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塑膠袋 少用一大半(政策解讀·限塑十年(上))

2020-12-20 人民網湖北頻道

  有這樣兩道選擇題,你能答對嗎?問題一:據國家郵政局報告,2016年全國快遞行業消耗塑膠袋約( )個——A.14.7萬,B.147萬,C.147億。

  問題二:據公開數據,國內三大外賣平臺日訂單量2000萬左右,1單至少1個塑膠袋。按每袋0.06平方米估算,每天消耗塑膠袋可鋪滿( )個足球場——A.16.8,B.168,C.1680。

  根據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2008年6月1日起,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膠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膠袋有償使用制度。

  10年過去,「限塑令」實施效果如何?網際網路興起,外賣快遞領域成為塑膠袋使用大戶,實際情況怎樣?10年前強調的線下商品零售場所,限塑令推行順利嗎?記者展開調查。

  大型商超:使用量明顯下降,替代品增加

  「請問您需要塑膠袋嗎?」在廣西南寧華潤萬家超市東葛店,顧客結帳時,收銀員都會問一句。「不用了。」一位老人一邊說,一邊掏出折成幾折的布袋。

  工作日下午,超市購物的多是老年人,記者觀察近10分鐘,20多名顧客付款離開,只有2名購買塑膠袋。收銀臺有3種塑膠袋,承重6公斤、8公斤和10公斤,價格分別為0.2元、0.3元和0.4元,袋上印有執行標準、規格、環保提示、生產單位等。超市客服副總經理張頂新介紹,每天客流量約5000人次,銷售塑膠袋1000個。

  限塑令在商超、藥店執行情況良好,全市各大超市、商場塑膠袋銷售量明顯下降,收費塑膠袋使用量比限塑前減少近七成,南寧市工商部門市場規範管理科有關負責人說。

  在吉林長春歐亞春城超市,除了可降解塑膠袋,還提供了多款布袋、紙盒、紙袋、編織筐等。副總經理李建鑫介紹,2016年銷售了7.8萬個布袋,44.4萬多個可降解塑膠袋;2017年銷售10萬多個布袋,約40.5萬個可降解塑膠袋,塑膠袋銷售量減少近4萬個,消費者更多選擇耐用的布袋。

  吉林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起禁止生產、銷售、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塑料餐具,吉林在全國第一個全面禁塑。如今,全省大型商超可降解塑料產品替換率達90%,市場供應主渠道已形成。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限塑以來至2016年,全國商超塑膠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累計減少塑料購物袋140萬噸左右,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近3000萬噸。

  小攤販:超薄塑膠袋大多免費提供,禁而難絕

  限塑令要求,商品零售場所必須對塑膠袋明碼標價,不得無償提供或將塑膠袋價款隱含在商品總價內合併收取。但在一些場所,現實不容樂觀。

  「每晚都有人來賣塑膠袋,這種薄的我一般買5捆,每捆1元共30個,第二天幾乎都用光。限塑令之後,厚袋子更貴了,我們要多花一些錢,但不會向顧客收塑膠袋錢。」南寧某農貿市場一位攤主說。

  記者看到,商販都備有塑膠袋,超薄的佔多數。顧客買菜時,攤主會主動套袋,有顧客接過袋子掂量一下,覺得袋子薄,還讓攤主多套一個。有騎車來的,為了袋子掛在車把上牢靠,也會要求多套一兩個。

  與市場兩街之隔的小巷裡,幾個商販在擺攤。一位賣水果的商販展示了3種塑膠袋,「這是能裝10斤的,這是能裝8斤的,都是9元3捆,這種薄的9元6捆。」薄塑膠袋上沒有任何標識。

  剛買完菜的李女士提著袋子說:「有的菜沾著土,有的帶著水,用塑膠袋提回家直接扔了,不心疼。如果用布袋子,還得收拾一下,不方便。賣菜的都會提供塑膠袋。」

  南寧市工商部門市場規範管理科負責人說,限塑令在集貿市場執行情況不佳,特別是菜市場個體經營者免費提供超薄塑膠袋的問題仍普遍存在。有個體商戶坦言,這是無奈之舉,「如果提出收費,顧客扭頭就走,生意沒法做。」

  長春市工商部門市場處處長張慶文也表示,在一些小型市場、超市、雜食店,禁塑令的執行因塑料製品成本、質量問題等,存在打折扣現象。

  3年前,吉林禁塑令頒布之初,記者曾走訪長春光復路小商品批發市場,當時不可降解塑膠袋經銷商面臨經營壓力。近日,記者來到該市場,卻發現傳統塑膠袋仍隨處可見。有門店前貼著禁塑宣傳單,店內塑膠袋卻各式各樣。一間小店前掛著「塑膠袋」「垃圾袋」大牌子,下面黑紅藍白各色塑膠袋擺了幾排,店內塑膠袋琳琅滿目,基本都是傳統PE材料塑膠袋,有些無任何標識。經詢問,中等大小的塑膠袋4元50個,最便宜的小號袋1.5元70個,批發給長春市的小商戶。

