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現實原型百科·刀(三)

2020-12-14 bigfun的小火汁

文丨AshuraSJ@bigfun社區

·波遊兼光(波泳ぎ兼光/波遊ぎ兼光)

波遊兼光

波遊兼光

種類:打刀

鍛造者:備前長船派·第二代長船兼光。長船派有「兼光」之名的刀匠共兩人,初代兼光被稱為「備前長船住兼光」(備前長船住兼光),二代兼光則稱「備前國長船兼光」(備前國長船兼光)。二代兼光為長船景光之子,因為大致出生於南北朝的嘉歷到延文年間(1356-1361),故有「延文兼光」的異稱。其鍛造的刀劍上常有名為「牡丹映」(牡丹映り)的刀紋,刀身也常帶有華麗的雕刻;波遊兼光水神切兼光、竹俁兼光(鐵炮切兼光)、鉋切兼光等名刀都是出自其手。

參數:

刀身長約2尺1寸4分(約71.3cm),刀莖表面銘文「波およぎ末代の剣 兼光也」,裡面銘文「羽柴岡山中納言秀詮所持之」;刀莖和刀身的表面分別有素劍和龍紋雕刻,裡面則有不動明王梵字;刀身的裡面為二筋樋。

相關典故:

一般認為波遊兼光的名字與這把刀的第一位主人——「羽柴岡山中納言秀詮」,也就是小早川秀秋有關。據說秀秋某次從高野返回住所(當時還是豐臣秀吉的養子,名為「羽柴秀詮」)時,在路過草木叢時突遇一賊人襲擊。秀秋閃避開賊人的匕首,拔出此刀砍向對方,對方連忙逃竄,從一旁的河流逃走。當賊人遊過河流上岸時,他的身體突然沿著秀秋揮砍的痕跡、從右肩到左胸以下斷為兩截。秀秋驚嘆於此刀的鋒利,將其命名為「波遊兼光」,倍加珍惜;

在這把刀的第二任持有者——松平忠輝處,此刀名稱的典故又有了另一個說法:以前在勢州(伊勢國)宮的一個渡口,渡河的人們都赤身裸體將行李衣物運往岸邊。其中有兩名旅人發生了爭執,當中一人遂拔出此刀砍向對方,對方連忙遊過河逃竄,到達對岸時突然身體斷為兩截,之後此刀便有「波遊」之稱;

考慮到之後這把刀傳入立花家後,立花家的記載是「這把刀的名字與小早川家有關」,松平忠輝的這個說法估計並不屬實,很有可能是家康在小早川家斷絕後沒收此刀、為了讓波遊兼光洗脫與關原之戰的叛徒——小早川秀秋的關聯而刻意為之;也有可能是立花家為抹去此刀曾經為松平忠輝所持有的痕跡,直接跳過松平忠輝而上溯到小早川秀秋《享保名物帳》中沒有記載此刀曾為松平忠輝所有的內容,似乎也印證了後一種可能性。

不過,根據記載,當初豐臣秀次切腹自盡時使用了一把被稱為「浪遊兼光」的刀,據說就是所謂的波遊兼光;但因為二者的名稱記載存在差異,因此研究界有學者認為歷史上可能曾經存在過不止一把「波遊兼光」

持有者:羽柴秀次(豐臣秀次)-豐臣秀吉-羽柴秀詮(小早川秀秋)-松平忠輝-立花家

豐臣秀次(1568-1595),尾張城主三好吉房之子,豐臣秀吉的外甥兼養子,曾任關白一職。

豐臣秀次

豐臣秀次之母乃是秀吉的姐姐瑞龍院,其生父原名彌助。舅舅藤吉郎在投入織田信長麾下後改稱羽柴秀吉,並在攻滅近江淺井氏後獲封北近江三郡。當時,畿內名門三好家降伏於織田家,秀吉出於粉飾家門的目的,將外甥秀次送給三好康長作為養子,改名三好孫七郎信吉;辛吉德生父也改名為三好吉房。在養父三好康長的影響下,三好孫七郎信吉逐漸對茶道、連歌等公家文化產生興趣,成長為文武兼備的武士。

本能寺之變後,秀吉一躍成為織田家頭號重臣。之後,秀吉與織田家筆頭家老柴田勝家對立,爆發賤嶽之戰,孫七郎在此戰中因功獲封河內國北山2萬石。解決織田家內部權力問題的秀吉轉而盯上了三河的原盟友——德川家康。天正十二年(1584),羽柴、德川在尾張的小牧山、長久手谷地等地爆發戰爭,即「小牧·長久手之戰」。在此戰中,作為前鋒總大將的孫七郎所處的三好隊被德川軍擊潰,池田恆興及其子池田元助、女婿森長可戰死,秀次狼狽出逃,被憤怒的秀吉大加呵斥;但總的來說,秀吉對這個外甥還是並沒有太嚴厲的責罰。次年,孫七郎跟隨秀吉參與紀州徵伐,並在同年由秀吉之弟羽柴秀長為總大將、孫七郎為副將發動四國徵伐。孫七郎因戰功而受到褒獎,獲封近江43萬石,改苗字為「羽柴」,在近江建立起八幡山城。在那之後,秀次作為豐臣政權的重要成員,又先後加入了小田原徵伐奧州徵伐等平定天下的大戰事。

秀吉執掌天下權柄後,始終為沒有子嗣而困擾。為了維持豐臣政權的穩定,秀吉在再三權衡後將孫七郎收為養子,改稱「豐臣秀次」,並在天正十九年(1591)十二月將關白之職讓與秀次,將精心營建的聚樂第賜給秀次。秀次為證明自己的能力而頗為努力,注重文化方面的政策,在當時被傳為美談;但是,一切都隨著秀吉嫡子豐臣秀賴的出生而化為了泡影。

文祿二年(1593),秀吉的側室澱殿誕下一名名為「」的男嬰;這個男孩就是後來的豐臣秀賴。老來得子的秀吉對這個孩子極度寵溺,恨不得將一切都給他;而原本被立為豐臣繼承人的豐臣秀次變得務必尷尬,舅甥之間的關係也變得緊張起來。為緩解矛盾,豐臣秀吉於文祿三年(1594)舉辦吉野花見,秀次也參與其中,與秀吉同居一室。秀吉主動提出將日本的1/5賜給秀次,在秀賴成年前代理關白之職;但秀次必須將剩下日本領土全部交給秀賴,並在秀賴成年後將權力盡數奉還。優柔寡斷的秀次未能當下表態,引起秀吉的不滿;與秀次不和的「賤嶽七本槍」之一的福島正則亦推波助瀾,挑撥秀吉、秀次的關係,加深二者之間的嫌隙,最終導致了悲劇的上演。

