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議員「世襲」現象嚴重 議員成「家族事業」
不讓當議員變成家族事業 日民主黨要斬議員「世襲」之根 本報駐日特約記者 謝德良 據日本《讀賣新聞》網絡版4月26日報導,日本民主黨要徹底斬斷議員「世襲」之根,並以此和「世襲議員」眾多的執政自民黨作「區別」,為各種各樣的人才進入日本政治舞臺開闢通道。
-
大選帶來大變動 日本將向何處去
16號晚,在自民黨總部開票中心象徵勝利的紅花就已經幾乎貼滿了自民黨侯選議員的名單牆,歡呼聲、齊刷刷的快門聲和不斷的閃光燈將勝利的氛圍烘託到了極致。這意味著自民黨在時隔三年零三個月後重新奪回了執政黨的位置,而準備與其組建執政聯盟的公民黨贏得了31個議席,這意味著如果自民黨與公民黨組建執政聯盟將掌控眾院三分之二以上的議席。
-
「泥鰍首相」野田離任 日民主黨執政畫上休止符
中新網12月26日電 綜合報導,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及其內閣成員26日在內閣會議上全體辭職。這位曾經被日本政壇視作踏實、低調象徵的「泥鰍」首相結束了自己一年多的領袖生涯,歷時3年多的民主黨執政由此告一段落。
-
被控濫用職權和妨礙國會,川普遭民主黨「主場」彈劾
贊成和反對票基本以黨派劃界,共和黨方面沒有人投贊成票,民主黨方面則有兩三名議員投反對票,包括一名打算轉投共和黨陣營的議員。在川普之前,美國第17任總統安德魯·詹森和第42任總統比爾·柯林頓分別於1868年和1998年遭國會眾議院彈劾。
-
日本在野黨的「一加一」
9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只提前三天吹風的情況下,援引日本憲法第七條「日本天皇可在內閣建議和承認下為國民福祉解散眾議院」規定,單方面宣布解散國會眾院重新進行大選。大選投票將在10月22日舉行。但安倍的「豪賭」本就是一柄雙刃劍:他剛剛在8月3日改組內閣,宣稱要「共同奮鬥」,不旋踵即自食其言,在「重形跡」的日本政壇未必會有好的影響;儘管可以拿出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加計學園審查」陰魂不散,他很難擺脫「因私廢公」的攻訐,共同社9月30-10月1日最新民調顯示,安倍支持率較23-24日的上一次下跌4.4%,至40.6%,不支持率則高達46.2%,已遠在支持率下。
-
日本民主黨或改名「民進黨」惹臺灣民進黨不悅
據日本《產經新聞》3月12日報導,正在日本訪問的部分臺灣民進黨籍民意代表對於日本民主黨和維新黨兩在野黨合併後,有可能取名為「民進黨」一事表示不悅。臺灣民進黨有聲音認為,日本「民進黨」會拖累臺灣「民進黨」的形象。
-
日本女鐘點工被臨時推薦參選議員後當選(圖)
磯谷香代子日本媒體9月4日披露並介紹了不久前當選國會議員的43歲的磯谷香代子,而她在當選之前是一個毫無任何思想準備的普通鐘點工,而且是被人拉來參加競選的。這名鐘點女工的新聞已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談資。臨選前上陣竟當選據日本媒體披露,民主黨前黨首小澤一郎在公布候選人前的8月15日早上,苦於缺乏選區候選人,聯繫到名古屋的參議員谷岡鬱子,希望她推薦人選,條件是不需要辭工作,能夠馬上投入到選戰之中。在谷岡參議員的朋友中,只有磯谷香代子符合條件,於是她推薦了磯谷香代子。
-
日本官僚政治暴露弊端遭指責 民主黨將向其宣戰
日本官僚政治由來已久,先前被認為推動日本經濟發展而受到推崇,但近年來因暴露出種種弊端遭到詬病。以壓倒性優勢贏得眾議院選舉的日本民主黨高級官員1日宣布,將兌現選前終結官僚政治的承諾。 民主黨議員松原仁8月31日參加朝日電視網一檔節目,批評日本決策權由未經選舉的官員掌握,選民選出的政治家手裡卻只握有「橡皮圖章」。按照松原仁的觀點,官僚們專注於他們所在領域的工作和所在部門的利益,往往缺乏造福公眾的意願。 自19世紀晚期日本打開國門開始,至今仍在盛行的「官僚政治」堪稱日本政治的特色。
-
日本在野黨「全面共鬥」 與日共產黨合作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網站Livedoor12月9日報導,日本維新黨黨首松野賴久再次當選後立刻對持有意見的在野黨發起了行動。12月7日,松野賴久與日本民主黨黨首岡田克也進行了會談,雙方就「在2016年日本通常國會上結成統一派別」這一方針上達成了共識。
-
日議員「世襲」現象嚴重央視用《柯南》解釋日世襲制
