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11年:超市塑膠袋用量大,外賣、快遞成用「塑」大戶,「限塑...

2020-12-20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很多人可能還記得,為減少塑料垃圾汙染,2008年我們國家出臺「限塑令」,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膠袋,並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到現在「限塑令」施行已經11年了。我們身邊的塑膠袋使用情況怎麼樣了呢?來看記者在浙江一些地方的調查。

這裡是位於杭州文二路的一家農貿市場,記者看到,不少攤位都能提供免費的塑膠袋。

攤主:人家買東西,一個塑膠袋也就幾分錢

杭州居民李先生:菜市場基本上都會給袋子,所以基本自己也不帶,而且也很麻煩。

儘管市場管理方已要求攤主使用可降解的環保塑膠袋,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攤主把可降解塑膠袋和普通塑膠袋混著使用。

攤主:平時用塑膠袋的量肯定大的,我們每一樣東西都要塑膠袋,哪怕買兩個番茄也要塑膠袋。

在杭州華潤萬家運河店,記者看到,有不少前來購物的市民選擇了自備購物袋。但在超市的生鮮區域,那些不收費的生鮮商品連卷袋的使用量依然很大。

華潤萬家雲河店總經理楊軍:我們生鮮商品連卷袋一個月的量大概是800卷,一卷380個,外面的馬甲袋,一個月的量差不多在10000個左右。

餐飲外賣和快遞業成用「塑」大戶

近年來,隨著餐飲外賣、網購快遞等產業的迅猛發展,塑料打包盒、塑料快遞袋、塑料膠帶、防震防碎的塑料填充物等等,這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製品被廣泛使用。

在浙江義烏的早餐一條街上,許多市民用塑料購物袋裝早餐外帶。餐鋪老闆熟練地將套好塑膠袋的碗遞給夥計,為顧客盛早餐。

早餐店老闆:(每天這種袋子要用掉多少)五六十個吧。

記者看到,早餐鋪所使用的塑膠袋又薄又輕,負責該區域衛生的環衛工告訴記者,這種塑膠袋的使用情況十分普遍。

環衛工人:每天要兩車垃圾,基本上都是白色塑膠袋和吃的外殼。

愛點外賣的小王告訴記者,他的一日三餐都是靠外賣,每餐外賣至少包裹著兩個塑膠袋。

浙江義烏居民小王:「不僅是塑膠袋,每一餐基本上需要2、3個塑料碗,外面還會有一個大的外賣袋。」

除了餐飲外賣行業,快遞業對塑膠袋的用量更是驚人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快遞量超過500億件,其中消耗的塑膠袋就達到245億個,所用的膠帶達到430億米。

缺乏替代品超85%零售企業「減塑」受阻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

限塑11年,雖然不少商超在塑膠袋使用量上有一定的控制,但隨著外賣和快遞業的發展,在這個領域用「塑」情況卻不容樂觀,是什麼原因導致「減塑」受阻呢?繼續來看記者的調查。

普通塑料製品成本低是主要原因。在電商平臺上,記者看到,論斤出售的塑膠袋、快遞袋、外賣打包帶,平均一個只要兩三分錢,而相應的可降解塑膠袋,價格則要翻一倍甚至更高。在浙江義烏一個副食品市場,一些正在售賣這種超薄塑膠袋的商家告訴記者,關於限塑令有所耳聞,不過,由於存在市場需求,還是會有人賣。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吳偉祥:塑料製品本身價格很便宜,方面性質都非常好,就是替代品沒有,比如說有一些生物可降解的塑料,雖然目前有一些研究應用,但是他的機械強度,韌性,成本,都很難替代。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零售企業可持續發展實踐調研報告》顯示,在推動實施「限塑令」過程當中,企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許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困難就來自於缺乏合適的替代品。調查顯示,超過85%的零售企業表示缺乏替代品是推進減塑的主要困難之一。

