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就在眼前,今天給大家帶來不同國家的不同高考政策,孰優孰劣,見仁見智了。
加拿大,不高考
對加拿大來說,高考是一個陌生的概念。高中生想要上大學不用參加專門的入學考試,而是憑藉高中成績,各科成績在65-70分以上者皆可入學。
加拿大的大學都是自己負責招收學生,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入學標準。一般都需要獲得中學的畢業文憑,還要學過大學或學院預科的課程。而能申請到什麼樣的學校,則看學生的學習能力如何。
不過在加拿大上學費用很高,課業也很重。所以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後的加拿大中學畢業生要麼去打工掙學費,要麼盡情享受最後的休閒時光。
印度、墨西哥、巴西的入學考試都是高校自己說了算
在印度,通常考試集中在4-6月間舉行,有的考生在一個考季內,能參加多達20多次考試。
巴西的許多考生會選擇免費的公立大學,這裡一般採取走讀方式,每年有效學習時間只有180天。
在墨西哥,私立大學會根據報考人數幾乎每月都會安排考試。
不同國家錄取學生的標準也有不同
韓國在2002年初實施新的高考制度,不再計算總分,而是確定各科等級以及綜合等級。大學再依據各科等級,學生手冊,面試成績,專長等情況招生。
澳洲高考時間跨度大
一般是10月-11月,持續3周左右。澳洲高考各州自治,即各個州分別出卷、決定考試時間,甚至分別取名。澳洲所有的高中均有幾十至上百門課程可供選擇,不分文理科。任何學生只要語言(英語)過關,同時修滿4或5門課,都有憑著自身特長和興趣通過考試進入高校深造的機會。
澳大利亞不是以一次考試成績作為大學錄取標準的,學生必須認真對待平時的每一次考試和作業。不過,很多學生並不看重上大學每一位上不上大學生活水平相差不大。只要失業,就可以坐享失業救濟金,約相當於人民幣三四千元。
美國高考
美國「高考」其中一項是「學業能力評估考試」(SAT)每年舉行7次,考試題目千奇百怪,如「癩蛤蟆是否有聽覺?請證明」。再比如,請寫一段故事,必須提及一雙襪子,一個紀念碑,一串鑰匙,一頭家畜和莎翁全集。考試分數只是錄取的一個方面。在校學習成績,老師推薦信,課外活動等等,往往比考試分數更重要。美國的大學,不喜歡只會考試的書呆子。
美國各大學完全有招生自主權。國家不管的。每個學校報名費不一樣的,25美元到100美元都有。隨便你報考多少學校,只要交報名費就行哈。美國大學費用很厲害,好的學校一年需要4到6萬美元。四年就需要20多萬美元相當於150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