們,又讓你們受委屈了!」如今臺灣高校已經開學第十一周,2020年春季學期即將邁入下半場,但迄今為止仍有超過8000多名大陸學生因民進黨當局的禁令而無法入境返臺上學,只能透過網絡等方式進行學習。疫情之下大陸學生的無奈和歧視早已不是新聞,但這群在臺灣絕對弱勢的「陸生」群體,在近日又再次登上新聞版面,再次成為民進黨攻擊的對象。這一切歸因於一起中原大學招姓副教授對大陸學生的「歧視事件」。
  • 臺灣人看大陸:我是如何認識大陸的
    對於大陸的認識,應是小學六年級地理課本開始,當時的課本對於大陸各個地區、省份皆有詳盡的描述。初中時雖然為「一綱多本」,但大陸的地理歷史仍舊存在,透過課本的介紹,再輔以課外讀物,更能了解大陸各省的特色與文化。
  • 抹黑大陸 蔡英文又向教皇「告洋狀」
    日前她借教皇方濟各發表「2019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之機,致函教皇,一邊「賣慘」祈求和平,一邊抹黑中國大陸。此舉被臺灣網民識破,諷刺她「求教皇和平,不如自己先和平」、「你下臺,兩岸才會和平」。據臺灣《聯合報》1月28日報導,蔡英文在信中叫囂中國大陸「在國際間施壓限縮臺灣的生存空間」、「未放棄武力侵犯臺灣」。
  • 民進黨隔岸觀火,蓄意抹黑大陸疫苗,蔡英文不在乎兩岸關係,也不該...
    大陸臺胞自願免費接種新冠肺炎疫苗,體現大陸出於同胞關愛,回應臺灣同胞訴求,對在大陸臺胞接種疫苗與大陸民眾一視同仁,做出妥善安排。但從去年年底到現在,民進黨當局陸委會就隔岸觀火,大肆抹黑大陸新冠病毒疫苗,還「善意提醒」在大陸臺灣民眾「注意風險」,並宣稱「也請陸方不要將臺灣人民視為疫苗試驗的試驗品」。
  • 臺灣地名的大陸情結:懂中國地理就不怕迷路
    《臺灣地名溯源》指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統一臺灣,第二年將臺灣納入大清版圖,並廢除明鄭時期東寧、承天府等地名,設立臺灣府,隸於福建省,地名均取自然地理名稱,臺灣作為指稱全臺的行政地名至此確立。  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後,閩南民眾開始大量遷到臺灣。雍正以後,廣東的客家人開始大批前往臺灣。
  • 臺灣歷史教科書和大陸比有什麼不同之處?
    大陸和臺灣在敘述中國史最大的不同可以說是在農民起義的評價上。臺灣對於農民起義有種特別的敏感,基本上評價都是負面的,而大陸對此往往高唱凱歌。例如對於陳勝、吳廣的起義,臺灣版只是簡單地用幾個字敘述,而大陸版對它非常讚頌,花了較多的篇幅來敘述此事,充分突出農民起義的偉大意義,「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暴虐統治,沉重打擊了封建地主階級……陳勝吳廣的首創精神,為歷代農民樹立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