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被誤傳了千年的成語,你知道哪些?

2020-12-14 香茗史館

成語作為我國文化的一部分,堪稱源遠流長,然而在漫長的演化中,有的成語卻因為人們望文生義、誤傳訛傳,導致這些成語大大背離了原本的意義,甚至有些驢唇不對馬嘴。接下來,我們便來簡單盤點幾個被誤傳的成語:

1、空穴來風。這個成語出自於楚國宋玉的《風賦》,其中有「枳句來巢,空穴來風」之語。原文大意如下:楚襄王說,「風是天地間的一種氣流,普通而暢流無阻地吹送而來,不分貴賤高低吹到每一個人身上。你卻認為是我一個人享有的風,可有什麼理由?」宋玉回答說,「我從老師那裡聽說,枳樹彎曲的枝丫上會招來鳥雀做窩,空穴之處會產生風。鳥窩和風會根據條件不同而出現,那麼風的氣勢自然也會因為條件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從原文可知,空穴來風本來指的是「事出有因」的意思,比喻消息和謠言的傳播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結果卻被扭曲成了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

2、兩肋插刀。這個成語出自於《隋唐演義》,是由「秦叔寶為朋友兩肋莊走岔道」的傳說演變而來。隋朝末年,秦叔寶本在縣衙當差,縣太爺派秦叔寶帶領眾捕快前去捉拿「響馬」,而其中便有秦叔寶結交的江湖朋友。秦叔寶為了搭救朋友,先是派人暗中通知朋友躲避,後又在抓捕過程中故意帶領捕快在路過兩肋莊時走了岔道,結果導致抓捕行動失敗,秦叔寶也差點因此喪命。雖然同樣是指為朋友義氣而承擔了極大的犧牲,但「岔道」和「插刀」顯然有著明顯的不同,屬於明顯的誤傳。

3、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裡的「為」原為二聲,意思是「修養,修為」的意思,因此「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願意是,如果人不能勤於修身,那麼就會為天地所不容。然而, 這句話現在的意思變為了人如果不為了自己,那麼簡直就是天理難容,反而成為了自私的代名詞。(這個成語爭議較大)

4、無奸不商。其願意為「無商不尖」,原指古代開糧行、賣穀米的以升、鬥作為量器,賣家在量米時會以一把紅木戒尺之類削平升鬥內隆起的尖,以保證分量準足。而在錢貨兩清之後,商家又會另外再拿出一些糧米,加在升鬥上作為「添頭」,意思是讓利於買家,從而讓客人滿意。由於商家往往用這種方式來賺取回頭客,便有了「無商不尖」的說法。由此可見,該成語的本是商家讓利於買家的一種做法,本是褒義詞,結果傳到後來成為了商人奸詐的代名詞,成為了貶義詞,不過古代歷來重農輕商,這個詞語的出現也就不難理解了。

5、無毒不丈夫。該成語出自於關漢卿的《望江亭》第二折,其中有「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之語,原意是說氣量狹小那便不是君子,沒有度量那便不能稱為大丈夫。這個詞語的意思本來是勸說他人要有「度量」,結果卻變成了要成就大事業必須手段毒辣的意思。

6、狗屁不通。原為「狗皮不通」,由於狗的表皮沒有汗腺,因而在炎熱的夏天導致汗液排不出去,因此必須要藉助舌頭來散發熱量,這也是狗為什麼總伸舌頭的原因。結果最後因為石玉昆《三俠五義》中的一句「柳老賴婚狠心推測,馮生聯句狗屁不通」,導致該詞直接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原來說的是狗的生理特徵,結果最後變成了指責別人說話或文章極不通順。

7、七月流火。該成語出自《詩經·國風·豳(bīn)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句話中,「七月」指的是夏曆七月,「流」指的是移動、落下,「火」則指的是星象中的「大火星」。「七月流火」的意思是說,每當夏曆黃昏的時候,便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而此時天氣便也開始慢慢轉涼了。「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本來是說天氣逐漸轉涼,提醒人們該準備冬天衣裳了,結果最後卻變為了形容公曆七月天氣炎熱。

8、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也被寫為「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出自於《三國演義》。這個詞語中的「皮匠」其實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指副將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三個副將的智慧加起來能夠抵得上或超過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這個成語的意思雖未發生變化,但「皮匠」和「裨將」顯然有著明顯區別。

9、不到黃河心不死。原本是「不到烏江心不死」,烏江也就是項羽自刎的地方。原本說的是項羽一路突圍到烏江,這才萬念俱灰,最終自刎而死。結果最後「烏江」被訛傳為了「黃河」,意思也變為了不到無路可走的地步不肯死心。