得知秀吉已經決定廢除自己的權力,豐臣秀次心灰意冷下做出許多出格離譜的行為,被冠以「殺生關白」之稱;再加上風傳豐臣秀次有謀反嫌疑,忍無可忍的太閤秀吉對外甥發起近似瘋狂的迫害。縱使石田三成、增田長盛、前田玄以三奉行查明真相後極力為秀次辯白,秀次也上書自證清白,秀吉全然不管不顧,將秀次的職務盡數解除,流放高野山;後來,福島正則等人帶來莫須有的罪狀書,聲稱秀次「身為關白不自知,意欲陰謀反叛」,得知消息的秀次遂含恨切腹自盡,享年28歲。秀次死後,偏執癲狂的秀吉不顧多方求情,將其首級斬下送往三條河原暴曬,秀次一家老小也被全數斬殺,不留任何活口。「秀次事件」之後,秀吉日益暴虐,最終為豐臣政權的離心離德和最終崩潰埋下了禍根。

松平忠輝(1592-1683),德川家康第六子,其正室為伊達政宗之女伊達五郎八姬

松平忠輝

松平忠輝為家康側室阿茶局所生,據說因出生時樣貌醜陋、皮膚黝黑而被家康嫌棄,之後被送往下野國,由長沼城主皆川廣照撫養。忠輝七歲時回到家康身邊,因其相貌與家康的長子信康相似而被重視(也有一說是因為與信康相似而更得家康厭惡)。慶長四年(1599),松平忠輝繼承長澤松平家的武藏國1萬石領地,三年後官敘從五位下上總介,領下總國佐倉5萬石,次年又轉封信濃國川中島12萬石。慶長十年(1605),忠輝升任從四位下左近衛權少將,次年迎娶伊達政宗嫡長女五郎八姬作為正室;慶長十五年(1610),忠輝再次轉封越後國高田70萬石,可謂春風得意——不過,這種狀況很快就因政治因素而蕩然無存。

元和元年(1615),德川家發動了對豐臣家總討伐的大阪夏之陣。在這一戰中,松平忠輝被任命為大和路總司令,但因為忠輝在夏之陣中做出種種出格表現,且在戰事結束後謊稱生病未曾與家康及兄長秀忠一同進宮、卻帶著隨從前往嵯峨野遊山玩水,再加上未經許可私自返回領地,種種過分舉動使得家康大為震怒,直接斷絕了與忠輝的父子關係,並勒令忠輝謫居上野國,派人嚴格監視。即使是忠輝之母阿茶局在家康面前哭訴,家康都不為所動;後來家康病重時,忠輝哭訴希望回去探望父親,也被斷然拒絕。當家康臨終、舉行葬禮時,忠輝也都沒被允許出席。

元和二年(1616),德川秀忠依據父親家康的遺命,將忠輝的領地盡數改易,並將其流放至伊勢國朝熊,當時松平忠輝僅有25歲。在那裡,忠輝與正室五郎八姬離婚。此後陸續改遷至飛驒國高山和信濃國諏訪。天和三年(1683),被流放長達68年的松平忠輝在諏訪逝世,享年92歲。

事實上,松平忠輝的悲劇雖然很大程度上與其自己作死有關,但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與其人際交往圈有關:嶽父伊達政宗長年與西班牙有外交往來,更是在關原之戰後一度被懷疑有謀反之嫌;他的家臣大久保長安(1545-1613)是幕府的財政重臣,卻在死後被查出巨額貪汙、私通朝鮮、信奉天主教等多項罪行,是轟動一時的「大久保長安事件」的主角。據說,伊達政宗大久保長安松平忠輝暗地勾結,意欲藉助西班牙的力量奪取幕府政權、扶持松平忠輝登上將軍之位;雖然真偽不明,但松平忠輝與這樣兩個野心家來往甚密,最終成為父兄提防迫害的對象也是理所當然了。

大久保長安。大久保長安原為武田家臣,武田家覆滅後成為德川家臣,並因出色的財政才能被任命為幕府石見銀山奉行和佐渡金山奉行,為幕府財政重臣。其死後被查出貪汙、私通等罪名,屍首被掘墓梟首,領地盡數沒收,子嗣及牽連者全部切腹或流放治罪,是為「大久保長安事件」。有說法認為,這一事件是與大久保長安養父·大久保忠鄰素來不和的本多正信一手策劃

目前狀態:現為日本BRASTSHEAVE公司(株式會社ブレストシーブ)所藏。此刀傳入立花家後,被立花家視為重寶,就連八代將軍德川吉宗提出想一觀此刀風採,都被立花家婉言拒絕;但在昭和二十九年(1954),這把刀從立花家流出,之後就成為了私人收藏。

·真柄切兼元(真柄斬り)

真柄切兼元

真柄切兼元

種類:打刀

鍛造者:美濃三阿彌派·孫六兼元。位於美濃、關這一帶的三阿彌這一派代代刀匠都有「孫六」之稱,其中以二代的孫六兼元最為知名。孫六兼元鍛造的刀以所謂「三本杉」特徵而出名,他本人也以「關孫六」(関の孫六)之名而為後世所知。

參數:

刀身長2尺3寸3分(約70.6cm)、反約1.51cm;刀莖處銘文「兼元」。此刀被視為是孫六兼元諸多作品中最為傑出者,是孫六兼元作品中唯一被評為重要美術品的一把。

相關典故:

這把刀一般的稱呼為「真柄切」(真柄斬り),根據其持有者姓名也被稱為「青木兼元」;「真柄切兼元」(真柄切兼元)這個名字,相對來說提的不是很多。如同名字所示,這把刀曾經由青木所右衛門一重所持,青木一重在姊川之戰中以此刀討伐了朝倉家的猛將——真柄十郎左衛門直隆真柄十郎隆基父子,這把刀因而得名「真柄切」。

不過在《仁王2》中,由於真柄直隆的人頭被主角秀千代拿了,這把刀也因此被雪藏,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

持有者:青木一重-丹羽長重-丹羽家

青木一重(1551-1628),世稱所右衛門、民部少輔,先後出仕於今川、德川、豐臣、德川家。

青木一重

青木一重為美濃國豪族青木重直長子,青木氏一門原本侍奉美濃國的土岐氏和齋藤氏,但青木一重因不明原因離開美濃國,前去侍奉駿河的今川氏真。今川氏於永祿十一年(1568)滅亡之際,青木一重與武田-德川聯軍奮戰負傷,蟄居於遠江國掛川。元龜元年(1570),聽聞青木一重勇武過人的德川家康將其召見,青木一重自此開始侍奉德川家康。同年6月的姊川之戰中,青木一重一舉討取揮舞兄弟刀——「太郎太刀」、「次郎太刀」的勇武猛將·真柄直隆真柄隆基,自此名聲遠揚。

