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5 日是 " 世界環境日 ",今年我國的主題為 "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 "。塑膠袋由於攜帶方便等諸多原因,已成為了人們買菜及購物中,亦或是快遞中經常使用的承載工具。6 月 3 日、6 月 4 日,記者探訪了省會部分菜鳥驛站、菜市場、小吃攤等地後發現,沒有環保標識的塑膠袋為數不少。為此,多位市民呼籲,儘量減少使用塑膠袋,繼續向 " 白色汙染 " 宣戰。
【行動】
限制使用塑膠袋有法可依
2007 年 12 月 31 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這份被大家稱為 " 限塑令 " 的通知明確規定:" 從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 0.025 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 自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
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在今年 1 月 19 日公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 2020 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 2022 年底,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
今年 5 月 31 日,在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上,河北省人大城建環資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智明作了關於《河北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修改情況的報告,同時將《河北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草案)(二次審議稿)》提請審議。《條例(草案)(二次審議稿)》擬限制一次性用品和塑料製品的使用,並精準指導單位和個人準確分類投放生活垃圾。
該《條例(草案)(二次審議稿)》規定,商品批發、零售場所的經營者應當銷售或者提供可降解的塑料購物袋。同時,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替代產品,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製品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
【調查】
快遞迴暖 包裝塑膠袋不少
6 月 3 日 18 時 40 分許,記者來到省會西二環附近的一家菜鳥驛站。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因為疫情逐漸好轉,快遞業務也在不斷回暖,數量不斷增加,現在一天可接收 70-100 件快遞不等,其中用塑膠袋裝快遞的約佔總數的三分之一。" 衣物類的物品用塑膠袋包裝的居多,有些店家也會把同一人下單的幾件物品用一個大塑膠袋包裝,這樣可以省去一個或幾個塑膠袋。" 該工作人員說。此時,一名中年女子進來取快遞,她取走用塑膠袋包裝的快遞出門後,撕掉了包裝並扔進了附近的垃圾桶。
部分菜攤小吃攤塑膠袋無環保標識
6 月 4 日 6 時 30 分許,記者來到朝陽路附近的早市走訪發現,商販很少用帶環保標識的可降解塑膠袋。" 不提供塑膠袋,誰買我的東西啊,而提供那些可降解的厚塑膠袋,成本太高了。" 一位攤販告訴記者。記者發現,在菜市場,哪怕你買一個土豆、一根黃瓜,商販也會給你裝在塑膠袋裡,當然,這樣的塑膠袋是不收費的。一些來早市買菜的市民,有的拎著裝著西紅柿、黃瓜等不同種菜的五六個塑膠袋,有的車筐裡乾脆裝滿了放有燒餅、菜等物品的 10 餘個塑膠袋,多數沒有任何環保標識。
△朝陽路附近的早市上沒有環保標識的塑膠袋挺多。
△位於朝陽路附近的早市上,有的市民推著小推車買菜,有的市民自帶購物袋,也有的啥也不帶用塑膠袋裝菜。