10、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個成語原為「嫁稀隨稀,嫁叟隨叟」,是因諧音訛化而來,其中「稀」為少年,「叟」為老者,古人的婚姻只能聽憑父母安排,兩人甚至在結婚前都不知道對方是老是少,是美是醜。所以等看到對方的時候,無論是好是壞都已成定局,只能認命。這個成語的意思其實也並未發生根本改變,但內容卻已經變的面目全非。

11、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該成語出自於《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意思是說,不孝順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樣的行為是最為不孝順的。舜在沒有通知自己的父母就娶了自己的妻子,就像他的父母不存在一樣的行為就是無後的解釋。君子還是應該事先通知父母才對。至於現在這個詞語的意思,大家都應該知道了。

12、明日黃花。這裡的明日指的是重陽節,「黃花」指的則是菊花。重陽節賞菊,乃是民俗之一,古代的文人騷客便常在這一天相聚賞花,吟詩作文。蘇軾在《九日次韻王鞏》中寫道,「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意思是說既然已經相聚了就不必急著回去,還是趁著這菊花盛開的重陽節日賞花為好,等到明天重陽已過,不但人觀之無趣,恐怕飛舞的彩蝶看了那過時的菊花也會犯愁的。因此,「明日黃花」比喻的便是過時或無意義的事物,現在則多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導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這個詞不但意思發生了變化,而且極容易被大家用錯,很多人認為「明日」怎麼還沒有到,怎麼會過時,因此而將其用為「昨日黃花」。

如上所述,在成語漫長的發展過程當中,因訛傳而導致意思發生本質變化的成語並不在少數,而在今天,同樣有很多人望文生義而將成語用錯,久而久之必將導致更多的成語意思發生本質性變化,不可不警醒。