三方原之戰後,青木一重離開德川家,投靠了丹羽長秀的父親丹羽重直,以丹羽家臣身份參與山崎之戰和賤嶽之戰等戰役;丹羽長秀於天正十三年(1585)去世後,青木一重轉而侍奉羽柴秀吉,並在其後被選拔為黃母衣眾。大坂冬之陣中,青木一重參與了大坂城的守衛工作,因顧慮侍奉德川家康的弟弟·青木可直的安危而在戰後剃髮出家,未參與之後的大阪夏之陣。其後,一重被家康直接在二條城召見,再度侍奉家康,並被招為1萬2千石的麻田藩主,最後於寬永五年(1628)去世,享年78歲。

目前狀態:現為私人收藏。真柄切在昭和十四年(1939)時仍為丹羽家所持有,並被評定為重要文化財;戰後,此刀從丹羽家流出,被青木一重故鄉——岐阜縣的收藏家所購入,成為私人藏品。

·同田貫正國(同田貫正國)

同田貫正國

「九州肥後同田貫藤原正國 八月日」刀身細節

種類:打刀

鍛造者同田貫正國。「同田貫」是古刀末期活躍於肥後國菊池地區的刀工集團,嚴格來說屬於菊池氏延壽派的末流;其代表人物有清國、正國兄弟,幕末時期則有大和守正勝、同田貫正次等人。其中,同田貫正國和兄長清國深受肥後國大名加藤清正信賴,清正將自己名字的兩個偏字——「清」和「正」分別賜予兄弟二人,將二人招募為肥後熊本的專職刀工。

參數:同田貫正國並非某把單一的刀劍,出自這一系的諸多作品都帶有「同田貫正國」的銘文。上圖中帶有「九州肥後同田貫藤原正國」和「八月日」銘文的名刀·「鍋割」(鍋割り)就是代表之一;

根據使用者為加藤清正來看,遊戲裡的「同田貫正國」應該是現藏於熊本縣本妙寺的那把。但遺憾的是,這把刀並沒有任何可考的圖片,其具體參數也無從得知;唯一的有效信息是此刀有「九州肥後同田貫藤原正國南無妙法蓮華經浄池院殿清正公大神儀」的銘文。

相關典故:

同田貫」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最常見的就有「村名」(起源於肥州同田貫莊)、「鍛造地」(如今菊池市一個曾叫做「同田貫屋敷」的地方)、「試斬」(以犯人屍體疊在一起試斬,一刀斬斷屍體、直接砍進了屍體下的田埂,因此也有「胴田貫」的別稱)、「延壽鍛造別稱」(九州武士世家菊池氏一門衰落後,延壽鍛造走向沒落,其中一支門人以「同田貫」為號)和「道田鄉」(因鹿島神社信仰而將道田鄉鉾明神稱為「道田貫」。但「同田貫」和「道田貫」發音並不一樣)這5種。

很遺憾,「同田貫正國」這把刀並沒有什麼風雅的軼事——不如說,這把刀在眾多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刀劍中是最土的一把。同田貫這一派有個顯著的特點,在於其作品產量相當大,大多沒有什麼華麗的裝飾,刀身厚重偏直且粗壯,藝術鑑賞價值很低,被當時很多人嘲笑並嗤之以鼻;但是,同田貫一系刀劍質量極佳、鋒利無比,韌度和硬度達到較好的平衡,具有相當高的實戰價值——這便是《仁王》中此刀自帶固定詞條「敵人攻擊不會造成武器無力化」的由來。

與當時其他注重刀劍藝術價值的大名武將不同,「肥後之虎」加藤清正是一個奉行實用主義的人。他看中了同田貫刀劍的強大實戰性,將同田貫一系的兩位刀匠招募至自己的居城——肥後熊本城,使得同田貫清國及正國兩兄弟成為自己的專職刀匠。正是因為清正的大力支持,同田貫一系的刀劍最終擺脫「沒有藝術價值的無用之物」的汙名,逐漸成為人們推崇至極的鋒利名刀。

同田貫的鋒利耐用,在時隔近三個世紀後得到了充分的驗證:明治十九年(1886)十一月十日,明治天皇行幸位於東京麴町區紀尾井町(位於今千代田區)的伏見宮貞愛親王府邸。親王組織了大規模的表演活動,其中有一項便是展示各種弓馬之道的「缽試」(試し)。當時,直心影流的武術家榊原鍵吉手持同田貫一系的「同田貫正次」,一刀將金屬制的十二間筋兜砍出了長3寸5分、深5分的切口,將同田貫的鋒利展示的淋漓盡致,令眾人大為驚嘆——這一事跡,後來被稱為「天覽兜割」(天覧兜割り),成為同田貫刀劍不可抹去的豐功偉績;

也正是因為同田貫刀劍鋒利無比,上世紀著名的文藝作品《帶子雄狼》子連れ狼)中,主角拜一刀拝一刀)的佩刀「胴太貫」(どうたぬき),其原型被認為就是「同田貫」(どうたぬき);拜一刀持刀團滅柳生一族的殺手團,使得「同田貫」名聲大噪,成為現代人印象中的強大實用刀劍。之後的很多時代劇中,「同田貫」也因此成為主角的標配刀劍。

持有者:加藤清正

目前狀態現作為熊本縣指定有型文化財,收藏於熊本縣本妙寺

「鍋割」,其刀莖表面銘文為「九州肥後同田貫藤原正國」

「肥州菊池住同田貫正國」

·石田正宗

石田正宗

石田正宗

種類:打刀

鍛造者:相州派·相州五郎正宗。相州五郎正宗也稱岡崎五郎入道正宗、岡崎正宗、岡崎五郎入道,是相州傳鍛刀流派的中興之祖,與藤四郎吉光和鄉義弘合稱為「天下三作」;他的門人眾多,其中最傑出者便是所謂的「正宗十哲」。正宗的傳世之作諸多,但也有很多後人偽造之物;被鑑定為正宗真作的刀劍,大多都是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

參數:

此刀為無銘刀,刀身長2尺2寸7分(約68.8cm)、反約2.4cm;在刀背的前後端分別有一處肉眼可見的細小缺口,這也是此刀另一個名稱「切込正宗」的由來。

石田正宗刀背上的兩處損傷

相關典故:

石田正宗是以持有者命名的刀劍典例。這把刀最初為一位名叫「毛利若狹守」的武士所有,此人後來成為浪人,不得不出售自己的佩刀;當時,宇喜多秀家看中了這把刀,以400貫的價格將其買下,並將此刀贈送給好友石田三成石田三成對此刀頗為重視,一直隨身佩戴,據說這把刀身上的傷痕就是三成在戰鬥中留下的(《仁王》中則是三成教守護靈管狐操縱刀劍時被管狐損壞);

後來在豐臣秀吉死後,豐臣政權內部以黑田長政加藤清正等人為首的「武功派」與石田三成為首的「文治派」衝突激化,加藤清正、福島正則、加藤嘉明、黑田長政、細川忠興、池田輝政、淺野幸長等7人(具體人員說法不一)襲擊了石田三成位於大坂的府邸,三成不得不逃往德川家康宅邸尋求庇護。

之後,在德川家康的調解下,石田三成辭去豐臣政權奉行一職,退隱佐和山城。為確保武功派不會在歸途中再度對三成下手,德川家康派遣次子結城秀康一路護送三成。結城秀康與石田三成意氣相投,結交成為友人。當石田三成到達居城佐和山城後,為表謝意,遂將佩刀「正宗」解下,作為謝禮贈送給結城秀康。之後,這把刀成為了秀康畢生愛惜有加的至寶,後者將其命名為「石田正宗」,甚至在三成兵敗身死後也未曾改過對此刀的稱呼。

持有者:毛利若狹守(生平不詳)-石田三成-結城秀康-作州津山松平家-中島喜代一-佐藤寬次

目前狀態:現作為重要文化財被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東京國立博物館於2002年4月30日拍攝的石田正宗照片

·水神切兼光

水神切兼光

水神切兼光

種類:打刀

鍛造者:備前長船派·第二代長船兼光。二代長船兼光是被評為「最上大業物」的14位傳奇刀匠之一,同時也是「正宗十哲」之一;他的很多刀劍後來都傳到了上杉家,成為歷代上杉家主以及家臣的愛用刀劍。

參數:

刀身長2尺3寸1分(約77cm),刀身表面有素劍和獨鈷紋樣,裡面有梵字;刀莖處還有銘文「備州長船住兼光 康□三年十一月日」;

此刀還有一把江戶末期的複製品,為圓龍子義秀所鍛造。區別之處在於,這把複製品的長度只有65.2cm,反約0.8cm;刀身雕刻的並非獨鈷和素劍,而是在表面雕刻俱利伽羅龍、裡面雕刻銜接二筋樋的蓮華刻紋;刀莖處無銘文

相關典故:

水神切兼光為上杉家重臣、「天下兩大陪臣」之一的直江兼續使用的愛刀,「水神切」源自直江兼續的一次洪水治理。據說當時上杉家領地洪災泛濫,兼續認為是水中的神異之物(「水神」)作亂,便持此刀斬殺了水神,洪水遂自行消退;但是,傳說中並沒有提及兼續斬殺之物為何,這個「水神」到底是龍、河童還是其他棲息在水中的妖怪,如今已經無從得知。

持有者:直江兼續-上杉家

直江兼續(1560-1620),上杉家臣,「日本七柱槍」(日本槍柱七本/にほんそうちゅうしちほん*注1)之一,「天下三陪臣」之一(天下の三陪臣*注2),與片倉小十郎景綱一同有「天下之陪臣」(天下の陪臣)的稱呼。

直江兼續

直江兼續初名樋口與六,是直峰城主樋口兼豐的長子。與六5歲時就在上杉謙信之姊、上杉景勝之母·仙洞院仙桃院,即《戰國無雙》系列的綾御前)引薦下成為上杉謙信的近侍,因容貌俊美而得到謙信的賞識與寵愛,後者甚至親自督促與六鑽研學問;之後,與六又成為上杉景勝的近臣。謙信於天正六年(1578)急逝後,與六幫助景勝第一時間掌握住形勢,成功佔領春日山城,使得景勝擊敗養兄弟上杉景虎,在爭奪上杉家督的「御館之亂」中獲勝。自此,與六成為了上杉景勝最為信賴的直臣之一。

天正十年(1582),向來支撐上杉家的直江家因當主直江信綱被殺而面臨斷後的危機。無法對此事置之不理的景勝命令與六入贅直江家,以婿養子身份繼承直江家當主之位。與六遂迎娶直江信綱的遺孀、自己的表姐直江船(阿船為直江景綱之女,直江景綱之妹是與六的母親),改名「直江兼續」,正式繼承直江氏一門。其後,直江兼續與老臣狩野秀治共同輔弼上杉景勝,成為上杉家的重臣,更是在狩野秀治於天正十二年(1584)病倒、逝世後一人挑起了上杉家的內政外交事宜,被上杉家臣們尊稱為「旦那」(だんな,意為「主人」,僅次於家臣們對上杉景勝的稱呼「御屋形様」/おやかたさま,意為「主君」)。

天正十三年(1585)。上杉景勝攜直江兼續會見豐臣秀吉,雙方締結「越水盟約」,標誌著上杉氏正式臣服於豐臣秀吉。在會見中,秀吉對兼續大為讚嘆,稱兼續為「天下之能人」,甚至一度想予以兼續封地、使其以大名身份直接侍奉自己,卻被後者以「我已侍奉景勝大人,不可再事二主」而婉拒;天正十六年(1588),秀吉賜與兼續「豐臣」姓氏,允許兼續以「豐臣兼續」之名敘職山城守;到了慶長三年(1598),豐臣秀吉改封上杉家為會津120萬石,將其中的出羽國米澤30萬石賜給兼續——這等於是直接賜予兼續大名的身份,兼續的才能可見一斑(亦有此為秀吉離間上杉君臣的作法,不想弄巧成拙,反而是兼續「天下之陪臣」的美譽揚名天下)。

豐臣秀吉去世後,豐臣政權內部出現分化的勢頭;「五大老」中實權最大的德川家康趁機而動,意欲奪取天下。與直江兼續交好的石田三成許諾擊敗家康後以謙信時代的土地加會津合共二百餘萬石的領地回報上杉家,兼續遂出於對友人的支持以及對德川的不滿而主張與德川氏對立,於慶長五年(1600)寫就大名鼎鼎的《直江狀》,直言控訴家康的不當行徑,成為了關原之戰的導火索。之後,上杉家在越後、羽州一帶與最上、伊達等部展開拉鋸,成功阻止後者前往關原主戰場;但因最上主力和伊達政宗援軍的到來而強攻不下,最後只能撤回會津。