8 時許,記者又來到育新路附近的一家菜市場發現,攤販的塑膠袋都在外擺放,方便市民買菜時包裝。而這些塑膠袋大多是透明的,也不收取任何費用,更沒有環保標識。正在買菜的張女士用一個塑膠袋裝上了兩種蔬菜,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塑膠袋對環境有汙染,我平時就是能用一個塑膠袋裝下的,就不用兩個,我去超市也這樣。" 張女士說。她的女兒點頭回應道:" 我也這樣,我在學校的便利店買東西時,能手拿的東西就不會用塑膠袋來裝,雖然塑膠袋也是免費的。老師跟我們說,6 月 5 日是『世界環境日』,我們都應該為保護環境作出貢獻。"
△育新路附近的一家菜市場內透明而沒有任何環保標識的塑膠袋挺多。
超市:嚴格執行 " 限塑令 " 用手撕袋的挺多
隨後,記者走訪了聯盟路及中山東路附近的兩家大型超市,在這裡 " 限塑令 " 基本都在嚴格執行。超市的塑膠袋較厚,且都有環保標識,還有 " 為了保護環境,鼓勵塑膠袋購物多次使用,廢棄後建議回收再利用 " 等環保提示。小的塑膠袋賣 0.20 元一個,大的塑膠袋 0.30 元一個。記者觀察 15 位市民的結帳過程,其中 7 位市民購買了超市提供的塑膠袋;3 位使用自帶的袋子,且多為年齡大的市民;還有 5 位市民由於買的東西比較少,自己用手拿著。
記者注意到,人們在購買時大多只要一個購物袋,然後把所有東西裝得滿滿的。但在使用超市內的免費手撕袋時卻是 " 毫不留情 "。" 手撕袋的用量非常大,因為它不收費。有些人經常多拿,用它當購物袋或是家中的垃圾袋。" 聯盟路附近一家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員說。
" 『限塑令』剛實施那幾年,宣傳報導很多,市民們也都理解,在超市買東西時,儘量自帶環保購物袋。可這幾年,用塑膠袋的現象有所抬頭。尤其是年輕人,大多數是空著手到超市,臨走時買一些東西,全用塑膠袋裝。" 中山東路附近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員說," 光超市嚴格執行還不夠,希望廣大市民充分意識到白色汙染的害處,儘量減少使用。"
【聲音】
呼籲:減少使用塑膠袋,繼續向 " 白色汙染 " 宣戰
6 月 4 日下午,記者通過電話及網絡隨機採訪了 15 位市民。大多數市民表示,願在 " 世界環境日 " 當天最大程度地減少使用塑膠袋。他們也希望,全社會能進一步行動起來,繼續向 " 白色汙染 " 宣戰。
" 剛開始限塑時,從心裡感覺應該少用塑膠袋。而現在,減少使用塑膠袋的意識有些糊模,在超市儘量不購買購物袋是因為它收費。" 談起 " 限塑令 " 對自己的影響,家住濱湖小區的許女士坦言,他們家廚房裡依然塞滿了塑膠袋,唯一的差別就是家裡來自超市的塑膠袋大多是自己掏錢買的。
" 部分菜市場的菜販之所以不願意使用可降解的環保塑膠袋,是因為成本太高。我建議有關部門在菜市場,向菜販低價或免費提供可降解塑膠袋,用這種方式補貼菜販,效果肯定明顯。" 市民李先生說。" 各大超市應進一步加大『限塑令』的宣傳力度,多搞一些贈送布袋、菜籃子、無紡購物袋的促銷活動。" 梁女士說。" 那些商家、廣告公司與其把小廣告印成手冊到處散發,不如製成環保購物袋,贈送給買菜的市民。市民們拎著這種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等於是拎著一塊流動的廣告牌。" 小王說。
常年作為民生觀察員的劉意則說,多年來限塑令的實施,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塑膠袋的使用,省會也不例外,但是,在類似於以上菜市場等地方仍能看到沒有環保標識的塑膠袋或者超薄塑膠袋在大量使用。不僅在石家莊,對於其它城市也依然如此,真正遠離 " 白色汙染 "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的觀點和以上多位市民差不多,需要我們大家一起攜起手真正行動起來,能少用塑膠袋儘量少用,進一步和『白色汙染』作鬥爭。"
【提醒】
劣質塑膠袋有害身體健康
用塑膠袋盛放食物衛生嗎?對於這一許多人關心的問題,石家莊市第二醫院的消化內科副主任孟令華說:" 經過質檢,專門用於盛裝食物的食品級透明塑膠袋一般並無問題。然而,個別小攤點、餐飲店由於利潤薄,使用回收或再生塑料製成的劣質一次性塑膠袋,很少經過正規的消毒處理。這種塑膠袋接觸高溫食品後,它上面帶著的強致癌物質苯並吡就會發生化學分解反應,有毒成分就會溢出來汙染食物,長期攝入會嚴重損害人體健康,甚至致癌,應慎用。"
孟令華提醒,對於市面上的非食品級、含有較多化學添加劑的塑膠袋,普通市民一般不好判別。因此建議大家,還是儘量不要用塑膠袋盛放較熱的食物。
【來源:燕趙晚報ZAKER石家莊】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