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這份職業,一直都是家長心目中首選的好職業。因為工作的性質非常穩定,無論外界的就業環境如何,基本都不會影響公務員工作的穩定性。很多大學畢業生都在父母的強烈要求下,選擇了報考公務員,據統計近幾年來報考公務員的人數越來越多。這也就造成了考公務員的競爭激烈。尤其是一些好的崗位,報考人數多達上千人,而招聘人數只有幾個人。能夠考上的人必須是非常優秀的人才能考上。
我鄰居家的孩子三年前畢業之後就開始考公務員,直到今年他才考上。第1次考試由於準備不夠充分,所以成績考的非常差。第2次成績明顯比第1次成績高了很多,但因為報考的人數多,仍然沒有被錄取。第3次終於才如願以償進入了自己心儀的崗位。他的父母也感到非常欣慰,準備了三年終於考上了公務員。在得知自己被錄取的那一刻,他本人也非常激動,畢竟為考公務員,自己放棄了很多,與自己同一年畢業的學生,早已經工作了三年,在企業內小有成就。而自己一直都處在無業的狀態。這次總算考上了,如果這一次仍然沒有考上,他也打算放棄了。好在由於自己的刻苦努力,再加上考試的正常發揮,總算考出了理想的成績。本以為他能夠安心的在就業崗位上認真工作,一直到退休。
但是這半年過去了,這位同學卻跟父母商量自己想要辭職?這讓這位同學的父母感到非常費解,畢竟為了考公務員,放棄了很多,犧牲了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好不容易考上的就業崗位為什麼要說放棄就放棄呢?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並且這並不是個例現象,有大部分畢業生歷經千辛萬苦考上公務員之後卻依然選擇辭職,這背後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
第一,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很多人對公務員這個崗位其實有一定的誤解。他們會潛意識認為公務員這個崗位就意味著工作很輕鬆,薪資很高,每天不用做多少工作就能夠拿到高薪資的收入。而且父母和家長還有一些親戚朋友都對公務員這個崗位的期許很高,認為公務員是妥妥的鐵飯碗,因為人們這樣的意識會給參考者造成的錯覺就是公務員就是一個拿高工資錢,但工作量很少的崗位。等到自己真正在崗位上就職時卻發現公務員不過是一種職業,我們該做的工作也要做,與我們在企業上班就職並沒有多大的差別。
第二,並非真正意願上想考公務員
很多同學考公務員並非自己內心真實的意願,而是因為經不住父母的勸說,自己在外找的工作父母都不滿意,每次打電話都是父母的各種抱怨。所以最後只能妥協,聽從父母的意見,回到自己的家鄉報考公務員。如果是自己選擇的道路,那麼很多人就會有一種看法,自己選擇的路就算是跪著也要走完,但如果自己選擇的路是他人強加給自己的,那麼自己也就更容易放棄。
第三,公務員崗位人際關係複雜
因為公務員崗位的工作人員,都非常固定。所以這也就意味著我們要儘自己的全力與同事領導處理好關係。一旦我們不小心得罪了領導,很可能被領導故意刁難。但我們又沒有辦法辭職,如果我們進入的是私人企業,若是覺得自己的領導有太多過分之處,我們可以直接辭職走人。但是考上了公務員卻沒有辦法這樣做。大多數同事都是表面祥和,其實很難去揣測他們的內心,尤其是每次單位要提拔新的幹部時,各位同事之間就處於非常激烈的競爭當中。這時候很多不和諧的事情就容易發生,有些人天生情商較低,而且人際關係單純,如果是考上了公務員,每天要面對這麼複雜的人際關係要處理,自己會覺得非常的不適應,也會非常苦惱。
我們選擇職業時也需要慎重,不能盲目跟風的去報考一些不適合自己的崗位。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清楚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