相關焦點

  • 這10個成語,被誤傳千年,最後一個與秦叔寶有關,被網友玩壞了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成語或俗語,當初根本不長這個樣子。下面分享10個誤傳千年的成語或俗語。所以,「空穴」和「來風」其實是一因一果,這個成語的喻意應該是,消息或傳說有根據、有來由。現在多誤傳為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與願意基本相反。
  • 這5個成語典故,被誤傳了上千年,最後一個與諸葛亮有關
    幾千年來,中國古人不僅創造了許多曠世工程,如秦始皇陵、長城及故宮等,還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其中就包括那些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但是,由於一些原因,不少成語典故的意思被曲解,甚至與原本的意思截然相反。比如下面介紹的這5個成語典故,都被誤傳了上千年,最後一個與諸葛亮有關。
  • 這些成語被誤傳千年:無奸不商最初竟不是貶義,而是讚美商人讓利
    相信大家都記得《還珠格格》中小燕子學成語的一些片段吧。小燕子學成語時,總是按照字面來理解,曲解了成語本身的意思,不是讓人氣得夠嗆就是讓人捧腹大笑。其實這也不能全怪小燕子,所有人在剛接觸成語的時候都難免會依靠字面意思來進行理解。
  • 被人誤傳了千年
    被人誤傳了千年俗語作為一種口頭相傳的文化,經過數千年的傳遞,被大家保留了下來,一般都是比較容易理解意思的,真是因為這種容易理解,所以才能傳播這麼久。雖然說很多俗語都被傳遞下來了,但是也有很多會因為時間的推移,有其他的意思,甚至有一些都被大家誤傳了,可能不仔細追究不知道其中的緣由。
  • 有一個漢字被誤傳了數千年,卻沒有任何人發現
    中國有一個漢字,它被誤傳了數千年,卻沒有被任何人發現,因為它的迷惑性非常大,沒有人會懷疑它,這個字就是「分」字。當然了,這個分字被誤傳不是什麼陰謀,也不是有人故意說謊,而是恰巧被誤傳了。甲骨文的「分」我們知道中國的書體有五種,按時間的先後發展順序是:篆、隸、草、楷、行。甲骨文被包含在篆書當中。甲骨文的「分」字,發展到楷書的「分」字,就發生了錯誤。我們先來看甲骨文的「分」字(見上圖)。
  • 慘綠少年、無腸公子……這些不像成語的成語你都知道嗎
    慘綠少年、無腸公子……這些不像成語的成語你都知道嗎 2020-06-09 0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被誤解誤傳的成語和俗語!|快來看看!|這麼多年你用對了嗎?
    成語和俗語更是這燦爛文明中先祖們智慧的結晶。但有些成語俗語在先祖們創造之初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意思,被我們後人誤傳或是錯用了。今天大貓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被我們在生活中誤傳誤用的成語和俗語,一起來看看吧!
  • 「慘綠少年」、「冬日可愛」這些是成語,你知道嗎?
    說起成語,你最先想到什麼?是中國成語大會,還是飛花令?看完難度「上天」的成語飛花令,有沒有感嘆選手的成語儲備?近日,#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的話題,也引來不少網友「圍觀」。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那些最不像成語的成語!
  • 誤傳多年的那些成語,其中人盡可夫竟然是這個意思
    歡迎來到杏姐聊娛樂,今天我們說說歷史上五個因望文生義而誤傳多年的成語意思大概就是說,在春秋時期鄭厲公因為國相祭仲專權,於是暗中命祭仲的女婿幹掉他的老丈人,並承諾將國相的位置留給他,但是雍糾謀事不密,被他妻子知道了之間事情,於是,他的妻子就跑回娘家問他的母親:父親和丈夫更重要?她母親就回答她說:父親只有一個,但是丈夫可以在全天下的範圍內尋找,所以雍姬便將丈夫的謀劃告訴了祭仲。此後,雍糾被殺,鄭厲公逃離鄭國。所以人盡可夫在這裡的意思是:一個女子,丈夫可以有很多選擇。
  • 原來這些成語都出自耳熟能詳的古詩,你知道嗎?
    關於成語,眾所周知,許多都是出自歷史典故或古文古詩中,小編看到了這樣的一些成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用到,可是,你知道它們都出自哪裡嗎
  • 姜子牙麾下猛將,千年後一戰成名,留下一個成語,大家都知道
    這些猛將當中有不少能人,留下許多故事,比如今天歪歪講的這位,所謂:姜子牙麾下猛將,千年後一戰成名,留下一個成語,大家都知道。到底這位英雄是誰,居然千年之後才放光彩,他留下什麼成語,居然能讓大家都知道,事情其實是這樣的。
  • @所有人,「南京成語大會」邀你共賞成語之美
    成語,幾乎我們每天都會說到幾個。可是你知道嗎?我們平時耳熟能詳的哪些成語出自南京?
  • 被誤傳了千年的俗語,成了老百姓的口頭禪,原來飽含哲理
    其中俗語是我們傳統文化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俗語被誤傳了千年,成了老百姓當中的口頭禪,雖然簡單卻飽含人生哲理,令人深思。「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句話的原文是: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意思就是說,一個女子即使你嫁給乞丐,或者年齡大的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這就是你的命。
  • 【文化】這些茶成語典故,你知道多少?
    三茶六禮、浪酒閒茶、粗茶淡飯、以茶代酒、榷酒徵茶……這些關於茶的成語在生活中頻繁使用,但你知道這些成語真正的含義嗎?
  • 這些成語都和南京有關?源於南京的成語有100多個
    詩仙李白的一首《長幹行》讓「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得以流傳千年,也讓中華門外的長幹裡聞名於世。如今,這裡豎著一男一女兩個孩童的雕像。每每形容起幼年相識、感情純潔的男女,人們便會立刻想到長幹裡。得意忘形、鳳毛麟角、一往情深……你知道嗎,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都源於南京。
  • 這些成語背後的故事原來都是發生在安徽!你知道幾個?
    成語大家都學過,但你知道有哪些成語是發生在安徽的呢,這些成語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第一時間》新春特別節目,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推薦閱讀>>>
  • 尋訪百家姓:被誤傳千年的穆姓人
    被誤傳千年的「穆崇」。崇出生年月無考,逝世於公元406年,其名出自《魏書》。據《魏書·穆崇傳》載:「穆崇,代人也,平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人。他的祖先在神元帝、桓帝、穆帝時效力於拓跋氏,崇機敏果斷,善於逢迎,年少時以盜竊為業。
  • 這些數字成語你能猜對嗎?
    歡迎使用家長慧開發的公益學習工具在線新華詞典點擊進入 在線教育,為孩子找一個優秀的輔導教師 慧姐導語一般來說,成語考試都是由語文老師來出題,和數學老師沒有多大的關係。1.一五一十2.不三不四3.缺衣少食4.三五成群5.無獨有偶6.七零八落7.無中生有8.丟三落四9.三三兩兩10.接二連三11.一成不變你還知道哪些數字成語呢
  • 那些最不像成語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說起成語,你最先想到什麼?是中國成語大會,還是飛花令?看完難度"上天"的成語飛花令,有沒有感嘆選手的成語儲備?近日,# 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 # 的話題,也引來不少網友"圍觀"。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那些最不像成語的成語!
  • 小學課本裡的成語故事,看到這些圖片,你都知道是哪個成語嗎?
    那麼,你還記得小學時候的語文課本嗎?很多同學在小學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翻看課本裡面的故事,尤其是小學課本裡的成語故事,看到這些圖片,你都知道是哪個成語嗎?你還記得小學的語文課本嗎?如果再看以前的課文,因為多了些人生歷練,很多課文或者成語故事再讀起來就別有一番感觸。比如,上圖中的這個成語故事,你知道是哪個成語嗎?船已經走了,萬裡長江,又去哪找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