專家:「限塑」應從源頭抓起研發替代品

專家表示,要減少塑料造成的汙染,還需要在源頭上採取措施,在減少使用同時,增加替代物。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吳偉祥:盡最大可能杜絕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在源頭減量的過程中要倡導綠色的生活習慣,同時加大投入研發可降解的材料來替代塑料製品,不然的話我們確實沒有(可替代物),還有降低成本,提高(塑料)再生利用技術水平,想辦法讓塑料製品能夠自我循環起來。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相關焦點

  • 9年"限塑令"塑膠袋不減反增 快遞、外賣的用量比以前更大了
    9年「限塑令」,市場依舊我行我「塑」 塑膠袋不減反增,市民不在乎多花幾毛錢 快遞、外賣的用量比以前更大了 為此,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實行,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9年過去了,記者經過調查發現,「限塑令」遇上了九年之癢:傳統領域「限塑令」名存實亡;新興業態,「限塑令」有心無力。 到底,「限塑令」現處於什麼樣的尷尬境地?又是什麼原因讓「限塑令」變得無關痛癢?
  • 新版限塑令來了:外賣快遞超市將限用塑膠袋
    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武漢的部分超市、農貿市場、餐飲店等地,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仍然普遍。2008年,我國就曾出臺過限塑令,但效果並不理想。環保人士呼籲,國家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和細化相應標準,讓新版限塑令更有可操作性,更見實效。
  • 農貿市場、外賣、生鮮用量大增 限塑令升級能否管住塑膠袋?
    來源:新華社農貿市場、外賣、生鮮用量大增,限塑令升級能否管住塑膠袋?各地近來也相繼推出了新版「限塑令」。「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從2008年6月1日開始實施「限塑令」至今,一段時間內,不可降解塑膠袋的使用有所減少。但近一兩年來,在一些農貿市場,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出現反彈。同時,外賣、生鮮電商成為塑料製品使用大戶。
  • 外賣快遞超市將限用塑膠袋!新版「限塑令」來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我們年紀大了,在超市採購米麵糧油拎不動。」市民徐婆婆說,她每次都會帶一個帆布手推車,既節省力氣,又省去了買塑膠袋的錢。 逛超市的年輕顧客,如果購物較多,通常會選擇購買塑膠袋。正在結帳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並不會每次都用塑膠袋,下班後買飲料、牙刷、餅乾等小件物品,會直接塞進公文包裡。
  • 又有一地推出最嚴「限塑令」!目前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
    從2008年開始實行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被廣泛稱為「限塑令」),到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有升級版「限塑令」之稱的《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據不完全統計,12年間已有陝西、江蘇、廣東等20多個省份相繼發布新版「限塑令」,進一步加強了對塑料製品的使用限制
  • 青島最嚴「限塑令」年底生效,商超、市場、快遞等「用塑大戶」開始...
    &nbsp&nbsp&nbsp&nbsp如今,「限塑令」將至,青島商超、市場、餐飲等用「塑」大戶準備好了嗎?市民的使用習慣是否有所改變?日後打散啤、喝冷飲要用什麼塑膠袋與吸管?近日,觀海新聞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調查。
  • 「最強限塑令」來了 這些塑料替代品了解一下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成都版「最強限塑令」來了! 近日,成都市發改委和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提出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
  • 商超塑膠袋 少用一大半(政策解讀·限塑十年(上))
    根據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2008年6月1日起,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膠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膠袋有償使用制度。   10年過去,「限塑令」實施效果如何?網際網路興起,外賣快遞領域成為塑膠袋使用大戶,實際情況怎樣?10年前強調的線下商品零售場所,限塑令推行順利嗎?記者展開調查。