關原之戰後,上杉家因站在西軍立場而面臨改易的危險。為包住上杉家基業,直江兼續與德川家重臣本多正信多次進行交涉,最後以上杉家臣服德川家康為前提,僅得到改封米澤30萬石的處罰——也就是說,上杉家原來的會津120萬石蕩然無存,如今的領地其實是直江兼續原來的封地。兼續原本能保有6萬石自留封地,但他認為自己是導致上杉家減封的罪人,僅留取5千石,其餘全部充公給上杉家。後來,兼續於慶長十三年(1608)改名「直江重光」,並在慶長十九年(1614)將本多正信次子本多政重收為養子,始終為上杉家勞心盡力。元和五年(1619),直江兼續病逝於江戶,享年60歲。兼續去世時,一生不苟言笑、喜怒不形於色的上杉景勝在兼續病榻前放聲痛哭;兼續死後,其養子政重回歸本多姓,改仕加賀前田家,直江氏就此徹底無後斷絕——據說,這是認為自己導致上杉家衰落、加之自己俸祿過高造成上杉家財政危機而深深自責的兼續刻意而為之,希望以此來贖清自己的罪業。

目前狀態:真品現為日本BRASTSHEAVE公司(株式會社ブレストシーブ)所有,藏於靜嘉堂文庫。

據說當初日本政府將水神切兼光評為重要文化財後,曾經有意將其提升為國寶,但遭到了上杉家的拒絕;後來,此刀在平成二十五年(2013)的10月被拍賣,以3800萬日元(不含12%手續費)的價格被拍賣,之後被藏於靜嘉堂文庫。

水神切兼光真品照片

·楚葉矢之劍(ソハヤノツルギ,德川家康所持)

楚葉矢之劍

妙純傳持楚葉矢之劍

種類:太刀

鍛造者:三池派·三池典太光世(存疑)。此刀的刀莖處沒有刀工的銘文,研究者根據此刀的鍛造風格和大致鍛造時間,推測其鍛造者為三池典太光世,這把劍也因此有「三池御刀」(三池の御刀)的名號;但無法斷言此刀是否真的就是三池典太光世所作。

參數:

刀身長2尺2寸3分(約67.9cm)、反約8分5釐(約2.5cm)。刀莖表面銘文「ウツスナリ」,裡面銘文「妙純傳持ソハヤノツルキ」。

相關典故:

雖然名字都可被稱為「楚葉矢之劍」,但此劍僅僅只是一把仿製品,據說是鎌倉時代以坂上田村麻呂的楚葉矢之劍ソハヤの剣)為原型進行模仿鍛造的產物;但是,現存的所有坂上田村麻呂的佩劍中,沒有任何一把是與這把複製品造型一致的。因此,這把「妙純傳持楚葉矢之劍」到底是模仿了哪一把坂上田村麻呂佩劍,如今已經無法知曉了。為了區分坂上田村麻呂的數把佩劍與這把德川家康持有的劍,前者在日語中一般統一寫作「ソハヤの剣」,而後者會用片假名寫為「ソハヤノツルギ」,或根據其銘文稱作「妙純傳持楚葉矢之劍」。

這把刀刀莖處銘文裡的「妙純」,目前的說法認為與第五代美濃守護代·齋藤利國入道妙純有關;據說持有此刀的齋藤妙純去世後,其親屬為了紀念他而在刀身上刻上了「妙純傳持」的字樣。不過,這把刀是如何輾轉流入德川家康之手,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出自《明良洪範續編》明良洪範続編),此書記載妙純傳持楚葉矢之劍最初乃是駿河御宿家所傳,傳說御宿家先祖從源賴朝處拜領此刀。後來,御宿家的御宿勘兵衛在大坂之陣中作為豐臣方武將戰死,其子御宿源左衛門貞友為求寬恕,將此刀獻給了德川家康;

第二種說法出自日光東照宮。根據這一說法,此刀乃是織田信雄於天正十二年(1584)前後贈送給德川家康;考慮到《仁王》中的時間線,遊戲應該採取的是第二種說法。

不論如何,妙純傳持楚葉矢之劍被家康得到後,成為了德川家康的珍寶,時常為家康佩戴在身,甚至連睡覺都要枕著這把刀;元和二年(1616)德川家康臨終前,感念天下局勢仍未穩固而留下遺命,將自己的遺體先葬於駿府的久能山,滿一周年後移葬於日光山,在日光山建立供奉的神社,以便鎮護國家、庇佑後人;同時,家康命令都築久大夫景忠用妙純傳持楚葉矢之劍在江戶城內試斬犯人屍首,將染血的妙純傳持楚葉矢之劍放進自己的墓室,刀尖朝向西日本方向,以震懾因豐臣氏滅亡、大坂城陷落而仍局勢不穩的西國地區。

此外,這把刀的刀鞘「革柄蠟色鞘打刀拵」和存放刀具的木箱「蒔絵刀箱」也完好的保存了下來,如今同樣以重要文化財的身份被久能山東照宮所收藏供奉。

「革柄蠟色鞘打刀拵」

「蒔絵刀箱」

持有者:御宿家-德川家康

目前狀態:現作為國寶·重要文化財,與其配套物件一同藏於靜岡縣靜岡市久能山東照宮;

另外,此刀還有一把昭和三十五年(1960)由日本人間國寶鍛造師宮入昭平打造的複製品,銘文「妙純傳持 ソハヤノツルキ/ウツスナリ奉納久能山東照宮 御寶前」,同樣供奉於久能山東照宮

妙純傳持楚葉矢之劍複製品

·鬼淚村正

鬼淚村正

種類:打刀

鍛造者:伊勢千子派·千子村正

參數:\

遊戲內「鬼淚村正」刀鞘上有服部氏家紋「源氏輪に並び矢筈」(也稱「八桁車の內堅矢」);

注意看刀鞘上白色環狀圖案

不過這個家紋的圖案並不唯一,除此之外還有旋轉90度使其中的矢羽呈豎立狀,以及兩矢羽呈現將棋形狀的兩種不同版本。

另外兩種「源氏輪に並び矢筈」

相關典故:

歷史上並不存在所謂「鬼淚村正」這把刀,這裡是化用了服部半藏正成與德川家的相關典故。

伊勢千子派發源於伊勢國桑名,其鍛造的刀劍以鋒利耐用著稱;然而,德川家建立幕府後,下令禁止日本境內所有武士使用村正一系的刀劍。據說,這是因為家康忌憚「村正是為德川帶來滅亡的妖刀」而做出的決定。

這個詛咒並非以謠傳謠,其最早可以溯源至德川家康祖父——松平清康(1511-1535)時期。松平清康為三河岡崎城主,以知人善任、體恤下士、勇猛善戰著稱,當時以極快的速度統一三河國,使得武田家當主武田信虎(武田信玄之父)主動與其締結盟約;又與尾張犬山城主織田信光(織田信長叔父)交好,牽制「尾張之虎織田信秀(信長之父)和今川氏輝(今川義元之兄),意氣風發,儼然戰國英豪,被後世評價為「一旦活到30歲就可平定天下之人」;