  「禁塑力度不斷加大,禁塑難度也依然存在。」張慶文說。

  外賣快遞:新業態帶來新壓力,監管在加強

  回到開頭的兩個問題,前者答案是C,後者是B。隨著電商、快遞、外賣等新業態發展,塑料餐盒、塑料包裝等消耗量快速上升,造成新的資源環境壓力。

  以外賣為例,塑料餐盒、塑膠袋使用普遍。在南寧某住宅小區門口,剛送完一份外賣的送餐員說:「我負責的這片區域外賣商家很多,大部分都用塑膠袋打包,只有3家用紙質包裝。」在某大型商場負一層,一家雞排連鎖店店員說:「我們賣的是油炸食品,送外賣、顧客到店打包帶走都要用塑膠袋,平均每天100個。」

  一名剛收到外賣的市民說:「這種能一起打包的,比如肉串和烤腸,會放在一起用塑膠袋裝;米飯、面、粉之類的,會用塑料餐盒裝;最後會用一個大袋子把小袋子裝在一塊兒,便於攜帶;飲料、湯汁還會另裝在一個袋子裡。」

  「吃完外賣,一般會把餐盒等垃圾放在裝外賣的袋子裡一起扔了,不會重複用,因為有飯菜的味道、油汙等。」這位市民說,儘管收到的外賣塑膠袋、餐盒質量不錯,商家還會收餐盒費,但吃完外賣並不會回收利用,而是直接丟棄。

  針對這些新問題,吉林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餐飲外賣、郵政快遞等新興消費行業的監管責任主體不明確,出現監管盲區和薄弱環節。對此,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暫行條例》明確提出,鼓勵快遞企業使用環保包裝材料、回收快件包裝材料。國內的快遞外賣企業也紛紛行動起來,以實際措施推進「綠色物流」。

  日前,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發改委準備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調整限塑令,研究制定在電商、快遞、外賣等行業率先限制一系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裝使用的相關實施方案。

  在地方,相關嘗試也已開始。南寧市區一家健身餐餐館用紙袋包裝外賣食品,店主說:「我們以前用塑膠袋,改用紙袋後,顧客覺得我們的商品看起來更綠色環保。」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28日 02 版)

(責編:關喜豔、周恬)