  • 「限塑令」沒能「塑戰速決」的原因是什麼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限塑令」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大家並沒有明顯感受到塑料垃圾廢棄和汙染的減少,白色汙染並沒有實現「塑戰速決」,這是為什麼呢?一般在商場超市都能按照規定嚴格執行,筆者在本地的幾家大型超市看到,超市使用的塑膠袋上基本都印了尺寸規格,塑膠袋的厚度都符合「限塑令」的要求。但在菜市場、特別是農貿市場、路邊攤等場所,不合格的塑膠袋還是屢禁不止。數據顯示,限塑令實施以來至2016年,全國商超塑膠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累計減少塑料購物袋140萬噸左右。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到2020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5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快遞外賣「減塑」差哪兒了:今年800億件快遞約20%為塑膠袋包裝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快遞外賣「減塑」差哪兒了11月12日,一位快遞小哥正在整理上午需要配送的快遞,在他11日配送的快遞中,一少半是塑料包裝。除了快遞,外賣也是塑料包裝的「重災區」,常常出現「袋中袋」的情況,據記者觀察,消費者在外賣平臺點一份米粉,粉與湯使用兩個塑料盒分別裝起來,為了防止外溢,一些商家還在湯盒上裹上一層保鮮膜,裝進單獨的塑膠袋,再把所有東西裝進一個大塑膠袋。一些快遞員會優先選擇塑料包裝袋。
  • 最強限塑令: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據央視財經報導,限塑令執行的八年中,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使用的塑料購物袋,共節約了700億個左右,平均計算下來每年節約87.5億個。但是,僅2015年,全國快遞行業消耗塑膠袋約147億個,國內三大外賣平臺一年至少消耗73億個塑料包裝,增量遠超減量。
  • 新版「限塑令」 外賣快遞限用塑膠袋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新版「限塑令」 外賣快遞限用塑膠袋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19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內塑料汙染治理的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這部被稱為新版「限塑令」的文件一經發布便引發關注。
  • 加強版「限塑令」來了:各界應對如何?已有概念股聞風而動
    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辦法,要求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外賣企業使用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應根據上述辦法向商務主管部門報告使用、回收情況。
  • 限塑十年喜憂參半 本身存局限性產生諸多灰色地帶
    2007年12月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發布。近10年來,這份被公眾稱為「限塑令」的通知在限制和減少塑膠袋使用方面效果明顯。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特別是隨著近年來外賣、快遞等行業迅速發展,「限塑令」效果逐漸弱化。
  • 限塑令十年回頭看,你家裡的塑膠袋多了還是少了
    如今10年過去,錢報記者走訪發現,超市商場按照規定嚴格執行,但在一些菜場、路邊菜店、水果店等還是會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且在外賣、快遞業的興起後,塑膠袋的使用量也在增長。記者還發現,超市的散裝食品區等區域會提供一些食品袋,有顧客會多撕一兩隻,在收銀完畢後使用。有數據顯示,限塑令實施的2008年6月至2016年,全國商場超市塑膠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累計減少塑料購物袋140萬噸左右。
  • 北京「限塑10條」正式實施 年底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近日,《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簡稱「限塑10條」)正式印發實施。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昨天介紹,「限塑10條」從十個方面提出了北京市治理塑料汙染的具體要求,聚焦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強化減塑力度。
  • 成都版「最強限塑令」來了 商超外賣將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鼓勵探索 「公眾限塑積分獎勵」「商超限塑價格調節」等模式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我國每天使用30億個塑膠袋?!北京發布「限塑令」徵求意見稿!限塑之後,有哪些替代品?
    以塑料購物袋這項禁塑令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而外賣和快遞正在加劇這一問題。據統計,中國快遞塑料包裝每年消耗量約為180萬噸,外賣塑料包裝為50多萬噸。
  • 北京"限塑10條"正式實施 年底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購物袋、吸管、攪拌棒、外賣餐盒、快遞包裝……這些塑料製品成為北京未來治理塑料汙染的關鍵。近日,《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簡稱「限塑10條」)正式印發實施。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昨天介紹,「限塑10條」從十個方面提出了本市治理塑料汙染的具體要求,聚焦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強化減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