松平清康

當然,後世之所以會這麼評價,除了對其能力的肯定外,更多是強調了松平清康沒能活到30歲的遺憾:天文四年(1535)十二月三日,松平清康應犬山城主織田信光之請,出兵守山城,與清康長期交惡的松平信定(清康的叔父)隨行軍中,散布謠言稱松平重臣阿部大藏內通織田信秀。阿部大藏定吉擔心蒙冤遇害為家族背上惡名,召來兒子阿部彌七郎正豐,表示一旦自己遇害,一定要向主公松平清康陳明真相;但彌七郎誤以為父親已必死無疑,在十二月五日清晨松平軍陣中馬匹受驚發狂時神經緊張,拔出佩刀「村正」斬殺了清康。清康一死,松平軍便只能退回岡崎,被追擊的織田軍打散;其後松平信定更是將清康的嫡子松平廣忠逐出岡崎城,趕盡殺絕,導致三河松平氏迎來衰落。這一事件被稱為「守山崩/森山崩」(守山崩れ/森山崩れ,後者為《三河物語》稱呼),直接導致了三河松平家不得不依附於強大的今川氏,直到桶狹間之戰後才得以獨立;

清康死後,家督之位輾轉由嫡子松平廣忠(1526-1549)繼承。松平廣忠性格懦弱,不得不依附於今川家,最後不明不白死於天文十八年(1549年)的三月六日,死因是被近侍巖松八彌暗殺;而巖松八彌斬殺松平廣忠時,使用的正是「村正」刀——巧合的是,刺殺松平清康的阿部彌七郎正豐和刺殺松平廣忠的巖松八彌,二人都使用了村正一系的刀劍,自身也都被植村新六郎氏明當場殺死。

到了天正七年(1579),此時松平氏已被當主松平家康改為「德川」,他本人也改名為「德川家康」。這一年,家康嫡子德川信康的正室德姬(織田信長之女)與婆婆築山殿不睦,向父親信長讒言築山殿與信康私通武田家(也有說法是這是德川家內部的謠言);信長當即命令德川家康立即處死築山殿及德川信康。築山殿在被放逐途中死於家臣之手,信康則被勒令切腹自盡,由服部半藏正成擔任介錯人天方山城守通綱負責檢視;但二人都無法對侍奉多年的主君下手。當信康切腹後,原本應該揮刀斬下信康頭顱的半藏已經悲痛不已、哭倒在地,完全無法舉刀;通綱為避免主君信康承受更大的痛苦,強忍悲痛拔刀將其首級斬落,並在事後與半藏一同在哭泣中向家康報告此事——而通綱當時斬下信康頭顱的,正是伊勢千子派鍛造的勢州村正《仁王》改為了半藏強忍悲痛為信康介錯);

松平清康松平廣忠松平信康(死後被貶為「松平」苗字,不允許使用「德川」稱呼),松平家三代人都死於村正刀下;加之家康本人幼年時也曾被村正刀割傷手指,一切使得家康心中充斥著對村正刀的恐懼。然而,1600年的關原之戰中,家康又被己方的織田河內守長孝誤傷,傷口與幼年時被村正刀留下傷疤位於同一根手指;而織田長孝使用的長槍,正是出自伊勢千子派。這種種巧合使得家康徹底禁止了村正刀的鍛造和使用,幕府建立後,凡是使用村正刀者皆視為逆賊,導致村正派一度走向衰微;然而幕末時代,不少倒幕派大量使用村正刀,甚至在非千子派的刀劍上刻上村正銘文,就是衝著當年的這個詛咒而為之——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持有者:服部半藏正成

目前狀態:\

·八丁念佛(八丁念仏、八丁念仏団子刺し)

種類:現實中為太刀,遊戲中為打刀樣式

鍛造者:不明。目前流傳的有備前助村備前行家等多種說法,遊戲內採用了後一種。

參數:

據傳為刀身長度鑑於2尺7寸到2尺8寸之間(約81.8cm-84.8cm),此外無任何其它記載。

遊戲內的八丁念佛刀鞘上有羽毛的裝飾,契合雜賀眾與烏鴉為伴的特點。

注意刀鞘靠近腰部處,有三片羽毛裝飾物

相關典故:

」是日本古代一種長度單位,1丁等於60間,約等於109米。「八丁念佛」這個名稱,據說是持有此刀的武士以此砍殺了一名路過的無辜僧人(一說為僧兵),但僧人安然無恙,一邊念經一邊走了;武士覺得此事蹊蹺,便將這把刀扮作手杖追上去查看。僧人一邊念誦佛經一邊行走,走了8丁(約870-880m)的距離後,突然身體分為兩半,當場身亡;而武士手中的刀因為被當做手杖使用,將地上的石子穿透、釘為一串,如同糰子(一種甜食)一般。此刀因此有「八丁念佛」和「糰子串」(団子透し)的稱呼,有時也會將二者合而為一,稱為「八丁念佛糰子串」(八丁念仏団子刺し);

日式點心「団子」,做法一般是以糯米磨成粉(不同地區會採用不同的原料)、加水搓成小團蒸煮而成,有的會加上餡料;食用時刷上不同的醬料食用

不過根據鈴木家(「雜賀孫市」是鈴木家歷代當主的名號)的記載,雜賀黨一共有三把名刀,分別是備前(備中)行家鍛造的「八丁念佛」、大和手掻派之祖·手掻包永鍛造的「糰子串」(団子透し),以及從太閤豐臣秀吉處拜領的備前助宗鍛造的「橋渡」(橋渡し)。但是後來鈴木家侍奉水戶德川家後,只有「八丁念佛」傳入了水戶德川家,其餘的兩把刀則不知去向;有研究者認為,「八丁念佛」傳入水戶德川家後,其名字與另一把「糰子串」的刀號發生了融合,原本分屬二刀的典故也被雜糅在一起,成為了一把刀的名號。

此外,還有一把與織田信長頗有淵源的脅差,名喚「串糰子」(串団子),為出雲的長信所造,刀身上有7個一串的糰子形雕刻圖案。據說信長在桶狹間之戰前用這把刀串著三個糰子賜給野野村迅政山內迅政),後者說「在戰場上也要將敵人的頭顱如此串起是嗎」,之後便得到信長下賜的糰子圖案的家紋。