日本此次參加眾議院選舉的146名世襲候選人中,111人當選,35人落選,勝選概率達76%。自民黨88名世襲候選人中86人當選。在政權公約中明確寫有「黨章繼續禁止議員世襲」的民主黨沒有推出新的世襲候選人,原有的22人中,當選的僅有6人。
-
日本民主黨首菅直人因未繳納國民保險年金辭職
日本民主黨首菅直人因未繳納國民保險年金辭職
-
日媒:日本創價學會將以800萬選票封殺安倍解散眾院權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周刊郵報》雜誌6月26日報導稱,與當初提出的「政教分離」的政策相背離,如今的安倍政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宗教團體的影響。其中,曾隸屬於日本自民黨陣營的宗教團體「生長之家」在參院選舉前表明將不再支持自民黨。此次參院選舉前,創價學會在圍繞眾參兩院選舉的攻防戰中展現出了壓倒性政治影響力。
-
日本準外相岡田克也:辦公室掛孫中山手書「博愛」橫幅
今年8月30日,日本在野黨民主黨在眾議院第45屆大選中一躍成為第一大黨,從而實現了由在野黨向執政黨的靚麗轉身。目前,日本民主黨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打敗自民黨「老鋪」之後要組建的新政權,而岡田克也則被內定為未來內閣的外務大臣。這個時候,追尋岡田克也的人生歷程、思想見解自然就意義非同尋常。
-
名稱的背後——日本政黨小知識 《經濟學人》筆記
文章討論的是日本民主黨近日來聯合維新黨組成新的政黨迎戰此次大選,其結構較為簡單,分為三個段落,主要從民主黨的角度來分析大選的形勢。閱讀原文之前,先來結合我的研究對日本選舉制度做個小小的介紹。日本實行責任內閣制,首相和內閣主要成員均為議員。
-
日本大選安倍又"賭贏了" 對亞洲意味著什麼?
由此,安倍政權將繼續執政。 大白新聞注意到,分析人士認為,安倍在這場解散眾議院、提前選舉的政治「賭局」中押注成功,支持修改和平憲法的勢力得到鞏固,修憲進程或將提速。 日本時隔65年將再次出現「第4次內閣」 鑑於眾議院選舉的結果,日本執政黨計劃於11月1日召開特別國會。
-
日議員:日本遵從美國8月制裁令,限制林鄭月娥等官員在日開設帳戶
【文/觀察者網 鞠峰】今年8月,美國政府悍然宣布,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等11名中國內地及香港官員實施制裁。如今,有日本議員透露,日本政府在對他的答覆中,要求該國的金融機構遵從美國的制裁令。 日本眾議院議員松原仁12月10日對香港《南華早報》透露,日本政府遵守美國制裁指令,要求有在美國營運的日本財務機構,也凍結林鄭月娥的帳戶,且不批准她在日本開設新帳戶,但並未提及日本旅遊的限制。松原認為,這一決定也包括其他10名此前被美國制裁的中國內地和香港官員。
-
日本財相菅直人成功當選新一任民主黨黨首
日本財相菅直人成功當選民主黨新代表. 中新網6月4日電 據外電報導,日本民主黨6月4日舉行黨代表(黨首)選舉,當地時間4日12時23分(北京時間4日上午11時23分左右),在鳩山內閣中擔任副首相兼財務大臣的菅直人成功當選新一任黨代表。 今年63歲的菅直人於2009年加入鳩山內閣,出任副首相兼國家戰略擔當大臣,並於今年1月轉任財務大臣。
-
日民調顯示日本自民黨或能在眾院選舉中獲勝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曉磊】據日本共同社12月6日報導,日本共同社近日向全國約12.37萬選民實施了電話輿論調查,以了解日本第46屆眾院選舉情勢。結果顯示,日本自民黨在小選區及比例代表方面均佔優勢,預計能確保過半數議席(241席),與公明黨相加後或能爭取到300席,奪回政權的可能性增加。
-
【日本政治】日本政黨概況
「日本維新會」於2014年9月與「連結黨」合併為維新黨,原「日本維新會」代表橋下徹、原「連結黨」代表江田憲司共同擔任維新黨代表。在當時舉行的日本眾議院選舉中,維新黨成為繼民主黨之後的日本第二大在野黨。2016年3月27日維新黨與日本民主黨正式合併為日本民進黨。新成立的民進黨在日本國會兩院掌握156個議席,成為自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2012年上臺以來實力最強的在野黨。
-
日本民主黨選舉新黨首 未來能否撼動安倍政權?
本月18日,日本民主黨將召開臨時代表大會、選出新黨首。身為當今日本最大的在野黨.面對大選後如願鞏固執政基礎、勢頭正勁的安倍政權,民主黨今後能否在新黨首的領導下打破自民黨一黨獨大的局面、撼動安倍的執政根基,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