相關焦點

  • 最強限塑令: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但是,僅2015年,全國快遞行業消耗塑膠袋約147億個,國內三大外賣平臺一年至少消耗73億個塑料包裝,增量遠超減量。新版限塑令限塑令前後大致歷經了三個階段,政策執行過程中始終伴隨著爭議。不過,今年的新限塑令又再次將其拉入黑名單。禁止、鬆綁政策交替,容易導致限塑效果反彈。  200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次年5月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及工商總局公布《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這兩項專項文件被人們稱為「限塑令」。
  • 限塑令十年回頭看,你家裡的塑膠袋多了還是少了
    2008年,習慣起了變化,「超市不再免費提供塑膠袋了,家裡的袋子少了很多,接不上的時候,我會在超市買垃圾袋。」超市免費供給的白色塑膠袋雖然少了,但是周先生家中的小塑膠袋依舊不減少,慢慢的,家裡的環保袋不知不覺也多了起來。這是限塑令發布十年後杭州一位普通市民家中的變化。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2020-12-17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升級版限塑令倒計時 商超、外賣餐飲準備得怎麼樣
    大型商場、超市購物袋升級,均為有償使用  限制不可降解塑膠袋的銷售和使用,商超是重要終端。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實施。「限塑令」明確規定: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膠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膠袋有償使用制度。  12年過去了,實施情況如何?
  • 升級版「限塑令」倒計時!商超、外賣餐飲準備得怎麼樣?
    大型商場、超市購物袋升級,均為有償使用限制不可降解塑膠袋的銷售和使用,商超是重要終端。2008 年 6 月 1 日," 限塑令 " 正式實施。" 限塑令 " 明確規定: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 0.025 毫米的塑膠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膠袋有償使用制度。
  • 北京「限塑10條」正式實施——年底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北京「限塑10條」正式實施——年底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來源:北京日報購物袋、吸管、攪拌棒、外賣餐盒、快遞包裝……這些塑料製品成為北京未來治理塑料汙染的關鍵。近日,《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簡稱「限塑10條」)正式印發實施。
  • 「限塑令」真的起作用了嗎?記者調查:普通塑膠袋仍大行其道
    現狀:普通塑膠袋 仍隨處可見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大型商超企業「限塑令」執行情況較好,已普遍使用環保型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大多數農貿市場、小商場等場所已經疏於執行「限塑令」,非環保型普通塑膠袋的蹤影仍隨處可見。
  • 南昌大型商超紛紛推出可降解塑膠袋
    連日來,記者走訪南昌城區的多個大型商超、快遞網點以及有關企業和相關部門了解到,新版「限塑令」在我省加速落地,部分大型商超已推出可降解塑膠袋,快遞網點也開始推廣減塑措施,塑料製品生產企業正逐步向替代品生產轉型……▲在南昌紅谷灘一家大型超市,收銀員將顧客購買的物品逐一放入可降解塑膠袋中。
  • 青島最嚴「限塑令」年底生效,商超、市場、快遞等「用塑大戶」開始...
    &nbsp&nbsp&nbsp&nbsp如今,「限塑令」將至,青島商超、市場、餐飲等用「塑」大戶準備好了嗎?市民的使用習慣是否有所改變?日後打散啤、喝冷飲要用什麼塑膠袋與吸管?近日,觀海新聞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調查。
  • 「最強限塑令」下 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來源:成都商報原標題:「最強限塑令」下 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市面上的不同塑膠袋去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
  • 成都「限塑令」進入倒計時:6毛錢一個!部分商超啟用可降解塑膠袋
    可降解塑膠袋更薄、有磨砂感12月16日,《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出臺,被稱為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該方案規定:到2020年底,成都市全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近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走訪了紅旗連鎖、舞東風、家樂福、伊藤洋華堂、全家等商超,發現部分商超已經開始使用可降解塑膠袋。
  • 限塑令落地半月影響幾何?鄭州有商超塑膠袋上漲7毛,顧客聽後直呼...
    如今限塑令落地近半月,執行成效如何?對商家和市民的生活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走訪打探。【塑膠袋消耗大戶農貿市場,環保塑膠袋全面替代普通塑膠袋】一大清早,農貿市場最熱鬧。從農貿市場出來的消費者,手裡都拎著幾個塑膠袋,這是各地市場的常態,這裡每天有大量的塑膠袋消耗。
  • 禁塑限塑倒計時 可降解塑膠袋使用情況如何
    禁用在即,「新華視點」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少部分開始替換,大多數在觀望記者近日在安徽、海南、福建、浙江等地走訪發現,有的大型商超、餐飲企業和醫院開始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紙製品來代替傳統塑料製品,或者通過創新包裝設計減少傳統塑料的使用。
  • 新限塑令實施倒計時,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調查少部分開始替換 大多數在觀望記者近日在安徽、海南、福建、浙江等地走訪發現,有的大型商超、餐飲企業和醫院開始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紙製品來代替傳統塑料製品,或者通過創新包裝設計減少傳統塑料的使用在三亞大東海廣場周邊的一家大型超市裡,記者看到原來的不可降解塑膠袋已經下架。「商超、市場裡生鮮類的包裝材料、連卷袋、購物袋月底前全部更換。」一名運營經理介紹,超市已上架部分可降解塑膠袋。在合肥多個商場,記者注意到,星巴克、肯德基、麥當勞等連鎖餐飲企業已經將打包袋部分或全部替換為紙袋。
  • 十年「限塑令」,你的「膠袋習慣」甩掉了嗎?
    自2008年6月1日正式實施,「限塑令」已走過10年,廣州執行力度如何?有評論說,這十年是「限塑令」「尬舞」的十年。「限塑令」讓大家更環保了沒?這樣的對話,市民已經習以為常——「要不要塑膠袋?」收銀員循例問。
  • 成都版「最強限塑令」來了 商超外賣將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鼓勵探索 「公眾限塑積分獎勵」「商超限塑價格調節」等模式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農貿市場環保塑膠袋成為主角,那麼大型商超的情況如何?
    農貿市場環保塑膠袋成為主角,那麼大型商超的情況如何?如今限塑令落地近半月,執行成效如何?對商家和市民的生活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走訪打探。【塑膠袋消耗大戶農貿市場,環保塑膠袋全面替代普通塑膠袋】一大清早,農貿市場最熱鬧。從農貿市場出來的消費者,手裡都拎著幾個塑膠袋,這是各地市場的常態,這裡每天有大量的塑膠袋消耗。
  • 「限塑」將至!哪些塑膠袋符合標準?你能分得清嗎?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郝瑞鈴 金艾琳/文 圖「塑膠袋不讓用?那讓用啥呀?」桶子雞店老闆反問。「25號之前全部要(把這些全生物降解塑膠袋)鋪到它所有的商超裡面去,(下月)1號不是禁塑嘛。」新材料生產商囑咐同事。
  • 「限塑」11年:超市塑膠袋用量大,外賣、快遞成用「塑」大戶,「限塑...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很多人可能還記得,為減少塑料垃圾汙染,2008年我們國家出臺「限塑令」,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膠袋,並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到現在「限塑令」施行已經11年了。我們身邊的塑膠袋使用情況怎麼樣了呢?來看記者在浙江一些地方的調查。
  •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