持有者:鈴木家(即雜賀一門)-水戶德川家

鈴木重秀在關原之戰前夕攻打鳥居元忠守護的伏見城,討取鳥居元忠並取走其甲冑和刀劍;後來鈴木重秀侍奉水戶德川家的德川賴房,其子鈴木重次在賴房的主導下與鳥居家和解,將父親重朝傳下的鳥居元忠甲冑刀劍歸還給鳥居元忠之子鳥居忠政,同時將一把佩刀贈給鳥居忠政作為和解之禮;鳥居忠政將刀又還回了鈴木家,表示「希望以此向貴家子孫傳達先祖(鈴木)重秀的勇武」——這裡這把佩刀到底是不是八丁念佛,並沒有確切的說法。

目前狀態:大正十二年(1923)在關東大地震中被燒毀。但是水戶德川家在2016年7月舉行了一次當年受災燒失刀劍的展出,展覽名錄上出現了「八丁念佛」的名字,推測此刀真品依然留存於世,只是未能修復;網絡上僅能找到模糊的照片和帶水印的版本。

注意「右 引出し1段目」這部分,第一把就是八丁念佛

·甲斐國江

甲斐國江

甲斐國江

種類:大太刀-打刀

鍛造者:鄉義弘。鄉義弘為南北朝時期居住在越中國的刀匠,原名為松倉鄉右衛門。關於其確切的出身說法紛紜,有說他是城主、富豪,也有說他是一介平民的;可以確定的是,鄉右衛門曾經在相模國進行鍛刀修行,之後又跑到越中國松倉一帶居住,這也是其「越中國松倉住郷ノ義弘」稱呼的由來。

鄉義弘是「正宗十哲」之一,與師父相州五郎正宗、短刀名匠藤四郎吉光合稱「天下三作」;可惜英年早逝,據說年僅27歲就因病去世,這也使得其為數不多的傳世真品變得更為珍貴。江戶時代,鄉義弘之名被傳為「江義弘」(*注3),其作品命名大多帶有「」或「」字眼;和師父正宗一樣,鄉義弘的刀劍很少銘刻銘文,大量贗品層出不窮,僅有的真品千金難求,是全日本所有刀劍中最難入手的一類,以至於出現了「鄉與鬼難覓」(郷とお化けは見たことがない)的說法。

參數:

此刀原為2尺9寸(約87.5cm)的太刀,後來被武田信玄研磨至2尺7寸(約80.5cm);傳到武田勝賴手中時,勝賴又將其進一步磨短,研磨至2尺1寸3分(約63.5cm);刀身有素劍雕刻紋樣裝飾。

相關典故:

鄉義弘的刀沒有太多的軼事典故,一般是以「持有者/地名+『江』」的形式進行命名,甲斐國江也不例外(所以讀法應該為「甲斐國 江」而非「甲斐 國江」);這把刀值得一提的,大概是其輾轉多人之手的坎坷命運。

甲斐國江為甲斐武田氏的傳家之寶,起初為太刀,後來被武田信玄及其子武田勝賴兩次磨短為打刀;武田家滅亡後,此刀為瀧川一益所得,一益又將其獻給主君織田信長,信長又將此刀轉贈給德川家康;小牧·長久手之戰後,家康在和談時收到豐臣秀吉贈送的名刀「不動國行」,作為回禮將甲斐國江讓渡給秀吉;秀吉死後,此刀傳給豐臣秀賴,秀賴在大坂冬之陣的和談時,又將此刀重新休整研磨,贈給了德川家康。

持有者:甲斐武田家-武田勝賴-瀧川一益-織田信長-德川家康-豐臣秀吉-豐臣秀賴-德川家康-德川家

目前狀態:在明歷三年(1657)的「明歷大火」中被燒毀

*注1:「日本七柱槍」是豐臣秀吉對7位以高超槍技支撐主君、乃至豐臣天下的重臣的褒獎,7人分別為小野鎮幸本多忠勝島津忠恆後藤基次直江兼續飯田直景吉川廣家

*注2:「天下三陪臣」說法明確見於《名將言行錄》名將言行録),原文「陪臣にして、直江山城、小早川左衛門、堀監物杯は天下の仕置をするとも仕兼間敷(しかねまじき)ものなり」,這裡的三人分別是直江兼續(上杉景勝家臣)小早川隆景(毛利輝元家臣)堀直政(堀秀政家臣);在其他日本民間說法中,也有將堀直政替換為鍋島直茂(龍造寺隆信家臣)片倉景綱(伊達政宗家臣)的例子;

中文百科上將片倉景綱與直江兼續合稱為「天下兩大陪臣」,但日文資料中未見這種記載,僅僅將二人都稱為「天下之陪臣」,並未將二人並列。

*注3:據說是因為「」的草書寫法與「」相似而導致的。僅有的一把名稱中無「江」字的「稻葉鄉」(稲葉郷),其刀柄鑲嵌物上依舊寫的是「稲葉江」。

相關焦點

  •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現實原型百科·刀(二)
    《仁王2》中的明智近景被設計為擁有與不動明王三鈷劍一般的造型,是為了契合遊戲內光秀身為調和者公正無私的特點;同時劍身造型古樸,刻有諸多梵文,主要是為了與其盔甲的設計相契合(雖然歷史上明智光秀的所作所為的確不能用「大義」來形容)。
  • 《仁王2》新手向常用武器Build推薦
    《仁王2》中玩家可以選擇的武器種類非常多,新手在進入遊戲後也對裝備的選擇比較糾結,有哪些武器配裝比較適合新手呢?玩家「你的名字我的姓氏」帶來了《仁王2》新手向常用武器Build推薦,希望能幫到大家。
  • 《仁王》安田文彥總監理的暗黑戰國角色扮演遊戲
    《仁王》(NIOH)是一款2017年2月9日發行,由光榮特庫摩製作,早矢仕洋介擔任製作人,安田文彥總監理的暗黑戰國角色扮演遊戲。《仁王》為《忍者龍劍傳3》總監早矢仕洋介,安田文彥打造,除黑暗之魂風格外,還包括大量《忍者龍劍傳》元素。
  • 《仁王2》玄龍大鎧套裝怎麼樣 玄龍大鎧套裝屬性一覽
    導 讀 玄龍大鎧套裝是《仁王2》中的太刀套裝,是齋藤義龍持有的大鎧,屬於重甲,武器是有動刀,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關於仁王
  • 《仁王2》武器介紹:妖怪所化自帶詭異傳奇的妖刀!
    前些日子,《仁王2》公布了遊戲中人物的「妖怪化特技」,今天光榮特庫摩再次發布了武器的「妖」化,遊戲將於3月12日發售,一起來看看吧。  @光榮特庫摩遊戲:本作中部分武器的屬性為「妖」,有自帶詭異傳奇的妖刀,也有由妖怪所變的武器。這些武器與其他種類相比更加消耗對方氣力,在自身處於異常狀態時效果尤為顯著。
  • 《仁王3》背景可能為三國?總監稱《仁王2》DLC不虛《對馬島之鬼》
    在日前舉辦的日本Momocon漫展上,光榮特庫摩製作人、《仁王2》總監「安田文彥」接受了媒體採訪,當中談論到了關於《仁王》系列的發展,包括未來可能推出的續作《仁王3》將會採用怎樣的背景設定。對此安田製作人提及到了「凱爾特神話」以及「三國」。
  • 《仁王》帶星號詞是什麼意思 仁王帶星號詞條解析
    導 讀 《仁王》更新1.08版本和東北之龍DLC後,裝備上面多了一個星號詞條,很多玩家都不明白這個星號詞條標誌是什麼意思
  • 淺談《仁王2》裡的妖怪文化:竟然還有牛頭馬面這些中國妖怪?
    遊戲以日本戰國時代為背景,將諸多日式特色妖怪放入這場亂世之中,借玩家之手演繹了別樣的戰國浮世繪。如今《仁王2》再度攜著新一部和風妖人物語,這一次新作中又有著怎樣的妖魔鬼怪要盛情款待玩家呢?不僅擼貓,甚至擼妖貓日本人愛貓全球聞名,因此與貓相關的妖怪也不少。一代中伴隨威廉一路冒險的守護靈貓又老爺便是ACG文化常用的一種。
  • 《仁王2》濃姬背景、守護靈介紹 溫婉人妻,水屬性AOE
    《仁王2》官方推特日前公布了織田信長正室夫人——濃姬的背景故事以及守護靈介紹。儘管她與信長的婚姻更偏向政治婚姻,不過男才女貌,關係十分融洽。濃姬 CV:田中理恵濃姬前作身為「雪女」,本作再度回歸,美濃大腕齋藤道三的女兒,成為織田信長的正室妻子,美麗與威嚴兼具的氣質女性。雖然嫁於信長多有政治戰略方面的考慮,不過夫妻二人關係十分融洽,濃姬更是深深愛著信長。
  • 《仁王2》製作人安田文彥專訪:不會削弱玩家Build
    《仁王2》發售之後,電玩巴士通過郵件的形式對製作人安田文彥先生進行了專訪,從遊戲難度,遊戲平衡和遊戲未來的更新計劃幾個方面,談到了《仁王2》的製作思路。現將採訪問題整理如下。Q:電玩巴士A:《仁王2》製作人安田文彥 先生1.在三次公開測試之後,您曾表示會針對玩家的反饋對遊戲難度做出調整。
  • 《仁王》評測9.0分 這裡是硬核刷子們消失的地方
    不過在實際摸到遊戲之後許多玩家會發現,《仁王》固然在很大程度上借鑑了「魂」系列在過去幾年裡開創出的成功範式,但在作品之中,光榮的、或者說是東瀛遊戲特有的一些元素也確實讓它成為了一部足夠獨特的作品。  可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把《仁王》和「魂」系列進行一番比較,這倒不是說兩者就成了對立的兩個陣營,而是因為從玩家的欣賞習慣來看,《仁王》的粉絲群勢必要與「魂」系列高度重疊。
  • 《仁王》妖怪有哪些 仁王全妖怪資料大全
    導 讀 《仁王》遊戲中有哪些妖怪呢?
  • 在日本神話故事裡拯救世界-仁王(長篇)
    仁王的故事主要是為你的冒險帶來有趣的味道。你扮演的是現實生活中的水手威廉·亞當斯(William Adams)的虛構版本,他在日本的戰國時期成為一個幾乎可笑的莫名殺戮的動作英雄。威廉是悲慘的不發達,但他的冒險穿越霧蒙蒙的山腰,飽受戰爭蹂躪的村莊,以及17世紀17世紀日本的地獄戰場,這些都是由於其他著名的歷史人物如神秘的服部半藏和兇猛的德川家康的出現而引人入勝。
  • 《仁王2》攻擊反應詞條效果實測
    《仁王2》的武器裝備採用詞條的機制,其中攻擊反應詞條的實用性打大不大
  • 《仁王2》「十二生肖」守護靈介紹 偷天換日,以貓代鼠
    《仁王2》官推日前以「仁王十二支」的稱號介紹了一系列守護靈,首批公布的是前四支,分別是貓(?)、醜(伏牛)、寅(焰虎)、卯(玉兔),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貓由於「子鼠」未出現在《仁王》系列中,所以官方將「鼠」替換成了「貓」。分別是「貓又」和「脛擦」。「貓又」以兩腳站立,可理解人的話語並進行溝通。「脛擦」是一種外形類似貓的妖怪,在《仁王2》遊戲中,如果你撫摸一下脛擦,它就跟隨你一同前進。
  • 《仁王2》完全版新截圖公開 2021年登Steam含中文!
    近日光榮特庫摩公布,《仁王2:完全版》將在2021年2月5日登陸PC Steam,包含遊戲本體和三款DLC,支持簡中/繁中。
  • 刀王之王的故事
    三十年前,王天順來到北京城開磨刀鋪,竟掛上了「刀王」的招牌!這還了得?當時京城公認的刀王是西城陳記磨刀鋪,當家的陳水月立即向王天順挑戰。這不是鬥氣,一城不能有兩個刀王,誰家有這招牌,生意就會滾滾而來。尤其是御林軍的兵器,要定期檢查的,當兵的往往湊錢一起來磨,這一項生意就能讓磨刀鋪財源滾滾!陳水月比王天順小几歲,刀王名號已經傳了兩代人。按規矩,由挑戰者提項目。
  • 仁王護國:日本有佛教背景的大學
    仁王護國:日本擁有佛教背景的大學。大家都知道,基督教國家建立的大學很多都有神學院,或者有著深厚的神學背景。比如哈弗大學就是一名牧師建立的。那麼日本作為我們東邊的鄰居,卻有著數量眾多的佛教背景的大學。
  • 《仁王2》完全版遊戲截圖展示2021年登Steam含中文!
    《仁王2:完全版》將在2021年2月5日登陸PC Steam,包含遊戲本體和三款DLC,支持簡中/繁中。近日光榮特庫摩公布了一些新的遊戲截圖,一起來看看吧~遊戲中玩家可從16種不同風格的武器裡進行挑選,它們都有各自獨立的技能樹,包括2個DLC添加的武器。本作還加入了全新的戰鬥方式「妖怪化」、外形邪惡醜陋的各路妖怪以及由妖怪產生的「常暗」世界等眾多新要素,使遊玩的體驗和成就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地獄把妹王》天使原型是什麼 天使背景介紹
    地獄把妹王天使原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